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日喀则地区露地种植玉米新品种试验研究

2023-09-25旦增桑布吴海艳尼玛卓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7期
关键词:茎叶比穗位覆膜

曲 珍,旦增桑布,曲 尼,班 洁,吴海艳,尼玛卓嘎

(日喀则市草原工作站,西藏 日喀则 857000)

饲用玉米(Zea mays)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兼用作物,也是制作优质精饲料和青饲、青贮的重要材料之一,具有“饲料之王”之称,是草食家畜、特别是奶业生产重要的粗饲料来源。其粗蛋大白含量一般在7%~10%。世界上畜牧业较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玉米产业,而我国从2015 年开始实施粮改饲以后,增大了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据统计,2020 年我国种植青贮玉米面积已达到1500 万亩。西藏大部分区域海拔高,气候严寒,植物生长周期短,农牧区饲草料供给不足,牲畜养殖需求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科研院所在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不同类型的饲草品种,其中青贮玉米适口性好、产草量高。张红锋等就地膜覆盖对西藏林芝土壤性质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做了研究,提出了地膜覆盖后玉米生育期进程提早,产量增加的结论。此外还有诸多学者在西藏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引种筛选与品质分析的课题研究,这些研究是在覆膜条件下实施的。玉米是喜温作物,对积温的要求高,且苗期抗寒能力弱,易受低温霜害,因此在西藏种植玉米基本是以覆膜条件下种植生产。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拉萨、山南、林芝等地作为适宜饲用玉米青贮裹包的产区,相较于西藏其他地市,种植面积大,玉米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多。覆膜可以改变土壤的水热肥条件,提升土壤质量,和生产能力,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但是覆膜种植具有保墒增产的优势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危害也是不可低估的,塑料残膜在自然界停留的年限久,长久不能降解腐烂,会造成土壤透气性差,影响作物扎根,塑料薄膜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并且,在西藏日喀则农区普遍群众观念中,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增加,覆膜技术实施不当等原因,覆膜种植技术接受率仍然较低,在西藏地区,研究不覆膜情况下的玉米生长性能情况具有一定的意义。

西藏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 m 以上。光照充足,年均达3300 h 以上。无霜期120 d 以上,全年平均温度在7~9 ℃,降水量集中在7~8 月。玉米在日喀则海拔3900 m 以下区域具有较为适宜的种植条件,在日喀则桑珠孜区东嘎乡等地就有较多的农户在房前屋后通过不覆膜种植青饲玉米。在日喀则市一些科研院所以及地方企业近几年也有覆膜种植玉米经验。但目前日喀则在饲草料生产上主要是以燕麦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饲用玉米。本试验通过引进曲辰9、曲辰19、禾玉9566、农大95、京科932、铁研458、铁研53 等7 个品种,采用露地种植栽培,分析了在未覆膜情况下的生育期表现和产量。为下一步日喀则地区“两羊两牛”产业发展丰富饲草种类,以及种植生产大规模饲用玉米和实现露地种植玉米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拉布村(日喀则市草原工作站1 号试验地),海拔3836 m,2021 年最低气温-16 ℃,最高气温34 ℃,年平均气温9.4 ℃,年降雨量在400 mm 左右,集中在6~9月,相对湿度31.6%,无霜期120 d 左右。试验地土壤属砂土,土壤pH 值为6.0,氮总储量900 g/kg,、硫总储量150 mg/kg、磷总储量70 mg/100g,有机质含量2%,微生物活性49 mg/kg。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 料 试验所选7 个玉米品种(见表1)。以目前西藏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农大95 作为对照。

表1 试验玉米品种具体情况

2.2 试验设计 试验播种日期是2021 年5 月26日,收获日期为9 月24 日。试验地种植前期进行灌溉翻耕,露地人工穴播。小区面积为6 m 乘以5 m,每小区11 行,行距0.6 m,株距0.2 m,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播种深度0.05 m,每穴播种2 粒,后期定苗保1 株,种植密度约为5550 株/667 m2。

水肥管理情况: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质≥45%,N+P2O5+K2O ≥5%)360kg/667 m2、磷酸二铵15 kg/667 m2、尿素10 kg/667 m2做底肥,播后镇压。在生育期追肥3 次尿素,分别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追施,用量为10 kg/亩。在苗高10 cm 时灌第一次水,后期视雨水情况灌水。生育期出现白草、野油菜等杂草侵害,白草用人工拔除,野油菜用2~4滴丁酯喷洒除草,整个生育期除杂草1 次。

2.3 观测项目与时间 株高分别在6 月28 日、7月9 日、8 月14 日、8 月21 日、9 月24 日观测记录。物候期、鲜重、单株重、茎粗、叶长、叶宽、穗位高、茎节数、茎叶比等指标在9 月24 日观测记录。鲜草测产时每小区左右边各去掉3 行,两头1 m,内部剩余部分进行刈割称重,随后折算单位面积产量。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23 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

3.1.1 株高与物候期 玉米株高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株高越高越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也会存在。由表2 可知,在此次试验中,所有品种株高均在2~3 m,株高最高的曲辰19 未出现倒伏现象,这也与种植密度不高的原因有关。从5 个不同时间内株高观测结果来看,整体上曲辰19 的株高表现最好,5 个观测时间点里均高于对照品种农大95。曲辰19 在6 月28 日和9 月24 日的株高表现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 <0.05)。此外,铁研458、京科932的株高表现也优于对照品种,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品种与对照品种之间株高差异也不明显。从整个生长周期来看,铁研53 在苗期植株最矮,为0.16 m,但后期生长快,在测产时期株高达到2.5 m,超越了对照品种、曲辰9、京科932、禾玉9566 等品种,其株高发育速度较快。对照品种在8 月21 日观测株高后,至9 月24 日1 个月的时间几乎停止了生长,而其余品种株高仍在增长。从物候期来看,在9月24 日,所有品种均能结穗且能进入成熟期,但是由于西藏地方海拔气候原因,从种植到收获121 d内并不能达到蜡熟,京科932、曲辰9、铁研53 等3个品种在灌浆期,其余品种进入了乳熟期。

表2 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与物候期

3.1.2 单株重、茎粗、叶长宽、穗位高、茎叶比 由表3 可知,从单株重、茎粗、叶长、叶宽等指标来看,参试其他6 个品种的表现均优于对照品种,整体上对照品种的株高相对较矮、茎秆也比较细弱。其中,曲辰19 的单株重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 <0.05),其余6 个品种的单株重也高于对招品种,但差异不显注(P >0.05)。曲辰9、禾玉9566、京科932、曲辰19、铁研53、铁研458 的茎粗也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从叶长表现上看,除铁研458 外其余6 个品种表现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 <0.05)。而叶宽的表现所有品种间没有较大差异(P >0.05)。穗位高也是玉米主要的农艺性状表现之一,穗位高度越高会影响抗倒伏性,越低则会影响整个群体结构,也易感病虫害,在本试验中,所有品种穗位高保持在100 cm左右,穗位高度最低的是曲辰9 号,为77.67 cm,再是对照品种,为90.30 cm,最高的是铁研53,为106.53cm,其次是禾玉9566,为100.33 cm,所有品种中曲辰9 号的穗位高差异最为显著(P <0.05),其余品种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 >0.05),由于在本次不覆膜种植条件下的结穗个体较小,种植密度适当等原因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出现倒伏现象,也未受病虫害影响。茎叶比表示茎杆重量在全株重量的占比情况,茎叶比比值越高,说明其茎秆越粗或植株越高,从表3 可知茎粗表现与茎叶比之间的表现趋势基本相同,曲辰9 的茎秆最粗,为32.8 mm,其茎叶比比值也最高,为3.02:1,而对照品种茎秆最细,为14.20 mm,其茎叶比比值也最低,为0.89:1。从品种间的表现来看,曲辰9、禾玉9566、曲辰19 的茎叶比比值也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 <0.05)。

表3 不同玉米的单株重、茎粗、叶长、叶宽、穗位高、茎叶比

表4 不同玉米品种的保苗率与产量

3.2 不同饲用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有很多,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养分等等因素。在本试验中,在西藏日喀则的地区采用露地种植玉米后,由于积温低、土壤水分含量不稳以及杂草侵害程度较多等原因,对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茎秆细弱,空秆等现象。从鲜草产量来看,禾玉9566 的鲜产最高,为5092.28 kg/667 m2,其保苗率也最高,达到98.87%,铁研53 的鲜产最低,为3236.38 kg/667 m2,保苗率为60.79%。与对照品种对比后,禾玉9566、铁研458、曲辰19、曲辰9 的鲜草产量均超过了对照品种,其中禾玉9566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 <0.05)。京科932、铁研53 的鲜草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P <0.05)。对照品种平均株高较矮,茎秆也细弱,但在产量上超过了京科932、铁研53,这与其保苗率有较大关联,因此玉米在苗期按时补苗定苗是极其重要的。

4 讨 论

西藏以畜牧业作为特色产业之一,在全区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藏的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草业支撑。随着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西藏地处高寒,年积温较低,气候环境恶劣,饲草业种植种类少,产量低,尤其是玉米产业发展更加缓慢。由于在西藏各县区开展人工种草项目时,品种选择、地块选择的盲目,田间管理粗放等原因,饲草种植、生产、加工、利用一体化经营存在弊端。有研究人员认为西藏海拔3800 m 以下的河谷农区,有益开发利用的宜草宜牧宜林荒地达260 多万亩,其中适宜种植青饲玉米的自然分布海拔上线达3200 m。但近年来随着农业新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先进的农业设施设备上市,在西藏拉萨、山南等海拔超过3200 m 的部分地区,也实现了饲用玉米小规模的产业化。本研究实施地为海拔3836 m 的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艾玛乡,该区域气候、水热、海拔条件较好,作为饲草利用,在该区域水热条件下也可以种植玉米。与徐文勇在西藏阿里地区3900 m 以下开展的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结论一样。在群众接受度上,目前日喀则地区农牧民对种植玉米的认可度较低,其原因在于覆膜技术不成熟、成本增加以及对饲用玉米后期加工利用上缺乏认知等。因此,各科研院所在实施玉米品种引种筛选的同时,需大力实施示范化种植,带动群众参与,做好技术培训,以提高群众接受率。本试验在已有覆膜种植玉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覆膜种植玉米研究了其长势情况。本次试验不覆膜种植的几个品种生育表现和产量较为理想。期间由于未覆膜,部分区域杂草侵害较重,加上生育期灌水不及时等原因试验区部分区域的植株茎秆较细,产量低,但对整体植株的扎根力度基本无影响,后期也未出现倒伏现象。

5 结 论

本研究中7 个参试品种生育期的表现整体差异不大,在不覆膜的条件下都可以种植,综合生育期农艺性状表现以及鲜草产量来看,在日喀则地区,禾玉9566、铁研458、曲辰19、曲辰9 的推广价值较高。在日喀则地区水热条件好、海拔3850m 区域小面积不覆膜种植饲用玉米能实现较好的饲草产量,大面积种植玉米建议覆膜,覆膜种植时,应在苗期随时观测幼苗破膜情况。不覆膜种植地块选择上需考虑海拔3900 m 以下,水热条件佳,杂草侵害少,地势平坦灌溉条件好的地块,不覆膜种植前期需做好杂草防除活动。

猜你喜欢

茎叶比穗位覆膜
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小黑麦饲用价值评价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分析
氮肥水平对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利用大刍草渗入系群体定位玉米株高和穗位高QTL
多年秸秆还田后减追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和衰老生理的影响
基于SLS覆膜砂的无模铸型快速制造
花生新品种锦花20覆膜栽培技术
杂豆全覆膜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