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研究

2023-09-28朱嘉欣

时代金融 2023年9期
关键词:消费品倡议一带

朱嘉欣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消费品市场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机制建设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存在着一系列挑战,如贸易壁垒、质量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因此,文章基于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理论框架,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建设策略,希望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重要的合作领域。然而,由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消费品市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同时,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推进,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也面临着新的变革和挑战。因此,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建设势在必行,是推动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文章重点探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建设,希望实现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相关国家简介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产生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我国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该倡议于2013年首次提出,并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其目标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便利化、资金流动和人员往来的促进,推动参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倡议得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古代贸易路线将中国与欧洲、亚洲、非洲连接起来。倡议的核心是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通过共同建设基础设施、扩大贸易往来、促进投资合作等方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经历了逐步推进和拓展的过程。自提出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并加入其中。中国与相关国家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共同推动倡议的实施。此外,倡议还催生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和项目,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沿线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积极呈多元化。亚洲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积极参与,欧洲国家如俄罗斯、希腊、意大利等也表达了支持和合作意愿。非洲国家如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埃及等也将“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身发展战略相对接。这些国家通过加强互联互通、深化经贸合作、吸引外资等方式,推动自身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与消费品市场概况

沿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轨迹,涵盖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品市场特点。在亚洲地区,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和核心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消费品的重要需求市场。中国的中产阶级和消费者信心持续增强,对高品质、创新型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通过共建经济走廊和自由贸易区等方式,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欧洲地区,一些沿线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希腊等也具有重要的经济潜力和消费市场。这些国家通过加强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推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同时,欧洲其他国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扩大了消费品市场的规模和机会。在非洲地区,许多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年轻的人口红利。这些国家如埃及、肯尼亚、尼日利亚等通过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消费品市场的壮大。非洲的消费者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多样化的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二、 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理论框架

(一)市场化机制

市场化机制强调供需关系的自由决定和市场竞争的作用。在市场化机制下,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供需关系的平衡和市场竞争的效果。首先,市场化机制注重市场供需的自由决定。供给方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品种类、数量和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通过市场自由选择和购买商品,从而调节市场需求。其次,市场化机制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市场竞争可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优化。竞争的存在使得供应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价格,并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获得竞争优势。同时,竞争还可以激发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市场的发展。在市场化机制的基础上,政府的角色是提供监管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公共服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公平竞争[1] 。在实践中,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机制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供应商应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不断改善质量、服务和品牌形象,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选择优质、安全、环保的产品,通过购买行为来引导市场发展。

(二)制度化机制

制度化机制强调通过建立规范、准则和制度来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市场的有序运行和消费者的权益。首先,制度化机制强调建立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市场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行为。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涵盖市场准入、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以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安全。其次,制度化机制强调建立认证和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制度,保证消费品的质量和安全。认证和标准可以涵盖产品质量、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信息和选择依据。此外,制度化机制还包括建立监管机制和执法体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对市场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建立健全的执法体系,提高执法效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三) 全球化与本地化机制

全球化与本地化机制强调在消费品市场发展中平衡全球化趋势和本地化需求,将全球资源与本地市场结合起来,实现市场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全球化机制强调全球资源的整合和跨国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涉及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企业通过跨国合作和资源整合,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和市场机会,提高产品的品质、创新和竞争力。全球化机制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促使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其次,本地化机制强调消费者的地域差异和本土需求[2]。消费者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偏好。本地化机制要求企业了解并适应当地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定制化产品、灵活制定营销策略,以满足消费者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化需求。

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挑战与机遇

(一)“一带一路”消费品市场的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消费品市场国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诸多挑战:首先,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障碍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由于不同国家间的法律、规定和标准存在差异,跨境贸易往往面临着贸易壁垒和准入障碍。这给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阻碍,限制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自由化。其次,消费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挑战。消费者对于消费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和儿童用品等领域。一些不合格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市场信心和消费者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最后,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一些沿线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差距,侵权盗版问题普遍存在。这使得创新型消费品企业和品牌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公平竞争。

(二) “一带一路”消费品市场的机遇

首先,沿线国家的不断发展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巨大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力不断增强,对品质和创新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其次,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为消费品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便捷地购买来自全球的产品,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消费品市场的互联互通。此外,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也为消费品市场带来了机遇。新技术应用和创新产品的推出,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好的消费体验。同时,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消费者体验。另外,文化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增加為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多样性,消费者对于各国特色产品和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企业提供了拓展市场的机会,推动本土品牌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认可[3]。

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建设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准入规则

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准入规则是至关重要的。是促进跨境贸易投资顺利的有效抓手,在具体实践中,一是需要制定统一的贸易和投资政策:沿线国家应通过协商和合作,制定统一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以确保贸易和投资的公平、公正和透明。这包括建立准入规则、降低贸易壁垒、简化贸易程序,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4]。二是简化海关手续和通关流程:各国应加强海关合作,推动通关流程的简化和自动化,以降低贸易成本和时间,提高贸易效率。建立电子化通关系统和共享信息平台,促进跨境货物的顺利流通。三是提升投资环境和保护投资者权益:沿线国家应加强投资环境的改善,建立透明、稳定和可预期的投资政策和法律框架。加强投资保护,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公正的争端解决机制。四是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加强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包括简化申报手续、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跨境支付和金融支持等。建立跨境贸易和投资的电子平台和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便捷化。

(二)完善商品标签与认证制度

首先是统一标签规范:沿线国家应制定统一的商品标签规范,确保标签的准确、明确和易读性。标签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商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配比等。统一的标签规范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其次是强化产品认证体系:建立健全的产品认证体系,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质量和安全标准的产品。沿线国家可以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和流程,鼓励企业主动参与认证,并加强对认证结果的监督和管理。认证可以涵盖产品质量、环境友好、可持续性等方面,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再次是强化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商品追溯体系,追踪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通过技术手段如条码、RFID等,记录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过程、运输路径等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5]。实现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产品,提高市场的安全和透明度。最后是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应用: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如物联网、区块链等,用于加强商品标签和认证制度的管理和监督。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产品的生产、运输和存储过程,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产品信息的不可篡改和安全性。

(三)构建完善的消费品市场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消费品市场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风险控制、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首先,提升供应链可视化和协同能力。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实时监控,以提高供应链的可预测性和反应速度。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合,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供应链效率。其次,优化供应链网络布局。根据消费品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进行供应链网络布局的优化,合理规划物流枢纽和分销中心。建立高效的运输和配送网络,以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最后,强化供应链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对自然灾害、供应中断和市场需求波动等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供应商管理和评估,建立备选供应商和多元化供应链,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五、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沿线国家消费品市场将迎来更加开放、创新和繁荣的贸易环境。消费者将享受到更多优质、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企业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通过跨国合作与交流,沿线国家之间将实现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共同发展,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屠新泉,蒋捷媛.金砖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7,No.21(09):14-16.

[2]程晨.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当代旅游,2019(11):366.

[3]周雅雯.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2):89-90.

[4]马士伟,李佩镅.国际消费品市场背景下旅游城市消费空间新模式[J].肉类研究,2020,34(08):112.

[5]何军明.“一带一路”背景下东盟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结构性分析与政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4):100-103+152.

作者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消费品倡议一带
快速行动并治愈一切:医疗保健是如何演变成消费品的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发改委拟完善一次性消费品限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