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2023-09-29毕凯旋王孟尚罗世贤
毕凯旋 王孟尚 罗世贤 陆 朋
(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
引言
2021 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河北省旅游业 “十四五” 发展规划》,提出“以秦皇岛、唐山、沧州为重点,发挥渤海湾山海相依、文化深厚、生态优越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邮轮游艇、滨海温泉、康体疗养、葡萄酒庄等高端休闲度假业态”;同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依托特色地理景观、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一批山岳、海岛、湿地、冰雪、草原、沙漠、湖泊、温泉、康养等旅游目的地。2022 年,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民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倡导构建石家庄康养产业增长极和秦皇岛康养产业增长极,打造国家级康养创新发展示范区。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了旅游休闲、养老托幼的重要性。自此,秦皇岛成为河北省康养旅游产业重点建设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滨海生态环境及医学资源,决定着此地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无穷潜力。
一、秦皇岛市乡村康养旅游资源现状
(一)交通条件便利
交通是乡村发展的生命线,秦皇岛区域通达能力强,如陆地交通有京沈、京哈等铁路干线贯穿南北,空域交通有北戴河国际机场、山海关机场通联全国;同时,有秦皇岛港为枢纽输送能源。完备的交通支持为当地吸引游客、兴建基础设施、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提供了基础。
(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秦皇岛具备阳光、海洋、沙滩、林地、湿地、温泉等生态优势,集山、海、关、城、泉特色于一身,森林覆盖率达44.67%,中草药千余种,主要有玉竹、黄芪、知母、枣仁等[1];全年平均气温11.1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2],是名副其实的海滨休闲康养度假胜地,有着“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京津后花园”“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等美誉。
(三)乡村养生文化多元
1.太极锻体
在健康中国、增强国民体质健康的目标与任务中,武术康养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既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体现,也能够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是国民形成健康生活的重要运动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过程需要[3]。秦皇岛的太极拳经陈式太极拳传人李经梧传入,各社团组织、辅导机构先后组织太极拳、八段锦等健体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活动,具备太极武术康养的文化基础。
2.宗教修心
宗教文化涵盖丰富的康养文化,如康养观念、宗教医学、宗教心理学及养生方式等,其饮食、修心等理论蕴含了康养的文化内涵。河北省宗教活动场所众多,佛教活动场所756 座,道教活动场所212座,秦皇岛占据其中9 座,多分布在各乡镇,这是宗教文化康养发展的基础[4]。
3.中医养命
中医在治未病、健康管理、慢病诊疗、康复护理、改善体质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备受老年人的青睐。若将中医药资源与社会养老资源相融合,对促进我国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5]。秦皇岛中医药资源丰富,如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秦皇岛市中医医院,不乏知名专家坐诊。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 668.5 公顷,产量9.5 万吨,为发展医旅结合的中医康养提供了资源保障[6]。
4.食疗养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秦皇岛南邻渤海,北依燕山,四季分明,是进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令养生的理想地。秦皇岛山海、田间孕育着丰富的农业、渔业产品,如绿色无公害蔬菜、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海藻、可防止血栓形成富含DHA 的海鱼等,当地可以此为基础,发展乡村康养膳食。
(四)康养产业前景光明
截至2022 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人口比重的18%,老年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达5.9 万亿元,银发经济迸发出新活力,康养消费掀起热潮[7]。近年来,秦皇岛打造“京畿海岸、康养胜地”的名片,发展京津冀健康养老带,吸引中康养、国药集团、京能集团、天津国兴等7 家央企、省属国企落户秦皇岛,拟兴建康养产业集群,扩展健康产业链,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承接京津冀地区康养养老需求。此外,秦皇岛市通过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保证村村有卫生室、村村有村医,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使来自医院各科室的专业医护人员与村医合作开展医疗服务,疏通乡镇医疗援助路径,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础的医疗支撑。
二、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康养产业融合不深入
康养产业涉及照护、保健、诊疗、体育、文化、旅游等方面,乡村康养旅游融合了农业、健康、旅游、文化、体育、休闲等诸多元素,但目前秦皇岛对这些要素的融合度不足,融合效果不佳。秦皇岛自然和人文资源得天独厚,但这些资源与乡村康养旅游的融合度较低,当地没有将工业、医疗、民俗文化融入旅游产品当中,产品的康养内涵不足。在农产品供给方面,秦皇岛停留在产品或商品阶段,没有形成名优特产品,与旅游关联度不高,未达到伴手礼水平,也没有体现产品的养生价值,康养链不完整,这也反映出了相关产业与旅游康养系统融合性不足的问题。游客多以避暑、观光为目的,未扩展到乡情体验、心灵治愈、疗养康复的高层次水平。
(二)乡村康养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
首先,康养产品缺乏特色性和多样性。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滨海乡村康养产品的健康化、沉浸化、趣味性、系统性不足,康养项目局限于避暑、养老等,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如农耕文化体验、农产品采摘受季节限制,不能对游客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其次,服务群体单一。随着年轻一族产生休闲、疗养等一系列养生需求,康养保健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过度关注老年疗养,针对青年群体的乡村康养产品开发度较低,尚不能满足青年人群的康养需求。
(三)乡村闲置资源过多
近年来,出于就业、求学、婚姻、购房等目的,农村青壮年人群纷纷涌向城市,导致秦皇岛乡镇出现农田、果园、菜地、房屋、劳动力的大量闲置,若通过标准化改造、专业运作,将闲置农房盘活成康养民宿、农家乐、餐饮等业态,可以让闲置资源转化为增收“活水”,从而推动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发展。
(四)乡村康养专业人才匮乏
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包含“医、养、健、娱、游”等诸多元素,秦皇岛基于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旅游产业基本人才配置,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高层次人才短缺,与康养关联度不高。人才资源是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但高校对于健康服务业,特别是康养旅游这种新兴产业的关注度较低,培养的相关专业人才较少,导致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产业稳健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实施康养旅游、农旅、文旅融合模式
目前,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与农业、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挥综合性集群优势。首先,各村镇应依靠区域优势,整体规划,区域联动,推出乡情体验、乡村观光、康养旅居、食疗保健、运动养生等康养模式,形成“一村一特色、一镇一模式”的综合康养品牌。其次,商家要咨询农业专家,精加工名优特农副产品,达到伴手礼水平,如将昌黎扇贝包装成礼盒作为旅游商品;通过提取海产品营养成分加工成高端产品,如深海鱼油,以康养带动旅游业发展,打造“医、养、健、娱、游”五位一体的健康发展格局。
(二)完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结构
秦皇岛乡村康养应遵循市场需求,深挖当地特色,针对不同人群完善康养旅游产品结构。针对老年群体,当地要发展医养康养旅游模式,如结合中西医技术和医学设备,为游客提供药膳、针灸、理疗、推拿、测血压血脂、智能门禁、紧急呼叫等服务,定期组织游客检查身体,真正做到小病不出门,大病及时医;丰富乡村康养活动设施,如采摘园、膳食营养餐厅、图书馆、垂钓园,形成集健康养生、残疾人托养、社区养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机构。针对中年群体,当地可以发展“体育+修心”康养旅游模式,开发渔猎、冲浪、太极、攀爬、漂流等项目,开展佛教劝善、道教重己贵生讲座,深挖动静结合的养生产品。针对青少年群体,当地可以发展“体育+文化”康养旅游模式,开发登山、海上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增强游客体魄;开展康养研学、森林康养、田园康养等特色休闲康养旅游活动,努力把秦皇岛打造成为国家级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
(三)优化乡村闲置资源
秦皇岛可以将乡村地区的闲置院落修建成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沉浸体验、运动养生等需要的康养旅游目的地,辅以健身房、棋牌室、禅室、茶吧、咖啡厅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此外,为了将乡村闲置资源变废为宝,秦皇岛还可以发展乡村认养农业,即旅居游客认养果树、牲畜,委托村民照料或者自行照看。认养农业是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疗愈作用,可以给予城市居民体验农耕生活的机会,促进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四)完善人才结构并提供福利保障
秦皇岛相关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经营管理、医疗护理、服务应用型专业人才,满足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基本人力需要。第一,加强校企合作,依托京津冀高校,寻求兼具医疗、管理、文旅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青年人才。第二,征求政府部门支持,加强与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的合作,通过交流学习、培训的形式培养康养人才。第三,由政府部门牵头,鼓励大学生就业,通过提供住房补贴、津贴等福利,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保障,打消专业人才的生活顾虑,形成人才良性循环机制,确保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人才引进来、留得住。
四、结语
乡村康养旅游依靠绿水青山,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居民经济收入,改善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而秦皇岛山、水、人文等资源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令人心旷神怡、平心静气,起到养生、养心、疗愈的作用。本文结合秦皇岛乡村康养旅游资源优势阐明其现存问题,提出适宜的发展策略,有利于当地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