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塑料圆织机

2023-09-26王仁龙整理

塑料包装 2023年4期
关键词:梭子上门润滑油

王仁龙 整理

一、概述

现有的塑料圆织机中,塑料扁丝从经丝架上放卷出来,经过导辊输送至主机进行编织,在经丝架与门圈组件之间一般会设有工作台,方便工人在上面操作或维护,经丝从工作台下方经过,而对经丝进行润滑的油毡就设置在工作台的底部。而经丝经过油毡后,还会经过导辊、综丝,然后穿过门圈组件,由梭子的外导杆撑开进行编织,经丝上的润滑油会在输送过程中不断接触导辊、综丝、门圈组件而损耗掉,等到经丝与外导杆接触时,经丝上的润滑油已经所剩无几。而梭子在编织过程中所做的圆周运动速度非常快,因此外导杆撑开经丝时的冲击比较大,经丝上的润滑油损耗之后就会导致外导杆与经丝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外导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热明显、温度较高,后续的经丝接触外导杆后易受热变形,影响编织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塑料圆织机,提高了经丝与外导杆之间的润滑效果。

二、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门圈组件和梭子,门圈组件具有供梭子圆周运动的跑道,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上门圈与下门圈之间形成供经丝穿过的过丝通道,主机设有经丝润滑装置,经丝润滑装置包括供油管和油毡,油毡固定于门圈组件并且面向过丝通道供经丝接触沾上润滑油,供油管延伸至油毡所在位置向油毡输送润滑油。

所述油毡固定于上门圈的下表面并凸出于上门圈的下表面;或者,所述油毡固定于下门圈的上表面并凸出于下门圈的上表面。

所述经丝润滑装置包括储油器,供油管的一端与储油器连接、另一端固定于门圈组件且出油口面对油毡。

所述油毡包括固定于上门圈下表面的上毡体和固定于下门圈上表面的下毡体,上毡体凸出于上门圈的下表面,下毡体凸出于下门圈的上表面。面对同一个过丝通道,门圈组件上同时设有上毡体和下毡体;或者,面对同一个过丝通道,门圈组件上仅设有上毡体或下毡体。

所述经丝润滑装置包括储油器,供油管包括延伸至上毡体的第一管路和延伸至下毡体的第二管路,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均与储油器连接。

所述上门圈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管路的出油端固定于第一通孔的上端,上毡体固定于第一通孔的下端。所述上门圈设有第二通孔,第二管路固定于上门圈并穿过第二通孔延伸至下毡体;或者,所述下门圈设有第三通孔,第二管路的出油端固定于第三通孔的下端,下毡体固定于第三通孔的上端。

所述储油器高于油毡使润滑油自动流到油毡上;或者,所述供油管上设有将润滑油泵至油毡的油泵。

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设有多个滚柱,滚柱沿门圈组件的周向分布并形成供梭子圆周运动的跑道,相邻的两个滚柱与门圈组件围成过丝通道;或者,所述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设有多个将经丝一一分隔的隔丝杆,隔丝杆沿门圈组件的周向分布,相邻的两个隔丝杆与门圈组件围成过丝通道。

三、有益效果

本技术中,供油管可以确保油毡长期保持被润滑油浸润的状态,将油毡固定于门圈组件并且面向过丝通道,同一根经丝上,下游侧的经丝被梭子的外导杆撑开后,上游侧的经丝穿过过丝通道时会接触门圈组件,因此会接触到油毡,从而沾上润滑油,随着经丝继续向门圈组件的中心输送,经丝上的润滑油就会沾到梭子的外导杆上,由于经丝从接触油毡到接触外导杆的这个过程中,时间比较短,也仅会接触门圈组件,没有接触其它零部件,因此经丝上的润滑油损耗较少,能够确保梭子的外导杆沾上足够多的润滑油,从而确保经丝与外导杆之间的润滑效果,有利于梭子快速运动带动纬丝进行编织,有助于保障编织产品的质量。

四、附图说明

图1 本技术圆织机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技术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包括主机,主机包括门圈组件和梭子2,门圈组件具有供梭子2圆周运动的跑道,如图2 和图3 所示,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11 和下门圈12,上门圈11 与下门圈12 之间形成供经丝9 穿过的过丝通道100,主机设有经丝润滑装置,经丝润滑装置包括供油管13和油毡14,油毡14 固定于门圈组件并且面向过丝通道100 供经丝接触沾上润滑油,供油管13延伸至油毡14 所在位置向油毡14 输送润滑油。

图2 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门圈组件处的断面图

图3 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门圈组件处的局部剖视图(一)

在本技术中,供油管13 可以确保油毡14 长期保持被润滑油浸润的状态,将油毡14 固定于门圈组件并且面向过丝通道100,下游侧的经丝被梭子2 的外导杆21 撑开后,位于上游侧的经丝穿过过丝通道100 时会接触门圈组件,因此会接触到油毡14,从而沾上润滑油,随着经丝继续向门圈组件的中心输送,经丝上的润滑油就会沾到梭子2 的外导杆21 上,由于经丝从接触油毡14 到接触外导杆21 的这个过程中,时间比较短,也仅会接触门圈组件,没有接触其它零部件,因此经丝上的润滑油损耗较少,能够确保梭子2 的外导杆21 沾上足够多的润滑油,从而确保经丝与外导杆21 之间的润滑效果,有利于梭子2 快速运动带动纬丝进行编织,有助于保障编织产品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上门圈11 和下门圈12 之间设有多个滚柱15,滚柱15 沿门圈组件的周向分布并形成供梭子2 圆周运动的跑道,相邻的两个滚柱15 与门圈组件围成过丝通道100,滚柱15形成的跑道阻力小,有利于提高梭子2 圆周运动的速度,提高塑料圆织机的生产效率。

在另外一种机型中,上门圈11 和下门圈12设置圆锥面的跑道供梭子2 运行,在上门圈11和下门圈12 之间设有多个将经丝一一分隔的隔丝杆,隔丝杆沿门圈组件的周向分布,相邻的两个隔丝杆与门圈组件围成过丝通道100。

隔丝杆可以参考CN 201261206Y 中公开的扣门15,也可以参考CN 2496891Y 中的栅形轨道11。

本实施例中,为确保润滑效果,在上门圈11与下门圈12 均设有油毡14,具体而言,油毡14包括固定于上门圈11 下表面的上毡体14A 和固定于下门圈12 上表面的下毡体14B,上毡体14A凸出于上门圈11 的下表面,下毡体14B 凸出于下门圈12 的上表面。为了固定油毡14,可以在上门圈11 的下表面设置上凹槽111,上毡体14A嵌装在上凹槽内固定,可以利用螺钉来紧固上毡体14A,只要确保经丝经过上门圈11 的下表面时能够与上毡体14A 接触沾上润滑油即可。

同样的,可以在下门圈12 的上表面设置下凹槽121,下毡体14B 嵌装在下凹槽内固定,可以利用螺钉来紧固下毡体14B,只要确保经丝经过下门圈12 的上表面时能够与下毡体14B 接触沾上润滑油即可。

本实施例中,经丝被外导杆21 撑开后,一部分经丝位于外导杆21 上方,一部分经丝位于外导杆21 下方,位于外导杆21 上方的经丝会经过上门圈11 的油毡14,这部分经丝的上表面会沾上润滑油,位于外导杆21 下方的经丝会经过下门圈12 的油毡14,这部分经丝的下表面会沾上润滑油,在综丝16 的开交动作前,位于外导杆21 上方的经丝的下表面与梭子2 上侧的外导杆21 接触,此时上侧的外导杆21 并未沾上润滑油,同样的,位于外导杆21 下方的经丝的上表面与梭子2下侧的外导杆21 接触,此时下侧的外导杆21 并未沾上润滑油。

综丝16 带动经丝进行一次开交动作后,原先位于梭子2 上侧的外导杆21上方的经丝会运动到下方,然后与下门圈12 的油毡14 接触,这部分的经丝下表面也会沾上润滑油,原先位于梭子2上侧的外导杆21 下方的经丝会运动到上方,然后与上门圈11 的油毡14 接触,这部分的经丝上表面也会沾上润滑油,因此在塑料圆织机启动的初期,梭子2 的外导杆21 上并不会马上沾上很多润滑油,外导杆21 会对经丝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有利于辅助经丝向门圈组件内牵引,当塑料圆织机持续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综丝16 不停地带动经丝上下开交,梭子2 上、下两侧的外导杆21 都会沾上润滑油,从而降低经丝与外导杆21 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编织。

为了能够长时间向油毡14 输送润滑油,而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设计经丝润滑装置包括储油器17,供油管13 包括延伸至上毡体14A 的第一管路13A 和延伸至下毡体14B 的第二管路13B,第一管路13A 和第二管路13B 均与储油器17 连接。如图3 所示,上门圈11 设有第一通孔112,第一管路13A 的出油端固定于第一通孔112的上端,上毡体14A 固定于第一通孔112 的下端。上门圈11 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二管路13B 固定于上门圈11 并穿过第二通孔113 延伸至下毡体14B。第一管路13A 和第二管路13B 均固定在上门圈11,便于工人安装和维护。可以理解的,在不设置储油器17 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工人向供油管13 人工添加润滑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让润滑油能够从储油器17 流到油毡14,可以设计储油器17 高于油毡14使润滑油自动流到油毡14 上。除此之外,也可以在供油管13 上设有将润滑油泵至油毡14 的油泵,通过油泵定时地将润滑油泵至油毡14,也可以实现定量补充润滑油。

为了缩短供油管13的长度或储油器17数量,面对同一个过丝通道100,门圈组件上同时设有上毡体14A 和下毡体14B,即图3 所示结构。当然也可以如图4 所示,面对同一个过丝通道100,门圈组件上仅设有上毡体14A 或下毡体14B。由于本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经丝将油毡14 的润滑油送到外导杆21 上,而一台塑料圆织机中,过丝通道100 的数量较多,不是每个过丝通道100 都需要设置油毡1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油毡14的设置数量。

图4 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门圈组件处的局部剖视图(二)

实施例二

如图5 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门圈12 设有第三通孔122,第二管路13B 的出油端固定于第三通孔122 的下端,下毡体14B 固定于第三通孔122 的上端。第二管路13B 不从过丝通道100 中穿过,不会影响经丝的正常输送。

图5 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门圈组件处的断面图

本实施例未描述其他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除了在上门圈11 和下门圈12 均设置油毡14,也可以仅将油毡14 固定于上门圈11 的下表面并凸出于上门圈11 的下表面,如图6 所示。

图6 本技术实施例三中门圈组件处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也可以仅将油毡14 固定于下门圈12 的上表面并凸出于下门圈12 的上表面。

猜你喜欢

梭子上门润滑油
昆仑润滑油
一种塑料圆织机
长城润滑油
一种塑料圆织机
油梭子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长城润滑油
生意上门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
选择润滑油的常识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