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2023-09-27李保红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人民政府

消费导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农村

李保红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人民政府

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过农村经济的发展经常会受到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在新形势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找出那些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充分认清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情况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属于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基石。因此,在如今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核心[1]。从现阶段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以人为本基本战略的实施

在进入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加强对民众利益的实际重视。特别是在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变化的背景下,必须把将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其中农民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增强其生活质量,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国家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战略,进而切实提升人民的收益。

(二)促进农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在成功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一发展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阶段性任务,也就是在新时期以城乡关系的变化为导向,将实现消除城乡差距作为新的发展任务。为完成这个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发展方向,支持农村地区各种经济发展要素的优先配置[2]。

(三)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由于城市问题与农村问题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的,因此两者之间出现的问题是不分彼此的。当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须对城乡关系进行及时的战略调整,以此来防止城乡之间出现过度分化的监管趋势,从而有效减少农村因为过度的资源流失而出现的经济衰退,进而防止拥挤效应在城市中的过度形成。

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现阶段,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依旧存在基础设施的陈旧、落后的现象,同时由于单一化的农业生产规模,使得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无形中被拉慢。虽然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资,但这依旧很难处理好根本性的农业生产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必须设法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在农业方面的财政支持。

(二)农业技术不发达

从如今的农业科技水平来看,我国相比于其他农业大国依旧存在一定差距。比方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并不发达,甚至还要低于某些国家的农业科技平均发展水平。这种程度的落后也使得我国的农业科技越来越难以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表现为:社会上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难以契合科技研究的步伐,很难将科研成果完美应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以至于农业科技的研究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员短缺,基层人员在待遇方面也比较差,如工作条件恶劣、薪水不足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员工数量的减少,影响员工结构的稳定[3]。

(三)农民的素质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都只保持在较低的文化水平,具备很大的素质提升空间,这也是一个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为各种历史与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人口都难以得到全方位的教育,这也使得农村劳动人口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加之消息来源闭塞等原因,以至于思想观念方面也相对落后,这些都导致农民群体缺乏足够的学习条件来获取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造成严重阻碍,进而使农村地区的经济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4]。

此外,虽然很多农民都选择外出务工,但他们往往不会选择转租自身所持有的土地,这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如今很多农民中的劳动素质、文化素质以及思想观念都相对落后,部分农民即使准备外出经商或者打工,也不会将自家闲置的土地转租给别人耕种。在他们看来,如果真的将土地转租出去,未来想要重新种地的时候就很有可能需要承担土地要不回来的风险,以至于农村地区存在很多土地放着不种的撂荒现象。如此一来,农民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会不可避免地减少,这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四)农业收益转化率低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而作为我国基础产业之一的农业生产很容易受到环境气候、自然条件方面的影响,所以如果遇到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则会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创[5]。相比于其他产业,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都不够高。因此,如果想要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市场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善与优化,必须在农业生产与发展中融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地提升农业活动的科技含量。不过,因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很难将农业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这也导致了农业收益的不足。

(五)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大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如今的农村经济呈现一种很明显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要明显慢于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农业技术以及人力资本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优势,虽然西部大开发使中西部地区得到了有效的战略支持,但相对来说依旧发展得比较慢,经济基础也比较差。

(六)经济结构单一,缺乏支柱产业

从现有的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在我国所有的农业项目中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而以粮食为主的种植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6]。相关经验显示:粮食生产与农业种植的单一结构比例既无法有效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又难以处理好农民的用钱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区,甚至会出现难以解决的吃粮问题。没有足够支柱产业、销售加工能力落后、农业产业链条短等都是当代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以初级产品为主,很少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无法实现农产品商业价值的最大化;骨干企业与加工产业链企业比较少,难以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反哺。从这个角度来看,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从耕地农业转变为对土地的综合开发,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发展与当地情况相符合的支柱产业,尽可能地延长农村地区的经济产业链条。

三、如何应对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的状况

在国家惠农支农等一系列政策的背景下,根据“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相关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如果想要处理好那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必须跳出农业的框架限制,借助科学发展观对农村经济进行指导,通过非农理念与市场理念对农业发展进行谋划与经营[7]。在具体的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做好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增强农民群体素质

首先,提高在农业方面的科技资金投入,做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开发、引进与运用工作,努力增强科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首先,要促进科教兴农战略的全面实施。建立健全推广农业科技的体制机制,把握好关于农业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检测检验的体系建设。还要加强农民群众与农业企业、相关院校以及科研机构等方面建立紧密的联系,以此来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建设扶持,促进“三高”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农业领域良法良种的普及推广工作,使农民可以在日常生产中更好地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还要着力进行“植保”“沃土”“种子”等工程的推进工作,尽可能地做好林果、畜禽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示范与引进工作,加强无公害农产品、间作套种等农业科技的应用宣传力度,增强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8]。

其次,要做好对农民群体的科技培训。按照发展特色农业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开展简单易懂且富有针对性的农科培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要领到人、科技成果到田与技术人员到户,持续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与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通过科技提高经济收入的能力。

最后,还要进一步改革推广农业技术的体系。加快各种推广机构与组织分层次、多元化的共同发展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实并稳定农业技术的基层推广队伍。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涉农项目资源

根据我国“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经济发展需求,未来关于农村的建设项目必然会越来越多,农业领域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多,工程项目数量大,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而且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工期,控制好工程质量,尽可能在当年完成相应的项目[9]。所以说,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规划、管理、论证等工作,构建完善的项目联席会议制度,从项目的实施计划、可研的编制、立项申报等各个环节进行定期的督导、汇报与总结,为当地的农村地区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项目,对所有关于农村与农业的项目资源进行整合,整乡连片实施集中性的项目建设,尽可能地提高工程质量,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优化。

(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展农民就业范围

首先,促进农村地区空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现实要求。首先是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将农村地区富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作为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战略举措,构建系统完善的劳动力供求体系,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与劳务中介的建设。积极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技能培训,设法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水平,各地用工单位与职介部门建立多方联系,市场发布一些针对性的外地招工信息,组织农村劳动力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为其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把农村致富与劳务输出紧密结合起来,向经济发达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输送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力。

其次,推动农村劳动力朝着非农化的方向转移。从农村地区的收入结构来看,如果想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就必须实现非农产业的收入比重的进一步提升,将农业方面的空余劳动力分离出来进行农产品流通、销售、深加工等其他产业。加快土特产自产自销交易点的建立和培育,直接将农民所生产的农副产品投入市场,以此来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10]。

最后,加快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将城镇化的农村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把城镇化建设、农民住房建设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为农村形成一个长期的经济增长点。把城镇的聚集效应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调整农业结构的布局,推动产业化的农业经营,以此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借助城镇化推动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与就业门路,促进农村人口朝着新建设的小城镇转移,由此将空闲出来的土地集中到专业的种田大户手中。引导原本乡村地区分散的工业朝着小城镇积极转移,从而实现对体制机制的完善以及对改革的深化,创新农业技术并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借助对外合作在农村地区形成农副产品加工方面的龙头,由此带动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另外,还要尽量放宽政策要求,降低相关标准,促进私营个体企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未来最具活力的农村经济发展因素。

(四)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家庭经营的前提下,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实现养殖业畜牧业的突出发展。将畜产品质量的全面增强作为工作中心,根据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与市场化要求,逐渐建立起关于畜产品的出口、加工与生产基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地争取国家方面的扶持资金,并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筹集资金,以此来为农村的畜牧业发展提供支持。对秸秆地氨化、青贮等技术进行深入推广,增强农村地区的畜产品质量。

首先,积极推进良种工程,促进对于畜禽品种的改良。共同在当地建设龙头企业,借助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关于畜产品加工行业的建设,做好对畜产品的深入加工,延长农业地区的产业链,推动畜产品的增值转化,促进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要加快农业方面的产业化步伐。通过对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增加,对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弱、联系松散的问题进行重点处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好扶优扶强,从生产要素、领导力量等方面开展扶持,推动当前农业龙头的健康高效发展。

最后,着力推动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发展。做好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生产,有效拓展其内涵并增强工作措施,以此来形成特色的农业品牌。既要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加强无公害建设,为生产活动设计标准规程,建立健全关于农产品的监测检验体系与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又要对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协调好龙头企业之间的工作,借助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与资金优势,不断开展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培训工,引导养殖场与农民根据无公害加工的相关要求进行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为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良好的原料供应基地。还要积极进行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并做好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推动农业从原本的数量型转变为质量与数量并举,提高自身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农村干部工作能力

进入新时代后,政府职能已经逐渐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原本的行政命令则变为政策方面的协调与引导,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实要求。将农村与农业的经济发展摆到重要的工作位置,进行科学谋划与统筹安排,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借助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对“三农”工作进行指导,提高自身的统筹发展理念,将所有对农村经济发展可能产生影响要素结合起来,提升工作的系统性与全面性,健全民主管理与村务公开制度,提高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使农村干部能够始终坚持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手段来对各种基层事务进行管理;在农村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干部的执政为民观念,尽最大可能解决与民众利益切身相关的重点问题,努力在萌芽状态、在基层、在当地完全处理,稳定农村地区的大局,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的统筹经济发展与依法办事的能力,以此来增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及基层干部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能力。

结语

作为我国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农业经济为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从如今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这也使得缓慢的农村经济发展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及时认清发展农村经济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原因使用针对性的正确方法加以解决,以此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未来的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成效,也只有使农村经济得到匀速持续的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