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策略探究

2023-09-27胡莉莉湖北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财会学习 2023年10期
关键词:印章核算事业单位

胡莉莉 湖北省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

引言

事业单位开展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产使用及核算工作的合法合理性,保障资产安全,最大限度上避免资金浪费、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1]。此外,加强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也是迎合国家反腐倡廉政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违法违规案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不足,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一、内部控制的概述

从学术理论角度分析,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是指,在某个单位内部对其财务管理工作采用标准有效的规章制度进行行为和观念规范,避免出现工作失误,以提升管理效果与工作质量[2]。单位财务核算内控的管理对象是全体人员,不区分职务大小。单位开展内部控制能够有效保障其正常运营,还能够提高财务收支的规范性,进而保障财产安全,有效规避各种财务经济风险问题。规章制度是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所在,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进而有效提高单位工作质量与效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其一,内部控制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跟进时代发展步伐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发展需求等不断进行内容、形式调整,进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果[3];其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具备一定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经济风险问题的发生。其中具体包含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内部审计等内容。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程中,将上述方法进行科学组合,能够提升内部控制效果;其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需要具备一定规范性运行程序、合理的业务流程、科学的岗位设置,进而保障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在当前事业单位发展进程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财务核算质量下降与财务经济风险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事业单位作为人们口中的“铁饭碗”,其单位性质与运营模式与其他民营企业和私企有着很大差异。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重视度,因而地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额度逐年增加[4]。这就导致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核算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发挥最大效用,造成管理缺失的现象。当前,我国也没有针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设置统一化的规章制度,导致各个事业单位在实际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制度与标准各不相同,甚至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内控管理制度、财务分析等,最终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混乱。而部分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存在流程形式化问题。即在实际的财务核算过程中并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严重制约着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事业单位对于财务核算内部控制与管理重视度并不高,所配备的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较低,很多进行财务核算的人员甚至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学习与培训,进而导致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数据不真实、不准确,影响事业单位决策与发展规划的制定。

(二)费用使用存在不合理行为,贪污腐败问题严重

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不足,还会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贪污腐败风险大幅提升。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人员及建设资金有限,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开展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5]。此外,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事业单位缺乏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意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事业单位对财务支出并无过多要求与控制标准,只有上级部门审批,财务人员就会给予报销。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使用大额度资金时并不需要通过全员审核,仅需要相关领导审批后就可以使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缺失与管理力度不足,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质量,原始财务申请凭证审核力度低下还会出现资金利用率低下、挪用公款风险,这就在一定程度容易造成了资金使用不合理和贪污腐败问题,进而给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带来极大难度与经济风险。

(三)财务核算监管机制不完善

国家政府部门及审计部门是监管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但是从实际监管情况分析,政府部门及审计部门的监管重点主要放置于事业单位各项资金是否使用得当、合理、合法;事业单位有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不关心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效果是否显著等。而在事业单位内部也是如此,缺乏内部控制管理部门、财务核算监管机制不完善等,极大增加了贪污腐败、经济风险的发生概率[6]。

(四)财务核算不规范

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核算工作中,实行两套核算制度,进而导致财务核算工作混乱。其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较为容易发生账外资产问题。具体而言,事业单位部分固定资产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财务账目上仍然有记录,或者相反,某一固定资产正处于使用状态,但是在事业单位财务账目上没有体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事业单位财务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从而造成账外资产问题。此外,有的事业单位还出现了未办理相关手续就进行资产转移或者变卖的行为,导致国家资产流失;其二,事业单位财务核算记录系统不完善,进而影响财务核算的规范性[7]。例如,财务报销凭证填写不规范、内容笼统、实物购买凭证缺失、未按照规定盘点清算资产等问题,都是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效果与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强化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的策略

(一)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

首先,事业单位应该跟紧国家财政政策和审计部门的指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国家建立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健全完备的内部财务核算控制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国家及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完善与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内控相关的政策,从而为事业单位开展财务核算内控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提供政策与法律保障[8];其次,事业单位内部还应该落实权责追责制度,确认好不同岗位的权利与职责,进而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形成权力制衡、相互制约,进而提高财务核算与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大限度上避免出现财务资金使用不合理、财务经济风险问题、违法违规行为等,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事业单位在针对财务核算开展内部控制管理进程中,还应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注意权责分离。在重大项目投资或者大量资金使用之前,应该召开集体会议,不能由领导一个人说了算,应该充分听取单位各部门员工的意见与建议,进而提高财务资金使用合理性,保障财务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在进行内部控制与管理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预算部分,严格控制好资金使用,提高财务核算工作质量。

(二)加强内外监督建设

加强内外监督建设,是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水平与工作质量,避免贪污腐败行为、经济风险问题发生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加强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首先,加强外部监督[9]。事业单位作为具备一定社会公益性质的机构,其财务信息和资金使用情况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与管理。其中社会监督主体主要包含了政府审计部门、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机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通过其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管控,能够有效规范事业单位资金支出、财务审计等工作,及时发现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核算问题及风险,避免事业单位存在工作行为不规范、贪污腐败等问题。此外,建设外部监督,还能够最大限度上保障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信息的真实性,给事业单位财务核算风险防控提供意见指导,对于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强内部监督。事业单位还应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和岗位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二次核查,对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实际财务的活动、工作内容、建设项目进行逐一排查,以强化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内部审计监管内部应该以单位领导为核心,财务与审计部门为支柱,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为保障。

(三)财务对账内控管理措施

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内部控制管理中,加强对财务对账环节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解决很多根源性问题,充分发挥会计与出纳岗位的监督管理效用,进而确保资金安全。首先,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起与当前实际情况与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相契合的对账管理制度。对财务对账时间、对账流程等进行明确要求,充分利用好核算业务系统开展单位与出纳的部分对账、单位与银行的外部对账;其次,事业单位应该保障会计与出纳进行合理对账[10]。可以利用计财业务系统的出纳模板进行财务总账核对,实现会计与出纳的自动对账;再次,事业单位还应该强化单位与银行之间的对账。通过银行日记账目与单位流水账单进行核查,严格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度表,进行对账编订,并要求审计部门对其仅进行逐一核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违规行为、不明账目等,并将其反馈给财务部门;最后,事业单位还应该根据当地银行的不同情况打印电子对账单,提高银行电子对账单的真实有效性,避免出现恶意篡改的问题,进而影响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真实性。

(四)现金与银行存款内控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中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具有较大流动性和自由度。如果不加强财务核算中心内部控制管理,将会极为容易发生贪污腐败行为,直接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对此,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现金与银行存款的内部控制管理,避免出现资金管理漏洞,进而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首先,事业单位出纳人员应该根据具体的现金需求上报给主管部门进行时审批后再开具现金支票。如果所需现金额度超过单位资金现有存款限额,还应该将该申请提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审批。出纳人员在核算业务系统中还应该确认好对应账户提出现金时间、额度、现金支票号等,进而为后续财务核算提供数据帮助;其次,出纳将全部现金放进保险箱,如果存在多个账户,还应该分单位进行存放。当然现金收款应该及时放入银行账户中。针对现金借款,财务部门应该就借款的期限长短、借款额度等要求借款人填写相应借款单,并经由财务负责人、行政负责人审批签字后,出纳人员才可出款。

(五)财务印章内控管理措施

事业单位财务银行具有法律效力和很高的权威性。因此,在财务核算中心需要充分理清财务印章的使用范围及使用流程,不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制度可行性和有效性。首先,事业单位的财务印章应该交由财务专员进行保管,人名印章则应该交由出纳人员进行保管。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严令禁止工作人员在空白纸张、支票上随意盖章,杜绝将所有财务公章都交由一人保管。财务印章的保管人应该对印章的安全以及具体使用情况负责,明确做到人在章在;其次,事业单位在使用财务印章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由财务人员进行专门审核,确认无误之后才可进行盖章。此外,事业单位应该落实财务印章由谁保管由谁负责原则,提高财务印章使用规范性;最后,财务印章保管人如果发生人事变动或者离职,应该做好印章交接工作。如果发生财务印章保管人临时离职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该在规避经济风险的基础上,授权其他财务人员代为保管。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时代发展背景,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中心内部控制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顺应我国反腐倡廉政策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合理合法性、杜绝贪污腐败行为的重要举措。对此,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财务核算中心的工作需求、制度要求等,不断完善内外监管机制、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并将内部控制管理落实到财务核算各环节中去,有效提高核算精准度,甄别经济风险,进而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印章核算事业单位
我们有印章咯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自制橡皮印章
印章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