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专类园的规划设计

2023-09-25张德顺姚鳗卿陈莹莹刘玉佳许镇震

园林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类植物园植物

张德顺 姚鳗卿 陈莹莹 刘玉佳 李 蕊,2 许镇震,2 董 迪,2*

(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城市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 400074)

随着国家植物园概念的引入和实施,植物专类园在类型划分、主题选择、设计手法、植物应用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基于植物专类园定义的明确,重点探讨其中5种类型,分别是根据植物的分类、产地、功能、服务对象以及生境类型为主题的专类园,结合国内外著名的案例,对不同类别专类园的景观要素、植物配置、发展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梳理了常用的植物种类,使植物专类园的现状明朗化,有利于其未来规划和设计工作的进行,以期能够对国内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植物专类园;风景园林;植物种类;规划设计

植物专类园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种保护、科学研究、收集展示、教育科普等功能的主要承载单元[1]。国内的植物专类园发展历史悠久,其造景形式以及成熟的设计技法延续至今,并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而获得新的飞跃[2]。

狭义的植物专类园是指依据植物的分类系统对园林进行不同层级的聚类设计[3]。常见有松柏园、牡丹园、梅园、月季园、山茶园、杜鹃园、竹园等。广义的专类园不仅可以依据植物的分类来划分,还可以依据植物(个体、群体)的形态、色彩、功能、产地和服务对象为主题等来建造专类园。植物专类园的设计手法日益丰富,空间营造不再是单纯的植物配置,而是基于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充分融合功能性、艺术性、文化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园、适地适题的设计导向,将科学研究、科普赏美、文化传播与观光游览相互交融,形成妙趣横生的景观场所。

未来的专类园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理念、绿水青山的落地实践、低碳减排的宏观战略、乡村振兴的破题之道和公园城市的创新体系融入规划中,创造出兼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展示与宣传的景观场所,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服务[4-5]。

1 根据植物分类系统为主题的专类园

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发明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后,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采用域(Domain)、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加以命名和分级。20世纪50、60年代,孙筱祥教授在设计北京植物园时采用了恩格勒系统(A.Engler)布局全园,阐释被子植物的进化关系;在规划华南植物园时接受了陈封怀先生的建议采用哈钦松(J.Hutchinson)系统勾画了被子植物的演化逻辑;20世纪70年代上海植物园规划时,俞德俊院士和马骥教授极力倡导克朗奎斯特(Arhur John Cronquist)系统;后来在济南植物园、眉山植物园、潍坊植物园中也沿袭了该系统。APG系统是一种以分支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为研究方法提出的被子植物新分类系统,21世纪后茌平植物园和济南植物园采用了该系统进行植物布局[6](图1)。

图1 济南植物园(埠村)按照APG 系统植物种植布局图Fig.1 Jinan Botanical Garden (Bu Cun) according to the APG system plant planting layout

植物分类系统中,裸子植物通常作为一个自然类群,为裸子植物门,常分为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含有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球果纲)、红豆杉纲(紫杉纲)、买麻藤纲(倪藤纲、盖子植物纲)。昆明植物园便有一个专门的裸子植物园,种植着银杏(Ginkgobiloba)、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云南苏铁(Cycassiamensis)、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日本冷杉(Abiesfirma)、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罗汉柏(Thujopsisdolabrata)、雪松(Cedrusdeodara)等。

植物分类单位中相近的种组成属,丁香属、蔷薇属、绣线菊属、山茶属、小檗属、鸢尾属、芍药属、栒子属、槭树属、紫薇属都是常见的以属为分类单位而组建专类园。

种是植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体现。“种质(Germplasm)”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是能将其传递给后代的园林植物资源的总和,亦是对园林植物品种改良和栽培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和。一般来讲,分种专类园主要以花卉为主题,如豆香园、禾草园、苏铁园、蔷薇园、木兰园都是以种为单位组成的专类园。

2 根据植物产地为主题的专类园

巴塞罗那植物园根据植物原产地来进行专类园分类,并结合了自身气候特点,主要收集、栽培、展示、研究地中海的植物群落。该植物园共设置8个区域:南非植物区、澳大利亚植物区、智利植物区、加利福尼亚植物区、东地中海植物区、伊比利亚半岛植物区、北非植物区、加那利植物区,展示了世界5个地中海气候区的4 000余种植物[7]。

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概念设计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克里斯多夫·瓦伦丁(Christoph Valentien)教授将外圈的“绿环”部分按照欧洲传统模式进行划分,分别由欧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等区域组成[8](图2)。同时,计划引进国外树种来构建植物的“联合国”,形成别具风格的国际树木园,让参观者能够通过各地植物来了解和体验世界风情,适应立地条件的国外抗逆性树种如表1所示。除了基调树种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雪松、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ascendens)在上海引种比较成功外,近年来引种的主要植物还有智利南洋杉(Araucariaaraltcana)、北非雪松(Cedrusatlantica)、欧洲赤松(Pinussylvestris)、河桦(Betulanigra)、紫叶榛(Corylusmaximapurpurea)、‘帚状’欧洲鹅耳枥(Carpinusbetulus‘Fastigiata’)、南欧朴(Celtis australis)、加拿大紫荆(Cerciscanadensis)、南非羊蹄甲(Bauhiniagalpinii)、四翅槐(Sophora tetraptera)、伞房决明(Cassiacorymbosa)、双荚决明(C.bicapsularis)、美洲椴(Tiliaamericana)、银毛椴(T.tomentosa)、红千层(Callistemonrigidus)、欧石楠(Callunavulgaris)。同时还引用了国外的色叶植物,例如北美枫香(Liquidambarstyraciflua)、紫叶矮樱(Prunus×cistena)、‘十月光荣’红花槭(Acerrubrum‘October Glory’)、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强生栎(Q.virginiana)、美国红栌(Cotinus coggygria‘Atropurpureus’)、金叶黄栌(C.coggygria‘Golden Spirit’)、金叶梓树(Catalpabignonioides‘Aurea’)等。

表1 常用的国外抗逆性树种Tab.1 Commonly used foreign stress resistant tree species

图2 辰山植物园绿环种植概念图Fig.2 Concept of green ring planting at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3 根据植物功能为主题的专类园

3.1 药用植物园

不同植物种类的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对人类而言也有着不同的服务功能。

植物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中一些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仅可以治疗疾病、增强免疫力,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作为观赏性植物用于植物专类园的设计,丰富场地的生态多样性。目前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有285科、2 312属、11 118种,其中常用园林药用植物约200余种[9]。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绿色消费”等生活理念愈发深入人心。缘于其传递的健康与传统中医文化,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已广泛应用在植物景观造景中,甚至比其他园林植物更受到大众关注(图3)。例如湖南南部的南岭植物园设计了占地面积约2 hm2的药用植物专类园,按照植物功效和类型共分为13个区域,其中包括活血化瘀药区、止血药区、化痰药区、安神药区等。

图3 泰安岳麓康健益生园规划图Fig.3 Taian Yuelu Health Garden planning

3.2 芳香植物园

在众多的园林植物中,人们总是更偏爱有香气的植物。古埃及人对芳香植物情有独钟,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精油,制成熏香或香膏供奉神庙和殿堂。在之后的岁月中,芳香植物的利用方式通过希腊人传播到了欧洲各国,被制作为香水,18世纪德国的玛丽亚·法利纳(Johann Maria Farina)采用天然的芳香植物混同酒精制造出香味能够持久的新式香水,风靡欧洲[10],对芳香植物的利用也随着人类科技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国内应用芳香植物历史悠久,到了现代,芳香植物的观赏特性、生态价值、保健功能等被有效开发[11-12]。

园林芳香植物众多,主要分布于唇形科、菊科、伞形科、十字花科、芸香科、姜科、豆科、鸢尾科、蔷薇科、樟科,包含乔木、灌木、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等多种类型[13](表2)。

表2 常用的芳香植物Tab.2 Commonly used aromatic plants

上海植物园的寻芳庭作为芳香植物专类展示园,收集、展示、科普了长三角地区的芳香植物资源,将空间分为7个区域:芳香日用区、芳香药物区、芳香食用区(果蔬区、辛香料区和茶饮区)、芳香主题区和芳香观赏区(图4),整个寻芳庭共有43科105属160种芳香植物,以唇形科植物居多[14]。

图4 上海植物园寻芳庭Fig.4 Xunfang Court of Shanghai Botanical Garden

3.3 声景植物园

从“Soundscape”一词被正式提出来之后,由加拿大引领的欧洲各国陆续对听觉与景观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继而美国、日本也参与其中[15]。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掀起了声景观的研究热潮,在此期间,声景观研究的角度与内容经过多次调整,逐渐形成了风景园林的一个专类特征。声景园常常与盲人植物园、儿童植物园相结合,其中声音型植物的配置不仅能在视觉上给人放松的感觉,也能在听觉上起到舒缓情绪、平复心情的作用。

声景观是调动人们情绪、提升空间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园林的造景手法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声景情境,更能让人们迸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常见的营造自然声景的手法主要为风声、雨声与植物相结合,例如竹林的淅淅沥沥、松树的沙沙声和落在芭蕉、荷叶、梧桐叶以及竹叶上等各具情趣的雨声。在国内的古典园林当中就有大量此类手法的应用,如承德避暑山庄的“万壑松风”、沧浪亭的“翠玲珑”、拙政园的“听雨轩”等。

4 根据植物服务对象为主题的专类园

4.1 盲人植物园

栽植无毒、无刺、芳香、叶形奇特、树干光滑的植物,可充分调动盲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去感受植物的魅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感受自然神奇与美妙的场所。盲人植物专类园应设有盲文用于介绍各类植物的名称、特性和用途,让使用者能够学习和了解植物。常用的芳香类植物如桂花、蜡梅、梅、紫丁香(Syringaoblata)、栀子、浓香茉莉、瑞香、欧洲香杨、檀香、白千层、香樟、窿缘桉等,从嗅觉方面给盲人群体提供置身自然的氛围;叶型特殊类的植物如银杏、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七叶树、竹子(Bambusoideae)、梧桐(Firmianasimplex)、苏铁(Cycasrevoluta)、散尾葵(Dypsislutescens)、芦竹(Arundodonax)、菩提树(Ficusreligiosa)、狐尾天门冬(Asparagusdensiflorus‘Myersii’)、肾蕨(Nephrolepiscordifolia)等,从触觉上让使用者体验到植物的特殊魅力;枝干特殊的植物如柿(Diospyroskaki)、龙爪槐(Styphnolobiumjaponicum‘Pendula’)、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山桃(Amygdalusdavidiana)、木瓜(Caricapapaya)、柠檬桉(Eucalyptuscitriodora)等,让人们可以自由地触摸植物的枝干。该专类园还需要设置盲道、扶手、标识牌、语音系统、无障碍休息平台、无障碍厕所等基础设施。

辰山植物园设有上海市第一个专业性的盲人植物园,该区域以盲人为服务对象,配置了相关辅助设施,例如盲文导览图、无障碍通道等,并种植了触感型、香气型、声音型和味道型4类植物,让视力障碍者也能充分感受到植物的美丽(图5)。

图5 辰山植物园盲人园Fig.5 The Blind Garden at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4.2 儿童植物园

儿童及其家庭是植物园的重要访客来源,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新加坡植物园、美国纽约植物园等均拥有儿童植物园。该类植物园的规划与设计需要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教会孩子植物学、生态学、博物学的知识;二是激发孩子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三是要求能启发孩子哲学美学、诗词歌赋、音乐绘画的灵感。儿童植物园是以植物为载体,融植物展示、科普教育和益智游戏为一体的植物专类园,通过互动与实践引导儿童探索自然,激发儿童保护环境的意识[6]。以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儿童植物园为例,其以自然性、游乐性、科普性、适宜性和安全性为规划设计原则,将儿童植物园分为学习锻炼区、游乐项目区和森林探索区(图6)。辰山植物园会定期举办科普活动或自然体验类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儿童对自然的情感。

图6 辰山植物园儿童园概念设计Fig.6 The original conceptual design of Children's Garden in Chenshan Botanical Garden

4.3 老人植物园

老年群体是社会的特殊人群之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不仅要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的相关设施建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要在生理、心理、行为、社会特征等方面充分表达人文关怀。康复花园就是以老人为服务对象而规划设计的植物专类园。康复花园或称疗养花园,是通过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让使用者的身心健康获得帮助的户外空间[16],非常符合老人的使用需求。其基础设施应考虑无障碍设计,结合药用植物的康复保健功效,设计主题为植物康健养生园,如新加坡植物园中的康复花园(图7)。

图7 新加坡植物园的康复花园Fig.7 The Healing Garden at 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

5 根据植物生境类型为主题的专类园

5.1 岩石园

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孙筱祥教授将园林设计追求的目标升华为生境、画境和意境。园林设计应将植物之美融合画境、意境、诗境后,蜕变为生境之美。

岩石园是以岩石和岩生植物为主体,结合地形地貌配置适宜的植物,展示高山、岩崖、碎石陡坡等自然景观和植物群落的一种专类植物园[17]。岩石园起源于英国,当时的人们用冰岛熔岩堆成天然岩山,栽种从阿尔卑斯山引种的高山植物,营建出一个自然的高山岩石花园,作为高山植物的天然驯化基地[18]。经过园林、景观相关学者的完善与推广,如今的岩石园已不仅仅是展示自然岩地植物景观的专类植物园,而且逐渐演变为一种特殊的装饰性景观绿地形式,向世人传播一种积极的生存理念——顽强坚毅、生命无限。

在岩石园的景观营造中,岩石本身以及岩生植物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一个岩石园所选用的岩石应该产自同一个地方,纹理相同才能形成统一的基调,形成和谐的整体[18]。湖石、灵璧石、石笋、白石、英石、黄石是园林中常用的石类,岩石园可以取自大自然山石,自然造型趣味传神,独具魅力,所谓“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通过植物与岩石搭配非常重要,原则上,应选择植株低矮、生长缓慢、节间短、叶片小、花朵茂盛和颜色鲜艳的植物种类。可用作岩生植物的种类很多,例如能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生长的苔藓类植物,附生于岩石表面不仅可以起到点缀作用,还可以使其隐含水分和养分,充满生机;蕨类植物是一类常与岩石相伴的观叶植物,如石松科的石松属、卷柏科的卷柏属、紫箕科的紫箕属、铁线蕨科的铁线蕨属、水龙骨科的石苇属等;裸子植物应用在岩石园中主要为矮生松柏类植物,如铺地柏、匍地龙柏(Sabina chinensis‘Kaizuca Procumbens’)等,没有直立主干,枝匍匐平伸生长,攀附在岩石表面,青翠淋漓;被子植物多种典型高山岩生植物,观赏价值很高,如石蒜科、百合科、鸢尾科、天南星科、酢浆草科等。

济南埠村的济南植物园岩石园基址呈现中央凹陷台地状,规划利用地形特点构建阶梯台地花园和中央底部花园两部分(图8)。阶梯台地花园主要构建岩石园主景,选用黄石砌筑阶梯,石与石的间隙保留自然状态的泥土和空间,在植物选择上选用抗干旱瘠薄的植物奠定绿色的基调,如选用矮生松柏类植物以增加绿色的层次,观赏价值较高的被子植物构成园子的主景。中央底部花园主要构建雕塑花园,其内部以可塑型的低矮松柏类植物为主要成景元素。

图8 济南植物园的岩石园规划图Fig.8 Planning of Rock Garden in Jinan Botanical Garden

5.2 高山植物园

高山植物园种植着许多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观赏花卉、珍稀濒危极小种群植物及优良观赏树种,让游客可以领略到日常难以见到的植物之美。杜鹃园是其中最为常见的区域,这是因为国内对于高山杜鹃的引种、保育、驯化、应用与科普都已相对成熟,例如四川都江堰的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中的中国杜鹃园便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野生杜鹃原始种类最多的杜鹃专类园,400余种姿态、色彩各异的杜鹃花令人惊叹。除了建设在高山地区的植物园,城市型植物园中的高山植物园往往通过温室等方式养护高山植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开展收集、展示、保护、扩繁及实验栽培等工作。

5.3 沙漠植物园

沙漠植物园中除了可以观赏到罕见的、奇异的沙漠植物外,还可以看到以沙漠植物为食物来源的沙漠动物,例如蜂鸟、蝴蝶、走鹃、啮齿动物等,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科普意义。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图9)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亚洲荒漠植物亚区类型植物园[19],园内的荒漠植物收集展示园、沙漠植物活体种植标本园等展示区便属于沙漠植物专类园的范畴,栽植许多具有荒漠适应性性状的植物,它们在面对缺水、高温和强风等诸多不利环境因素下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美洲和非洲的植物园也同样设有以仙人掌及多肉植物为主的栽培区。深圳仙湖植物园从1992年起就建立了占地约10 hm2的沙漠植物区,拥有三个大型展览温室和三个生产温室,引进了1 000多种(含品种)沙漠植物。

图9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Fig.9 Turpan Desert Botanical Garden

5.4 水生植物园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湿地环境的过渡性、生物群落的相兼性、所处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使湿地边界的划分非常困难[20]。加强湿地生态的保护和示范是最近20年风景园林纷纷解读的课题,水生植物园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示湿生植物本身,同样也能助力研究其应用方式和生长条件。该类专类园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物资源异常丰富,不仅有大量的自然林地和水生植物,同时还是鸟类和鱼类的自然栖息地,是集生态旅游、科学考察、动植物研究于一体的特色专类园。

太原植物园中的水景园以核心区的人工湖为景观基础,根据水深程度划分不同的生境岛,对不同植物类型进行分区展示,如沉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植物以及挺水植物等。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水生植物园环境优越,水面面积约13 hm2,其中的前湖大水面作为自然水生植物分区,主要展现野趣风光;月牙池则为水生花卉展示区,拥有162种荷花、16种睡莲及其他水生花卉[21]。

5.5 下沉式植物专类园

下沉式植物专类园与沉床花园的概念密切相关。沉床花园是指在地势低洼的地形下,通过对地形逐渐或整体下降的处理方式,在最低点设置水池、种植植物的景观。大部分沉床花园最初都是矿坑,针对各个矿种,不同的地貌特征、基岩特性、土壤性质、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植被修复方法和人工介入方式,在设计语言和建造材料上又限定适合于场地和地域的类型,形成统一中又有丰富变化的景观[22]。以加拿大布查特花园为例,其中的沉床花园依山而建,是由石灰矿场开采后留下的大坑经过填埋造山和种植名贵树木、珍贵花卉等手法改建而来(图10),可以说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景观最优美、棕地修复最成功的沉床花园。

图10 布查特花园中的沉床花园景观Fig.10 A view of the sunken garden in Butchart Garden

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西北角的矿坑花园则是近年来广为人知的沉床专类园。整个修复式花园基于人工采矿遗迹修建,运用生态修复设计原则和地形重塑、构建新的生物群落、保留岩壁景观等策略,使矿坑花园在阳光、雨水的自然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6 结语

随着风景园林领域的不断发展,专类园的各种类型更加多元化,并且在城市绿地中展示其独特的风采[23]。本文主要围绕专类园的分类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使现存类别明朗化,为未来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专类园既能倡导自然、丰富景观、保护植物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兼具科学研究和教育普及功能;同样地,植物专类园是避免主题概念庸俗化、风格特征同质化、植物配置单调化的“灵丹妙药”。研究、明确、发展和建设各种类型的植物专类园是具有必要与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希望未来能将植物配置的范围进一步延展,让植物专类园走进城市,走进社区,走进单位绿地,在乡村振兴、双碳战略、绿水青山、公园城市中发出熠熠的光芒。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绘。

猜你喜欢

专类植物园植物
植物园的“虎”明星
跟动物聊国家植物园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大暑傍晚的中山植物园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专类植物园中植物景观营造分析——以南昌滨江月季园为例
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状况研究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