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PP模型的高中地理民族研学活动评价研究
2023-09-24郑云鹏张晖陈季
郑云鹏 张晖 陈季
【摘 要】开展研学活动评估是为了验证研学活动目标、研学活动内容和研学活动效果之间的关联性,检验研学活动的可行性。文章以赫哲族为例,分析基于CIPP模型的高中地理民族研学活动的依据、内容、目标,并从评价研究角度介绍研学活动评价实施的依据、研学活动评价实施的流程等内容。
【关键词】CIPP模型 高中地理 赫哲族 研学活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1-30-04
郑云鹏 / 江苏常州市第五中学,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常州 213000);张晖 / 浙江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二级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嘉兴 314051);陈季 /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教授,从事地理教育、环境教育研究(佳木斯 154007);*通讯作者,E-mail:2460337192@qq.co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多文化恰恰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1]。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国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景观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开展地理民族研学活动十分有意义且必要。研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等需要通过适当的测评手段进行检验。因此,本文采用CIPP模型对赫哲族研学活动的设计、开展进行发展性评估,以期更好地促进研学活动的实施。
一、赫哲族研学活动分析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2]通过对佳木斯市域内的赫哲族聚集地进行实地研学,以学生参观、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开展地理实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学活动依据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第二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对此内容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区域内的民族文化资源,依托高中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自行设计民俗文化主题的研学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
(二)研学活动内容
利用佳木斯市域内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游三江之水,寻赫哲风情”为主题设计研学活动。通过对佳木斯市域内赫哲族聚集地的探寻,使学生了解赫哲族的生存方式和特色民族文化,将赫哲族传统自然观中的生态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研学活动目标
研学活动目标从地理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来确定(见表1)。
二、赫哲族研学活动评价研究
《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在实施工作中要注重优化评价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坚持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建立在增值评价的基础上。研学旅行能够检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结合《指南》中的要求,探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增值评价,让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处理好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之间的关系。CIPP模型又称改良导向评价模式,它的基本观点是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3]利用这一评价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学生进行增值评价。
(一)研学活动评价实施的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要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宗旨,与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地理知识之间的关联。”研学旅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范畴,在实施评价时要注重突出评价的发展作用,还要注重活动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要考虑评价研学活动目標、研学活动内容和研学活动效果之间的关联程度,对研学活动基地的情况进行评价,而且还要为评价改革赋能,着眼于实施评价的人,推动评价者主动改进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活动实施中要注重研学活动内容的实效性,关注多元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兼顾“研与行”、“教与评”之间的关系。
(二)研学活动评价实施的流程
依据本次研学活动的特点,依据CIPP模型对本次活动进行背景评价、投入评价、过程评价、影响评价、成效评价、可持续性评价和可推广性评价,并针对这7项一级指标赋予相应的22个二级指标和主要考核内容,用于本次研学活动实施评价标准的研究。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是CIPP评价模型的首要步骤,主要说明开展本次研学活动的必要性、遇到的问题、有利条件等方面,为研学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背景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2。
2.投入评价
投入评价是指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研学活动所需资源、师资队伍和活动实施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进行预估,为研学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投入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3。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要注重评价的时效性,方便对活动进行及时优化。过程评价主要是对实施方案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在活动实施后对学生的参与度、研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便活动更好实施。过程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4。
4.影响评价
影响评价主要是在克服其他干扰性因素的基础上,对研学活动与学生契合度、活动质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对活动进行完善,提高活动质量。影响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5。
5.成效评价
研学活动的成效评价体现了本次评价增值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活动对教师、学生发展的影响,还要考量研学活动目标的达成度及活动实施成效。成效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6。
6.可持续性评价
研学活动评价要保证全面性原则,作为活动的可持续性评价既要保障多主体对活动实施的满意程度,还要保障活动实施难度小、收益高,此外还要关注研学活动中的安全性问题。通过多主体反馈来找到活动的改进方向,建立评价体系及标准,建设研学活动资源库。可持续性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7。
7.可推广性评价
评价活动的推广性主要是评价研学活动推广的范围。针对活动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契合度来判断研学活动的推广程度。可推广性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对应的主要考核内容见表8。
利用CIPP模型对高中地理赫哲族研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评价研究,依据评价框架中七个部分的内容提出了评价的增值方式及方法,为研学活动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借鉴。未来可尝试利用数学方法进行量化评估,使得评价研究更加完整,促进研学活动更好落实,让评价真正做到“落地有声”,实现“以评促教”。
【参考文献】
[1]汪晓东,李翔,王洲.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EB/OL].(2021-08-25)[2023-05-02].https://www.gov.cn/xinwen/2021-08/25/content_5633114.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赫哲族概况[EB/OL].(2018-06-29)[2023-05-02].https://www.neac.gov.cn/seac/ztzl/201806/1067383.shtml.
[3]韩东,魏思雨.CIPP模式文献综述[J].科教导刊(下旬),2016(2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