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城市的学校教育事业*
——以扬州为例

2023-09-26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扬州中学学校

朱 季 康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2)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扬州为代表的普通民国城市,其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既有亮点,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但这些城市的学校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近代新式学校的发展

民国初年新式学校在扬州的发展势头得到了延续,各类近代教育机构都展现蓬勃的生机。省立扬州中学实验小学附设幼稚园、慕究理学校附设幼稚院、石桥中心国民学校所设幼稚班、宝应县立第二小学附设幼稚班等一批近代托幼机构陆续开办。

在改造私塾、普济教育运动等一波波潮流的冲击下,民众们对近代新式学校的认知也逐渐明朗。扬州各地也大力鼓励家长们将孩子送入学堂。1928年,宝应在每个普及教育学区设一名劝学专员,专任劝导民众子弟入学之事,“凡学童父兄,必须送其子弟入学”[1]。同时在每一学区增设5—7名学董,力行督促,“乡村人对于乡董,素所信仰。乡董令其入学,即有不得不遵守之习惯”[1]。宝应县制定了《家长须知》,挨家分送,使父母们明瞭孩子接受教育的意义,“凡幼童年龄满足七岁,无论男女,无残废疾病者,就应送入附近小学校读书”[1]。

经历了短暂的以数字为序冠名公立城厢小学、以路线为序冠名乡区公立小学阶段之后,1929年复以学校所在地冠名。该年,江都县有城区公立小学22所,乡区小学98所,教职员369人,学生7 396人,还有私立小学4所。1930年,江都县小学校增加到116所,其中城区约为35所。这一时期,宝应县、仪征县、高邮县有约200所小学。1930年,民国政府全国第二次教育会议召开,提出突进义务教育、成年补习教育,整理充实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此后,扬州近代新式学校继续发展(见表1)。

表1 江都县学校教育基本情况(1934年9月)[2]

1931年,特大洪灾袭击扬州,很多小学因灾停办,水退后学生入学率下降较多。如高邮学龄前儿童入学率由灾前的9.4%下降到灾后的2.85%[3]56。宝应仅余7所小学,后恢复至69所,但学龄前入学率仍有大幅度下降。江都县213 150名小学学龄儿童中入学的只有9 232名,入学率为4.33%[3]56。

1934年,江苏省教育厅为增进小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特指定江都县设立标准小学。该县为此,特制定了《江都县标准小学设立暂行办法》,于每学区各设立一所标准小学。这类学校成为当时扬州小学的样板。抗战前,扬州各地小学又迎来一个数量增加的小高峰。江都县学校数量约在120所以上,城区学校数量为37所,具体名单如表2:

表2 抗战前夕扬州城区小学情况[4]2814

抗战前夕的1937年,宝应县有小学112所,全县小学生有6 000余人。

扬州各地中学的进步更加明显。除省立中学之外,江都县还有县立初级中学1所,私立中学1所。另有仪征、高邮、宝应等县立中学校及宝应私立画川初级中学、高邮女子中学等校。

扬州其他各县也是如此趋势,以高邮为例。1933年高邮县有学校75所,学生总数5 215人。1936年,该县有学校91所,学生6 084人[5]。

在这些学校之中,以省立扬州中学最为翘楚。“该校依城垣为黉舍,距市廛较远,喧阗之声,尘嚣之气,皆无由相接,实为最宜讲学之所。”[6]1931年9月,该校初中有男生336人,女生118人;高中男生401人,女生57人,合计912人[7]。但省立扬州中学不是一所单纯的中学。除了常规的初、高中之外,其高中阶段中有师范科与工程科及乡村师范科。1934年,该校还试办了女子生活学级。“以我国女子教育,未为社会所重视,各级学校亦多侧重于社会人之培植,而忽视家庭人之养成,致结果造成多数女子只事消费不事生产。”为了弥补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社会人”的培养,忽视家庭教育的不足,1934年,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举办女子生活学级[8]。学校还对附近妇孺负推广之责,“传授生产技能,灌输识字与公民知识”[9]。1937年,增设高中层次的机械电工科。

一些中学与国内大学合作举办预科及专门培养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江苏扬州震旦高中开设上海震旦大学预科课程,获得教育部立案。江苏省立扬州中学与同济大学合作举办了普通科德文班,其中1935年扬州中学德文班学生为58人[10]。扬州还有一些乡村师范及县立师范学校。如后来独立设校的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开始独立设置等。

江都的生活教育有一定的规模与特色。除了省立扬州中学女子生活学级外,江都生活学校也是其中的典型。1934年,江苏省和江都县合办江都生活学校,招生对象为高小毕业生,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以道德、健康、政治、经济为教学原则,以制酱、农业为主要学习内容,“在本省六十一县当中,要算是一个创举”[11]。这所学校希望能够培养出“以谋生为中心,造成有技能能自立的人才”,成立以来,成绩显著。1939年该校改为江苏省扬州初级农产制造学校,抗战前夕停办。同期,江都县立初级中学的女子缝纫班也进行了相关的生计教育。

1934年,蒋太华等人创办了扬州国学专修学校,先后在埂子街太平码头、巴总门等地办学,开设有中文与历史两个专业,有文选、文字小学、古文及书法等科,教师有教《文选》的陈含光、教文字小学的张羽屏、教古文的陈赐卿、教书法的张华父等人。该校分为3个班,初期学生80多人,后期接近200人。扬州沦陷后停办。

越来越多的外地学子来扬州求学,女生比例逐渐升高。每届投考人数,皆超出预期。“而最称新纪录者,则为二十年秋季,人数竟达一千八百八十五人至多。于此足见一般学子倾向斯校之热诚;而其办理之核实,名誉之昭著,亦不难于此见之。”[6]1932年,省立扬州中学招生时,江都籍学生仅占31%,其他皆为外地户籍,“莘莘学子,来自四远,而班级之数,年有增益。是则该校环境之优良,从可知矣”[6]。

表3 省立扬州中学投考及录取人数比较(1927年至1931年)[6]

1935年1月28日,江都县立中学举行第十六届新生入学试验,在149名报考生中,女生34人,占22.8%。此次招考中,江都县籍贯的考生只有63.8%。

表4 江都县立中学新生投考生籍贯(1935年)[12]

二、教育经费的增长与办学条件的提升

1927年后,扬州各县的教育经费主要仍由县府代征的田亩附加税为支撑,其他还包括各县教育局直接征收的学田、盐厘、茶宴、屠宰、牛捐、房捐等收入。1927年,江都县全年征收教育经费数仅次于如皋县,为全省第二。至1929年,江都县该年教育经费已达10万元左右。为了推广普及教育,又新征八分亩捐,“年约十一万三千元有奇”[13]。1936年,江都县教育经费达30万元,“在江北各县中,除如皋、盐城、南通外,实为经费最多之县”[14]。

表5 江都县教育经费(1934年9月)[2] (单位:元)

1934年,宝应县教育经费总收入为139 065元,包括田赋116 678元,杂税附税3 720元,特捐6 016元,教育款产(学田、市房)11 851元,学宿费800元[15]755。

20世纪30年代,由于学校数量及规模都在增加,扬州教育经费的支出总额也在不断攀升。以江都县教育经费占县财政支出的比例来看,教育经费的支出已经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支出。

表6 1936、1937年江都县教育事业经费占地方财政总支出比例 (单位:万元)[4]2870

1934年,宝应县教育支出包括教育行政费、义务教育费、普通教育费、社会教育费、临时费、基金等,总计137 576元[15]755。再以高邮为例,1935年,高邮教育经费当年预算188 716元,收入中县府代征各款167 486元,自身收入19 280元,共186 766元。支出经常费104 467元,临时费84 249人元[5],也是当地财政的主要支出。与此相联系的是,扬州各地的一些学校的开支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不但每所中学开支在万元以上,甚至出现了万元开支的小学。1932年,高邮县立初级中学全年经费达到了13 193.355元。1934年,江都县立城中小学全年开支合计10 251.56元[16]。

扬州教育经费的征收虽有制度保障,当时人称“教育经费非常稳定”[17],其数额也在江苏各县中居于中上流。但由于经费经常被挪用、部分年份征收不足及教育开支增大等原因,使得扬州各县教育经费常年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1931年的大水灾导致附税骤然减少,以致当年江都县教育收入不足应收的1/3,“遂造成恐慌的局面”[18]。20世纪30年代的教费问题已然成为当时扬州各县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后果。

随着学校数量与学生数的增加,扬州各中小学教师的队伍也随之日益庞大。1931年,扬州城区已有教师300多人。宝应县有小学教师72人;高邮县有小学教师304人,中学教师及界首乡师教师65人。1937年,宝应县已有中小学教职员270余名。尽管教师数量在增加,但优质的师资仍然供不应求,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更是抢手。经过数年整顿,到了30年代中期,扬州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各校招聘教师的门槛也逐渐在提高。1934年,江都标准小学招聘教师时,明确要求:“教员以聘请学验丰富、成绩优良之师范毕业生为原则。”[19]1935年,江都生活学校在开办即将一年的时候,特意函聘相菊潭、徐公美、周星北、曹漱逸、薛翘东、尹连堂、鲍芹士、唐叔梅、龚子勤等九位教育专家,为该校设计委员,以专业眼光计划一切进行事宜[20]。1933年,高邮县小学教师中学历为师范大学或大学教育科毕业者1人,师范学校毕业者57人,短期师范毕业(县师)者84人,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者6人,中学毕业者16人,试验鉴定及格者11人,其他8人[21]。师范出身或有师范教育经历者已接近高邮县小学教师总数的八成;初级中学教师中大学、专门学校及师范出身者已达七成。

表7 高邮县立初级中学教职员资格(1932年)[22]

20世纪30年代,省立扬州中学名师荟萃,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在全国位居前茅。“教师类皆授课在十年以上者,其经验之丰富,自不待言。教学时,极注重平时练习,而于临时试验及考试,亦能执法不贷。”[6]其英文、德文课程甚至直接聘请外籍教师执教。

表8 省立扬州中学新聘师资情况(1931年9月)[23]

但当时扬州各地城乡师资队伍质量不平衡的情况仍很突出。直至抗战前夕扬州各地优质师资大部分集中于城镇,乡村学校中的教职员则多由资历较差或能力较弱者充任,“以致城镇小学与乡村初小办理成绩,相差甚远”[24]。

这一时期,扬州各校的校舍场地与教学设备条件比民国初期有了更大的改善。

1928年,江都县教育局长陈述战后扬州学校校舍及设备条件,指出:“唯城厢各校之设备简陋不敷应用者甚多,想系去年因军事之后,恢复不易”[25]。不久,扬州各地教育部门开始加大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

30年代,江都县教育局专门实施了教育机关房屋建设二年计划,招标建设一批学校建筑工程。该计划的第二期从1936年开始实施。

表9 江都县教育机关学校建筑计划(1936年)[26]

省立扬州中学成为当时全国中学中的规模大校,“校基之大为苏北之冠”[27]。该校占地约260亩,如果再加上乡村师范及所属各实验小学,“其面积之辽阔,更不待言矣”[6]。自1927年建校以来,“校舍兴筑改建,尤多足称”[28]。十余年来,该校建设者“于物质方面,则补葺添设,唯恐不周”[6]。校园主体建筑分为一院、二院,一院中央为口形楼一所,有48间教室及办公室。口形楼北有新建的楼房宿舍25栋及平房宿舍29栋,另有厨房、盥洗室、浴室、饭厅、手工教室、音乐教室、操场、农场等,“亭台假山,应有尽有”[6]。南边有15栋教员宿舍及四十亩运动场。新建有科学馆、大会堂。1937年,《江苏教育》曾专门刊载了江苏省立扬州中学的校舍照片,并大赞其“壮观”[29]。

省立扬州中学的教具及藏书也有了极大的充实。该校教具关于自然学科之仪器、药品、标本、模型、测量仪器及真空管无线电收音机等万余件,“即以近四年所购者而论,价值已在二万。模型之类,大半皆直接购自东西洋各国”[6]。1936年,该校图书馆高中馆有中西图书22 834册,杂志83种,报纸14种。初中馆有中西图书6 506册,杂志62种,报纸3种,“以中等学校而有如此巨量之藏书,庶几博览勤蒐,有所资已”[6]。

相对来说,小学的校园规模、教具图书等条件与中学不在一个层次上。其中虽亦有突出者,如江都县立城中小学作为一所县立小学,拥有普通作业室10间、宿舍1间、教导处1间(附图书室)、事务处1间、应接室1间。在教具方面,有黑板24块、桌椅720套、仪器280件、标本模型60件、挂图497幅、其他教便物10件、普通用具1 774件、体育用具14件、教师参考书36册、儿童读物2 157册[16]。“有如是之设备,在该县小学中已属不可多得。”[24]但由于根基薄弱,新式学校开展较快,扬州大部分中小学的校园建筑、教具条件,属于马尘不及的状况。

表10 江都县部分中等学校校舍、设备情况(1933年)[30]

三、课程、教材的新变化

扬州幼稚园的课程一般是音乐、故事、儿歌、游戏、社会自然等,其中穿插有各种静息、餐点等。

1928年,根据国民政府《小学暂行条例》《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学校施行党化教育办法草案》等规定,扬州所有的中学、高等初等小学开始增加“三民主义”“童子军”及图画手工、乐歌等课程,高等小学并加授职业科目。初中课程为党义、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自然、生理卫生、图画、体育、公益、童子军;高中普通科课程为党义、国文、外语、数学、本国史、外国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训练、体育等。1929年,课程继续调整,设有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美术、体育、音乐等9门课程。1931年,扬州各学校按照国民党政府指令,开始在学校实施训育教育。1932年,《小学课程标准》《中学法》等法规提出要求取消党义课,小学增加公民训练、卫生两科,将工作科改为劳作科。中学课程标准也有调整。以省立扬州中学为例,其初中课程为公民、国文、英语、算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生理卫生、音乐、体育、图画、劳作(女生为家事课),第三年可以开设职业科目,减去音乐、图画、劳作学时。高中课程为公民、国文、英语、数学、本国史、外国史、本国地理、外国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军事训练、体育等。高中第二年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多选习算学科,乙组多选习国文、伦理、英文等科。第三年开始设简易职业科目。省立扬州中学也因此取消文理分科,改为选修科目制度。1936年,民国教育部将初级小学的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劳作、美术合并为工作科;体育、音乐合并为唱游科;取消了卫生科,并在四年级开始增加珠算内容。在这些规定课程之外,一些学校还有自己独特的课程设计。

1934年8月,在羊巷内创立江都县立初级女子缝纫科职业学校。教职员17人,首批学员30人,以小学毕业或相当程度为招生对象。该校课程设计就紧密围绕职业而展开,以缝法的学习为重要任务。

省立扬州中学在1931年添设高中工科土木工程组,每年招收一班30余人。1933年,两位土木工程专家茅唐臣、卢孝侯以理论与实验并重为原则,拟定了省立扬州中学工科土木工程组的课程,“多由教师博采西文教本之所长,并顾及我国实际上之需要,自编讲义。一方面则由图书馆多备中西文书籍,以作课内教材之补充,及学生课外之参考”[31]。所授课程注重实际工作的需要。

该校女子生活学级课程除必有者外,还有珠算、簿记、看护、缝纫、洗染、烹饪、园艺等,以实习居多。

扬州各中小学采用的教材是国民政府教育部指定或各出版机构所出版的,前期选材相对自由,后期则统一采用部审教材。此外,部分中学选用了一些高校的预科教材,也进行部分自编教材的尝试。省立扬州中学实验小学的高年级教材大抵采用部审课本,低年级则多为自编。受全国中等学校国文学科会议联合会委托,省立扬州中学国文学科会议还编辑《高中国文》《初中国文》教材各一部,这两部教材的内容,“均经编者于扬州中学累年试验,认为合用,并经省校国文教本编订委员会审查通过”[32]。该教材共计12册,由南京书店出版,“为各中校乐于采用之国文教本”[6]。该校教师黄泰所编的《初中代数》为国民政府教育部选定为固定教科书。他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是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解析几何相关教材,为东南亚很多华侨学校采用。1935年,为“引起儿童爱护乡土的目的,发扬儿童爱国爱民族之精神,增加其生产技能”,江都县教育局乡土教材编纂委员会经过一年的努力,按照部颁小学课程标准,以“适合时代需要,适合儿童生活环境,适合儿童程度”[33]为3个要件,编纂了一套12册的小学乡土教材。该教材按照小学六年为序,每学期安排16课,共计192课,对于江都的过去及现在情形,叙述殆尽。其材料取材广泛、排列有序、设有学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虽然有人评价其“课文编制不一致”“参用文言和白话”“选材深浅无标准”,但仍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表11 江都县乡土教材主要内容[34]

四、教学方法的日新月异

扬州教育界延续民国初年以来的教学改革潮流,不断推进、深化。1927年秋,江都县教育会改为江都县教育协会,设立委员会,每三年改选一次,主要任务是进行教育调查,举办教师讲习会及讨论具体的教育制度、计划与措施。1929年10月10日,江都小学教育研究会在省立扬州中学实验小学成立。1934年,江都县教育局所办的《江都教育》发刊,这部刊物也具有教学交流的功能,“一方面是作本县教育上传播消息,公布法规,研究教育,选载文艺等的一个机关,用以切磋琢磨,增进本县各级学校之教学效率的”[35]。其他各县也有类似组织。宝应县教育会研究改进小学教育的措施,还在部分小学短暂推行了“设计教学法”。1933年,高邮教育局通过了《高邮县各区教育研究会通则》,对相关组织活动进行规范。1931年后,扬州各地各级教育研究会陆续成立。相继开展活动,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规划与指导。1935年4月7日,江都县第一四学区第二次区教育研究会就开会讨论乡村初小纪念周教材、如何实施农忙教学、如何施行劳作课中之农事实习、乡村初小亦应举办乡村巡回文库以利教育等问题[36]。

扬州各县教育部门组织了各种教育类的竞赛与参观、协作活动,引导师生踊跃参加,也有一番积极景象。1934年6月10日举办了江都城区各小学校四六年级算术竞赛,参加学生1 052人。城西小学姚国全、正谊小学陈恭综、李振芳获得并列第一[37]。1929年,省立扬州中学乡村师范与中央大学农学院交换农业实验品种,扬中乡村师范培育的牛脚秈稻种具有“早熟,丰收且能抵抗螟虫等优点”[38],送给中央大学农学院进行专门研究。1930年的某一天,吴迈在一院雨操场讲演“收回治外法权问题”,庄谐并作,闻者称快。而程天放、张道藩则在一院大教室演讲“对于青年心理之谬误”。

具体到每一所学校,也有一些教学上的改进。1934年夏,省教育厅令江都县试行生活教育。该县制定了“革命化、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生产化”的五大生活教育目标,将城内五学区改为四学区,每区设一标准小学,以“培养儿童之基本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39]。同年,江都生活学校秉持训做学教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普通课程之外,还设技能科,试办了酿造、腌制、制罐、种植、营业等课程,并采用新式教学方法,将全校学生编为一个劳动大队,两个劳动中队,八个小队。每天下午进行集体讨论及实践操作。

省立扬州中学因其办学之宏伟目标,在教学改革领域走在扬州各校前列,内容十分丰富,形式也颇新颖。

1927至1937年,省立扬州中学开展了名目繁多的教学实验活动。校内成立了各门学科的研究会,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摄影、西乐、国乐、合作银行、昆曲、英语等研究会及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实行了学分制改革,初中为180学分,高中为150学分,上课1小时或实习2小时可获得1学分。在全国领先创设了“导师制”,以“刚、健、质、实”的学生品性为培养目标,努力塑造“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校风。

在教学法的研究上,省立扬州中学有多种平台供教师们进行研讨。除了教务会议外,还有各种普通科会议、师范科会议、初中教师会议、高中教师会议多种层次的教学研讨会议等,皆是热烈研究教学的机会。尤其是在教学实践方面,该校试行能力分组制、分组选科制,以谋适应学生之个性的最佳教学方法。

该校的女子生活学级采用实地练习、指定学习、分团组作、分组研究、个别指导、先做后学等方法来进行教学。该校工科土木工程组的学习计划中设计了大量的参观实习教学任务。城区的电灯厂、乡间的砖窑、运河水利工程及各处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工程都是他们参观教学的对象。关于测绘方面,平时随处练习,并为公共机关义务工作。除了为省立扬中实小测绘平面图、为扬州北门至平山堂之汽车路线图进行测量外,指导教师们还在寒暑假中率领学生至镇江、南京、杭州等地做长期之参观实习,借以增进学识与经验。

省立扬州中学各科教师平日的各种教学研究,形成专著者不下数十种,大多由上海各书坊出版。该校出版的《扬中校刊》(半月刊)专载是校闻及师生学术及教学研究作品,也出版过教学专号。

该校附属实验小学以其身份为实验性质,并含推广职能,明确提出要办“中国式的实验小学”“合理而有效的实验小学”。1934年,该校按年度制定了实验研究推广计划,做专题、集会、调查、通讯四种专题研究,“实验小学的使命,一方面在实验研究新教育方法,发明新教育原理。一方面在表现具体的合理的方法,推行到一般地方小学,俾谋中国整个小学教育的改进”[40]。

这些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在历届各种成绩展览会及竞赛会上,省立扬州中学皆获得褒奖,“督学熊子容先生对于该校学生文学研究作品,曾谓:‘此种方法实为中学生练习研究探讨之新方法。’名艺术家李毅士先生对于艺术成绩曾曰:‘为中学生中所罕见,专门学生所难能’”[6]。于此可见一斑。

经过十年建设,尽管时有教费缺乏等问题的困扰,但整体上扬州教育事业面目一新,涌现出省立扬州中学这样蜚声全国的品牌名校。省立扬州中学“誉闻南北,校基之大为苏北之冠”[27]“毕业生升入注重理科大学如交通大学等,其百分数恒冠他校也”[6]。该校办学立意高峻,教育质量优秀。毕业生中升入国内著名大学如南京中央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唐山交通大学等学校的比例很高。其毕业生服务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扬州中学毕业生结果如此,或亦谈教育者之所乐闻欤?”[6]省立扬州中学尤以自然科学教育优异而为全国教育界所称道,“该校学生读书空气浓厚,数理学科尤具特殊成绩”[28]。这所学校不但追求教学卓越,还教导学生全面发展,“毕业生之应升学考试或就业各地者,均深得社会之赞许”[6]。

作为在政治、经济上相对衰落的江北城市,扬州教育却没有消沉,积极用事,获得了不少赞誉。“扬州人多尚学,虽工人子弟,亦多识字,盖子弟习艺之先,必先遣习书数。以中国之劳动阶级言之,识字者或以扬州为最多。”[41]时人曾评价当时的扬州教育,“可以算是发达的了”[17]。近现代著名曲艺理论家、扬州人陈汝衡目睹扬州这座城市在教育方面的蓬勃生机:“我以为复兴扬州的市面,因着交通落后的关系,是不容易了。最好是利用他的幽静,在这里建设大规模的图书馆和大学校,使文人学者都可以渡江到这里来安心著作,逐渐成为学术的中心。”[42]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有见地的构想。

猜你喜欢

扬州中学学校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在多解中学创新
扬州的秋日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下扬州
学校推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