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PAST研修模型促进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

2023-09-28朱妙芳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研修教学法区域

朱妙芳

PAST研修模型是指利用演绎法构建支持教师区域研修的教学法-评价-空间-技术(Pedagogy- Assessment-Space-Technology,简称PAST)模型,为设计区域研修活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名教师工作室开展跨区域研修活动对带动一批不同区域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形成共同提升的专业成长良性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运用PAST研修模型探索促进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基于现状与需求,组建研修学习共同体

跨区域的地理空间属性决定了名教师工作室内的多元主体和协作伙伴关系。由这种关系组建而成的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追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名教师工作室的入室学员和网络学员分布在全省不同地区,可以通过线上自由研讨结合问卷的形式开展跨区域教师的教学教研现状与需求情况的调查,对问题进行梳理并分类,确定工作室的研修主题。

基于对实际问题的梳理和分析,为了更好地为后续跨区域研修活动有效开展,工作室遵循集中分配、灵活调配、尊重个体、覆盖全体的原则进行教师研修学习共同体的组建。省域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研修共同体的基本组织形式为:以工作室主持人为导师,下设助理,入室学员担任组长,各区域网络学员融合进组。

各组组长由工作室入室学员担任可以充分发挥省名教师工作室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其教学教研的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区域网络学员分散后再融合分配或调配进组,目的是为了能够促进不同区域间教师的互动交流以及资源共享。

二、融合多种教学法,丰富研修活动和形式

随着跨区域研修主体的多元化,资源的丰富性不断增强,单一的教学法已不能很好地支持跨区域研修的模式,设计并开展研修活动。因此,为了研修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并且最大化地满足不同研修主体的实际需求,融合多种教学法是工作室开展跨区域研修的必然趋势。

以省域名教师工作室为例,根据前期所梳理的问题和需求,工作室对一学年的主题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每个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开展“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主题研修活动,采用专家讲座、课题观摩、课例评析等活动模式,其中就融合了讲授法、现场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研修活动和形式。

多种教学法的融合對促进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协同发展有多方面的意义:(1)满足跨区域研修共同体不同主体的需求;(2)丰富研修活动和形式;(3)促进工作室研修成果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呈现。

三、创建网络研修空间,加强研修过程管理

虽然当前像微信、QQ、博客、邮箱等通讯工具都能为工作室跨区域研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但是这些平台和工具存在短暂性和交互性、存储性较弱等特征,不利于资源的汇聚,深化协作学习,也缺乏对研修信息和数据的过程性管理。

省名教师网络空间的创建是省教育厅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空间为助力,共同探究网络学习空间研修的有效策略,也是构建跨区域研修网络学习空间的新生态。参与跨区域研修的教师可将公开课教学设计和课件、微课、课题研修成果、优秀论文、读书心得等上传到网络研修空间进行资源共享。名教师工作室不仅可以通过这个网络空间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目标,还能将学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数据化呈现,做好研修成长数据化的跟踪和记录。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综合评估研修效果

研修效果评价是目前区域研修中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专家点观课评课和自评互评是各地广泛使用的评价方法(张妮、刘绘绘,2022)。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评价方法在可视化,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均面临较大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研修效果,更能综合评估工作室学员自我效能感和研修活动的效果。

省域名教师工作室在开展主题研修过程中,会采用专家点评、观课评课、自评互评、教学反思等定性分析进行研修结果评价,比如观课时设计课堂观察量表有针对性地对课堂的某一环节或者某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组织讨论,提出课堂教学改进意见,同时也会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对课例进行实时讨论。

为激励先进,充分发挥学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工作室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评价机制,结合入室学员和网络学员在这一年度的各方面表现及省名教师网络空间的相关数据,工作室开展年度先进评选活动。根据学员的表现和所承担的任务,设置贴心助理奖、组织带动奖、读书心得奖、积极参与奖、教学能手奖、宣传正能量奖、网络小组团队合作奖等奖项,由学员主动申请并作年度总结。经工作室评审小组严格考核,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及年度先进表彰。

五、借助技术支撑,推动研修成果可视化、扩大化

在PAST模型中,技术通常指的是研修APP、社交软件、移动设备、研修论坛、电子白板、录播设备和绩效分析工具等一些常用的有助于区域研修活动开展的软件和工具(张妮、刘清堂、徐彪等,2020)。省域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研修根据具体的研修内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开展研修活动,增强研修的交互性和便捷性。比如,为了让工作室学员及时更新育人理念,工作室会定期开展“共读一本教育专著”的研修活动。此外,依托区域研修空间如UMU学习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观课评课,并借助评课量表和人工智能支持下的课堂分析工具进行精准教研,围绕教研主题和课堂观察点进行集体线上研讨。工作室邀请专家通过研修APP对线上课例进行点评,并组织教师实时交流和研讨,为教研提供数据支持,推动研修成果可视化、扩大化。

实践表明,PAST研修模型为设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研修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对提升工作室跨区域教师研修的交互性、促进区域之间优质资源共享、实现研修评价的多元化和研修成果可视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科研课题“运用‘past’研修模式促进英语名教师工作室跨区域跨学段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SP-2021-D018)的阶段性研修成果】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研修教学法区域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