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县全面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下)
2023-09-25韩东起
记者/韩东起
接2023 年第14 期 (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移风易俗树新风。一是深入开展各类基层文艺活动。深入开展各类基层文艺活动,全年共举办“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活动20场、“春风村雨”活动30场、戏曲进乡村活动17 场、琼剧下乡惠民演出活动12 场、“一镇一演”文艺汇演活动4场等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共计84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0000多人次。组织开展第一届“最美澄迈人”评选活动,举办澄迈县首届“最美澄迈人”颁奖晚会,对5 个类别共25 名“最美澄迈人”予以表彰奖励。二是全面加强乡村移风易俗建设。开展乡风文明“七个倡导”活动,通过制作展播专题公益宣传片、移风易俗文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助推农村地区塑造文明乡风。大力推广积分制,以户为单位,将乡风文明、家庭美德等村庄事务量化为积分,以积分兑换物品,激励村民崇尚文明行为。三是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依托网上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0场,极大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新的阅读需求。在金江大拉、老城坡脑等农家书屋开展“新春喜阅读、书伴成长”主题阅读活动5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引导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读书氛围。举办12期2022年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培训班在各镇指定农家书屋举行,全县共144名农家书屋管理员参加了此轮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升了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共放映1788 场公益电影,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2022年,县委、县政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澄迈县“能力提升建设年”26项重点事项加以实施,明确今年澄迈县2022 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目标任务。深入全县各基层所、站,对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捋清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整改措施,加强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的动态化管理,组织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五是持之以恒打造群众文化品牌。澄迈县在坚持不懈开展好现有文化品牌活动的基础上,牢牢抓住 “一镇一演”群众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品牌的拓展效应和带动效应。截止2022 年,澄迈“一镇一演”群众文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2届。“一镇一演”群众文化活动通过各乡镇自发组织、集中展演、互动交流、比赛评比的模式,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调动了各镇群众文化资源,实现了人民群众自办文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目标,成为澄迈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面旗帜。
澄迈县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村社会服务能力。一是提升乡村办学水平。计划投资约7.21亿元打造澄迈县乡镇集中寄宿制办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目前12个集中寄宿制办学已经全面启动,其中澄迈县大丰、中兴、新吴、昆仑等学校集中寄宿制办学工程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100%。二是提升乡村医疗水平。自2017年起每年从持有澄迈县户籍并且被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录取的当年考生中选招15名医学生进行定向免费培养,已成功招录到64名免费培养定向医学生,目前今年澄迈县培养的第一批定向医学生已毕业并参加澄迈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持续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构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学影像诊断平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心电诊断,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医院利益共享,提高远程诊疗各方积极性,2022年提供心电图远程诊断服务1992人次。三是提升特殊人群服务水平。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澄迈县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和“澄迈县社区精神康复服务项目”,对澄迈县登记在册的6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享受低保的特困独居老人等人群提供不上门居家养老服务,同时在澄迈县辖区内建立五个集中服务点,为200名居家精神残障人员建立档案,开展社区精神康复服务。开展敬老院盘活、日间照料中心启用工作,正式启动运营澄迈县养老服务中心昆仑分院,新增普惠型养老床位 38 张,并将三家闲置乡镇敬老院改为日料照料中心运营,截至目前,澄迈县所有日料照料中心已全部投入运营。四是统筹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明确创建指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乡镇自筹、社会捐助”多元投入机制,统筹安排1800万元用于支持澄迈县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目前正在指导福山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镇,指导高山朗村委会等八个村委会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五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创新契合乡村振兴的金融产品。围绕多元经营主体,打造以小额信贷为主的个体农户信贷产品体系,以及家庭农场专项贷款、农民合作社专项贷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品种体系;围绕农业产业链,推动金融机构在应收账款、物流服务等领域开展龙头企业+农户,订单+保单+信贷等金融服务创新;围绕重点特色涉农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慧牛贷、光伏贷、槟榔贷等特色涉农信贷产品;围绕抵质押和联保等服务,开发“渔船抵押贷款+农户联保”、“林权抵押+农户联保”、“土地经营权+农机具抵押”及应收账款质押等抵质押贷款模式,完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布局。目前全县共创新涉农信贷产品达14种。六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澄迈县农户信息已完成采集数55368户,采集完成率达100%。开展以“信用户”评定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乡村振兴文明信用工程,并选取了信用基础较好的个别村开展“信用+信贷”模式试点,澄迈农商银行通过“整村授信”模式向新兴苗村全村64户村民发放信用贷款647万元,呈现出政银农多方共赢的新格局。
(八)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进基层党组织现代化建设。一是注重统筹谋划,压紧责任抓落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等相继召开25 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县委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列入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意见进行部署,切实做到学懂悟透,并作为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遵循,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二是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常态化选派驻村干部,做好村级干部队伍轮训,扎实推进“双学历”工程。将乡镇干部、村(社区)“两委”干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党组织负责人、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等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常态化培训,实现县直属部门机关干部、乡镇干部等4238人进行全覆盖培训,培训率达到100%。三是推动人才向基层倾斜。落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和2022 年乡村振兴指导员招聘等工作,开展澄迈县第七期返乡入乡大学生自主创业评选暨第三期农村党员自主创业评选工作,为1313 名返乡入乡创业大学生和6 名农村党员发放扶持奖励资金合计134 万元。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注重选拔使用经过基层历练、实践考验的干部,对在急难险重任务工作中政治过硬、敢于担当、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优先提拔重用,2022年提拔重用的70名干部中,18 名为在乡村振兴等重大工作一线中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干部。积极推进双学历双轮训工程。2022 年双学历大专报名113 人,中专报名296 人,超额完成本年度招生任务;推动与海南开放大学合作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本科学历教育工程,招收50名学员。四是夯实人才工作基础,推动工作高效落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澄迈县实际,印发《中共澄迈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澄迈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推动聚才能力和人才效能显著增强。组织招聘第四批2022 年乡村振兴指导员(党建指导员、社会工作者)70 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选送10 名农村实用人才参加省乡村技艺技能竞赛,1 人获得咖啡技能二等奖、1 人获得商务/电子商务师技能优胜奖。澄迈县致富带头人吴一帆荣获第二届“海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
二、工作亮点
(一)实施人才创新驱动,扶持返乡大学生创业。澄迈大力实施人才驱动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出台和落实资金扶持、税收优待等4方面15条返乡大学生创业优惠举措,共开展6期扶持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评选工作,扶持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共250人次,累计注入财政资金1682万元,拉动创业资金2亿元。先后吸引290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册多个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带动解决农村就业近5000人。如,由返乡大学生创办的才存共享农庄,先后吸引25名大学生(其中硕士2名)返乡创业,共注册企业25家,解决50余名当地劳动力的就业,2017年以来,每年为社区集体增收3万元,2022年有望为社区集体增收10万元。
(二)坚持品牌强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澄迈县聚力打造“6+2”(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澄迈山柚油、无核荔枝、无籽蜜柚+澄迈凤梨、大丰妃子笑)品牌矩阵,2022 年“6+2”农业品牌种植规模达到17.57 万亩,收获面积11.58 万亩、同比增长5.8%,覆盖全县7个镇8300多户农户,产值预计13.79亿、同比增长8.24%。如,桥头镇沙土村村聚焦地瓜产业品牌化、规模化,成立全民所有制村集体企业,先后发动890余户农户种植地瓜16000 亩,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共10 家,桥头镇沙土村 95%的村民住进新房,地瓜产业发展极大助力了乡村振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澄迈福橙
(三)打造“党建+”模式、“一村一品”模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澄迈县委县政府持续用力抓基层强基础,不断探索“党建+”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如,福山镇敦茶村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发展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风民俗和特色农业资源,致力打造果蔬种植及加工产业基地,同时全面拓展农业休闲、体验等业态,走出一条农旅结合、以农兴旅、以旅富农的发展新路子。加乐镇长岭村委会效古村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建设,全村沉香发展以澄迈雅尚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积极探索沉香培育、科学种植与深加工和产业化发展,引导全村沉香种植面积达1280多亩,其中种植白木香树1120多亩、奇楠香树160亩。已研发沉香油、沉香茶、沉香酒、沉香沐浴露等产品,年产值800 余万元,已逐步构建成沉香育苗、种植、加工、展销、基地示范等为一体的产业村和产业链条。效古村获评为“海南省三椰级乡村旅游点”,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四)创新模式,探索生态振兴新思路。澄迈县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以饲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为方向,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和龙头企业带动等办法,充分挖掘秸秆价值。积极发动群众自主收集秸秆,动员村级组建秸秆收储合作社,开展秸秆收储工作,探索形成“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如由澄迈润来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利用牛羊类、鸡类、秸秆、污泥、椰糠木糠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原料搅拌发酵后制作生物有机肥,以蚯蚓养殖消耗、处理有机废弃物为循环基础,再利用蚯蚓粪作为基床在棚下种植芽菜、蘑菇等喜阴作物,最终形成以有机农产品、生物有机肥、蚯蚓粪有机肥、蚯蚓活体为产出物的规模化有机生态立体循环农业项目,年产约500 吨绿色有机农产品,约1 万吨优质生物有机肥、蚯蚓粪有机肥。秸秆综合利用可最大程度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数量,使农业生产转向生态型生产,探索生态振兴新思路。
无籽蜜柚
(五)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数字化发展。构建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建立“网格—村(社区)—镇政府—县级部门—指挥中心”五级管理指挥体系,各级网格员利用平台线上接收、转派、回应群众各种诉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线下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截止2022年12月16日,平台入群居民数14.9万人、入群率97%,基本上做到了“家家都进群”,实现县域居民全员管理和指挥动员。居民群众利用平台反映问题诉求已经成为常态,各镇使用平台发通知、公告,开展了反电诈、疫情防控、疫苗接种、秸秆禁烧、六水共治、台风预警等。截止2022 年12 月16 日,共接收到巡查上报事件数257 件、居民诉求事件数943 件,总共接收1200 件,已办结1131件,办结率94%。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性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农业农村工作面广量大,在基层治理、产业振兴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夯实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农产品的品牌力不足。澄迈主要以初加工为主,产业链短散,一些优质农产品只能作为原料进行销售,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能力弱。三是基层专业人才需要进一步补充。基层干部队伍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年纪偏大。农村专业人才缺乏,农技服务队伍力量较薄弱。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基层治理工作,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着力抓好村党支部带头人队伍建设,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把基层治理作为实现乡村文明的重要举措,与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一体推进。持续抓好“返乡入乡大学生创业扶持工程、乡村振兴指导员引育工程、共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工程”三大育才项目,精准选派驻村干部,突出因村选派、因岗选派,立足派驻村实际,充分结合选派单位职能及驻村干部个人特长等方面,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最大效能。在农村地区全面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以“六治”(即治懒散、治酗酒、治私彩、治浪费、治不孝、治脏乱)为抓手,帮助农村居民摒弃陈规陋习。坚持“红黑榜”、积分制等做法,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提升群众发展内生动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力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水、电、路、气、讯、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高质量完成户厕改造任务、厕所防渗漏改造任务和农村公厕建设任务;加大对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力度,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医疗设备;实时跟踪督导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协调县人社局、县就业局和各镇针对性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专场招聘会,主动上门对接企业了解掌握用工需求,提高招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持续加大就近就地岗位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工和提升群众发展内生动力。
(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认识到自己是乡村振兴的“创客”而不是“看客”,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实时跟踪督导促进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协调县人社局、县就业局和各镇针对性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专场招聘会,主动上门对接企业了解掌握用工需求,提高招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持续加大就近就地岗位开发,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务工和提升群众发展内生动力。
(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用好冬交会平台,积极组织农业品牌种植户、经营企业参加今年冬交会,积极推介澄迈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及澄迈农业特色品牌,借助“冬交会”这一平台提高澄迈农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澄迈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精准推送政策,全面梳理今年中央和省里出台的系列稳经济大盘政策,用好用活各类政策,下好“及时雨”,送好“雪中炭”,充分释放现有政策效能,通过有力强化政策和充分用好政策,真正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助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