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康养服务新模式 赋能幸福民生“沂源红”
——山东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经验做法
2023-09-26万秀军
万秀军
自2021年以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把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作为品质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整合政策资金,聚力打造集长者食堂、理发店、澡堂、美家超市、卫生室、文化娱乐室等功能于一体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探索农村集体互助养老新模式。截至目前,鲁村镇使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建成9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为10 个村1200余名年老村民提供洗浴、就餐、文娱、商超等基本民生服务,破解农村养老服务难题,打造康养服务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服务管理功能,补齐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短板,闯出了农村养老服务的新路径。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大量进城务工,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统计,鲁村镇全镇常住人口7.9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1.7万人,占总人口的21.5%。随着空巢化、独居化、老龄化问题日渐加重,吃不好、就医难、洗澡难、缺乏照顾、精神空虚等是老人们面临的突出困难。面对农村养老资源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紧缺、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难题,鲁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为农民养老”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政策引领、市场主导、统筹规划,借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等政策资金,建设集助餐、助医、助购、助浴等功能于一体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打造“离家不离村、养老在乡村、享乐在家门口”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得到了老人及子女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坚持盘活资源,配套服务,全面提升养老服务阵地。
充分利用村里的老办公室、老学校、幸福院、流转村民宅基地、闲置建设用地等资源,结合全面入户“大走访”(镇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查、问卷填写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收集的问题,经过党支部决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施民生综合体建设工程。全镇依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选择在村班子组织有力、群众强烈需求、交通位置便利的村,建设“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9 处,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因运行效果明显,广受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好评,在已建成的9 处基础上新规划建设民生综合体24处,已建成并投入使用8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全部建成后,服务范围将覆盖各村居,为村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吃、学、玩、乐”等一体化服务,全面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坚持市场运营,优化管理,提升精准精细服务水平。
全镇民生综合体运营采用“建设—移交—托管”方式和“多方参与、多方融合、多方受益”模式,由镇党委政府主导,村级组织参与,国有平台或专业的企业具体承接运营,通过政策扶持、金融赋能、市场化经营等手段,建立日常监管、分级奖补等机制,保障民生综合体高效运营。
(1)引进专业力量。鲁村四村“长者食堂”建成后由镇政府组织面向社会招标,由沂源县鲁中高科公司中标进行专业化运营。目前,全镇已投入运营的民生综合体由3家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运营,实行科学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民生综合体的长效运营。
(2)分层分级监管。镇民政部门作为民生综合体的具体牵头部门,主要负责监管各民生综合体规范化运营,协调运营公司和村集体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民生综合体正常运营。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民生综合体的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环境卫生、室内安全、饭菜质量、服务水平等,监督运营公司的日常经营行为。实行村干部陪餐制度,加强与就餐老年人的交流,对长者食堂的饭菜质量、卫生状况、服务水平进行全程监督,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运营商沟通交流,立即整改。通过实行联动监管,为村内老人提供更暖心、更周到的养老服务。
(3)政策资金扶持。为保障民生综合体可持续运营,市、县两级出台资金扶持政策。根据“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管理办法的规定,政府补贴分助餐补贴、运营补贴2 种。助餐补贴对象为沂源县户籍年满60周岁以上、在民生综合体就餐的老年人。对60—79周岁的老年人,市、县财政每餐各补贴1元,个人负担3元;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市财政每餐补贴2 元,县财政每餐补贴1元,个人负担2 元;有条件的村可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贴。运营补贴对象为民生综合体运营机构,年度内就餐老年人达到4000人次的,年度补助2万元;达到7000人次的,年度补助3万元;达到10000人次以上的,年度补助4万元。年度午餐就餐老年人不少于4000人次的助餐服务点,年度补助6000元。运营补贴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负担。
图为“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长者食堂用餐现场。图/万秀军
(4)多方筹集资金。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盘活资产、土地入股、服务企业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一村一业”产业项目,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民生综合体注入“源头活水”。目前,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67家,规划建设“一村一业”产业项目67处,全镇6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积极通过以房养老、以地养老、自主养老、以工养老、供给平衡养老等多种途径拓宽养老新模式。
(5)号召爱心助力。积极争取乡贤能人、企业公司的爱心捐赠,并将捐款企业和个人名单予以公示,让民生综合体更有温情。同时倡树尊老爱老风尚,鼓励子女为老人充值民生综合体餐费,在就餐区设置“孝善榜”,将子女缴费情况张榜公示,在体现孝心的同时,有力弘扬中华敬老爱老传统文化。如姬家峪村仅用2天时间,发动老人子女充值民生综合体餐费达3.8万余元,进一步弘扬了孝善传承、孝老敬亲的村风民风。
3.坚持需求导向,民呼我为,推动养老服务常态长效。
(1)提供便利的基础民生服务。“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项目投入使用后,为老年人提供了多项康养服务,实现了就餐、就医、洗澡、理发、购物、娱乐便利。如姬家峪村民生综合体在配套建设了长者食堂、卫生室、公共浴室、文娱室等功能室的同时,着重打造了11套一室一厅一卫(42m2)的老年公寓,为鳏寡孤独老人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场所;龙子峪村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推行每天提供中午、晚上两餐制,每餐提供两菜一汤及两个馒头,有效改善村内老年人就餐水平。姬家峪村、龙子峪村民生综合体打造爱心澡堂,每周固定两天开放,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陪同子女提供免费洗浴服务,有效解决农村老年人洗澡难问题。
(2)鼓励老年人自力养老。镇政府在建设民生综合体的村专门设置卫生保洁、备餐烹饪等乡村公益性岗位,由群众自主报名,村委公示监督,县财政负担公益岗人员薪酬待遇,为村内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3)积极推行老年人以工养老。在民生综合体引进一些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的小项目,鼓励健康老年人靠劳动增加收入。如福安官庄村在民生综合体内设置自助养老微站,选择适合老年人操作的手工项目,由专人对老人进行培训指导,按件结算劳动报酬,老年人每天可收入20—40元。
4.坚持塑形铸魂,厚植文化,丰富拓展民生综合体新内涵。
(1)“民生综合体+政策宣讲”。以民生综合体为平台,充分利用每日餐前十分钟,组织用餐老人在长者食堂观看学习视频,了解民生政策知识。视频内容包含党的二十大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宣讲及各种健康养生常识等,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世界。
(2)“民生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以民生综合体为载体,搭建“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平台,整合政法、宣传、团委、妇联、工会、卫健、文旅等部门及企业、社会组织等服务资源,协调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到民生综合体开展菜单式志愿服务活动,引领乡村文明,弘扬社会正能量。
(3)“民生综合体+党建”。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民生综合体和党建共同体“双体共建”,将党史、村史等各类红色元素充分融入到民生综合体建设之中,深化落实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制度,常态化开展“沂源红”宣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活动,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二)取得成效
1.一站式服务提供兜底保障。以姬家峪村民生综合体为例,目前,每天中午有120余位老人前去长者食堂就餐,荤素搭配,好评如潮。每逢周末,70岁以上老人会由子女陪同去爱心澡堂免费洗浴。除了“爱心助餐”“送戏下乡”外,还有村卫生室到民生综合体常态化开展日常诊疗、健康知识科普等活动。闲暇时,老人们会到文化活动室聊天看报,增进感情。民生综合体的运行解决了农村老人看病难、冬天洗澡难、缺乏照顾、生活质量低等突出难题。
2.暖心化服务增强村民信心。各村以“有解”思维破解农村养老难题,使农村养老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在成功探索出富有烟火气息、饱含乡土情怀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的同时,提供贴心服务,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和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村民们越来越认可村内各项工作,越来越愿意到民生综合体活动,村风民风变得更加融洽,思想更加统一,极大增强了村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3.创新化服务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借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沂源县在鲁村镇实施“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项目,探索推行农村养老新模式,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鲁村镇“沂源红”的示范带动下,2022年,沂源县以国有平台公司鲁中控股公司为建设主体,联合社会资本,总投资3.6 亿元,在全域规划布局353处、总面积6.7万平方米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并同步建设面积8800 平方米的中央厨房1处,实现全县445个村功能服务覆盖,让8.5万农村老人享受到更有品质的养老服务。
4.精心化服务助力产业振兴。鲁村镇按照“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在民生综合体集中居住老人的零散土地统一流转、集中整治,利用新整理出来的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基地,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民由农民就地变成基地产业工人,有了土地流转金、工资双份收入,带动实现整村致富。
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一)经验启示
1.“共享理念”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突破口。“养儿防老”“单打独斗”都解决不了当下庞大的养老群体问题。而“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项目建设老年公寓,集中居住,解决了农村老人故土难离问题,其他养老设施解决了农村老人洗澡困难问题,保障了老人饮食健康、基本医疗等需求,实现了资源共享,彻底解决重复投资和个人投资投不起的问题。
2.“公司化运营”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保障。没有利润的运转是不会长久的,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由政府投资招标建设,建成后委托专业公司运营,承接具体服务,有利于切实提高民生综合体设施和服务的专业性。形成良性的运作闭环,不间断地为一批批农村老年人服务,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根本。
3.“有解思维”才能让群众更加满足。“问需于民”贯穿于民生综合体建设的全环节,形成了“调研—决策—实施—调研”的闭环机制,强调发挥民情调研的作用,把每一个综合体打造成为民心工程,群众满意了就会支持项目,有了群众的支持,项目就会运转更好,相互促进,这种模式就会长效运转。
4.“社会联动”让项目可持续。支持和吸纳示范区内的社会组织、志愿者主动参与民生综合体服务活动,推进民生综合体良性运作。各村建起了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到幸福院开展志愿服务。下一步还会逐步增设供餐送餐、餐后话家常、金晖助老、爱心义剪、文艺服务等系列服务项目,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让老人在这里“留得住、过得好”,让综合体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推广价值
农村老人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差,尤其是独居老人照护更加困难、精神相对匮乏,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的短板,也是各地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沂源县沂河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推行的“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打造康养服务新模式,赋能幸福民生“沂源红”,让农民畅享乡村振兴成果,闯出了一条农村养老服务的新路径,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由专业团队统一规划设计,在重点建设长者食堂(助餐服务点)、公共浴室、中心村卫生室(医疗服务点)、便民超市的基础上,完善拓展未成年人保护、退役军人服务等功能,实现民生服务优质共享,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韵味”的老百姓幸福家园。通过统一运营、村办民营、村办公营和以地养老、以房养老、产业养老、医养结合等多种运营方式及养老模式,促进“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转变,对农村地区各类民生事项的健康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