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英汉学术语篇回指形式的共性分析

2023-09-28潘宁宇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回指宏观语篇

潘宁宇,司 洁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回指是“语法描写中用来指一个语言单位从先前某个已表达的单位或意义(先行语)得出自身释义的过程或结果” 。[1]回指研究的焦点之一就是以回指语为出发点,利用各种语言及非语言因素的制约作用,探寻回指语或回指项与其真正的先行语或先行项之间的语义关联。[2]关于回指的制约因素,已有研究涉及句法、语用、功能、认知等不同层面,如基于句法视角的“管辖与约束理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3]、基于功能视角的“话题连续模式(Topic Continuity Model)”[4]、基于语用视角的“荷恩等级关系(Horn Scale)”[5-6]、基于认知视角的“可及性理论(Accessibility Theory)”[7-12],等等。纵观回指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从句内回指到篇章回指的发展脉络。[13]并且,随着当代语言学逐步确立了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的观点,[14]学者对回指选择与确认的讨论不再局限于句法语言层面,而是进一步深入到认知思维层面。总之,近40年来回指研究成果丰硕,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语料基本以叙事性语篇(包括口语)为主,对学术语篇中的回指现象关注得并不多。另外,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学术语篇的阅读、产出、翻译等活动与日俱增 。有鉴于此,本文将聚焦于英汉学术语篇中的回指形式,展开对比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认知视角下回指形式选择制约因素

从认知视角来看,“认知凸显(prominence)”是制约指称形式的核心要素,[15]简单来说,回指形式的复杂程度和回指对象实体在认知层面的凸显程度成反比:实体凸显程度高,回指形式倾向于选择零形式(Ø)或代词形式,凸显程度低,则回指形式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表达。[8,10,16]实体凸显度受语篇因素的制约,具体有哪些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凸显度并最终影响回指形式选择?这些具体问题是学者关注的焦点。许余龙指出,先行语和回指语的语篇距离以及回指语的句法角色都会影响回指对象的认知凸显度,并对比分析了英汉不同回指形式对应的可及性:两者确实存在差异,英语倾向于选择代词形式表达高凸显度概念,而汉语倾向于选择零形式。[9-12]许余龙进一步完善了Ariel的可及性理论和分析框架,不过因为相关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可及性理论,所以只重点探讨了语篇距离和句法角色两个影响因素。Kibrik的研究引入了更多的影响因素,除语篇距离、句法角色外,还探讨了语篇角色、回指对象生命度、可预测性等其他影响因素。[16]428-444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套赋值方案,就某个具体的回指语而言,把各项因素对应的赋值相加,就可以得到一个认知凸显度的综合值。需要指出的是,Kibrik的赋值方案并没有确切的实验数据作支撑,在客观性方面有所欠缺。姜承杰和徐晓东把语料分析、可接受度测试和阅读实验相结合,从语言产出和理解两个维度,探讨了汉语中的代词回指解读发现,先行语为非生命体时,对应的代词更倾向于以零形式出现,且更倾向于充当宾语。[17]可接受度测试和阅读实验为回指研究提供了新的客观证据,不过这两项实验的重点在于代词的回指解读,不能将其直接照搬用于分析回指形式产出研究。综合以往研究,不难看出学者认同回指语对应的实体的认知凸显度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观点。

(二)学术语篇中的回指形式

以往的回指研究大多以口语、叙事语篇为语料,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文体中的回指现象不值得研究。 “要全面深入地探讨英汉指称词语在表达可及性方面的异同,还必须分不同的文体和语域”[9]。目前,学术语篇中回指相关的研究多出现于“外壳名词”研究中,[18-21]然而,严格来讲外壳名词研究不等同于回指研究,虽然回指是外壳名词的一项重要语篇功能,但外壳名词研究不限于回指功能,回指形式选择更不是外壳名词研究的重点。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学术语篇,也有研究者专门聚焦学术语篇中的回指系统。刘东虹比较了三种书面文体中的英汉抽象实体回指,尤其是运用语段表征理论重点分析了议论文中的抽象实体回指发现,英汉抽象实体回指之间存在着较多共性。[22]潘宁宇和司洁基于可及性理论分析了英汉学术语篇中的回指形式发现,它们确实存在特殊性,不过遗憾的是文章没有进一步探讨语篇文体特征与回指形式选择的关联性。[23]

总之,近年来学术语篇中回指现象逐渐受到学者们重视,不过较少研究关注零形式、代词、名词这三类复杂程度递增的回指形式在学术语篇中的分布趋势。因此,英汉不同回指形式选择倾向在学术语篇中的独特性值得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 学术语篇中某个关键词对应不同回指形式的数量以及各项制约因素有哪些?其展现的选择倾向与故事语篇中回指形式选择倾向相比有何独特性?

2. 学术语篇文体特征如何影响语篇回指形式的选择倾向?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探讨英汉学术语篇中的回指形式,选择学术论文为研究语料。从Elsevier 数据库中随机选取英语学术论文30篇,其中理工类和人文类论文各15篇;以同样的标准从“中国知网”数据库内随机选取汉语论文30篇。此外,我们还选择了英汉各6个故事语篇组成可比语料。

学术论文篇幅长、信息量大,包含指称和回指数量多,而本研究的焦点是同一指称对象在不同语篇位置上的回指形式选择问题,因此,在具体分析过程中,我们从每篇论文引言部分选取一个关键词,然后统计关键词所对应的不同回指形式。原因如下:一是语篇中指称形式众多,然而大多数指称在语篇中只出现一次,没有对应的不同回指形式,不符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而关键词在语篇中一定会被反复提及,每次提及都有一个回指形式,这些回指形式构成了一个回指链,[24]这正契合本文的研究目的。二是引言是学术论文的起始部分,关键词一般在引言部分就会被首次提及,并包含一个对应的回指链。同时,引言部分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篇,考察引言中的回指形式,并不会损坏语篇和回指链的完整性,也避免了篇幅过长带来的不便。另外,为便于比照,对故事语篇,我们选取主要人物对应的回指形式作为分析对象。

(三)语料标注

回指形式的选择受制于对应实体表征在认知层面的凸显程度:实体凸显程度较高,提取就比较容易,对应回指形式倾向于简单;反之,凸显程度较低的实体对应较复杂的回指形式。这一观点得到了认知心理实验方面的支撑。[25-27]因此,影响语篇实体认知状态的因素就会影响回指形式的选择,具体影响因素学者们有不同的阐释,[7-11],[12]80-115,[16]428-444,[17]综合前人的分析框架,我们认同回指形式选择受多个因素制约的观点。

本研究主要借鉴了Kibrik的多因素分析模型,从语篇距离、句法角色、语篇角色、生命度4个维度分析语料中回指形式的制约因素。[16]428-444选择Kibrik的分析模型是因为其框架分析更全面,覆盖了Ariel、许余龙研究中的分析要点。根据需要,本研究调整了Kibrik的框架:首先,本研究焦点在于先行语和回指语这组关系,因此就不必把可预期性纳入分析框架;其次,Kibrik过于强调定量分析,每个回指语最终都对应一个综合的认知凸显值,这种赋值体系缺乏实证依据,因此也不予采用。本文仅讨论能够通过观察得到的制约因素对应状态,具体参数选择语篇距离、句法角色、语篇角色、生命度。

1. 语篇距离

语篇距离指回指语和先行语之间的线性距离,语篇线性距离的延伸也代表时间的流逝,这和认知记忆衰退有密切关系。参照许余龙和Kibrik的研究[12]82,[16]436,以回指语和先行语中间的小句间隔为参数,将无间隔设为0,之后依次递增,间隔3句及以上设为≥3,数字越小代表认知凸显度越高。

2. 句法角色

从语篇视角分析回指并不否定句法对句内成分的影响,根据许余龙、Keenan &Comrie的研究[11][28],句法角色对应的认知凸显度依次为:

SU主语>DO直接宾语>IO间接宾语> OBL傍语> GEN领属语> OCOMP比较宾语

3. 语篇角色

如果指称对象是语篇的重要话题之一,那么往往会在语篇中重复多次,在整个语篇的心理表征中处于活跃状态,凸显度比较高;反之指称对象在语篇中属于次要话题,甚至仅提及一次,则对应凸显度比较低。

4. 生命度

在语言学概念上,生命度是一种认知参数,影响人们对万物的认知。[29]本文借鉴Kibrik的方法,将指称对象生命度分为三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人类(human)>人类之外的有生命物体(non-human animate)>无生命物体(inanimate),分别对应由高到底的认知凸显程度。[16]436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回指形式数量统计

在本学术论文语料中,回指形式共1278个,其中英语623个、汉语655个,两者数量基本相当。在英语回指形式中,零形式28个、代词形式60个、名词形式535个;汉语回指形式中,零形式125个、代词形式34个、名词形式496个。图1和图2是对应的比例关系。

图1和图2非常清晰地显示,在英汉论文语篇中,名词形式回指语占了绝大多数,而这与我们在故事语篇中统计的结果有明显不同。英语故事语篇中回指形式共422个,其中零形式59个、代词形式259个、名词形式104个;汉语故事语篇中回指形式共439个,其中零形式183个、代词形式111个、名词形式145个。具体比例关系如图3和图4所示。

对比图1至图4发现,学术语篇的回指形式选择均倾向于名词形式,与故事语篇中的回指形式选择倾向有明显不同。

(二)回指形式选择制约因素的对应参数统计

根据认知凸显理论,回指形式选择受制于多个制约因素,因此统计了每个回指形式对应制约因素的参数。

1. 语篇距离

统计结果显示,学术论文中回指形式对应语篇距离的情况确实不同于故事语篇中回指形式对应语篇距离的情况,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英汉论文/故事语篇中回指形式语篇距离统计

表1中回指形式分布趋势最大差异体现在名词回指形式部分。故事语篇中,名词回指语主要分布在较远语篇距离位置(间隔为2或≥3)。这与前人的分析结果一致,[7,9]也符合语篇距离与回指形式关系的理论观点。而在论文语篇中,名词回指语很大比例分布在较近语篇距离位置,英语语篇中为64.84%,汉语语篇中为77.21%。这也解释了图1、图2和图3、图4之间的差异,因为大量较近语篇距离位置上的回指语选择了名词形式,自然就挤压了这个位置上的零形式和代词形式回指语,结果在论文语篇中,名词回指形式占了大多数。

2. 句法角色

统计所有回指形式对应的句法角色,发现论文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也不同于故事语篇中对应的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论文语篇和故事语篇中回指语对应的句法角色

表2显示,论文语篇中回指语位于领属语位置的比例(60.35%和51.91%)远远高于故事语篇中的比例(6.40%和12.98%)。表1的数据显示论文语篇中大量名词回指形式分布在较近语篇距离位置,重点统计了这部分回指语对应的句法角色(表3)后发现,非常明显,这部分名词回指形式中绝大多数位于领属语位置。

表3 论文语篇中较近语篇距离位置名词回指形式对应的句法角色

3. 语篇角色与生命度

语篇角色和生命度两个制约因素对应的情况比较简单。语篇角色方面,论文语篇和故事语篇分别选取了关键词和主要人物对应的回指语为分析对象,两者都是语篇的重要话题,对应较高凸显度。但在生命度方面,两者存在明显差异,论文关键词探讨的对象全部是“Cybersecurity、Internet memes、大数据、土地所有权”等抽象概念,对应低生命度;而故事语篇中讨论的回指对象均为“The Ugly Duckling、盘古”等具体人物或拟人化形象,对应高生命度。

(三)论文语篇中回指形式选择的特殊性

由上述统计分析可知,学术语篇中回指形式选择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尤其在较近语篇距离位置也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这是相较于故事语篇回指形式选择倾向的最大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数据显示学术语篇中回指形式选择倾向是跨语言性的,高比例名词形式回指语同时存在于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中,而且比例相近,据此可以合理推测这一特点跟语篇体裁特征相关。当然,仅从零形式回指和代词形式回指两类来看,英语和汉语的选择倾向差异仍然存在,即英语倾向于代词形式,汉语倾向于名词形式;不过这个问题前人已经有了很深入的探讨,[[9-11],[12]80-115,[30]本文就不展开了。此外,我们在统计中没有发现理工类论文和人文类论文中的回指形式选择存在明显差异。

四、讨论

学术语篇回指形式倾向于选择名词,尤其是位于较近语篇距离位置的回指语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挤压了原本应该分布在这个语篇距离位置上的零形和代词回指形式。这种特殊性体现了“学术语篇独特的文体特征和表意规律”[31]。回指形式的选择受制于影响实体认知凸显的因素,所以还是从制约因素角度来探讨学术语篇文体和表意特征对回指形式选择的影响。在统计的4项参数中,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语篇距离、句法角色和生命度3项上。语篇距离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术语篇中较近语篇距离位置的回指语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我们推断这是因为句法角色和生命度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的,而这两个因素又是为学术语篇文体和表意特征所影响。

(一)语篇宏观话题结构的影响

语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递交流信息,一段语篇对应一段信息内容,较长的信息段里往往包含一个或多个宏观话题。这里的“宏观话题”是指语篇各组成部分讲述的内容,是从语篇的整体内容来定义的,有别于小句“话题-评述”结构中的“微观话题”。[32]宏观话题随着语篇的展开不断被提及,回指链则对应一定的宏观话题结构。以下为论文语篇和故事语篇中回指链的几个实例。

(1)Early research on this topic indicates that crash rates increase inwork zones. More recent research used statistical models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work zonecharacteristics and crash frequency and largely confirmed the earlier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significantwork zonefactors found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crashes inwork zoneareas are duration of works and length of thework zone. Other contributory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traffic conditions and driver behavior atwork zones,as well aswork zoneconfigurations such as signage,alternate one-way traffic etc.(1)来源: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road work zones on crash occurrence,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见2017年108卷。

(2)随着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或后现代转向,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学者基于社会建构主义观研究身份在话语中的动态建构、磋商、管理与传播。他们提出了关于身份的一系列新主张以及用来分析身份建构的方法论,认为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先设的、单向的,而Ø是在交往中通过话语动态、积极、在线建构的,进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身份本质观。(2)选自《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见《现代外语》2014 年第5期。

(3)Many years ago,there was anEmperorwho was so very fond of new clothes thathespent allhismoney on them.Hedid not trouble abouthissoldiers.Hedid not care to go to the theatre.Heonly went out whenhehad the chance to show offhisnew clothes.Hehad a different suit for each hour of the day.(3)选自《安徒生童话全集》(英文版)(The Complete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Fairy Tales),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

(4)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他发现四周黑暗一片,Ø什么也看不见,Ø感到非常奇怪。黑暗使他闷得发慌,接着Ø又是万分烦恼,他实在忍不住了,Ø向旁边一抓,Ø竟抓到一把大斧子。于是,他拼劲全力,狠狠地向前劈去。(4)选自《中外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一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5例来源同。

例(1)和(2)选自论文语篇,关键词是“work zone”和“身份”,例(3)和(4)选自故事语篇,主要人物是“Emperor”和“盘古”。从几段语篇表述的内容来看,学术语篇讨论的宏观话题结构比较复杂。关键词是重要的宏观话题,但是整个语篇讨论的不仅是关键词,还有更多与关键词相关的宏观话题。在例(1)、例(2)中,除了“work zone”和“身份”外,还有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zone characteristics and crash frequency” “the most common significant work zone factors” “身份研究” “身份在话语中的动态建构、磋商、管理与传播”等与宏观话题相关的其他话题,关键词在其中起了引出这些宏观话题的重要作用。而故事语篇讲述的宏观话题结构相对简单,基本就是主要角色“Emperor”和“盘古”。当然,其中也会出现相关宏观话题,比如例(3)中的“his money” “his soldiers”,但比例相对较低。事实上,之前关于学术语篇和故事语篇中领属语位置回指语比例差异的统计结果(表2、表3)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论文语篇并不仅仅讨论关键词直接对应的宏观话题,还会围绕关键词讨论一系列相关的宏观话题,这些相关的话题不是散乱的、毫无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确切地说,这些相关宏观话题都是由关键词引发,并围绕着关键词展开的。如图5所示,关键词回指链相关的宏观话题结构可以简单描述为围绕着一个中心(关键词宏观话题)展开的一组相互关联、个体之间又不完全相同的宏观话题。

图5 学术语篇关键词对应宏观话题结构

而故事语篇中某一个主要人物回指链中对应的宏观话题一般不发生变化,除了小部分情况讨论宏观话题引出的相关话题,大体上是同一个宏观话题在语篇中重复出现,其对应的主体结构更倾向链式结构,大致可描述为图6 。

图6 故事语篇主要人物对应宏观话题结构

语言形式是为其表述的内容服务,学术语篇不仅仅讨论关键词,还需要从相关方面展开论述,这就导致相关宏观话题经常发生变化,而把关键词回指语放在领属语位置就是实现宏观话题变化的一个有效手段。从这个视角来看,正是关键词回指链相关的宏观话题复杂结构导致了大量关键词出现在领属语位置,从而降低了认知凸显度。

(二)回指对象生命度的影响

除了宏观话题结构的复杂性,论文语篇中回指对象的低生命度也是一个降低凸显度的因素。在人类观察世界的过程中,各类事物在人类认知中的凸显度是不同的,无论是Langacker的两分法(人类>非人类),[33]还是Kibrik的三分法,[16]436学术语篇和故事语篇讨论的对象明显分属“低”和“高”两类不同生命度实体。低生命度会进一步降低认知凸显度,使回指形式倾向于名词,而高生命度则提升凸显度,最终也会影响回指形式选择。以故事语篇为例:

(5)就在盘古死去的刹那间,他的身体突然发生奇异的变化:他口中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化成了抚育子物的风和天空中的云;他最后的一声吼叫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留恋世界的最后一缕目光变成了耀眼的闪电;他的两个眼睛左眼变成光辉夺目的太阳,照耀着白天;右眼变成了美丽洁白的月亮,照耀着黑夜。(5)盘古开天辟地,《中外神话传说》,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

例(5)的宏观话题结构在故事语篇中相对少见,更类似于学术语篇中的宏观话题结构,围绕着主要人物“盘古”有一系列相关宏观话题的表述。与学术语篇中的情况不同,由于回指对象的高生命度提升了对应实体的整体认知凸显度,最终的回指形式选择了代词。这从反面印证了学术语篇基本以抽象概念为讨论对象,这从一开始就降低了指称对象的认知凸显度,从而促使回指形式倾向于名词。

五、结论

英汉学术论文中关键词回指语都倾向于选择名词形式,明显有别于故事语篇里回指形式的选择倾向。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论文语篇独特的表意需求。学术论文探讨的对象一般是非生命体,即使有时讨论的对象是有生命体,语篇也往往是从抽象的整体概念视角展开讨论。而在语篇行文结构方面,论文会从多个相关联但又不同的方面对某一核心宏观话题展开论述,因此语篇中的宏观话题结构比较复杂,导致回指语常常分布在领属语位置上。这两方面因素使论文关键词回指语在认知层面对应的凸显度偏低,在语言形式选择上偏向于名词。这说明学术语篇中的回指形式选择有其独特性,但没有违反认知规律,而是认知规律适应语篇独特表意功能需求的具体表现。这是对认知功能回指理论观点的佐证。

猜你喜欢

回指宏观语篇
汉译英小说本族语—非本族语译者人称回指对比研究
——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宏观与政策
宏观
基于句法位置和主位推进模式的代词回指偏误考察
宏观
包含复杂限定语的回指关系浅议
宏观资讯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