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效果
2023-09-25廖小丽
廖小丽
【摘要】 目的 探究药师干预对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效果。方法 将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患者均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甲组行常规药物干预,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进行药师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与再入院情况。结果 与甲组比较,干预后乙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更高(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更高(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各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均更高(P<0.05);乙组患者再入院率为7.94%,低于甲组的29.03%(P<0.05)。结论 药师干预利于提高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晓度、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关键词】 药师干预; 老年; 慢性病; 长期口服药物; 自我管理水平; 用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9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25-0133-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5.043
现阶段,许多国家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同时也给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带来了挑战。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1-2]。慢性病并不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发病隐匿、病程迁延不愈、病因复杂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3]。慢性病的发生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劳动能力产生严重影响[4]。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还与气候、社会条件、医疗条件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各项机体功能逐渐下降,生理功能与全身器官退化,自理能力与机体抵抗力也会明显降低,导致老年人具有较高慢性病发病率[5]。老年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联合用药现象,但大多数老年人明显缺乏安全用药意识,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与重视度明显不高,缺乏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6],需要医药工作者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提高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针对药师干预对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5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精神或认知状态正常。排除标准:中途退出;存在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严重免疫系统功能缺陷。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甲组患者共62例,男性45例,女性17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69.96±3.28)岁,病程2~12年,平均(7.15±1.09)年;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分别有21例、19例、17例、5例。乙组患者共63例,男性47例,女性1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91±3.25)岁,病程1~11年,平均(7.12±1.05)年;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分别有22例、17例、16例、8例。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行常规药物干预,即严格按照主治医生医嘱服用药物,若对用药存有疑问,可向主治医生咨询,由主治医生作出解释,但主治医生不会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主动询问。乙组在甲组基础上行药师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1)药剂师对患者实施用药知识宣讲。患者取得药物、离开医院之前,药剂师要积极主动地向患者讲解各种类型药物的使用方式、剂量以及次数、药物机制、用药过程中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不严格遵医嘱用药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对严格遵医嘱用药重要性的认知,使其用药依从性与主动性提高,向患者讲解用药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正确处理方式,嘱咐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诊治。(2)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药剂师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以此来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提供指导、关心与鼓励,针对性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的原因,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计划,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3)指导患者加强自我提醒。在患者出院时,药剂师向患者发放用药自我提醒标识,并嘱咐患者或者家属张贴在醒目的位置,嘱咐患者家属为患者设置专门的服药提醒闹钟,告知患者家属严格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嘱咐患者家属严格监督患者用药。2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与再入院情况。(1)自我管理水平[7]。干预前后,采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tudy Measures,CDSMS)对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包括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2个分量表,共有条目21个。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包括与医生沟通、认知性症状管理实践、运动锻炼3个维度,共有15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评价,分值在0~75分之间;自我管理效能分量表共6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10级评分法评价,分值在0~60分之间。该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75,得分越高则自我管理水平越高。(2)用药依从性[8]。干预前后,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价量表对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量表总评分为8分,8分提示用药依从性好,6~7分提示用药依从性中等,<6分提示用药依从性差。该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81,得分越高则用药依从性越好。(3)生活质量[9]。干预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与生理领域,各项总评分均为100分,量表Cronbach'a系数为0.79,生活质量与得分呈正相关。(4)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用药知识、饮食知识、运动知识、并发症相关知识,各项总评分均为100分,疾病知识知晓度与得分呈正相关。(5)再入院情况。2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对比2组患者再入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2组干预前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干预后乙组自我管理效能、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更高(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 2组干预前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干预后乙组用药依从性评分更高(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2组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干预后乙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P<0.05),見表3。
2.4 2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2组干预前各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干预后乙组各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均更高(P<0.05),见表4。
2.5 2组患者再入院情况比较 2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失访患者,乙组患者再入院率为7.94%,低于甲组的29.03%(P<0.05),见表5。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发生改变、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也明显提高,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各种心脏疾病等[10-11]。老年慢性疾病的出现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现今临床治疗老年慢性疾病的常用方式,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对疾病发生进行预防[12]。就现阶段的老年慢性病用药情况来看,还存在药物使用过多、患者自身用药管理能力不足、药物之间进行相互作用等问题,对疾病治疗效果与预后产生明显影响,极易引发各种药物不良反应。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还可能忘记按时服用药物或者擅自更改用药剂量、次数等情况,进而导致疾病控制效果较差,这就需要临床积极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加强老年慢性病管理。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临床药师加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再入院率。鉴于此,本研究在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中加强了药师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乙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各项疾病知识知晓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再入院率为7.94%,低于甲组的29.03%(P<0.05),提示药师干预利于提高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晓度、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究其原因,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指导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连接患者与主治医生精准用药的重要桥梁,药剂师直接参与用药咨询与指导,对患者安全合理用药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药指导过程中,临床药师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科学用药指导服务,利于提高患者对严格遵医嘱用药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知,提高其药物相关知识知晓度、用药依从性,确保科学、规范用药。此外,传统用药指导仅在患者取药前由主治医生对他们进行口头用药指导,难以引起患者重视,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因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止用药,也有部分患者用药后自我感知临床症状好转而擅自增减用药剂量,进而引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效,提高再入院率。而本研究在患者取得药物、离开医院之前,由药剂师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患者加强用药知识宣讲,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式与药理知识,使其用药依从性提高。药剂师对药物配伍更加了解,电话随访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而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方式克服不良反应,降低再入院率。
综上所述,药师干预利于提高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晓度、生活质量与用药依从性,降低再入院率。
参考文献
[1] 毛翠,徐难,覃琴,等.国内外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社区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9):1256-1260.
[2] 徐婷,董恩宏,郭丽君,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续性健康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65-1670.
[3] 豆丽园,黄娟,叶森,等.社区老年慢性病共存患者治疗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3):1671-1675.
[4] 刘欢,高蓉,蒋文慧.基于SWOT-PEST分析模型的我国老年慢性病智慧健康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3):233-236.
[5] 吴怡,韩相如,钱东福,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服务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0):1205-1210.
[6] 周萍萍,张明.我国老年慢性病患者管理与预防保健的重要意义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227-228.
[7] 李季,许勤.自我效能理论指导对现役士兵非特异性腰背痛患者CDSMS评分、ODI评分及VAS评分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0,29(3):38-42.
[8] 俞吉,冉烁,徐玲.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8条目在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评价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0,18(11):63-66.
[9] 韩晓宇,何珺,万崇华,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脑肿瘤量表QLICP-BN的测量学评价[J].国际肿瘤学杂志,2021,48(3):143-149.
[10] 马藏,周后凤,周杨,等.药师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11):1382-1384,1387.
[11] 梅玲,周后凤,周杨,等.药师个体化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服务模式的建立与探讨[J].中南药学,2019,17(11):1994-1997.
[12] 杨文立.门诊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与药师干预措施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8,16(1):34-35.
(收稿日期:2023-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