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校地融合新路径 集聚栖霞发展新动能

2023-09-25蒋维高颖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研究室

安徽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栖霞区企业

文/蒋维 高颖(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研究室)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重要源头,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资源和重要力量。南京市栖霞区坐拥18 所高校20 万师生的科教人才资源,是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高等教育集聚区,推进校地融合既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一招,也是提升区域能级、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栖霞区牢牢把握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契机,依托“仙林大学城创新圈、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圈、栖霞行政区孵化圈”三圈融合发展优势,深入挖掘驻区高校院所科教资源,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路径,大量优质人才在栖霞区创新创业,一批科技成果在栖霞区转移转化,呈现出高校与城市双向赋能、双向服务、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一、栖霞区校地创新对接现状

1.建章立制,高位推动常态长效

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行政资源与高校科创资源整合,形成全覆盖、常态化的校地对接机制。19 名区领导挂钩联系驻宁、驻区22 所高校;区部门、街道和园区(平台)精准对接100 个院(系)和4 所驻区科研院所,高频次开展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深度剖析学术研究价值、共同挖掘行业市场需求。2020 年,区委创新委员会实体化运作,栖霞高新区完成去行政化改革,创新工作体系和平台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21 年,建立“区政府- 驻区”高校联席会议机制,形成常态化校地交流的制度化举措。同时,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定位,靶向制定高校科创主体扶持政策。2022 年出台“科技创新22 条”“新医药政策20 条”等系列政策,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集成落地,推进符合区域实际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 年以来,已投入新型研发机构扶持资金2.2 亿元,为前沿技术研发、初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紧密互动,人才交流持续深化

广泛开展高校、政府、企业间各层级人才交流,促进学术研究、行政管理、产业应用等环节高度连通。全面发挥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功能,先后有15 批“科技镇长”担任校地合作联络员、组织员,推动科技创新管理重心下移,提高资源链接质效。促成仙林大学城60余名高校拔尖人才担任企业首席科学家,74 名在职教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支持辖区3 位院士与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实现理论研究阵地与产业发展前沿的深度衔接。充分发挥创新联合体作用,先后组建栖霞区“双碳”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栖霞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联盟,建立联盟成员长效沟通机制,推进成果共享、信息互通。

3.加速聚合,科创载体量质齐升

坚持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支持产业园区、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全面集聚,助推高校研发成果持续转化。先后投入300 亿元建设G312 产业创新带,沿线建成15 个科技园区,科创载体面积达500 万平方米。按照大学校区、双创园区、人才社区共建模式,加快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与驻区高校共建2 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5 家大学科技园,与马德里大学共建“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南京创新中心”。建成市级新型研发机构57 家,累计孵化引进企业1200 余家,实现营收85.6 亿元,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2034 家。

4.聚焦产出,成果转化更加丰硕

紧扣市场需求,大力推动高校创新成果转化。2018 年起,创新打造“霞科行”技术转移市场,成立栖霞区科学技术转移联盟,深度整合高校研发平台和技术专家,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依托,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675 项,合同金额总计4.35 亿元,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与南京大学合作共建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总院,重点负责产业化研发、校地校企合作,已累计引进企业59 家,主营业务收入6000 万元,申请知识产权204 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形成了“基础服务、技术服务、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集成体系。

二、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与企业定位不一致

高校研发主要以“技术领先”为导向,而企业以“经济价值”为导向,双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校地融合实践中,高校专家学者容易将学术领先与市场应用价值等同,但企业则更多从市场竞争、推广成本等方面进行判断。这种定位上的差异导致很多科研成果不具备直接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能力,后期需要持续投入进行改进完善;而企业对于此类科技成果的投资意愿不高,双方在供求关系上出现了错位。

2.高校创新机构效能不高

部分高校的创新工作由学院直接承担,缺乏统一的对接机构,存在研发与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限制了高校创新资源与地方的有效衔接。在全区5座大学科技园中,实际与栖霞区合作共建的仅南京师范大学一家,其他在栖霞区设立的科技园仅有办公功能,管理等权限仍归校本部所有,后期的研发成果容易流失。

3.高校成果转化成效不明显

据统计,目前栖霞区高校共拥有发明专利1400多项,2022 年区内高校技术合同登记2416 项,金额7.32 亿元,占全区技术合同比重仅为10.9%。栖霞区技术成果转移平台成立五年间(2018 年至2022 年),共有13 所驻区高校加入技术转移联盟,签订技术交易合同数占比35.23%,合同总额占总量的17.26%,成功实现技术转移转化的占比并不高,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地理信息、新材料等优势学科,也无项目在技术转移平台签约。反观企业端,区内915 家高新技术企业,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数量较大,但2022 年与驻区高校签约项目仅14 项(只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 家高校),总额只有451 万元,一些项目甚至被其他地区招引落地,一些建设项目、科研设备投资均在外区纳入统计,未能转化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实物量”。

三、对策建议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升温,核心人才、研发成果、市场份额的争夺将逐渐成为地区间竞争的关键。政府必须进一步发挥媒介作用,紧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整合创新主体和市场资源,精准选取研发项目和市场运作模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金融支持”创新全链条,将高校科创资源转化为更有价值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1.探索“点播式”共建,精准推动资源链接

加强研发端跟踪研判,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为菜单,结合市场前景、企业资源等,对高校研发科目应用前景进行研判,实行“点播式”对接,挖掘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完善对高校创新主体的跟踪考核评估,对于扶持政策、补助资金等实施后置效果评估,对表现不佳的项目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停止项目合作,确保政策资金用到刀刃上、科技研发取得真成效。聚焦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更加审慎看待项目由研发走向市场的过程,充分考虑转化的风险成本。对于参与成果转化的企业,既鼓励支持,也要综合考量其资本规模、行业经验和转化能力等,做好识别与筛选。在科创企业扶持政策方面,注重为有潜力的初创企业、资本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赋能,通过双向发力,提高研发和转化能力,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

2.建设“端口式”载体,实现产研无缝衔接

加速园区载体建设,聚焦载体硬件条件、企业结构和服务水平,有序开展改造提升。加快栖霞高新区、新港高新园等园区平台建设,整合更多初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完善房租减免、物业服务等扶持政策,为更多高质量、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优越的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结合“紫金山英才计划”实施和海智基地建设,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广泛招引国内外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各类人才加盟各创新载体,为重点产业领域的高校研发团队、公共技术平台、科技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积极联动校友资源。紧密联系走出校园、深入市场的校友群体,招揽更多优质创新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扩大栖霞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做大做强科技创新共同体。

3.推出“定制式”服务,持续赋能创新主体

优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霞科贷”产品功能,积极为高潜力初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联系各类天使投资和专项贷款,扩大社会资本参与规模,为原始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优化市场服务,为高校创新主体培养职业经理人、技术专员队伍,提高研发成果项目转化、场景应用规模,为科研成果提供更加专业的市场保障。优化人才服务,丰富海智湾·紫东、东南青年汇等人才街区功能,加强居住区物业管理和生活配套,改善居住、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为各类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在子女入学、医疗等多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解决生活后顾之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4.深化“互惠式”合作,做好资源共建共享

深入对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完善合作机制,促进高校人才、科研、教育优势与栖霞区产业、环境、政策优势深度融合,形成“一校、一品、一特、一园”校地融合格局,打造创新企业和高端产业创新集群,共同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再上新台阶。探索建立共享实验室、共享代工厂等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经济效益上的互利协同发展。加强部门协同,布局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研发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企业协同,支持南京都市圈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产业链整体研发水平提升,合力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氛围。

猜你喜欢

栖霞区企业
栖霞区燕子矶街道:“三线三心”绘就最大侨心圆
企业
企业
企业
春风送暖 侨青献爱——南京市栖霞区对接省侨青会开展公益捐助行动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栖霞区试点先行 以信息化推动监管精细化
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4 出土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