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布啡对降低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舒芬太尼引发老年咳嗽的临床效果
2023-09-26杨建生庞留成张振华张继晨
杨建生 庞留成 张振华 张继晨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南 郑州 450002;2新乡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舒芬太尼属于μ受体激动剂,既往临床资料显示,舒芬太尼在应用期间尽管可降低手术及气管插管反应性,但在应用期间也会在一定程度增加咳嗽的发生率,可高达65%以上〔1〕。报道指出,尽管舒芬太尼在大多情况下可引起的咳嗽是短暂、良性且自限性较强的,但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非常容易造成痉挛性甚至是爆发性咳嗽,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降低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舒芬太尼引发的咳嗽至关重要。当前用于降低咳嗽发生率的方法较为,较为常见的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利多卡因、苯二氮平及α2激动剂等,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3〕。纳布啡即盐酸纳布啡,属于κ受体激动剂/μ受体部分拮抗型镇痛药,据药理学相关研究证实,该药物与上述药物作用基本类似,目前多应用于麻醉过程中及手术操作后的镇痛操作,但是否能够对因舒芬太尼所引起的咳嗽有效抑制仍然需要研究〔4〕。本文拟分析纳布啡对降低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舒芬太尼引发老年咳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中医院自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拟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5〕分级Ⅰ~Ⅱ级。纳入标准:行临床症状及体征、各项生理指标评估后判断符合气管插管操作标准;术前检查具有正常的心、脑、肝、肾功能,不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未合并存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各类疾病;知情同意本试验。排除标准: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对研究所使用的全麻药物过敏;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明显依赖史;存在长期吸烟史;合并自身病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颅内压升高,肝肾功能不全者;近期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支气管扩张剂及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临床资料缺失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两组进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肘正中静脉,对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监测。对照组预注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130),注射时间5 s,观察组预注纳布啡(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205)0.1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在静脉注射5 min后,两组均静脉注射0.5 μg/kg 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待静脉注射2 min后再给予其他诱导药物,待肌肉松弛满意后气管插管〔6〕。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同时间点注射纳布啡或者生理盐水前(T1)、注射舒芬太尼前(T2)、插管前(T3)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同时对比两组咳嗽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按咳嗽次数进行程度分级,轻度:1~2次;中度:3~4次;重度:5次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麻醉药物毒性反应、严重呼吸抑制、胸壁强直、恶心呕吐及嗜睡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t检验及F检验。
2 结 果
2.1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对比 两组T3分别与T1、T2时心率值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对比
2.2两组咳嗽程度对比 观察组(轻度1例)与对照组〔轻度10例、中度、重度各1例〕相比咳嗽程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5,P<0.05)。
2.3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呼吸抑制1 vs 1例,胸壁强直1 vs 1例,恶心呕吐1 vs 2例,嗜睡2 vs 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舒芬太尼所引起的咳嗽反射机制尚未明确,当前关于静脉注射阿片类药物引起咳嗽的反应机制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舒芬太尼对中枢交感神经兴奋的传出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由此所引起的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引起了因反射性支气管收缩所导致的咳嗽;(2)芬太尼通过对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壁上的阿片受体产生激活作用及效果,对气道平滑肌的收缩产生了刺激激活的作用,随后对肺牵张感受器产生了快速刺激及调节作用,在引起气管及支气管壁变形后而引起的咳嗽〔7,8〕;(3)芬太尼可对接头前μ受体产生较强的促进激活作用,随后对突触前感觉C纤维释放神经肽的过程产生刺激作用及效果,并由此引起支气管收缩而诱发咳嗽等反应,同时,芬太尼也可诱发肌肉僵直,导致声带突然收缩并引起咳嗽〔9,10〕;(4)当肺组织的肥大细胞受到外界刺激后也可释放出大量组胺,组胺还可对感受器产生直接刺激作用,并间接性引起支气管收缩而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5)咳嗽的出现可能与脑内及脊髓内所存在的阿片受体密切相关,而脑内不同部位的阿片受体也可能受到麻醉性镇痛药物强度及不良反应差异性的影响,出现不同改变。无论是何种原因而导致的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产生的咳嗽,均容易对患者基础指标及体征等造成较大影响〔11,12〕。
结合当前临床研究发现,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通过肌肉注射吗啡、静脉注射类固醇或雾化色甘酸钠等方法均可降低因芬太尼所引起的咳嗽发生率,但应用这些药物非常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或导致麻醉诱导时间的延迟〔13〕。另外,有研究指出,在注射芬太尼前15 min通过雾化特布他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咳嗽的发生率〔14〕。不过对于其他患者而言,这种过程非常复杂甚至可引起心动过速的出现。此外,采用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进行预处理也能够对咳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非常容易对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不良影响〔15〕。其他临床资料也显示,右美托咪定及氯胺酮通过预处理也可对因芬太尼引起的心动过速产生抑制作用,但非常容易引起诸多不良反应〔16〕。
盐酸纳布啡作为一种新型的镇痛类药物,属于κ受体激动剂及μ受体拮抗剂,既往临床工作中被证实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本研究结果提示,纳布啡的应用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较大影响,整体波动较为稳定,同时也未能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有保证。另外,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纳布啡预防咳嗽的效果。分析原因为:(1)纳布啡本身作为一种μ受体拮抗剂,对组胺及神经肽类的释放可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对咳嗽的发生进行有效抑制。(2)纳布啡的应用对肺部C纤维感受器产生了提前的抑制作用,也直接发挥了中枢性镇咳的效果等。但本研究尚未对纳布啡的最佳使用剂量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综上,预注0.1 mg/kg纳布啡应用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能够有效预防因舒芬太尼所引起的咳嗽症状,同时避免对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了较大影响,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