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最后一公里”赛道堵点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3-09-25黄叙新邹振宇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科创蜀山科学岛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文/黄叙新 邹振宇(.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科创蜀山科学岛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下,科技和经济已然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如何点燃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实现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赛道堵点,建立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闭环式的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

安徽省在科技创新治理过程中,坚持以转移转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孵化”问题、“对接”问题、“种子”问题等制约成果转移转化的突出因素,探索建立寻找捕捉、展示路演、孵化对接、向往汇聚、融资放大等机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成效初显。相继出台《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修订)》《安徽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等文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捕捉发现对接机制,安徽省首创“人才团队+科技成果+政府参股+赋权激励”模式并持续不断深化,累计扶持320 个团队在皖创新创业,被国务院发文推广;合肥市在全国首创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专班,2022 年专班对接捕捉高校院所等可转化科技成果超1000 项,科技成果转化新成立企业超200 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融合机制,安徽省高标准打造“科大硅谷”改革试验田,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创新载体,聚合皖企服务云等科创资源,引导科技成果上平台、中小企业用平台;加快打造“基金丛林”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基金“扶早”“扶小”“扶优”力度。2022 年,“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入驻总用户24.2 万家,服务企业55.7万次,实现交易总额36.2 亿元;全省吸纳和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到5287.54 亿元,技术交易持续提升,稳定保持“进大于出”。

随着安徽省多管齐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原始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始创新成果世界领先,“人造太阳”实现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下等离子体稳定运行403 秒的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改写了尘封23 年的历史,“九章”“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重大成果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铁基高温超导体、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等3 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 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评选中,安徽两项成果入选。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工业软件几何内核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全色光显、高保暖材料等“黑科技”闪耀冬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成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安徽省科技成果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仍然是制约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问题。

1.供需有错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源头供给质量不高、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阻碍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科技成果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需要。“科创+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不健全,以市场为需求的转化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科技中介服务滞后造成科技成果供需匹配信息分散割裂。无法将成果与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匹配,成为进一步加剧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因素之一。2020 年5 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可见,完善技术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已经成为现阶段的重要目标。

2.转化缺动力,科研成果利益分配依据待细化

在政策制定上,尽快建立统一、权威、可执行的成果利益分配标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大多属于职务发明,如何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势在必行。201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规定:涉及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的情况,对相关人员给予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比例的奖励与报酬;涉及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情况,相关人员从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但是部分高校科研项目承接一般仍采取团队合作模式,其科研成果大多向企业一次性收取知识产权转让费用,由受让企业进行后续的场景转化和市场化投产,研发团队则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转让收益的分成,此类分配模式缺乏长远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科研人员从试验场走上生产线的全链条跟进热情。

3.估值难精准,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待完善

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有赖于科技市场参与各方对科技成果价值的一致评价,而如何实现精准估值则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核心命题。现阶段而言,一是缺乏系统完善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标准。科研院所相关技术价值的衡量因素多元化,导致了标准化的评估体系难以顺利推进,科研院所技术转移存在信息不对称、评估难度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科技评估工作管理不规范、评估市场不完善。科技评估工作涉及专利学、会计学、工程技术、市场学、法学等多门科学,一方面市场上评估机构数量少,执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监管,评估中存在操作不规范、鉴定不科学、数据不准确等现象,加之科技评估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也相对滞后,技术成果、市场需求等信息流动慢、范围窄,这些都影响了科技评估的效率,从而导致在转化落地阶段无法迅速实现科研成果的精准估值。

4.投资担风险,转化成果应用场景不充分

科技成果具有生命周期,只有尽快转化或投入应用,科技成果才能实现最大值。否则,随着技术迭代或潜在竞争者的不断涌现,科技成果将面临“贬值”或“折旧”的风险。由于新技术、新成果在初步走上市场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市场经济下企业害怕承担风险而不敢立即投产使用,导致科研成果在初期阶段销路少、应用难。一般来说,越是新的、投资大的成果,其风险性越大。即使是技术成熟的成果,企业购买后投入生产的费用也大大超过购买成果本身的费用。因此,在进行成果落地转化时,由于企业不愿承担风险或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一些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科技成果只能长期停留在“样品”的水平,最多只能在实验室中少量生产,无法大规模批量化应用,极大影响了成果的转化速度。

三、推动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针对科技成果“沉睡”的真正原因,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全链条培育,科学设立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转化机制

壮大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供需两端双向发力,建立产教研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汇聚和产业集聚的优势,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互促联动。具体来说,一是深入改革职称评定、人才竞聘等考评机制,引入科技成果考核维度。以企业实际生产与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相关量化考核评价机制,更好地让科技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实际发展。二是加强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技术要素交易市场网络体系,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制度,创造技术市场主体平等获得信息的条件,降低信息获取的难度和成本。在政策供给方面,加速构建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置模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吸引更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共同投入科技创新。以合肥市种子基金为例,合肥科创集团与其所属合肥产投集团旗下的创新投、产投等投资平台,共同进行种子基金的投资工作。截至2022年底,合肥市种子基金召开立项会9 次,审议项目66个;召开投委会7 次,审议项目43 个,过会总金额超过8000 万元,签约放款项目26 个,合计5000 余万元。三是建立企业、中介组织和高校院所三方共同参与的“定制化科研”联盟。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融合、需求对接,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从源头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境。以合肥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班为例,2022 年累计发掘具有潜在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项目200 余项,累计帮助成果完成人新设企业80 余家,转化成功率高达20%。联合市相关单位、各县(市、区)、院校、创新平台共同承办120 余场科技成果转化专场路演活动,并在相关平台进行直播,为100 多个项目团队提供展示平台及市场分析、团队优化、股权架构、公司注册等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2.多维度激励,科学健全“大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

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上下统一且权威的科技人才评价和成果转化分配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近年来,随着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首次以国家文件形式明确了科研人员对职务科技成果的相关权利。职务科技成果产权激励的明确规定有效提升了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的地位,激发了科研人员投身研发工作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为评职称、写论文而进行科技创新的工作窘境。因此,在未来赋权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明确高校、科研人员等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建立合理的权属分配模式;另一方面要形成简单清晰的确权流程,构建具体且合理的科研人员尽职免责机制,为科研人员真正解缚松绑。同时,对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加大成果转化评价指标权重,突出市场和企业评价,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推进产学研有效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3.全方位优化,科学改革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制,鼓励技术转移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成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参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形成成果转化应用快速响应机制。另一方面鼓励高校与投资公司共同合作,建立多维度成果评价分析体系,从高校、企业家、政府全方位、多角度评估科研成果,从成熟度、应用场景等维度,判断其接近市场的程度,掌握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的情况;企业家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前景从企业端口审视高校院所现有专利;政府相关部门从政府端口考察高校院所的优势专利情况,以及专利与本地产业发展的结合度等。

4.多元化投入,科学制定成果产品应用保护机制

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在成果应用环节,突出重点领域、先试先用,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示范应用场景。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处行业领域、团队成员结构、初始资金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开展初创型企业“扶一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帮一把”、重大创新成果“推一把”的方式,构建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的“扶帮推”政策体系,常态化开展科技型企业“双需”对接会。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政府采购、支持首采首购、优秀场景评选支持等配套政策措施,加大“三新”“三首”产品的宣传力度,加速“三新”“三首”产品推广力度,加强“三新”“三首”产品保护力度,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科研人员科技成果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