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9-28高丽刘雅君
高丽 刘雅君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文章首先阐释了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数字经济从绿色、开放、协调、创新、共享五个方面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从青海民族地区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分析了青海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为青海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进行经济活动的方式。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青海民族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青海民族地区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布局,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热度剧增,与本文研究主题密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一)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诞生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一词首先由唐·泰普斯科特在《数据时代的经济学》中提出。2021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在《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定义为:“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对数字经济概念及内涵的研究,向书坚和吴文君(2018)认为数字经济是关于信息通信技术结合数字技术影响经济结构的一种新型经济活动。刘传辉,杨志鹏(2021)从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经济基础、人力资源、科教支撑五个维度阐释数字经济。当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延伸的范围和规模也不断扩大,现在定义难免会以偏概全,但毫无疑问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核心。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并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赵建波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多方面高质量的提升。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任保平和巩羽浩(2022)利用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加入绿色、开放、协调、创新、共享五 个维度的指标,准确测度了2010-2019年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情况。
(三)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分为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质性研究方面:李宗显,杨千帆(2021)认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并且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徐晓慧(2022)认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形式之一,并且这种促进作用是存在地区异质性,具体表现为西部大于东部、中部。实证方面:王军,车帅(2022)采用内生增长数理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并构建流域内城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和水资源约束下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及传导路径。任转转, 邓峰(2022)以2013-2019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曾燕萍,蒋楚钰等(2022)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有限。
综上,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者们对数字经济及高质量发展展开了大量深度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理论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实证研究则分别从数字经济对金融、制造业、及生产率的影响来反映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研究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鲜有研究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理,并以青海民族地区的数字经济的实际发展为例,详细分析青海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二、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机理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分别从绿色、开放、协调、创新、共享五个方面深化了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在微观层面: 开放
梅特卡夫法则说明数字经济具有网络开放性,数字经济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扩张,其开放性更加放大了数字技术迅速性、便捷性及规模性效应。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个性化的消费服务,如网络支付,电商平台购物等新业态彻底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电商收集消费者的大数据信息从而达到针对个人消费习惯的精准定位。
(二)在中观层面:协调
数字经济以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纵向协调新旧产业,横向促进区域协调。产业数字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化重构产业体系。一方面,产业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同发展。数字技术通过技术渗透提升传统企业的附加值,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业规模,打破产业边界,实现传统企业的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又创造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兴互联网行业,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行业等,利用数字技术运输的快速及便捷性,打破时空限制,链接区域产业并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进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
(三)在宏觀层面:共享
数字经济的共享特征为数字政府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一是数字化治理加快推进多元治理。数字经济的直接性减少了中间组织的存在,治理结构扁平化,治理体系科学化。二是数字化治理破解治理效率低下难题。数字经济的高渗透性及跨部门数据共享流通凸显现代化治理价值,准确的大数据信息是数字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科学依据。三是数字经济赋能公共服务,从技术、应用、政策、产业等方面建设数字政府,全面驱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在技术方面:绿色
数字经济技术具有天然绿色属性,并促进产业绿色化发展。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本身就属于清洁科学技术,是依托互联网的数字技术,不会带来畅通产业能源消耗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数字经济助力电力、交通、制造、建筑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因此,促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将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在产业方面:创新
数字经济以其高效的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凭借数字化技术推动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通过产业信息整合、开放知识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了数据搜索、储存和传输的成本,提高企业研发效率。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化。鉴于数字经济的发展速度及规模,数字经济的核心数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不但创造并延伸了新兴数字产业,并逐渐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数字经济推动青海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以“东数西算”工程为契机,结合青海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独特优势融入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大局。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中对西部地区“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的定位,青海依托气候、能源等生态优势,积极建设大数据存储、备份、提供算力的生态数据中心,向东部乃至全国提供数据资源。
(一)自然禀赋
青海民族地区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具有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一是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降低了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二是属于地质灾害轻度分布区,不易发生高强度地质灾害,符合数据中心稳定的要求;三是气候、温度等地理自然环境适宜,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为5摄氏度左右,全年低温有利于大数据中心的散热,并能有效降低电力消耗。以上自然优势对青海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建设大数据中心有着天然优势。
(二)清洁能源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为支撑,而建立数据中心所需的电脑服务器数量庞大,电力是主要的能源消耗,因此电力成本就是首要考虑的成本。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位居全国前列。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为大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电力能源的同时也实现清洁能源的就地消纳,形成有效互补,为青海发展数字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三)区位优势
青海民族地区深处内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线,具有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青海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具有向周边省市辐射的特殊区位优势。
(四)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小,布局不合理,通信信息服务保障范围城乡差异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制约青海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二是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发展不均衡。产业数字化根据不同产业发展程度不同,而数字产业化中技术与服务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不足,导致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不能同步发展。三是高素质专业人才欠缺。数字经济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青海民族地区专业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培养均无法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四是发展资金不足。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吸引专业人才,仅依靠政府专项发展数字经济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青海发展数字经济的要求。
四、对策与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青海民族地区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升青海民族地区的数字化水平,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竞争力,培养人才和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进一步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现有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建设水平,积极建设并不断完善通信技术基础设施,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各基础设施之间的共享联动。第二,进一步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整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政府加大对产业数字化及数字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完善相关制度体系。第三,进一步加大专项人才引进。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针对数字经济人才提供专业岗位和特殊补贴,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吸引外来人才落地并激励本地人才创新发展。第四,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数字经济建设。拓宽资金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共同为青海民族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35.
[2] Tapscott , D. ,The Digital Economy :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 Graw-Hill Press,1996
[3]刘传辉,杨志鹏.城市群数字经济指数测度及时空差异特征分析——以六大城市群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21( 4) : 92-111.
[4]向书坚,吴文君.OECD数字经济核算研究最新动态及其启示[J].统计研究,2018( 12) : 3-15.
[5]赵建波.数字经济的崛起与规范[J].清华管理评论,2019( 1-2) : 88-92.
[6]宋跃刚,郝夏珍.数字经济对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门槛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0( 1) : 48-58.
[7]任保平,巩羽浩.数字经济培育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机制与路径[J].纵横经济,2022 (4):38-48.
[8]陈梓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基于江苏 13 地级市的数据分析[J].经济师,2022 (6):135-137.
[9]李宗显,杨千帆.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21 (7):35-51.
[10]徐晓慧.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2,38(1):95-99.
[11]李娟,刘爱峰.数字经济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 (3):47-56.
[12]王军,车帅.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来自城市异质性的经验证据[J].资源科学,2022,44(4):785-795.
[13]任转转, 邓峰.数字技术、要素结构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软科学,2022 (4):37-46.
[14]陈惠中,赵景峰.数字金融、产业结构优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 (5):94-108.
[15]曾燕萍,蒋楚钰等.数字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研究[J].技术经济,2022 (4):94-106.
[16]余博,潘爱民.数字经济、人才流动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2 ,37(6):1481-1493.
[17]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18( 2) : 20-34.
[18]杨虎涛.数字经济的增长效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 3) : 21-32.
[19]易宪容,陈颖颖等.数字经济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基于現代经济学的一般性分析[J].经济学家,2019( 7) : 23-31.
[20]张勋,万广华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 8) : 71-86.
基金项目:青海省委党校校院智库青年创新课题“推进青海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高丽,中共青海省委党校,讲师,博士;刘雅君,中共青海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