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与探索

2023-09-24潘兰兰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潘兰兰

【摘要】英语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文章以牛津小学英语教科书为例,探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有效策略。要想成功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落地,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语;劳动教育;英语教学;策渗透略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明确了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里面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小学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一、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中难以渗透的原因

小学英语教学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存在不少的问题。当下,劳动教育落地受到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教育对传统学科教学的“冲击”,或者说劳动教育缺乏学科和专业教师支撑。首先,英语教师很少重视英语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理所当然地认为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劳动教育的渗透缺乏积极主动性。其次,教师自身的劳动教育意识也较为欠缺。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设定的时候应该适时加入劳动教育观,或者在教学目标达成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只有教师本人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深远影响,他们才会有效地进行劳动教育渗透,最终落实在五育并举大观念下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的总体目标。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渗透价值

加大劳动教育的比重不仅是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还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承载着传授知识技能、拓宽国际视野的任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无论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还是教师的教学育人效果,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现在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侧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技能,劳动教育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只是教学的一种自然生成,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还降低了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然而,实施劳动教育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培养学生坚毅品格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劳动以及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其次,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达成理想的立德树人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我国素质教育发展需求,渗透劳动教育能改善这一不利局面。立足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彰显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进而助力“五育”并举背景下我国素质教育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劳动教育渗透的策略

1.利用多方力量,营造劳动教育大环境

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劳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肯定和提升。然而教师对新课标的研究只停留于表面,不太接受和运用劳动教育的渗透性,这是意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劳动教育观的渗透效率和质量。基于此,学校和工作室可以通过培训、教研、讲座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科教师对课程标准和要求的认知,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劳动教育的地位和本质,知晓小学劳动教育的內容、目的和方法等,从而为教师提供较为清晰的渗透思路,提升教师将劳动教育观渗透到英语课程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

劳动教育与英语课程开展的大环境较为相似,二者都可实践于家庭和社会,主要教育阵地都在学校和家庭。鉴于此,教师要想较为有效地渗透劳动教育观,就必须借助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力量,从而拥有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更为宽阔的空间和平台。一旦家长明白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就会更加支持和配合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在“五育”并举的大环境下,学校会加大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多渠道获取社区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进而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大环境。

2.挖掘课程资源,激发劳动思维

在渗透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重视劳动知识并能积极掌握劳动技能。教师可以借助选择的文本,在单元整体设计时,深度解析文本,透过字里行间挖掘所蕴藏的劳动教育素材。寻找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联系劳动教育的部分,促进两者的融合,并丰富课程内容,最大化发挥渗透的有效性。

以2AM3U2P2 Tidy up the room的教学为例,教师充分挖掘小朋友耳熟能详的小猪佩奇的资源,有效地渗透劳动教育。由于Peggy和George在房间玩耍以后没有及时整理,Papa Pig摔跤。通过Peggy的视角,形成深刻认知,明白整理好房间是十分必要的,随后在Peggy在Papa Pig的指示下开始整理房间。一开始只是机械地把零散的东西装进大箱子里,房间乍一看,没有那么凌乱。然而,Peggy在这之后想从中找出自己想吃的饼干,问出“Where are my biscuits?”之后开始寻找,结果房间再一次变得乱糟糟。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效地进行房间整理,不仅整洁还能方便拿取所需物品。学生通过学习,能在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模仿运用核心句型Put…in/on…please.并会向他人提出收纳规整物品的要求以及做出恰当应答。通过对一片狼藉的房间和收拾干净的房间进行对比,意识到保持房间整洁的重要性,并能按类别有序地整理房间。随后让学生借助这一分类整理环节,掌握收纳的小技巧,从而提高劳动技能并能强化劳动意识。

3.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劳动意识的形成

帮助学生培养劳动意识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课上所学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的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得到有效强化。提出符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形象思维认知规律的问题,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

在教授牛津英语2BM4U2 Mothers Day时,单元的主题意义旨在让学生关爱父母、体谅父母,让学生懂得在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义务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形成较强的劳动意识。教师通过课本和PPT呈现的插图,营造一种浓厚地母亲节即将来临的氛围,让学生思考为亲爱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课本里的插图和对话都烘托了子女对母亲的热爱以及母亲对孩子们的及时反馈。在“Listen and enjoy”环节,播放首歌谣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孩子和母亲可以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并且孩子能从中收获颇丰。在这个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欣赏该歌谣韵律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歌谣来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进而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师可以借助更多插图进行有效的拓展,让学生明白在母亲节这一天,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对母亲表达深深的爱意。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外,笔者还在这一周每天布置学生分担家务劳动的实践类作业,在钉钉班级圈中及时分享他们做家务的图片、视频等。经过这段时间的任务驱动,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行为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观,除了会在特殊的节日,日常生活中也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这样能有效促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绽放美丽花朵。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和很高的时代价值。帮助学生正确认識劳动,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要在英语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需要从英语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出发,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和开展方式来展示劳动的教育性价值,以此来丰富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做到“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树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20-7-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潘华萍.立足学科课程 渗透劳动教育[J].上海教育,2021(34).

[3]赵春义.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