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制造企业如何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2023-09-27冯毅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冯毅 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在进行着改革创新,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提出的管理需求。制造企业管理层需要对信息化技术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将信息化技术和企业管理市场化紧密联系,同时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财务规章制度、财务内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财务信息化来推动其他工作的开展,发挥整体协同作用。
一、制造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不是某一个阶段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经营战略管理目标,不断地优化和完善财务信息化建设。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联合其他财务管理工作共同发挥作用,包括成本控制、税收筹划、预算管理等工作都会纳入财务信息化建设中来。具体来说,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是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各项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在当前纷烦冗杂的海量数据中,制造企业如依靠传统的数据统计模式,将很难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对经营管理有用的数据,存在数据统计不及时、数据统计错误多、数据穿透性能差等问题。在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制造企业管理层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出对经营管理有用的决策信息,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传输,避免数据的重复统计,提高数据准确性;二是通过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造企业优化管理流程,精简管理层级结构,降低各项管理成本,如实现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有效整合财务人员,精简财务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三是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能降低管理风险。借助信息化手段,制造企业能推进财务管理人员关注整体,从业务前端开始入手全面分析每个业务条线的工作,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及时制定管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四是通过务共享中心建设能够提升财务工作效率。财务信息化建设之后,财务人员劳动力将更进一步被释放,实现财务核算管理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将更多的精力关注在管理层面,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实现管理升级,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制造企业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很多管理层难以带头在单位的内部形成清晰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思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多方面,为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制造企业需要结合管理实际需求,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等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一)缺乏财务信息化思维,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制造业领域竞争也日益加剧,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阶段。尤其是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在不断提高,传统制造业发展已大不如前,因此行业改造与升级迫在眉睫,其中财务信息化就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工作。但是,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认识不到位,推进过程慢,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必要的财务信息化思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企业都比较重视经营管理效益相关指标,如收入是否增长、利润是否增加,而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不关注,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缺乏整体性思维;二是受传统管理思维限制,很多管理层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拨入部分资金,由财务部门牵头开展即可,不需要其他部门参与,所以导致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慢;三是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未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盲目引入其他大型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经验,并未充分结合自身企业管理特性,未建立长远性的财务信息化思维。
(二)缺乏完善信息化体系,财务信息化模块不全面
目前,国内制造业在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成本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建立内部管理体系、预决算管理体系、财务管理控制模式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导致后续财务信息化模块建设不全面。财务信息化模块的建设包括所有财务工作,不是对单一模块完成建设就实现了财务信息化,需要将各个模块统一起来,打通各模块之间的界限,财务信息化各管理模块功能不全面,内部ERP 系统未能得到充分应用,未根据制造企业实际需求,对系统相关功能及模块予以开放调试。同时,制造企业管理层对于各系统间的连通性认知不足,各职能部门工作目标不一致,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比如生产计划模块未发挥指引作用,且面对较多的不确定因素,生产计划与控制分离,企业难以在生产过程中针对设备故障、订单量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生产进度减缓,产品交付日期被延长。
(三)业务和财务融合不够,缺乏专业信息化的人才
当前,大部分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停留在事后管理上,对前端业务管理存在欠缺。财务人员对控制、分析和判断等的意识存在着不足,业财融合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一是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对业财融合项目的认识和观念水平的不够高,使得公司大部分财务人员不能切实地理解到业财融合对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也不清楚自身在业财融合工作中所履行的职责以及工作开展的方向;二是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在经营与管理方面存在着区别,对业财融合的认识不够全面,过分重视业务指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很多其他的工作细节,而财务部门只能利用业财融合理论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业务流程,但这种管理体系却没有充分适应公司业财融合的需要,导致业财融合项目的实施效果不理想;三是业财融合的推进需要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但是大部分制造企业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更多的是由财务部门人员担任,财务人员缺乏专业的信息化理论知识,部分制造企业外部招聘信息化人才,但是这部分人才又缺乏财务理论知识,所以两者难以形成一个有效均衡。
(四)内部信息传输度较低,信息交流沟通存在障碍
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着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和及时传递等问题,信息交流沟通存在障碍,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各部门间未建立科学的信息沟通管理机制,企业信息传输滞后以及信息管理机制不完善给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影响,财务管理部门也不能高效整合信息资源,导致潜在性财务风险很大,如合约危机、资金管理风险、税法风险、投融资决策危机等。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会涉及大量数据整合和流程再造,需要和其他部门持续沟通和交流,所以顺畅的信息沟通交流就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制造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前并未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而是在后期具体实施过程中才零散化地沟通,并未形成系统性的管理机制,导致信息交流沟通存在很大的障碍。
三、大数据时代制造企业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是存在比较凸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制造企业需要全面分析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从管理意识层面以及执行层面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以更好地实现经营管理战略目标。
(一)构建财务信息化思维,提升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
随着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制造行业,为制造的生产过程带来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信息数据将更加精确地记载和呈现到经营管理中,帮助企业更加有序地生产。在财务信息化思维转变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造企业管理层应当改变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信息化思维,需要认识到在大数据的信息化技术背景下,财务工作内容和管理方法需要作出改变和优化;二是合理运用所有的信息数据,对数据有个全面充分的认识,并能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建立财务信息化的思维,同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管理价值,如制造企业通过分析发现成本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外部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国家对部分材料宏观调控,所以根据分析的结果,财务人员能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有效地帮助其生产服务,提前做好生产规划,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块
制造企业应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块的作用,因为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块包括很多方面,需要将各个模块功能进行整合,实现有效的联动,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块。通常来讲,制造企业信息化模块一般包括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几个方面,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一个前置性的管理端口将各个板块进行整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采购管理阶段,需要引入ERP 类似的管理系统,对生产计划各个工作进行细化,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计划、原材料的领用等环节,财务信息化模块可以与采购端口对接,将各项采购数据及时传递至财务系统,减少后期财务数据统计时间和成本;二是在生产环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成为该模块的联系纽带,比如财务部门可以为成本管理模块提供近几年的成本数据,可以指导生产部门科学合理的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三是在销售环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和销售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直接从前端的销售系统取数,自动生成财务管理报表并进行分析,降低财务管理成本,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
(三)推进业财融合一体化,打造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业财融合的管理观念下,制造企业不仅要拓展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职责边界,同时需要打造专业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积极推进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变,将单纯重复性的数据采集、凭证录入、报表编制等业务转移到企业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上,实行统一处理,进一步发挥财务会计的前瞻性功能,对重大经营活动以及重要政策问题实现事前预知、事中监控和事后分析,在业务价值导向下指导业务开展。比如充分利用公司的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等研究公司市场营销方法的合理化,针对材料购买、销售和协议达成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并提出定额的管理方案等;其次,在组织设计、经营业务流程设计等方面,要采用业财一体化理念,比如设立投资理财、营销财务等部门,同时在核心部门中设置复合型人员,加强理财和经营间的关联;最后,在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管理工作中,要确保财务和业务人员一起参与,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和管理风险等,通过财务和前端一线人员交流,协助制订具体的经营风险预警对策,形成符合实际需要的经营风险管理体系,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四)确保数据信息的共享,实现数据的及时交流传递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信息成了各类企业争抢的资源,所以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信息数据的管理,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实现数据的共享,确保数据能在企业内部及时传递,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制造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体系,对公司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梳理,按类别进行细化,建立数据信息管理机制,并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制造企业需要打通各部门之间的界限,实现数据在各部门之间的顺畅传递,避免过去各部门对相关的数据重复统计、统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有效地降低数据的管理成本;三是数据信息要实现共享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来实现数据的全方位分析,明确相关数据口径,确保预算的准确性,依托于预算信息化建设来实现数据的整合和汇总。如某制造公司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因为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对公司经营管理战略带来的影响非常大,针对该问题,公司引入BPM 信息化管理工具,对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全程跟踪KPI 指标完成情况,将所有数据在集团内部实现传递,最终公司顺利实现了战略目标,有效应对了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
结语
目前,中国数字经济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其日益降低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对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时期,亟须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生产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所以制造企业需要对财务信息化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