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南果”出口平台建设对全省水果产业发展的影响

2023-09-28王焕英

果农之友 2023年9期
关键词:运城果品水果

自201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山西运城(临汾)果业出口平台战略部署以来,按照“一体两翼”总体布局,以国际视野规划、以国家标准建设、以省级战略推动、以特色优势引领,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建设背景

2017年省委農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山西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省政府先后召开了4次运城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一系列重点工作。2018年1月,印发《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规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8]9号),规划对2018—2025年南果平台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7月,时任省长楼阳生在山西全省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强调[1],要重点构建“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提升运城果业出口平台功能[2]。2020年1月,时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林武在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3]上指出,要持续推进三大省级战略,加快建设“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3]。2021年8月省政府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农业现代化三大省级战略、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规划》[4](晋政发 [2021]27号),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做强三大省级战略,加快推进“五大平台”建设(图1)。

2 主要建设成效

2.1 果品出口量快速增长

平台建设以来,全省果品出口量、出口额稳步增长,2019年出口量41万吨,达历史最高水平。近3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略有下降,2021年全省果品出口量38万吨,同比增长13.6%,比“十三五”初增长56%;出口额4.85亿美元,同比增加10.7%,比“十三五”初增长94%;果品连续7年成为山西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种类,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量的80%以上。2021年7月31日,山西运城水果出口“一带一路”中亚国家推进会在新疆霍尔果斯召开(图2)。

2.2 果品出口基础进一步夯实

果品质量安全性明显提高,农业农村部果品农残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100%。全省水果优果率达72.4%,比“十三五”初的66.3%提高了6.1%个百分点;累计建设出口标准基地110个,认证出口果园达到279个,全省水果出口注册果园45万亩,比“十三五”初的23.5万亩增长了91%;水果出口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快速增长,水果出口备案企业达到128家,比“十三五”初的43家增长了72个,年出口量达3万吨以上的出口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达3家,年出口量达1万吨以上的出口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达11家,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或合作社达到12家(图3)。

2.3 果品出口形势不断向好

水果出口种类不断增加,水果出口范围不断扩大,水果出口形势不断向好。水果出口种类不断增加,全省出口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桃、樱桃等11个种类,出口水果加工品有苹果浓缩汁、枣浓缩汁、果脯、果罐头、果酱、果脆片(果丁、果圈)6个种类,分别比“十三五”初增加了6个、3个种类;水果出口范围不断扩大,全省水果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智利、南非、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等75个国家和地区,比“十三五”初增加了28个国家和地区。苹果、桃、大樱桃出口量分别占全国出口量的22%、29%和28%。

2.4 四大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2017年以来,通过山西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一是初步形成了高效安全的水果生产体系,引进了维纳斯黄金、明月、蜜谢拉、巴克艾、阳光玫瑰、苹果矮化砧木G系和M9T337等一批新品种;推广了果树轻剪高效生态栽培技术及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引进了智能品控分选线等先进设备,累计建设了110个出口水果标准园;累计改造了100余万亩中低产果园。二是初步形成了集成化的水果营销体系,构建了“产地田头市场+销地批发市场+直销网点+国内外销售企业”的贸易营销体系,果品种植重点乡镇实现了田头市场全覆盖。在国内重点城市建设直销网点40余家,成立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果品出口企业联盟。三是初步形成了完善的水果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创建了1个市级、12个县级水果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在运城海关建成了食品果品检验检测中心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温带果蔬检疫重点实验室[5]。市、县、企、园四个层级都建立了果品质量速检平台,运城市配备速检设备300余台。支持中农乐农业服务公司推进果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1万多户果农生产“有身份证苹果”[5],104个水果出口标准化示范园区全部纳入追溯体系,追溯面积达10万亩以上。四是初步形成了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了“百千万”果业技术服务团队建设工程;依托中农乐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建立线上线下的社会化果业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国家水果综合试验站建设工程与北京润田公司合作挂牌成立临猗良种繁育基地院士工作站并启动运营(图4)。吉县、隰县与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县校共建成立试验站,已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今后两所高校与吉县、隰县将在县校试验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学生实习等方面开展合作。

3 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南果平台通过几年的建设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标国际和国内先进省份,对照规划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此外,近三年来由于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和运输成本的上升也对果业出口带来了较大冲击。

3.1 存在问题

3.1.1 高效安全的水果生产体系方面 一是优果率有待提高,目前70%的优果率与国际水准(90%以上)和先进省份(80%)还有不小的差距,导致果品品质不高和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差,目前全省水果采后分选处理的比例约10%,与我国发达地区山东省的30%和世界发达国家的90%存在着明显差距,使果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都受到了影响。三是出口注册果园比例低,目前全省出口注册果园约45万亩,仅占全省果园面积的6%左右,水果出口基础仍然不牢固。

3.1.2 集成化的水果营销体系方面 一是品牌管理和宣传力度不足,山西省的运城苹果、吉县苹果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国际市场上还不为人所知,距离做大做强水果品牌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出口企业不多,规模不大,目前全省仅有128家果品出口营销企业(合作社),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2家,自营出口果品的企业或合作社更少,带动能力不足,还是以出口代加工为主。三是营销主体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

3.1.3 完善的水果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方面 一是水果质量检测监管覆盖不足,还未能达到全覆盖。二是检验设备和检测能力有待提升。

3.1.4 专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 一是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一些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满足种植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提供种苗、农资、果园机械设备的服务机构。三是龙头企业(合作社)少,产业组织化水平不高,对果农的带动能力有限。

3.2 制约因素

3.2.1 新冠疫情影响 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影响了山西省农产品的出口。

3.2.2 运输成本影响 近年来,海运成本飙升,几乎是2019年的2倍,提升了运输成本。

3.2.3 出口企业方面 山西省水果出口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出口企业,影响了果品出口规模的增长。

4 对策措施

4.1 持续推进集成化果品营销体系建设

一是严格品牌使用管理,加强“运城苹果”“吉县苹果”“临猗冬枣”“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包装、保护,引导企业创建优质品牌,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行动[6],支持苹果营销企业创建全国著名商标,打造1~2个全国知名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二是充分利用省内外媒体广告及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果品博览会、招商会、广泛宣传推介果品品牌(图5),提升山西果品(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三是引导和支持经营主体构建果品“全链条、网络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产地果品冷藏保鲜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水果主产地集中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建设现代化气调冷库群,开展集中分选、预冷等服务,确保采后12小时内实现预冷处理。 支持出口企业购买冷链运输车辆。修订完善现行果品冷链物流各类技术标准,建立果品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7]。四是重点扶持阳煤新科、吉县超正、万荣华荣、国新润泽等[6]大型果品出口企业,打造一批果品出口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运城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出口。四是引进一批懂农业技术、懂国际贸易知识、懂进出境检验检疫和通关方面政策的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强大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队伍。

4.2 加强高效安全生产体系建设

一是研究制定一批水果全產业链的生产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建设100个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通过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和示范园的引领和示范,提高水果的标准化水平和质量安全性。二是推广轻剪高效栽培技术和模式,提升果园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三是大力发展果品加工业,在临猗、盐湖、芮城、平陆、万荣、吉县、隰县、大宁、翼城等水果主产区,培育一批水果初加工及贮藏销售企业,建设一批果品智能分选、包装等初加工示范生产线,建设一批果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提升苹果浓缩汁、果脯、果饮、果酒、果脆片等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开发香精、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系列产品[8]。

4.3 构筑完善的检疫检验体系

一是构建和完善以市、县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9],乡镇监测站、市场监测点为基础,生产主体快速检测室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9],并实行统一检测计划、统一信息发布[10]。二是建设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包括:建设国家温带果蔬检疫重点实验室,建立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建立出口农产品有害生物标本库,搭建有害生物远程检疫鉴定平台,建立出口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体系,收集整理国外检验检疫标准及要求,为山西水果出口提供坚强技术支撑。同时,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拓宽国际市场。三是强化出口果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建设涵盖市、县、企业三级的“果品(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健全生产标准体系,制定完善的水果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种植采收标准、质量安全标准等技术规程,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体系,大力促进按标生产。逐步构建产品追溯体系。建立和完善水果投入品管理、档案记录、产品检测等制度,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4 强力推进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规范、价格合理的农资供应网络。提供优良品种种苗、农资、果园机械设备等的系统化、一站式的生产性服务。二是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生产性服务组织[11],重点在测土施肥、除草、喷药、采后加工处理、冷藏保鲜等生产性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永建.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推出品牌推广计划[N].中国食品安全报,2020-01-09(3).

[2] 张巨峰.全省攻坚深度贫困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召开[N].山西农民报,2019-07-19(2).

[3] 山西农民报记者.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N].山西农民报,2020-01-10(1).

[4] 山西日报记者王秀娟.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省“两会”特别报道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N].山西日报,2022-01-16(4).

[5] 王文军.运城省级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成果显现 农产品出口生产、检验检疫和贸易营销“三大体系”初步建成[EB/OL].黄河新闻网,2022-01-06[2023-04-24].http://sx.sxgov.cn/content/2020-01/06/content_9766148.htm.

[6] 佚名.未来中国果都"将落户山西运城[J].新农村(黑龙江),2018(6):141.

[7] 王崇民,高光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J].食品安全导刊,2017(16):18-21.

[8] 胡春芳,李敏,冯改静.河北省药食同源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9(1):21-25.

[9] 赵辉.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探讨[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2):42-44.

[10] 杨荣华.J公司水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D]. 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

[11] 刘关所,祁苑玲,吕立才,等.云南发展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J]. 辽宁农业科学,2018(6):48-52.

作者简介:王焕英,高级农艺师,电话:13403412254,E-mail:huanyingwang@126.com

猜你喜欢

运城果品水果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点赞!李克强总理山西运城赶年集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水果篇之Ch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