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2023-09-25段杰婧张俊梅赵琼蕊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7期
关键词:发文英文聚类

段杰婧,张俊梅,赵琼蕊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新型人类感染性β 冠状病毒[1-2]。 在医疗卫生事业中,临床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护理在降低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可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3]。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医务工作者,为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事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4]。与此同时,全球各地的科研工作者从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防控策略、诊断和治疗以及流行病学史等方面展开一系列的研究[5]。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借助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并绘制一系列可视化图谱,以了解其护理的发展趋势及研究热点,为护理人员今后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及研究方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获得中文文献,英文文献选自Web of Science 数据库(WoS),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2月1日—2021年3月1日。中文检索式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OR 新冠肺炎) AND (护理OR 护士),文献分类选择期刊,通过高级检索共获得文献2 002 篇,经过手动剔除重复、无作者、发言、索引目录等无效文献,最终获得中文文献1 962 篇。英文检索式为:(COVID-19 OR coronavirus OR SARS-CoV-2)AND (nurs*),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 和Review,语种选择英语,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通过高级检索共获得文献1 609 篇,经过去重处理后最终获得英文文献1 533篇。

1.2 方法

将CNKI 中最终筛选出的中文文献以Refworks 格式导出,WoS 中最终筛选出的英文文献以纯文本格式导出,并分别导入CiteSpace 5.7.R2 进行可视化分析。参数设置为:时间跨度自2019 年12 月—2020 年3 月,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节点类型选取作者、机构、国家、关键词作共现分析并绘制可视图谱。其他参数均为系统默认参数值。鉴于论文发表的周期性,作者按照同样的检索方法检索了2021年4 月—2022 年8 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获得中文文献550 篇,英文文献1 825 篇,新的数据分析结果将在小结处进行叙述。

2 结果

2.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

2.1.1 发文量 由于文献的时间年份跨度较短,并且所选两个文献库中只能统计年度发文量,无法更精准展示发文量的趋势变化,因此采取双人手动筛选月发文量。中文文献月发文量见图1,借助CNKI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的分析。疫情自2019 年12 月底暴发以来,各大期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相关研究优先录用,自2020 年1 月开始的4 篇发文量逐步攀升,到2020 年4 月的发文量469 篇到达顶峰,之后每月有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发文量维持在每月100 篇左右。英文文献月发文量见图2,借助WoS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发文量的分析,发文量的变化与中文文献有所不同。自2020 年3 月开始,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并在2020年的7月、11月和2021年的1 月达到三个高峰,月发文量保持在100~200 篇左右。

图1 中文文献发文量

图2 英文文献发文量

2.1.2 发文作者统计分析 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前5 名的作者见表1,CNKI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为汪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33 篇),其次为曾铁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1 篇)和王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1篇)。WoS发文量前5名的作者中,其中3位均来自中国。图3为中文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其中节点数量为166 个,连线数量167 条, 密度为0.012 2。各个作者之间有散在的合作关系,并形成几个小的合作团体,但是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合作较少。代表性的团体主要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汪晖、曾铁英、刘莉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疫情期间的护理管理、专家共识以及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等。图4 为英文文献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其中节点数量为160个,连线数量406条, 密度为0.031 9。作者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密切,并形成几个相对稳定的合作团体,但是团体与团体之间的合作不明显。代表性的团体主要以SUJAN C REDDY、KELLY M HATFIELD 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疫情期间美国养老院以及护理机构中新冠肺炎的感染现状以及感染的预防,注重对老年人以及长期护理机构的研究等。

图3 中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4 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2.1.3 发文机构统计分析 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前5 的机构见表2,CNKI发文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发文量28篇,为发文量最高的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文量24篇紧跟其后;其次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文量17 篇。由于数据统计时未合并二级单位,因此发文量前4 的机构均隶属于华中科技大学。WoS 发文量:发文量最高的机构仍然是华中科技大学(41 篇),武汉大学以29 篇位于其后。美国的发文机构占比最大,发文量前5 的机构中3 家机构位于美国,总发文量达69篇。

表2 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前5的机构

其中文文献发文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节点为136 个,连线数量111 条,密度为0.012 1。各个研究机构分布较为零散,没有明显的跨机构合作研究,只有同一研究机构内部之间的部分合作,如华中科技大学各附属医院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为英文文献发文机构的合作网络图谱显示,节点为214个,连线数量279条,密度为0.012 2。各个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广泛,表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以及四川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

2.1.4 关键词统计分析 中英文文献中出现频次位于前5位的关键词见表3,其中大多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及护理的相关同义词为主。关键词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研究内容的高度精炼和总结,体现出文章的研究方向和价值。通过CiteSpace 软件对中文文献关键词进行共现(图5)以及聚类分析,共得到13个聚类。根据每一个聚类研究的领域和热点不同又将13 个聚类分成5 组,其中包括新冠肺炎护理、护理管理以及心理状况的研究。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后共形成19 个聚类,选取范围最大的13 个聚类。根据每一个聚类研究的领域和热点不同又将13 个聚类分成4 组,见表4,其中包括新冠肺炎远程医疗、养老院长期护理、心理健康以及质性研究等。每个聚类中选取的主要主题词为占比前3名的关键词。

表3 中文关键词聚类分组

表4 英文关键词聚类分组

图5 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3 讨论

3.1 新冠肺炎的专科护理

通过聚类结果以及评阅文献可以发现,由于疫情发生突然,各大医院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没有具体的标准和准则,大多依据现有的护理措施,并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更新颁布的最新疫情防控措施,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尤其是针对急危重患者、新生儿、孕产妇等一些特殊群体,在疫情期未得到控制期间其护理极为重要。例如梁如冰等[6]对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护理研究中,一位5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伴呼吸困难24 d”入院,肺部CT 提示双肺散在磨玻璃影且进行性加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通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考虑新冠肺炎确诊成立。通过将患者安置于负压病房内,经周密的护理程序,对患者密闭式吸痰、气管插管、床旁血液滤过、管路、皮肤等精心护理,患者虽先后进行2 次抢救,但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后病情稳定。张帆等[7]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妊娠期孕妇居家护理提供指导策略,探讨了妊娠不同时期合理的产检时间安排,隔离期间的自我防护方法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资源进行自我监护,如远程胎心监护等,帮助孕妇顺利平稳度过妊娠期,保障母婴安全。

3.2 护理管理及专家共识

疫情期间多家医院被指定为该地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为了保障确诊患者尽快收治,在院方的统一指挥和调配下,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如完善护理组织框架、建立护理规章制度、强化感染防控、加强团队合作及凝聚力,妥善调配物资等[8-10]。胡露红[8]等在新冠肺炎危重定点医院整建制协作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中指出,战时情况下,全国范围内调动大量医护人员,整建制接管大型医院的病区,对本院的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病区护理规章模式的系统梳理,对战时医疗机构护理的凝聚以及救治能力提供参考,为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的护理管理应急能力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同时,研究者们在新冠肺炎期间对于负压病房楼的建立和护理管理[9]以及产房的应急管理[10]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有效地保障了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规范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模式,一些护理规范专家共识相继而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刘义兰等[11]和胡德英[12]等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几轮的线上线下会议讨论及专家问询,确立了发热门诊的护理规范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心理护理模式规范并形成共识。其中,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从病房的设置管理,到工作人员培训防护以及患者的就诊环节等六大部分出发;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心理护理专家共识在心理护理的定义、常见心理反应、心理护理流程以及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等方面,为发热门诊的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规范提供参考。

3.3 护理人员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状况

护理人员作为抗疫救援队伍的核心力量,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救援队伍中的护理人员不仅来自急诊及重症监护室,同时还包括普通病房。由于疫情暴发突然,他们没有充足的准备和应对经验,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容易出现心理功能紊乱。徐明川等[13]在其医院首批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护士存在心理应激反应,41 名抗疫护士中在2周内有35 人(85.4%)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等。一项在阿曼地区对1 130名护士疫情期间心理影响的横断面调查中同样发现较大比例的心理障碍,压力(75.6%)、睡眠障碍(73.7%)、焦虑(44.2%)和抑郁(38.5%)为主要问题,其中年龄在18~30 岁的一线护士风险更高[14]。然而,在一项抗击新冠肺炎一线护士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中发现,在抗疫过程中,护士虽然有害怕被感染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等负面情绪,但同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价值的体现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不断地与负面情绪做抗争,逐步对今后的抗疫工作充满信心[15]。在应对心理压力的干预措施上,提供远程健康同伴支持小组和个人咨询的方法是一个有用的模式,为一线临床工作者在这场正在进行的世界性危机中提供情绪支持。

3.4 养老院长期护理

通过对WoS中文献关键词聚类结果发现,由于国外许多欧美发达国家步入人口老龄化时间早,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养老院机构发展壮大,因此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养老院护理机构。据最近的研究统计显示,美国养老院居民死亡人数占据新冠肺炎死亡总数的35%[16],一些欧洲国家(如法国和爱尔兰)报告说,养老院的居民占死亡人数的50%[17],而在加拿大更占据高达死亡总数的66%至81%[18],保护养老院居民免受新冠肺炎侵害的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Kevin A Brown 等[19]在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疗养院拥挤程度与COVID-19 感染和死亡率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618 家养老院78 607 名居民中进行,其中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为5 218(6.6%),死亡人数占1 452(1.8%)。但各家养老院感染分布情况不同,部分养老院建立时间较早,空间布局不完善,单人间少,人群聚集程度高,拥挤指数高的机构发病率为9.7%,死亡率为2.7%,拥挤指数低的机构发病率为2.7%,死亡率为1.3%。同样的养老院危机也发生在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排名第三的西班牙,养老院照顾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多年来收入不断下降,财务状况也不稳定,由于防护物资的匮乏,养老院并不是优先考虑的对象,而医院是第一位的,且几十年来忽视长期护理政策,未能重视和投资一个安全有效的长期护理体系[20],这些因素使得许多机构对大流行准备不足,阻止新冠肺炎在疗养院的传播并非易事。

3.5 远程医疗护理

卫生保健服务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面临独特的挑战,随着卫生系统的重新配置,远程医疗在此期间起到了重要桥梁作用[21]。以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为例[22],在医院医疗资源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一家长期护理机构制定远程医疗为中心的多学科新冠肺炎爆发策略,以降低医院住院率和死亡率。具体措施中除了与邻近医疗机构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外,还包括提前制定好护理计划和处置目标。首先快速识别患者的护理是否需要升级;持续监测和治疗目前病情稳定的患者;以及积极的护理协调完成护理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转移。本机构在疫情暴发的一个月内,48 名居民住院率与死亡率分别为37.5%和12.5%,显著低于其他机构的研究结果(54%;34%)[23]。类似的研究发生在悉尼的一家大型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中,通过远程医疗与新冠肺炎患者监护相结合,建立一个远程监测患者的虚拟医疗保健计划,在自我隔离期间进行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自我监测管理。在132 名接受远程监测的患者中,其急诊出勤率与入院率较低为2.5%和1.9%,且未发生死亡病例。 远程医疗护理不仅在护理机构中的应用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并且在疫情期间一些无法及时到医院就诊的专科疾病管理上也有显著的效果,如糖尿病、肿瘤、眼底疾病以及精神疾病等[24]。

4 小结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借助Cite-Speace 软件,对CNKI 和WoS 两大数据库中2019 年12 月—2021 年3 月收录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以及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最终纳入中文文献1 962篇,英文文献1 533篇,并结合具体文献,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冠肺炎的护理研究热点。

研究结果显示,中英文文献的月发文量均有上升趋势,但目前的月发文量趋于平稳,且英文每月发文量高于中文文献的发文量。中文作者之间有散在的合作关系,英文作者间的合作关系比较密切,均有小的合作团体,但是团体间的合作不明显。中文文献各个研究机构分布较为零散,没有明显的跨机构合作,只有同一研究机构内部之间的部分合作;英文文献各个研究机构合作关系广泛。中文文献的热点关键词通过聚类分析后研究主题分为5 组:新冠肺炎、护理、护理管理、质性研究以及心理状况;英文文献研究主题分为4 组:teleheal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qualitative research、 anxiety。

鉴于期刊审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研究者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使用同样的检索方法对数据库进行了最新的检索,检索日期 为2021 年4 月1 日—2022 年8 月31 日,共检索出中文文献550 篇,英文文献1 825 篇。数据的主要变化有:(1)在发文量上,英文发文量高于中文,英文文献发文量较为平均,保持在每月100~110篇。中文文献于2021年6月后发文量逐渐减少,维持在每月10~15篇左右,可能与我国目前疫情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有关,新的研究热点出现的较少。(2)在发文作者中,中文作者发文量最多的仍然是以旺辉为代表的团队,截至目前的发文量为43 篇。英文作者发文量比较平均,每位作者维持在5~10篇左右。(3)在发文机构中,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依旧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发文量在62篇。英文文献发文机构在近一年来以俄亥俄州立大学22篇最为突出。(4)在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中分析得知,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变化不大,而中文关键词的聚类出现了疫情防控和常态化管理。

由于只检索了两个数据库,对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应扩大检索范围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新冠肺炎护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研究重点有相同的部分,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心理护理的研究在中英文文献中均比较突出。本次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新冠肺炎患者预后的随访以及新冠疫苗的研究,同时期待能有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出现,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更深入地参考。

猜你喜欢

发文英文聚类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