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功法八段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2023-09-26杨玉荣王保芹华文山
姜 潇 杨玉荣 刘 通 王保芹 华文山*
(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呼吸科,江苏 连云港,222004;2.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治未病科,江苏 连云港,22200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科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本病以持续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基本特征,其发病与长期接触有毒物质或气体,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相关。慢阻肺的治疗是一个长久而持续的过程,不能仅局限于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肺康复锻炼亦是慢阻肺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理想的肺康复锻炼不仅能延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在改善咳、痰、喘等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有积极意义[1]。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传统运动疗法流传至今,通过将意念、呼吸、肢体运动三者结合,可达到调节气血、疏通筋脉的目的[2]。八段锦是我国传统运动疗法之一,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以调身、调息、调心为手段,强调动与静相结合,涵盖了现代肺康复中的运动锻炼、呼吸锻炼及心理康复等多个环节,有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慢阻肺稳定期肺康复治疗方案[3-4]。基于此,本研究对八段锦在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7.28±6.43)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6.75±1.91)年;有吸烟史26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7.45±6.39)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86±1.57)年;有吸烟史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吸烟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认真阅读和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连云港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5]制订慢阻肺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②处于慢阻肺稳定期(即咳、痰、喘等症状稳定或轻微,病情已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状态),且不伴有慢性呼吸衰竭;③年龄40~75岁;④可完成研究所需要的各项指标评估。
排除标准:①生活不能自理;②合并严重或者急性并发症者,包括肺大泡、肺纤维化、心功能不全、神经关节病变、肿瘤晚期等;③体质虚弱或身体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八段锦及呼吸训练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维持稳定期常规用药(经口腔吸入信必可/舒利迭)。
对照组 维持既往常规用药基础上增加缩唇腹式呼吸。具体如下:①用1周时间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规范患者缩唇腹式呼吸动作要领,即吸气时尽可能最大程度向外扩张腹部,使腹部隆起,呼气时最大程度向内收缩,同时配合缩唇,要求深吸缓呼,吸呼比为1∶2~3 s。②训练期间为患者准备舒缓的音乐以放松心情,时间约25 min,1次/d。③每周1次进行电话随访,监督患者呼吸训练,及时纠正指导不规范动作及问题,连续干预12周。
治疗组在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功法八段锦锻炼。具体如下:①对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八段锦锻炼指导,规范患者动作要领。②统一发放八段锦光盘或视频,要求患者根据视频居家锻炼,时间约25 min,1次/d。③每周1次进行电话随访、监督,不规范动作及问题及时纠正指导,连续干预12周。
1.4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运用肺功能仪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②运动耐力评估: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VD)[6]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步行距离。③生活质量评估:借助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从咳嗽、咳痰、胸闷、气喘、自理能力、外出情况、睡眠、精力8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判。④心理状态评估:分别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8]评估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记录治疗前、治疗后评分,得分越高说明病情越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s)
组别例数FEV1(L)FVC(L)FEV1/FV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03±0.491.41±0.47*1.76±0.402.33±0.26*50.97±7.5257.51±3.87*治疗组401.01±0.431.89±0.51*1.75±0.362.72±0.29*50.73±7.3865.47±4.46*t 0.194 4.3770.118 6.3330.144 8.526 P 0.847<0.0010.907<0.0010.886<0.001
2.2 两组运动耐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耐力均较前有所提高,且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运动耐力比较 (±s,m)
表2 两组运动耐力比较 (±s,m)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355.64±38.87386.73±35.26*治疗组40351.72±40.90418.56±33.29*t 0.439 4.151 P 0.662<0.001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AT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16.83±3.2913.57±4.42*治疗组4016.52±3.6311.24±3.51*t 0.4002.611 P 0.6900.011
2.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表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s,分)
组别例数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056.72±6.4550.34±5.90*54.53±3.9449.12±4.29*治疗组4056.61±6.7742.56±4.29*54.65±3.6143.87±3.14*t 0.074 6.7450.142 6.246 P 0.941<0.0010.887<0.001
3 讨论
慢阻肺以慢性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要症状,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基本特征,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该病发病率及致死率高。由于吸烟、大气污染、接触有害粉尘等原因,目前我国慢阻肺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20岁以上慢阻肺患病率约8.6%,40岁以上患病率则高达13.7%,估算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慢阻肺是我国第5大死亡原因[9]。慢阻肺患者活动受限、运动能力下降,可能与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呼吸肌功能障碍、外周肌肉组织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多种因素相关。慢阻肺虽无法治愈,但通过稳定期的肺康复运动锻炼,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负面情绪,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10]。研究表明,要达到实质性的改变需坚持6~8周,长期规范的肺康复锻炼效果更佳[11]。因此,应鼓励患者根据自身生理需求进行适当的肺康复运动。
古代文献中没有提到慢阻肺相关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将其归属中医“咳嗽”喘病”“肺胀”范畴,辨证总属本虚标实,稳定期以扶正固本为主。导引术是我国传统运动疗法,有两层含义,一为导气,即调整呼吸,使气息流转顺畅;二为引体,即促进四肢躯干运动,使骨正筋柔。如《玄鉴导引法》所云:“导引之法一则以调营卫,二则消谷水,三则排祛风邪,四则以长进气血。”导引术既能御风邪以固表,又能调脾胃以扶正,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通过练习可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其体现的治未病思想及中医整体观是区别于其他肺康复手段的根本特点[12]。八段锦属传统导引术之一,其功法简单,易学易练,便于在社区应用,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肺康复训练,长期练习,可提高老年患者有氧耐力、肌肉力量、运动能力等[1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稳定期康复训练,治疗组的FEV1、FVC、FEV1/FVC指标均较前改善,且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八段锦训练在改善患者肺功能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八段锦强调“意、气、形”结合,在和缓的肢体运动同时,配合呼吸吐纳,例如动作开、提、屈、升时吸,合、落、伸、降时呼等,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呼气时间,改善了肺通气功能;另一方面,也扩大了肺容积,提高了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CAT问卷评分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提示在增强患者运动耐力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八段锦训练更有优势。其原因在于八段锦注重肢体的伸展运动,能够增加肌肉力量,同时恢复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通气及血流等,这一结果与刘海娟等[14]、柯俊华等[15]、徐星星等[16]学者的观点一致。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治疗组在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上有积极意义,这可能是因为八段锦动作柔和,能使患者身心放松,减少对疾病的恐惧,进而促进情绪的自我调整。
综上所述,稳定期的肺康复训练是慢阻肺治疗的重要构成部分,合理的肺康复训练对患者生理及心理均可获益。传统功法八段锦在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中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在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及调整心理状态方面亦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确定肺康复训练的形式、强度及最佳训练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