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学”之观象与思考
2023-09-28韩雪梅
韩雪梅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白居易在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言之“为时”“为事”,就是倡导作者要发时代之声,把握社会脉搏,反映现实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文学是时代的产物,是作家所处时代的印记。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文学”的概念和命名也应运而生,并在中国文坛的现场应用实践着。“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我们可以满怀自豪地宣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迎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崭新阶段,翻开中国文学史新的壮丽篇章,‘新时代文学’的广阔天地正在我们面前浩浩荡荡地展开。”[2]近年来,“新时代文学”这一文学现场的新思潮,以及作品效应和新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国文学热点话题。在2021年12月17日闭幕的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铁凝对“新时代文学”更是充满认同和期待:“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历史方位有着更深刻的体会,对新时代文学的壮阔前景满怀信心和期待。‘新时代文学’不在别处,它就在我们前行的路上,经由我们笃定恒心、精益求精的创造而徐徐展开。”[3]
对于“新时代文学”的观察,首先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将人民性的核心利益突出出来,在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性”叙事实践上,以现实主义精神的思想品质与艺术创造,深情表达对民众命运的牵挂,实现人民主体导向、现实诉求和审美境界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建构文学精神的价值力量和社会认同;其二,文学现场多位中国作家在国际上频获大奖,为海外读者打开了中国文学的大门,其闪亮于国际文坛的新时代大幕已经拉开,在世界面前一次次展现出东方文明古国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其三,迅猛崛起的网络文学影响力日渐增强,逐渐由文坛的边缘向中心部位挺进,已经成为与新时代互联共融的文学新坐标,优秀网络作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精神产品,向世界深情讲述和不断呈现富有神采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力量。“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纵观文学现场,文本的时代主题更为鲜明,体裁多元丰富,传播广泛久远。一大批优秀作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伟大主题,以更为自觉的使命意识,感国运之变化,抒发展之情怀,热忱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将文学艺术的创作主体、人民意志、时代主流、生活本真和审美创造有机形成具有融合性、趋向性的“主体间性结构”,建构起一个博大与精微共在、现实与理想共存的文学新境界,开拓出与时俱进的愈加广阔的艺术新疆土。
一、“主题性”叙事诠释民心为上的牵挂
“如何创造新时代的‘人民史诗’,这是一个关系到‘新时代文学’根本性质与艺术高峰的核心命题。”[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发展问题的重要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高瞻远瞩、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对人民性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关系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5]令人感到欣喜和振奋的是,这些年来中国文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更加深入人心,并潜化为实际行动,一批优秀作家自觉地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置身火热的生活现场,在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书写建党百年历程等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的创作实践上,带着情感的温度与新鲜气息,更加紧密地和百姓贴在一起、打成一片,心心相印,尽情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描绘新征程的民众乐章。“像一盏盏灯火,照亮现实世界。作家怀揣对生活的热爱,关注呵护生活中坚韧的执着和温暖的人间情义。”[6]中国文坛生动诠释出时代是出卷者、文学是答卷者、人民是阅卷者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八洞村”是位于湖南省花垣县一个偏僻的苗族村寨。2019年初,69岁的北京作家李迪拖着病体、带着行李来到十八洞村,吃住在村民家中,深入了解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实际情况。李迪每日走村串寨,进家入户,访贫问苦,和村民围坐一起烤火塘,听他们讲述生活的故事。2020年6月,报告文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出版。李迪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的十八个脱贫故事,朴实生动,情感真挚。然而,就在作品出版之际,他却因病情加重永远离开了为之牵挂的十八洞村。可以说,李迪把人生最后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的文学之战,聚焦“民生”成为其笔下新时代交响的生命乐章。
同样是以决战脱贫攻坚为题材,纪红建的长篇报告文学《乡村国是》荣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纪红建用三年时间行走在罗霄山区、乌蒙山区、六盘山区、西藏山南、新疆喀什等贫困地区,共深入到14个省(自治区)的202个村庄,深入采访了千余名村民代表和扶贫干部。正由此,《乡村国是》实现了高度、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既写出了我国消除贫困的现实性、艰巨性和紧迫感,也写出了人民群众改变命运、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与现实追求,更写出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面对如此壮阔的场景,如此重大而沉重的命题,我鼓足勇气把这个作品写下来,紧紧围绕贫困乡村里的人和事,围绕着人心和人性。这次获奖,只是鼓励与鞭策,做一个忠实的默默无闻的行走者、记录者、报告者,做人民心声的传递者,我心中从未动摇过。”[7]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笼罩着武汉,顷刻间,一座城市的命运与市民的生命重合为社会大主题。身为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当时患有复杂性眼疾的刘醒龙,自觉将自己视为一名“抗疫”战场上的“文化斗士”,以惊人的坚毅和胆识,顽强地记录下亲历武汉城抗击“新冠”疫情的全过程。2021年3月,刘醒龙的长篇纪实散文《如果来日方长》出版。作品聚焦众多“小人物”在生死攸关之时的“抗疫”神态和生活状态,饱含深情地记录下一千三百多万武汉市民所经历的那一幕幕难以忘却的场景,为如何理解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作出新时代文学有力量、有价值的深刻诠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时代文学涌现出一大批对党的百年历史进行记录和梳理的“红色主题”文本。侯波的《天下安定》以“小切口、小人物”视角,把“民心至上”的大主题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广大读者,将文学作品的人民性更亲近、更真实地向“人民”推进了一步。《天下安定》讲述了抗战胜利后普通群众的生活故事,以“走进婚姻”“参加游击队”等情节为叙述线路,巧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被广大群众所了解、所亲近,最终得到群众支持的生活故事。文本以小见大,由表及里,告诉读者中国共产党成就百年伟业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民心安,则天下安”,凝聚民心则天下安定。
与共和国同龄的梁晓声,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以不变应万变,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思想观点和创作风格几乎没有发生过改变。2019年9月23日,他的《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这之后,仅仅过去21天,即 2019年10月14日,年逾七旬的梁晓声凭借115万字的《人世间》,以最高票数摘取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人世间》讲述长达半个世纪的城市平民的生活变迁,描写起伏跌宕的人生命运与时代变革的密切关联,为读者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幅悲欢离合的百姓群像图。“好作品能让社会变得温暖,优秀作家将作品写在读者的心上,发掘出能够让我们这个社会感到温暖的东西。”[8]当下新媒体时代影视业为小说版本提供了文化创造力和传播力,《人世间》声情并茂,成效倍增,在全国长时间“全线飘红”,掀起了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新高潮。从《雪城》到《人世间》,“入典”时间与获奖时间两者相连,看似偶然,但作家文学实践中一以贯之地彰显人民性现实主义精神的时代认同和价值建构,却有着内在的必然逻辑。梁晓声在文本叙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普遍存在的合理性、局限性以及可能性之中,进一步融合作品的物质性“叙事文本”与内在性“精神文本”,生动提供一种美好、德性和温暖的证明。显然,这种创作思想和实践,它属于新时代文学的人民选择和历史认定。
观象新时代文学的人民性,《人民文学》的立场和举措始终是中国文坛“风向标”意义的存在。2017年至今,《人民文学》开设的重要栏目——“新时代纪事”,相继刊出贵州精准脱贫、鄱阳湖候鸟、中国高铁、淮河生态、“第一书记”、农民工、“抗疫”等专题领域生动感人的民生故事。“作家胸怀家国天下,用心、用情、用功,不断深化作品的主题立意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一盏盏以理想照亮现实、引领民众前行的精神灯火,标示出与新时代相匹配的历史深度和时代高度。”[9]一篇篇作品全面展示真实而立体的新时代中国,更加坚定地表明文学创作身入、情入、心入的人民立场,成为新时代文学“民生为大”的形象缩影。“创造新时代的人民史诗是当前中国文学创作中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任务。”[10]故此,今天的中国文坛,正行进在真心实意扎根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奋进之路上,努力表达“主题性”叙事诠释民心为上的牵挂,践行着新时代文学本质意义的初心和使命,这应当是中国文学现场的力量建构值,其充沛的能量意义与精神价值,颇具在场性与未来观。
二、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
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文学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就文学自身而言,新时代文学更加坚定了文化自觉与自信,认真思考当下与未来的发展之路,以具有责任感和荣誉感的使命担当,淬炼文本,打磨变革社会的生活本真,树立、增强全球化文化视野和国际意识,充分利用多种有效传播介质,创造性地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讲述属于全人类的“中国故事”。无疑,新时代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从而也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有效距离,吸引了更多国际目光,进一步加深了海外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世界看到更为优秀的东方文本,“中国之声”在国际文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愈发被看重,中国文学闪亮于国际文坛的“新时代大幕”徐徐拉开,引人注目。
2014年10月,阎连科荣获2014年度卡夫卡文学奖,这是该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来自中国的作家。在世界科幻界,“雨果奖”有“诺贝尔文学奖”之称,2015年8月,第73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在美国举行,刘慈欣凭借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成为中国作家第一人,创造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历史新纪录。紧随刘慈欣获奖之后的第二年,在第74届世界科幻小说大会上,郝景芳的短篇小说《北京折叠》问鼎“雨果奖”,中国双星连续两年“双闪”世界科幻最高文学殿堂,强力发出来自东方的“中国之声”。2016年4月,曹文轩摘取了在世界儿童文学领域享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中国作家六十年来首次拥抱 “安徒生”,曹文轩在世界儿童文学之巅为全球读者盖起了他们心爱的“草房子”。2018年4月,刘震云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法兰西共和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以表彰其作品在法文世界产生的影响。2022年6月,从莫斯科传来好消息,何建明的长篇纪实文学《革命者》获得2021年度俄罗斯出版界最高奖——“最佳图书”奖。《革命者》在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引起反响,何建明成为荣获俄罗斯“最佳图书”奖的中国第一人。
由此可见,进入新时代,从传统到通俗,从现实到科幻,从成年到儿童,中国文学以具有人类情怀和普世意蕴的文本,成功打入欧美主流文学市场,其“优秀之作”和“经典之花”在海外次第绽放。多位中国作家在国际舞台频获大奖,并实现了多项“零的突破”,荣登世界文坛的最高领奖台,极大提升了中国文学的“国际能见度”,面向世界一次次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故事”和“中国范式”在世界舞台上的比重和分量与日俱增,异彩纷呈。
阿来在以“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为主题的演讲中强调:“不是因为我们握有民族文化的资源就自动走向了世界,而是我们打开国门,打开心门,让世界向我们走来。文学所起的功用不是阐释一种文化,而是帮助建设与丰富一种文化。”[11]理论界认为,世界叙事是一个复数,由多样态具有发展意义的敞开性、建设性文化组成。新时代文学正持续壮大中华民族的文学母体,努力“建设与丰富”与时代同心、同向、同行的中国文本,不断拿出与世界对话的时代精品,通过“中国文学海外读者俱乐部”“一带一路”文学联盟等多种途径,努力扩大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实现中国文学迈向全球的“可持续输出”,构建和提升世界文学谱系中更多、更深、更具典型化的“中国性”。显然,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种实现“中国性”目标时的攀登状态,就是新时代文学为之奋进的“担当”神态。
三、网络文学时代之进的大流量与正能量
作为一种最具时空性和大众性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不仅异军突起,而且高歌猛进,已经变身为新时代一个与世界互联、与民众共融的文学新坐标。在努力实现高产量变高质量、大流量变正能量的进程中,网络文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表达时代经验,体现主流价值,已经日益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为促进新时代网络文学繁荣发展,2013年10月,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在北京成立。学校每年培训10万人次,国内多位名家坚持一线授课,引导网络文学从“工业化”步入“职业化”,让网络文学从中国走向世界,“圈粉”全球。网络文学大学顺应时代需求,助力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在文学的“赛博空间”寄寓心理期待的理想家园的构筑,从中体验奋进与抵抗,实现光荣与梦想。这之后,2015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正式成立,此举标志着网络文学作家、网站、批评家、学者共同拥有了自己的组织,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当然,人们也看到,由于网络作家的来源结构非常庞杂,人文素养良莠不齐,对新时代网络文学创作的本质认识有所差异,导致网络文学的主体内容雅俗并存,目前还少有与新时代精神高度相匹配的佳作。与此同时,在受互联网商业模式影响的大背景下,网络写手文学底蕴储备与精神价值趋向的缺乏,游戏化的淡薄写作伦理,对人生命运与时代发展主题无从深度把握,造成了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忽视了其应具有的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功能。为此,2020年12月,136名知名网文作家发出《提升网络文学创作质量倡议书》,呼吁网络作家坚持正确创作导向,将自身网文品质融入新时代主旋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我国网络文学选择的品质化发展之路,是历史对这一文学形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要求的正确选择。”[12]不仅如此,只有“倡议”还远远不够,中国作协组织全国40余家重点网站推出提升网络文学编审质量的七条具体举措,进一步促进网络文学的时代化、精品化。众多网文作家发挥选材反应速度快、进入写作速度快的创作优势,迅捷置身建设工业强国、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等新时代社会现场,将网络世界的灵动与现实生活的感动合为一体,情景交融,涌现出《大国重工》《繁花》《复兴之路》《大国旗舰》《最强特种兵》《建设大时代》等一批故事精彩、正能量丰盈的优秀作品。尤其是2021年7月由齐橙创作的《大国重工》,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网文作品首次获此大奖,极大提振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整体信心和前行力量。
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人,较2020年同期增加4145万人,占网民总数的48.6%。“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圈粉’无数,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新增出海作品10000余部,翻译作品2100余部,海外网络文学阅读平台APP下载量超1亿。网络文学已成为书写和传播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凸显了中国网文的文化桥梁作用。”[13]毋庸置疑,近年来优秀网文作家进一步抵制诱惑,聚合精品意识的创作力,因而也获得了更多的存在感、价值感和自豪感。可见进一步提高思想高度和审美价值,把网络文学的创作热量转化为“中国故事”的温暖能量,把网络文学的精神向度转化为“文化强国”的建设强度,把网络文学的发展认知转化为出海世界的价值认同,中国网络文学正“点击”当下,“刷屏”未来。毫无疑问,网络文学在前程漫漫的征程中又一次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新时代版本的新航程。
四、从“高原”到“高峰”攀登之路任重道远
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中国文学亦如此。观象新时代中国文学,必须持客观理性的研判观点,这才符合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其波澜壮阔的奋进过程留笔时空。然而,事物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历史阶段,身受市场“重金属”挤压而逐步处于边缘化的文学分量,在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增加的比重有多大?部分作品虚无历史、追求“三俗”等现象依然存在。说到底,在当下中国文学向上向善的时代主流中,负能量的“跑偏”创作也常有杂音,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我国每年出版的纸质长篇小说数量呈“井喷”状增长,2022年更是创造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最高纪录。然而,我们应当冷静下来认真回顾与思考,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质量结合来打动读者心灵,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究竟能有多少?作品海量并非等于精神能量,长篇小说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现象依旧存在。与此同时,在网络文学领域,一方面是蓬勃发展,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警觉由于增量巨大,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三俗”、历史虚无主义、畸形审美等不良文化现象。
2014年至2019年,《人民日报》直面文学现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手推出“文艺观象”专栏,每期5000字左右。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张江、党圣元、陈众议等知名学者,与来自高校的陈晓明、张柠、黄发有等资深教授和著名作家迟子建、曹文轩、阿来等一起,共同发力,就文学发展中出现的热点现象和焦点话题进行梳理、论辩。《文学不能依附市场》提出,如果把市场标准当作文学标准,依照市场法则经营文学,毁弃的将是文学自身;《文学不能虚无历史》则强调,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尊重历史,严肃地对待历史,这是文学面对历史的唯一选择;《文学,请回归生活》呼吁,如果把文学定义为人类对宇宙、社会、人生的一种发言,那么这一发言是对生活的发言;《惟有精品留其名》强调,一些作家不同程度地患上了“焦虑症”“恐惧症”,唯恐自己被边缘化、被淡忘,常常拿出一些粗制滥造之作,精品,惟有精品,才能让作家的名字不被淡忘,乃至不朽;《从高原到高峰,障碍何在》一文对文学创作中存在的同质化写作、短视功利写作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真正优秀的写作既能与身处的时代建立有机联系,又具备超越时代的力量,而这显然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看到,几年间,国内三十多位著名学者、作家和评论家正本清源,有的放矢,发表的四十余篇“文艺观象”评论文章,紧密联系文坛实际,鞭辟入里,警钟长鸣,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方共鸣,一时间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
“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练就高超艺术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专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如果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逐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终只能是过眼云烟。”[14]由此看来,中国文学在社会转型期物质至上的阻力面前,在一步步冲破压迫、干扰与裹挟的过程中,还不时出现作家创作思想的迷乱与神情浮躁,我们以何种视角和标准来审视和确认中国文学自身与时俱进的社会价值与意义?这个现实的课题,既留给了广大读者,更留给了历史进程。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今天的文学界、理论界都明白,中国文学从“高原”到“高峰”的攀登之路任重而道远,这其中,提质赋能的速度决定着文学发展的进度,德艺双馨的高度决定着能极转化的空间,新时代与中国文学的双向赋能,能否有效释放出文学艺术更多向上向善的潜能,必然成为既检验当下,更面向未来的实践探索。如何持久苦练内功,淬炼文学质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为广泛地实现“跨界”融合与“破圈”传播,以回答万千气象的社会之问,促进中国当代文学大繁荣大发展,这一切,实为一篇应当高起点“立意、起笔、解题、破局”的时代大文章。
铁凝在中国作协十大闭幕式上说得好:“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回到寂寞和艰苦的创作。这寂寞而艰苦的创作,包含着远远大于我们自身的意义,那是时代的灯火,是人民前进的号角。我们知道,我们的创作属于伟大的事业和伟大的历史。”[15]应当说,置身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文学,承担着汇聚起建设文化强国磅礴力量的历史重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开辟文学天地气象万千的新境界,生动塑造出立体而丰满的中国形象,正在拓展和提升“在场与振场”的价值率和贡献值。无疑,新时代文学在深情拥抱火热的现实生活中,以思想高度、社会格局、百姓视角和审美创造相结合为路径,进一步开拓着艺术创作的巨大空间,标示出与时代相匹配的历史刻度,努力实现中国文学更加繁荣发展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