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3-09-26王祯梅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人才评价

王祯梅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当前形势下,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发展以及成才日趋重要,其成长环境,特别是社会生态环境尤为关键。中医药人才成长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营造一个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重点论述分析。

认清现状:中医药人才的发展与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人才规模快速增长、结构布局逐步优化,人才质量显著提升。但在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推动下,中医药人才成长成才的生态环境和成长路径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不同的环境塑造着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人才也有各自不同的成长规律、发展方向、竞争目标和价值追求,并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人才只有在适合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然而,当前中医药人才在成长、培育与评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把好经脉、对症下药,建设健康良性的成长环境。

(一)行业整体地位式微,人才栖息地缺乏给养

相较于现代医学,中医药仅是医药行业的一个分支,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科室”。

目前,可吸收中医药人才的区域环境少,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环境氛围不足,接收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单位分散、量少,中医药人才在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中占比少,难以形成人才规模效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22年7月12日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包括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见习中医师和中药师(士)〕为88.4万人,占全国卫生人员数比例仅为6.3%;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73.2万人,占同类别人员总数的17.1%;中药师(士)13.6 万人,占同类别人员的26.3%。没有专门中医类护士和技师人员的专门统计数据。

(二)人才建设缓慢,留才、引才、用才“底气”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各省(区)市针对中医药人才均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支持和一揽子举措支撑,营造了一定的适宜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环境。然而,这尚不足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在中医药人才的培育与成长中,除了人才区域分布不均的问题,还有中医药行业在“留才、引才、用才”上出现的特有短板。

一是基层人才发展迟滞,行业人才流失严重。基层单位吸收了大量中医药人才,相较于大型综合医院硬件设施齐备、软件实力雄厚、患者数量多以及病种丰富的特点,基层中医药单位人才呈现“乏力”表现:资源少、待遇给养不足,无法涵养人才;能力提升、素质培训渠道有限,职业能力发展缓慢,人才流失较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中医药人才缺乏问题,中医药人才“下不去”,在基层“留不住、用不上”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人才流动机制僵化,难以引流大量高层次人才。中医药人才传统流向于更稳定的“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医院,这部分单位在提供中医药人才发展的物资与待遇上却“心有余而力不足”,高层次人才成长缓慢。但相对于资金雄厚、发展良好、倾向于应用价值的中医药生产企业,却难以引流更多高素质的中药研发人才。

三是“拟血缘群体”易形成封闭圈,阻碍人才流动。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群落,更倾向于以人伦关系建立牢固的“差序格局”,以“拟血缘关系”渐序推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圈子内的人才成长提供了最大、最优的发展资源与空间,如传统家传制、师承制培养下的中医药人才成长路径。但同时,也阻碍了“圈子”外的优秀人才发展,不利于人才流动和思想的交流碰撞。

(三)行业生态位评价未成独立体系,个体生态位评价简单化

“人才生态位”是将自然生态位的概念引入人才研究。中医药人才生态位的评价,就是用来确定中医药人才个体在本专业领域处于何种生态位的过程。中医药人才虽有国家战略层面的高站位生态位,但也有行业内部生态位短板。

中医药人才生态位评价未能建立独立的体系。中医药人才的不同类别之间、生态位之间边界不清晰,评价测量方面存在套用现代医学方法评价中医药人才、人才评价标准单一、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三个主要问题。这一发展状况,造成西医药评价体系的引入并未与中医药行业深度融合,并未形成适用于中医药人才的本土化评价体系。其中,中医药学术科研人才“西医化”培养和评价,淡化了中医药理论和技术的深研;中医药临床人才因工作偏重定性经验导致不易被测量,重要临床医案成果、患者口碑评价等评价手段未能完全进入评价体系,奖励激励机制未能完善。中医药行业的人才评价缺乏一个更广泛、层次更清晰、类别更健全的体系。此外,民族医药、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健全,评价过程有待合理监管。

原因分析:中医药内生环境式微,外部支持不足

(一)中医药内生文化土壤不足,导致行业整体地位式微

一是全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有待提升,中医药行业整体地位偏弱。尽管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自上而下地支持和推进中医药守正创新工作。但最广范围地、自下而上地认同中医药文化、树立中医药能“治病救人”的自信尚未完全建立,直接导致患者就医倾向于选择西医西药,对中医中药防病治病信心不足。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医药服务占比低、基层中医药体系未全覆盖,成果发展、转化效果不明显等,最终波及到中医药行业整体,出现地位式微,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相较于西医药,中医药行业缺乏足以让人才“立得住、留得下、行得开”的收入来源,“营养”缺失,不利于培育出名医、高层次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的“中医药因素”流失,中医药竞争实力弱化。中医思维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大量深度经典训练不足,中医药理论掌握不够扎实,中医药学科特色不明显,中医药人力资本价值不高。在此环境下成长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思维易缺位、竞争优势不足,缺乏最新原创中医思维,经典古籍难以活化,对中医药基本技能掌握不足,方药性效理解不透。

建设一支优秀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是实现基层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环节。图为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医师正在给患者诊疗。图/蒋 莹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外部支持不足

从政策制度上看,在人才培养、引进及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由成长到成熟的各个环节,缺少完整的政策配套措施。比如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如何去培养,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和方式去培养,培养具有潜力的骨干人才哪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质,目前没有明确的体系;在中医药人才评价方面,适于中医药人才师承、定性学科视角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尚未建立健全。

从财政支持上看,政府部门自上而下专门拨付中医药人才发展的经费不足。比如,因中医药学科特点,高层次人才较难申请国家科技科研方面的经费支持;临床人才和技能人才,特别是基层临床人才和技能人才,只能通过申请院内经费支持或单位内部项目经费支持。

从人才交流机制上看,除了通过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汇聚跨单位、跨学科的人才,尚未建立跨学科、跨单位、跨省的中医药人才交流沟通机制。目前,存在的柔性人才引进方式,也仅限于个别医院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情形。

对策建议:营造适宜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

中医药人才成长依赖于适宜自身成长特点的环境,需要中医药生态系统内部提供充足养分,同时,必须适应外部社会变迁与发展。这就要求增强中医药生态圈内部共同意识,提高学术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同时,建立现代化人才管理机制,以适应当代“适者生存”的学科生存环境。

(一)以竞争力为靶,强化中医药发展共同意识

强化中医药优势,融合师承制与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师承制是中医传统育人模式,与现代教育导师制相融合贯穿于中医药人才高等教育中,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教育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效能。

强化“育人”学术流派研习,打破用人的“圈子文化”。在“育才”上,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因病种而形成的中医药学术流派优势,对地域发病趋向性与治疗特殊性进行深度阐发,激发中医药经验研究的效能。以学术流派的研习为路径,结合上文所述院校教育下的导师制培养人才,有利于“一对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深研中医药经典,利用地缘特色,有效调节地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给中医药人才发展带来的压力和阻碍,找到适合不同地域、不同诊疗偏好的人才发展路径,为中医药人才及时补充营养,增强中医药人才在医药卫生行业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在“用才”上需与人才管理现代化建设接轨,促进建立健全不同流派间人才流动最优机制,建立和完善更为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组建跨学科领军专家团队,着力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中医药创新人才。

(二)以人才为本,推动中医药人才管理现代化

中医药人才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生态规律,还需要顺应人才集聚规律、人才创新规律、人才流动规律以及人才使用规律,以制度优化人才结构,以机制引导人才的集聚、创新、流动。

一是建立针对中医药人才的多部门联合协作机制,搭建不同层次中医药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平台,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健全就业配套子女安置措施,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分红、股权等收益分配机制,留住人才,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二是设立中医药人才专项经费,针对中医药人才独特发展规律,拨付经费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中医药人才成果奖励、贡献奖励。三是建立“中医学+”的培养模式和多学科科研项目、课题研究的用人模式,促进多学科人才交流,以临床实践、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同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中医药人才走向掌握中医思维、熟悉科研、懂得多学科合作的复合型人才成长之路,集聚中医药人才形成现代化人才队伍。四是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人才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不同职称和不同应用领域的人才评价指标池,科学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手段,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

(三)以科普为径,提升中医药宣传影响力

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影响力和美誉度,需要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多下功夫。

引导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创新性的阐释,开展中医药原理科普大赛、基础教育阶段中医药常识学习;推进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以及数字中医药文化平台,同时,建立国际化中医药文化体验平台,以贴近时代、贴近大众的方式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阐释和宣传;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扩大全社会对中医中药的认同认可度,为中医药人才成长厚植文化土壤、营造适于中医药人才学习创业的人文环境氛围。

(四)集聚区域优势引才,打造国际化人才示范区

“禽择良木而栖,人择良人而伴”。利用人才同质群体的群聚效应,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示范区。

一是传承和推进现代化“双管齐下”,支持建设国家(省)级中医药流派、技术传承基地(工作室),集中区域优势培养地区优秀传承人才;同时,依托中医药科研院校等机构,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中医药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市场需求。二是“以点带面”形成良性循环,打造中医药人才发展示范区,围绕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高地等重点平台和项目的布局建设,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中医药优势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吸引人才产生群聚效应;同时,利用地缘优势,以人才促进中医药与国际行业的对接,强化国际传统医药间交流互补,将中医药的疗效与转化成果作为中华文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带动地域区域发展走向国际,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以点带面”多区域促进中医药人才发展,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走向新高度。(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中医药人才评价
人才云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