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A-DC评分下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在学龄期痉挛性脑瘫患儿中的应用

2023-09-27李翠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学龄期肌张力个体化

李翠(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脑瘫(cerebral palsy,CP)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未成熟大脑发生非进行性损伤,从而引起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研究发现,在所有脑瘫患儿类型中,以痉挛性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较为常见,此类患儿多表现为躯体功能或言语障碍,后续随着病程迁延,可影响患儿肌肉骨骼,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康复训练是改善SCP患儿运动功能、运动姿势的重要方法。研究显示,康复训练配合电针、推拿治疗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程度及运动能力[2]。但学龄期SCP患儿病程长、运动模式较为固定,常规康复训练效果不甚理想。个体化康复策略是根据不同患儿的语言、运动等各方面状况,制定个体化、综合性康复训练方案,以满足患儿康复需要。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Comprehensive Functional Assessment for Disabled Children,CFA-DC)评分可对残疾儿童语言、运动、认知、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指导残疾儿童临床康复治疗[3]。本研究选取我院84例学龄期SCP患儿,探究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在学龄期SCP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学龄期SCP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成CFA-DC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6-10岁,平均(7.66±1.14)岁;单瘫1例,偏瘫7例,双瘫21例,三肢瘫2例,四肢瘫11例。CFA-DC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9岁,平均(7.31±1.06)岁;单瘫1例,偏瘫6例,双瘫23例,三肢瘫2例,四肢瘫10例。两组性别、年龄、瘫痪特点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4]中SCP诊断标准;②经体格检查、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③粗大运动功能分级为Ⅱ-Ⅲ级;④意识清楚;⑤患儿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且有意接受进一步治疗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⑥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有癫痫;②存在心、肝、肾等身体器官功能异常;③存在智力障碍,视、听、说功能异常;④有重症肌无力;⑤合并其他类型脑瘫;⑥身体全身性感染或伴有严重并发症;⑦存在严重关节畸形;⑧患儿父母不积极配合治疗者。

1.4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接受康复治疗时,责任护士告知患儿及家属SCP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康复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促使患儿及家属充分了解疾病及干预方式,以期取得理解与配合。对于存在焦虑、紧张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可采取童趣化诱导的方式,缓解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取得患儿信任。患儿住院时均接受神经发育学疗法干预,1次/d,30min/次,14d为1个疗程。同时遵医嘱给予患儿静脉输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告知患儿父母平时应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食物,另让患儿多吃富含微量元素的水果,以改善患儿营养状态。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内容如下:向患儿及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具体内容及训练方法,包括坐位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上下台阶训练、平衡训练等训练项目,每个项目训练15min/次,2次/d。

CFA-D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干预,具体如下:(1)建立个体化康复小组:由1名康复治疗师、1名儿科主治医师,5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1名护士长组成,护士长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CFADC评分评价方法、康复训练方法,对组员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掌握后方可参与康复训练。(2)CFA-DC评分评价:CFA-DC评分从语言、运动、认知、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对残疾儿童各项功能进行评价,每个维度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评分越低说明综合能力越差。(3)个体化康复方案制定:根据CFA-DC评分结果及患儿临床表现制定康复方案,科学设置目标,每月评估1次训练成果,及时调整干预细节,具体如下:①对于平衡能力差的单瘫患儿,可指导其练习投篮,嘱患儿取单脚站立位投篮,小组成员在旁边陪伴,以防意外发生;对于双瘫患儿,家属在患儿身后固定其髋关节,患儿将篮球投向篮框,由远及近,由低到高,逐渐增加投篮难度,每次练习20次。②对于上、下肢肌力差的患儿,小组成员可在手板背面装1块铁板,用手板固定患儿患手,患儿腕关节做外旋动作吸引桌面上磁铁,肘关节伸直,5次/d。对于双偏患儿,可指导患儿取坐位,护士与患儿互相抛球,20次/d。取1桶水,让患儿用双手将篮球用力压至水中,20次/d。对于四肢瘫患儿,可指导患儿取四点支撑位,手和膝盖着地,支撑身体,保持平衡,于患儿身体前方、左方、右方放置可伸手拿到的物体,引导其主动伸手拿物体,20次/d。指导患儿自己穿衣服、洗脸、吃饭等,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动作。③对于伴有精细动作障碍患儿,可嘱患儿在家属陪护下上下楼梯、伸手取物、玩ipad游戏等精细动作,以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亦可给予作业疗法(如堆积木、捏橡皮泥、丢手帕游戏)进行干预,30min/次,一次/d,持续干预90d。

两组均于患儿入院时算起,干预3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CFA-DC评分。②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平衡能力[5],总分56分,评分越低表示平衡能力越差。③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肢体运动功能[6],上肢肌力总分66分,下肢肌力总分34分,评分越低则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差。④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88)评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7],GMFM-88评分包括卧位与翻身(51分)、坐位(60分)、爬与跪(42分)、站立位(39分)、行走与跑跳(72分),总分264分,评分越低表示粗大运动功能越差。⑤评估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差:肌张力无明显改善;可:肌张力改善1级;良:肌张力改善2级;优:肌张力改善>2级;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FA-DC评分 干预前两组语言、运动、认知、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语言、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A-DC组运动、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CFA-DC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CFA-DC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时间组别例数语言运动认知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CFA-DC组4211.75±2.14 8.73±3.05 10.38±2.64 9.63±2.72干预前9.12±2.41对照组4212.38±2.26 9.57±2.23 t 1.3120.4560.9530.9290.888 P 0.1930.6500.3430.3560.377 9.04±3.18 9.84±2.55 10.15±2.40 CFA-DC组4212.56±2.28±1.86a11.05±2.19±1.79a11.72±2.10a对照组4212.84±2.51 13.62 12.83干预后±2.23a10.56±2.35a t 0.5353.4130.8743.5582.385 P 0.5940.0010.3840.0010.020±2.33a10.63±2.21 12.05 11.26

2.2 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 干预前两组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FA-DC组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时间组别例数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干预前CFA-DC组4228.75±4.2147.89±6.57132.57±8.41对照组4229.52±4.5748.43±6.80134.14±7.95 t 0.8030.3700.879 P 0.4240.7120.382干预后CFA-DC组4238.61±6.10a62.13±7.59a164.26±9.15a对照组4235.05±5.62a58.56±7.20a153.58±8.86a t 2.7822.2125.434 P 0.0070.030<0.001

2.3 康复效果 CFA-DC组康复优良率95.24%较对照组的7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效果比较[n(%)]

3 讨论

SCP可由脑部先天性缺陷、早产、脑膜炎、缺氧等多种原因导致[8]。SCP会造成骨骼肌张力持续性增强,引起肌肉痉挛,严重影响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运动姿势。现阶段,对于SCP暂无确切根治方案,一般以康复训练为主,但常规康复训练效果较慢,且对患儿年龄、接受能力、配合能力有一定要求。随着SCP患儿年龄增长,逐渐进入学龄期,其接受教育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同时对肢体功能的恢复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需采取有效方法,不断增强学龄期SCP患儿肢体运动功能。

常规康复护理对SCP患儿从多个方面进行康复治疗,可一定程度调节肌张力,改善患儿肢体麻木症状,但对不同症状患儿缺少个性化干预,对患儿严重缺陷方面的干预不足,影响患儿康复。CFA-DC评分是评价SCP患儿身体功能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患儿运动、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进行评估,可为患儿康复治疗提供依据,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活动。根据CFA-DC评分结果对学龄期SCP患儿实施个体化康复策略干预,符合患儿康复需要,有助于患儿运动功能更快康复。研究显示,核心肌群训练引导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行走能力,为脑瘫患儿康复提供了一定的临床指导[9]。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CFADC组的运动、日常生活、社会适应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BBS评分、FMA评分、GMFM-88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学龄期SCP患儿实施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干预,可增强患儿综合能力、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其原因可能在于: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是在专业量表评价下,根据患儿病情、康复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制定的最适合患儿的康复方案,各项康复活动的针对性强,更有利于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此外,每月采用CFA-DC评分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可及时调整康复措施,保证康复训练科学有效。对于不同症状的学龄期SCP患儿采取不同的康复措施,能最大程度弥补患儿肢体功能缺陷,改善肌张力,促进患儿康复。SCP患儿肌肉痉挛会导致患儿姿势异常,因此不仅要降低肢体肌张力,还应注意提高其手功能及平衡协调能力。比如让双瘫患儿进行投篮训练、四肢瘫患儿进行四点支撑位训练,均针对患儿康复需要,将枯燥的训练融入游戏之中,更利于患儿接受,保证训练的完成度。研究指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游戏疗法联合综合训练能够改善其精细运动功能和发育商,减小膝关节反张角度,降低肌张力,能够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10]。本研究显示,CFA-DC组康复优良率95.24%较对照组的78.57%高(P<0.05),由此可见,对学龄期SCP患儿实施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干预,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CFA-DC评分的个体化康复策略应用于学龄期SCP患儿中,可增强患儿综合能力、平衡能力、运动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学龄期肌张力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