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步法乳房按摩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泌乳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9-27张英平王小凤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9期
关键词:步法泌乳母婴

张英平,王小凤(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母乳喂养是婴儿的最佳喂养方式,可为婴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充足营养[1]。母婴分离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各种高危因素而被送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此阶段产妇缺乏新生儿对其乳房的有效刺激,易出现乳汁排出不畅、分泌量减少、乳房肿痛等现象,部分严重者可造成急性乳腺炎,最终造成母乳喂养失败[2-3]。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产妇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仅为29.2%[4]。因此需给予产妇有效干预以促进新生儿母乳喂养。乳房按摩是采用手法按摩的方式模拟新生儿寻乳、吸乳的措施,从而促进母体内催乳素的生成,增加母乳分泌量,缓解乳房胀痛[5]。但目前临床对于乳房按摩手法的频率、方式及时间等并未统一标准和达成共识。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接收的产科分娩且母婴分离的产妇给予六步法乳房按摩。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我院产科分娩且母婴分离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2-37岁,平均(28.68±3.75)岁;孕周为34-41周,平均(37.02±2.18)周;分娩方式:顺产30例、剖宫产35例;研究组产妇年龄为20-37岁,平均(28.09±3.33)岁;孕周为34-41周,平均(36.96±2.37)周;分娩方式:顺产31例、剖宫产34例。纳入标准:新生儿出生6h内转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母婴分离;产妇有母乳喂养意愿且乳腺发育正常;产妇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产妇合并严重产科并发症;存在乳腺器质性疾病;存在母乳喂养禁忌证;存在精神疾病;存在沟通障碍;新生儿病情危重,退出研究。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泌乳指导。干预人员在产妇返回病房后给予常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告知其母乳喂养的益处,并指导其学会挤奶手法:取舒适体位,在清洗双手后,拇指置于距乳头根部2cm处,四指置于对侧,再用拇指和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乳窦,力度以自觉无疼痛为宜,反复进行一压一放,挤压5次后沿乳头方向依次挤压各乳窦。在产后24h内挤奶6-8次,20min/次,连续挤奶3d。

1.2.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六步法乳房按摩。干预人员在产妇产后2h返回病房后实施干预,嘱咐产妇取平卧位,放松全身并裸露胸部,用45℃-48℃湿热毛巾清除乳头表明污垢及乳痂,再实施以下六步骤:①抹油。取适量婴儿润肤油润滑手掌,再将十指并拢自乳房基底实施360度旋转以按摩乳房;②抖动。产妇双手抓握住双乳房进行轻轻抖动;③梳抓。产妇使用五指自乳房基底沿乳腺导管向乳头方向进行梳抓乳房;④按揉。产妇用一只手托住乳房,另一只手四指并拢,用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摩乳房;⑤推拿。产妇用手掌的大小鱼际自乳房根部向乳晕方向进行推拿,双手交替实施,顺时针按摩乳房;⑥揉拉。产妇用拇指、食指及中指自乳晕根部向乳头方向一边拉一边揉。上述按摩力度遵循由轻至重的原则,以产妇自觉舒适、无疼痛感为宜,六个步骤循环实施,每侧乳房按摩10min,每隔4h进行一次,6次/d,共3d。按摩后用吸奶器进行吸奶。

1.3 观察指标 ①产妇泌乳II期时间:记录产妇自觉乳汁开始大量分泌的时间,即产妇自觉乳房胀满,且出现乳房充盈、溢乳明显增加等表现[6]。②产后乳房胀痛程度: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乳房胀痛程度,总分0-10分,0分: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明显疼痛;7-10分: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乳房胀痛越严重[7]。③产后泌乳量:护理人员记录母婴分离后产妇每次挤出的乳汁量,统计产后24h、48h、72h的泌乳量情况。④产后抑郁程度:产妇产后6周入院复诊,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产后抑郁程度,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0-3分,总分0-30分,0-9分:无抑郁;10-13分:轻度抑郁;14-18分:中度抑郁;19-30分:重度抑郁[8]。⑤血清性激素:采集产妇产后即刻、产后3d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其雌二醇、血清泌乳素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泌乳II期时间 研究组产后48h泌乳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泌乳II期时间比较[n(%)]

2.2 产后乳房胀痛程度 研究组产后第2天、第3天、第4天乳房胀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n=65)产后第1天产后第2天产后第3天产后第4天对照组0.75±0.241.77±0.221.31±0.350.96±0.29研究组0.73±0.261.35±0.250.72±0.210.35±0.13 t 0.45610.16811.65415.475 P 0.6490.0000.0000.000

2.3 产后泌乳量 研究组产后24h、48h、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泌乳量比较(±s,mL)

表3 两组产后泌乳量比较(±s,mL)

组别(n=65)产后24h产后48h产后72h对照组9.08±1.5228.03±2.0393.17±12.28研究组18.18±2.29119.26±10.16340.07±26.51 t 26.69370.99168.133 P 0.0000.0000.000

2.4 产后抑郁程度 研究组产后抑郁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后抑郁程度比较[n(%)]

2.5 血清性激素水平 研究组产后3d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泌乳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表5 两组产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s)

时间组别(n=65)雌二醇(mg/L)血清泌乳素(ng/mL)产后即刻对照组53.38±5.09285.08±22.16研究组53.16±5.27284.49±21.94 t 0.2420.153 P 0.8090.879产后3d对照组43.08±4.26306.17±25.04研究组35.02±4.33362.07±26.38 t 10.69812.391 P 0.0000.000

3 讨论

产妇产后母乳分泌经历复杂的过程,产妇体内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了调节[9]。在新生儿吸吮乳头或进行挤奶刺激时,相关刺激信号会使神经与内分泌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引发哺乳行为[10-11]。但母婴分离的产妇无法得到新生儿充分吸吮,因此无法建立早期泌乳反射,对产妇乳汁分泌造成较大影响,可造成产妇产后乳房胀痛、泌乳量显著减少等,因此需给予有效干预。相关研究[12]结果显示,在产妇产后实施有效乳房按摩可促进产妇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母乳分泌。但目前临床对于具体乳房按摩方式、频率等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通过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六步法乳房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本次研究观察到,研究组产后48h泌乳比例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产后24h、48h、72h泌乳量均较对照组多(P<0.05)。表明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有效增加泌乳量。分析原因为,该按摩法通过查阅大量临床资料,从而明确按摩乳房的六个步骤,统一按摩时间及频率,在有效疏通乳腺管的同时还能模拟新生儿吮吸,对产妇乳晕、乳头及乳房实施充分刺激,最终反射性刺激机体产生催乳素,最终有效提升泌乳量,加速母乳II期的启动[13-1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各时间点乳房胀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有效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在产后3-4d分泌的乳汁能够充分刺激乳腺组织细胞水肿、淋巴回流等,因而极易产生硬结,最终引发乳房胀痛[15-16]。六步乳房按摩中,通过第一步骤中使用的婴儿润肤油可充分润滑乳房,减少按摩过程中对乳房的摩擦,缓解疼痛;第二步骤抖动乳房可让其松软以促进按摩;第三、四、五步骤可进一步疏通乳腺管;第六步骤对乳头轻轻拉揉以模拟婴儿吮吸,从而有效缓解乳房胀痛[17-18]。本次研究还观察到,研究组产后3d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泌乳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分析原因为,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乳房肿痛等情况,促进母乳分泌,从而避免乳腺炎等情况发生,改善机体血清性激素指标[19]。此外,研究组产后抑郁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分析原因为,在母婴分离后,产妇往往无法及时转换角色,担心婴儿健康状况,且自身母乳分泌量下降,乳房胀痛感明显,使其较易产生抑郁情绪。而六步法乳房按摩可有效提升泌乳量,缓解乳房胀痛感,因而使其不良情绪得到显著缓解[20]。

综上所述,六步法乳房按摩应用于母婴分离产妇可加速泌乳II期启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增加泌乳量,缓解产后抑郁程度,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猜你喜欢

步法泌乳母婴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学书五步法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