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生活、创作年谱(一)
2023-09-28江苏程文
江苏 程文
1949 年
1949 年12 月2 日(农历十月十三日)路遥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旧名北狄寨)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①
路遥的父亲王玉宽,是王家堡村当地人;路遥的母亲马芝兰,是绥德县田庄乡麻地沟村人。路遥是家中的长子,父母为他取乳名“卫儿”,后来依照乳名取学名“王卫国”。②
路遥的祖辈是陕北乡间穷家薄业的受苦人,祖上世代务农,家中子女众多。目前路遥家族尚未编修家谱,已知祖先上溯四代罗列如下:
第一代:
曾祖父——王占树四子:王文朝、王武朝、王宰朝、王相朝
第二代:
祖父——王宰朝;祖母——王贺氏
三子:王玉德(妻李桂英)、王玉宽(妻马芝兰)、王玉成(妻郝玉秀)
一女:王玉梅(排行二、夫李金银)
第三代:
伯父——王玉德(约1917 年出生,1987 年去世)
伯母——李桂英(约1929 年出生,2004 年去世)
生父——王玉宽(约1927 年出生,2007 年去世)
生母——马芝兰(约1932 年出生,2011 年去世)
伯父王玉德、伯母李桂英约1945 年结婚,无子女。
生父王玉宽、生母马芝兰约1947 年结婚,生有10 个子女,成人8 个。
1957 年,长子王卫国过继给伯父、伯母。
第四代:
1.长子——王卫国(路遥)(乳名:卫儿)
作家,曾任陕西《延河》杂志编辑,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1949 年出生,1992 年去世。
2.长女——王秀莲(乳名:荷)
农妇,约1973 年结婚。1951 年出生,1975 年去世。
3.次子——王卫军(乳名:刘)
退伍军人,转业到陕西省结核病医院,后为延安市工商局公务员。1953 年出生,1997 年去世。
4.三子——王天云(乳名:四锤)
农民,曾在延川县农机局做推土机手,后来转业经商。
1956 年出生,至今健在。
5.四子——王天乐(乳名:猴蛮)
记者,曾在铜川市鸭口煤矿做采煤工人,后进入延安日报社、陕西日报社,并任陕西日报社驻铜川记者站站长。1959 年出生,2007 年去世。
6.次女——王萍(乳名:新芳)
家庭妇女。1962 年出生,至今健在。
7.三女——王瑛(乳名:新利)
延长县水厂职工,后到延安大学工作。1966 年出生,至今健在。
8.五子——王天笑(乳名:九娃)
榆林市电厂职工。1968 年出生,2016 年去世。
附:一子早夭(1952 年出生),另有一子或一女早夭(生卒年不详)。
1950 年
路遥周岁。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路遥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1951 年
路遥两岁。这年,路遥的大妹王秀莲(乳名:荷)出生。
在陕北大山里长大的路遥的生活是极度困窘的,他曾回忆自己惨痛的童年经历时说:
我父亲是个老农民,一字都不识。家里十来口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只有一床被子,完全是“叫花子”状态。我七岁的时候,家里没有办法养活我,父亲带我一路讨饭,讨到伯父家里,把我给了伯父。③
路遥的父亲王玉宽曾对作家航宇饱含辛酸地讲述过路遥的童年生活:
以前,我家穷又儿女多,吃了上顿没下顿。路遥小时常没鞋穿,突指头露脚跟,八岁那年把他过继给逃荒在延川的大哥王玉德、大嫂李桂英。那天去延川走,鸡还没叫就把儿子从被窝里拉起来,穿着破衣裳,离开这个小院,步行了整整两天,走了一百多里路,才赶到延川郭家沟……④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路遥从三岁起,就面临着极端贫困环境下的生存问题,并且过早地懂得:“我要活下去,就不能指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⑤
1952 年
路遥三岁。这年,路遥的大弟出生,却不幸夭折。
1953 年
路遥四岁。这年,路遥的二弟王卫军(乳名:刘)出生。
本年,路遥经历了生命里程中的第一次死亡体验,他后来回忆这段往事,写道:
迄今为止,我已经有过几次死亡的体验,最早的两次都在童年。第一次好像在三岁左右,我发高烧现在看来肯定到了四十度。我年轻而无知的父母亲不可能去看医生,而叫来邻村一个“著名”的巫婆。……但是,后来我又奇迹般活了,不久就将一切忘得一干二净。这件事唯一的后果就是那个巫婆更加“著名”了,并且成了我的“保锁”人——类似西方的“教母”。⑥
1954 年
路遥五岁。这年,路遥开始了农村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劳动。
本年,路遥经历童年时期的第二次死亡体验,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写道:
第二次是五岁或六岁的时候。那时我已经开始了农村孩子的第一堂主课——劳动,我们那地方最缺柴烧,因此我的主要作业就是上山砍柴,并且小小年纪就出手不凡,为母亲在院子里积累下小小一垛柴火。母亲舍不得烧掉这些柴,将它像工艺品一样细心地码在院畔的显眼处,逢人总要指着柴垛夸耀半天,当然也会得到观赏者的称赞。我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竟然跟一群大孩子到离村五里路的大山里逞了一回能。结果,由于这种年龄还不能在复杂陡峭的地形中完满地平衡身体的重心,就从山顶的一个悬崖上滑脱,向深沟里跌了下去。结果,又奇迹般地活下来了。⑦
1955 年
路遥六岁。这年,路遥继续帮助父母劳动。
路遥的母亲马芝兰在路遥逝世后,曾满含深情地向路遥的朋友、作家朱合作讲述路遥的童年往事:
提起自己的儿子路遥,路遥的母亲一往情深。说:“我家路遥从小就是个精,就是个脑子练(清涧方言,即脑子聪明)。从来就没让我急过肚子。他七八岁上就会砍柴了。砍的柴捆成捆,摞在硷畔上,摞下美美一大摞,俊得人贵贱舍不得烧。”
问起路遥从小在哪里念的书,路遥的母亲说:“在王家堡念了一年,老师叫个三先生。”
又问路遥从小有什么爱好,他的母亲说:“就是个爱好吃的。”路遥从小家里穷,穷人家的孩子爱好吃的是十分自然的。而可悲的是,这个由穷人家走出来的著名作家,即使成了名以后,也没有成成总总地过几年好日子,吃上几年好吃的。说起来,路遥也真是陕北人嘴里常说的那种“苦命人”。⑧
1956 年
路遥七岁。这年,路遥的三弟王天云(乳名:四锤)出生。
由于家境贫苦,路遥的父母替长子路遥谋划未来,而路遥的大伯没有儿女,因此路遥的父母有心将路遥送给大伯收养,路遥的母亲马芝兰后来谈到这件事:
他的母亲说:“我哥(即路遥的大伯)心好,可跟前一直没个小小(男孩)。养是养了三个,月子里就都没了。我家人多,家里又穷。路遥9 岁(虚岁)时,我就有了4 个娃娃了,一满抚养不了。头几年,路遥的奶奶去了他大伯家。后来,他大伯想要个小子,我们就把路遥给了他。咱农村里有个讲究,亲兄弟之间,要顶门(过继)一般都是老大去顶哩。把路遥给了人以后,我心里可后悔结实了。我家路遥从小可精哩。”⑨
1957 年
路遥八岁。春天,路遥被父母送到清涧县王家堡小学上学。
路遥是在虚9 岁时,由他父亲引着,从王家堡村起身,翻过九里山,顺着秀延河,走到延川县郭家沟村,给了他大伯家的,推算起来,这大概是1957 年的事。30 年以后,1987 年的一天晚上,路遥曾对我说起过这件事,他说:“那时候家里穷,没有办法,我父亲拖(拉)着我,走到清涧县城里以后,用仅有的一毛钱,给我买了一碗油茶,又继续才走到延川县。”从清涧老家走到延川郭家沟,是路遥人生之路上的心酸之旅,他一般不愿说起。他说他成年之后也极少去清涧县城,因为“那地方曾是我的伤心落泪之地。”⑩
1958 年
路遥九岁。春天,路遥进入延川县马家店小学上一年级。
8 月,路遥升入马家店小学二年级。
1956 年8 月,延川中学建立,招收3 个初中班,招生180 人。由于延川县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只有115 名,于是从邻近的绥德考区调拨65 名。同时,延川县实行的是初小四年制,高小两年制,小学里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美术、劳动、农业常识等课程。
1959 年
路遥十岁。春天,路遥在延川县马家店小学上二年级。
8 月,路遥升入马家店小学三年级。
8 月,延川中学开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有在校学生950 名,编16 个教学班,其中高中班1 个。自此延川中学成为全县的最高学府。
本年,延川县实行教育改革,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此后延川县中小学师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活动增多。
1960 年
路遥十一岁。春天,路遥在延川县马家店小学上三年级。
8 月,路遥升入马家店小学四年级。
童年时期,生活的贫穷、环境的困窘加上父母的懦弱,使年幼的路遥变得敏感自尊,逐渐形成内向深沉的性格、刚毅果敢的气质、刻苦顽强的奋斗品格。来到大伯家后,路遥的大伯王玉德从现实出发,不支持路遥继续求学,而是想把路遥培养成一个劳动能手,然而,路遥从小就习惯了与命运抗争,正如他的四弟王天乐所说:
路遥那时寄人篱下,面临的就是劳动。当然,他是不甘心的,他在十岁的时候就懂得了:只有念书才能改变这个大家庭。⑪
1961 年
路遥十二岁。春天,路遥在延川县马家店小学上四年级。
7 月,路遥考入延川县城关小学读高小。
8 月,路遥进入延川县城关小学上五年级。
1959 至1961 年期间,是中国经济生活最困难的三年,土地贫瘠的陕北高原,人民更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遥作为学校的半灶生,整日在饥饿的残酷折磨下发奋学习,终于磨炼出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路遥的同学李世旺(作家海波)曾在纪实文集《人生路遥》里描述过路遥的“半灶生”生活情景:
1961 年夏天,路遥初小毕业考上了高小,困难迎面而来。困难来自何方?来自贫穷。虽然他家不是最穷的农家,但他却是城关小学最穷的学生。
吃饭上差别就大了,路遥恐怕连“馏”饭吃的时候也不多,因为他带来的干粮不全是粮食做的,里边总有糠,容易散伙不说,还可能“污染”别人的好干粮,所以只能就着酸菜冷吃,和灶上的“交往”只是喝一碗“熬锅水”。⑫
1962 年
路遥十三岁。春天,路遥在延川县城关小学上五年级。
9 月,路遥升入延川县城关小学六年级。
本年,延川县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推行教育改革。由于连年自然灾害,延川县共有23 所小学停办,2426 名小学生被迫辍学。
小学时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路遥从不因此悲观丧志,而是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他是全校出名的调皮学生,聪明热情、思想活跃。海波在《人生路遥》里回忆路遥小学时的趣事,写道:
在城关小学时,路遥是全校出名的调皮学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给同学起绰号,二是喜欢编顺口溜调侃人。编出的顺口溜事出有由来,夸张无止境,能笑得人“肚子疼”。这可能是他最早的“创作”尝试。⑬
1963 年
路遥十四岁。春天,路遥在延川县城关小学上六年级。
7 月,路遥高小毕业,考入延川中学。
本年,延川县初中考试第一名是梁太平(男),第二名是白贵英(女)。
夏天,路遥自1957 年过继到大伯家后,第一次回清涧县王家堡老家。
9 月,延川中学开学一周后,路遥在干爸刘俊宽(郭家沟大队书记)的帮助下,借到两斗黑豆换成学费交给学校。接着,刘俊宽到延川中学找校长杜永福,恳请校方收下路遥,最终路遥被录取入学。路遥进入延川中学初1966 级乙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常有润,语文老师是程国祥。
路遥上中学后,依靠大妈送饭和老师、同学的接济,艰难地完成了学业。路遥的大妈李桂英,曾对作家航宇沉痛地讲述她供路遥上学的往事:
在那吞糠咽菜吃树叶的年月,为了供养路遥上学,我拉上打狗棍,步行几十里到延长县那边要饭,还给人家洗衣挣三角五角钱,把沿门乞讨回的窝窝头像摆摊一样晒干,连同讨挣来的毛毛钱,送给正在上学的路遥。我到县外远处乞讨,那里人生,不会给路遥丢面子。⑭
本年,由于经济严重困难,延川县政府将全县学校锐减62 所,并将20 所公办小学改为民办小学。
1964 年
路遥十五岁。春天,路遥在延川中学上初一。
9 月,路遥升入延川中学初二。
中学时期,路遥每个月只能吃到十几斤粗粮,来自饥饿的压迫和强烈的自卑感撞击着他的心灵,使他经常陷入孤独与忧郁中,也激发了他超越对手的倔强与渴望,以此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这一时期,路遥沉浸在对精神食粮的渴求当中,他经常埋头在延川县图书馆和阅览室里读书看报,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动力。路遥在文学上的天分得到初步的展示,他的作文经常得到学校老师的表扬。
1965 年
路遥十六岁。春天,路遥在延川中学上初二。
9 月,路遥升入延川中学初三。
整个初中三年,是路遥人生中最困难的时期。面对贫穷、饥饿、歧视,路遥没有消沉,而是选择了抗争与奋起。路遥不仅在精神上维护着自己的尊严,还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他是一名好学上进、天赋优异的学生,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见识赢得了同学们的赞誉。延川县城的图书馆是路遥的精神天堂,他在这里接触到一些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和苏联翻译小说,萌发了他最初的文学梦想,路遥的同学吴江谈到路遥中学时的表现说:
在初二的时候,路遥已经展示出一种写作潜力,从那时起路遥就学着写诗。路遥的组织才能显露。原来班里各种活动轮不上他,因为他学习很一般,有很多课程凑合及格,但语文特殊,语文成绩好。路遥的思维能力明显比较超前,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在初二的后半年学校里搞个文艺晚会,要求每个班出一个节目,当时路遥就创作了一段相声。路遥的创作生涯,第一篇处女作就是这篇相声,内容就是打扫环境卫生。⑮
1966 年
路遥十七岁。春,路遥在延川中学上初三。
6 月,路遥初中毕业,路遥的好友、作家陈泽顺回忆路遥这时是无业青年:
我不记得有路遥考上西安石油化工学校的事,而且根据我跟路遥的交往判断,这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时候的陕北不仅落后,更是极为封闭,通往外界哪怕是铜川、西安的道路都是极为狭窄的。再说,如果确有其事,路遥不可能不跟我说。⑯
8 月,延川中学高1966 级学生张益民等七八人,自发成立延川县第一个红卫兵组织,全称“毛泽东思想红卫兵”。同一时期,随着全国各地展开了红卫兵大串联,延川中学的学生纷纷起而效仿,其中初66 甲班成立了“宝塔山长征队”,初66 乙班(路遥属于该班)成立了“井冈山长征队”,不久便开始到北京和全国各地串联。
10 月,路遥跟随学生组织“井冈山长征队”,徒步去北京串联。
11 月10 日,路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同各地红卫兵一起接受毛泽东的检阅。
冬天,路遥从北京串联返回延川县,成为延川中学初1966 级乙班红卫兵组织“井冈山”的干将。后来该组织发展成“红色造反第四野战军”(简称“红四野”),是延川县两大群众组织之一(另一派群众组织是“延川地区毛泽东思想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司令部”),路遥成为“红四野”的学生军领袖,组织内的同志们尊称路遥为王军长。
1967 年
路遥十八岁。本年,路遥挂名“红四野”军长。
5 月14 日,以路遥为代表的“红四野”发动延川县群众,阻止安塞县造反派抓捕安塞县委副书记霍学礼。
11 月3 日,延川县两大群众组织“红四野”和“司令部”首次爆发冲突。
本年,以路遥为代表的“红四野”武装人员,护送延川县委书记张史杰回延长县老家。
路遥虽然身为造反闯将,但在激烈的武斗中能够保持可贵的理智和良知,并未做过恶事暴行,对于家乡的干部群众,路遥也能区别对待,他既保护了同一阵营的霍学礼、张史杰等人,也监禁了其他阵营的郭政祥(延川县委副书记)、曹谷溪(“司令部”人员)等人,这使路遥在延川县威名远扬,也给他带来了毁谤和仇恨,这些恩怨后来一直纠缠着路遥的后半生。
1968 年
路遥十九岁。本年,路遥挂名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
4 月17 日,“红四野”与“司令部”两派约200名武斗人员爆发了激烈枪战,“司令部”总指挥白振基死于混战中。路遥卷入这场武斗。
此后,路遥一生中多次因白振基命案,接受司法机关及党委组织调查。
9 月15 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下设办事组、政工组、生产组、政法组四个机构。解放军代表马志亭被选为延川县革委会主任,下设副主任十三位,路遥作为群众代表,挂名副主任之一(任期1969 年9 月至1973 年8 月)。
11 月4 日,延川县革委会隆重举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欢送大会。路遥作为返乡知青,被迫返回老家郭家沟。
12 月,延川县开展冬季征兵工作。路遥和“红四野”战友樊俊成都去报名,因他曾做过造反闯将,政审未能通过,参军不成,樊俊成顺利入伍,辞别路遥。
1969 年
路遥二十岁。本年,路遥挂名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
1 月17 日,1391 名北京知青来到延川县,这些知青全部来自北京海淀区,大多数是清华大学附中、八一学校、清华园中学等十几所中学的初、高中生,他们被安置在永坪、冯家坪、贾家坪、关庄、文安驿、禹居、张家河七个公社的67 个大队、142 个生产队。这批北京知青堪称人才济济,其中成长为作家的有陶正、史铁生、梅绍静、吴伯梅,画家有邢仪,力学专家有杨卫,经济学家有陶海粟,还有知青名医孙立哲等人。伴随着北京知青的到来,路遥与北京知青展开了广泛交往,这对改变路遥成长的文化环境、促成路遥从事文学创作的影响很大。
1 月,路遥返回老家郭家沟,被编入刘家圪崂大队农田基建队,从事繁重的打坝劳动。返乡务农期间,路遥不向命运低头,劳动之余,他顽强地自学日语。
春天,在干爸刘俊宽的帮助下,路遥进入马家店小学,担任民办教师。
夏天,路遥开始从事诗歌创作,最早的诗歌《我老汉走着就想跑》发表在学校墙报。从此,路遥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11 月5 日,路遥经干爸刘俊宽推荐,在延川县城关公社刘家圪崂大队加入中国共产党。
冬天,路遥结识了北京女知青林虹,两人互生好感。林虹是1967 届初中毕业生,出身高干家庭,聪明漂亮、单纯热情。关于路遥的初恋,海波在《人生路遥》中描述道:
他们初识于一次大会上,路遥坐在主席台上,她在台角负责喊口号。他们真正相识在1969年的冬天,那时路遥已经回到村里,以“贫宣队员”的身份进驻延川县百货公司搞“路线教育”,一同进驻的还有这位女知青。这期间他们恋爱了。其中的细节我无法得知,只知道她“改造”了路遥,“改造”的结果在某些方面影响了路遥的一生:路遥喜欢在下雪天沿着河床散步,据说这是他们相识时的情境;路遥喜欢唱《三套车》和《拖拉机手之歌》,据说这是他们相恋时唱过的歌曲;路遥喜欢穿大红衣服,据说这是那女子的专爱;路遥曾用过一个笔名叫“樱依红”,据说其中暗含那女子的名字。为了她,路遥做了能做的一切。⑰
1970 年
路遥二十一岁。本年,路遥挂名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
2 月,延川县军事管制小组复查“关于白振基参加武斗致死,涉嫌王卫国一案”,延川县委书记申昜主审,判定与王卫国(路遥)无关,此案了结。
3 月,路遥被借调到延川县城关公社“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延川县百货公司进行路线教育,北京女知青林虹与路遥一同进驻百货公司工作。在此期间,路遥与林虹恋爱。
春天,延川县展开“文革”开始后的首次招工,招工对象优先照顾北京知青。林虹因具有会讲普通话的优势,参加招工成功,当年10 月离开了延川县,来到陕西省铜川市二号信箱厂(又称陕西省东风机械厂)当了一名播音员。
冬天,林虹的同学代替她致信路遥,提出与路遥分手。后来,林虹与一位军医结婚,返回北京定居。
同年,路遥得到朋友、诗人曹谷溪的帮助,调入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参加培训。
两年来,路遥接连遭受重大打击,先是回乡务农;后因为背负造反闯将的恶名,参军、招工不成;付出了全部真爱,却被恋人抛弃,身心陷入痛苦迷茫的境地。事实证明,路遥所有的爱情梦想、革命热情和从政愿望都不过是一场青春的狂欢盛宴,年纪轻轻的他尽早地从幻想中觉醒了过来,开始了艰难的反思成长,使他成为“文革”后期最早从思想上觉悟、具有反思精神的“反省的一代”知识青年代表。
①关于路遥的生日,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1949 年12 月3 日,一是1949 年12 月2 日。前一种说法,笔者2021 年6 月9 日采访榆林路遥联谊会会长刘瑞平,他曾采访路遥的生母马芝兰,马芝兰回忆路遥的生日是12 月3 日。后一种说法,是根据路遥的农历生日(己丑年十月十三日)推算他的阳历生日是12 月2日,梁向阳《路遥传》、张艳茜《路遥传》、王拥军《路遥新传》、王刚《路遥年谱》、海波《人生路遥》均采取后一种说法.路遥本人在《〈路遥小说选〉自序》中写道:“我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但是,他在《路遥自传》中又写道:“我于1949 年12 月3 日生于陕北山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同样出现两种说法。因此,笔者根据路遥的农历生日,对照万年历所载1949 年阳历日期,采取12 月2 日这种说法。
②路遥的学名来历,此处依照路遥的四弟王天乐《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一文中的说法,是路遥的父亲王玉宽找村里的冯先生为他取名。
③⑥⑦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2013 年版,第199 页,第72—73 页,第73 页。
④⑭ 航宇:《永远的路遥》,太白文艺出版社2019年页,第107 页,第104—105 页。
⑤王天乐:纪录片《路遥》(尚飞鹏编剧,田波导演)第一集访谈。
⑧⑨⑩ 朱合作:《在王家堡路遥家中》,《各界》2013年第6 期。
⑪ 王天乐:《阳光明天见》,刘瑞平:《不平凡的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304 页。
⑫⑬⑰ 海波:《人生路遥》,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14—15 页,第29 页,第26 页。
⑮ 吴江:《萌芽小青年》,刘瑞平:《不平凡的世界》,陕西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321—322 页。
⑯2021 年3 月28 日陈泽顺回复笔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