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问 『两关键』怎么成了重灾区?

2023-09-24孙明华,王继勇,董雷

国企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院级重灾区耗材

从实力雄厚的三甲医院,到基层乡镇卫生院,截至8月17日,全国已有超过180名院长、书记“落马”,被查的相关科室负责人更是不在少数。

这些“关键少数”、关键岗位,怎么就成了贪腐“重灾区”?

“医院信息科科长走进办公室,将门诊医生用药量导出,发给医药代表。几分钟后,他的手机就收到‘已到账5000 元’的信息……”。

这是8 月20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动画视频《医疗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丨斩断“统方”数据利益链》中的一个场景。

所谓“统方”数据,就是医院处方用药量的数据统计,是医药企业的销售人员给医务人员发放药品回扣、制订营销策略的依据。因此,“统方”数据被众多医药企业销售人员视若“珍宝”,医院信息科负责人也成为他们必须拿下的“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之一。

“‘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在国家卫健委8 月15 日发布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中高频率出现。从中不难看出,这两个“关键”已成为医药领域贪腐重灾区。

“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之所以成为医疗腐败重灾区,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度审批权、定价权、进门权、使用权等等,如果缺少有效监督,就极易形成“一言堂”,滋生腐败在所难免。

无论是药品、耗材、器械、设备,要想成功进入医院并被大量使用,都需要相关科室主任和院领导的“拍板”。因此,他们也就成为不法经营药企重点“围猎”的对象。有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医院的院级正职、院级副职、药剂科主任、检验科主任、设备科主任是排在受贿罪涉案数量前五位的职务。与之对应的是,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是涉案最多的三个领域。而高额回扣就是最大的原罪。

前阵子引爆微博、被称为此次医药反腐风暴起源的“一台价值1500万元的直线加速器,被医院以3520万元的价格买入,回扣高达1600 万元”事件,便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关键人物”如何将一大批人拉下马。

今年5 月,中纪委披露了一起医院腐败窝案: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某俊和原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某红,“与供应商称兄道弟,肆意吃请玩乐、收受礼品礼金”。2018 年,在讨论购买直线加速器事宜时,杨某俊不顾医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反对,最终以3520万元买下实际价值1500 万元的进口淘汰设备。

之后,在杨某俊影响下,医院中层干部上行下效、各自盘算,纷纷利用手中权力非法牟利。最终,杨某俊及医院财务部原主任刘某文、后勤服务部原主任张某生、医学装备部原主任叶某光等被立案审查调查,13 名供货商行贿被查处,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专家型院长因腐败而落马的,在同一时期(2018-2021 年)还有不少:曾获评“广西优秀专家”、在骨科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娄底市中心医院院长肖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原院长张某某,享有江西省“十佳好院长”和胸外科专家称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江西省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熊某某,曾为文山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的文山州人民医院原院长卢某……

有课题组分析了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1517份公立医院腐败案件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共涉及1802名被告。除8名未明确案发职务,其余1794名被告中,院级正职、院级副职、中层正职、中层副职的比例分别为20.2%、9.8%、35.6%、9.9%,合计占比75.5%,而一般工作人员仅占24.5%。

有纪委监委调研组总结:医疗领域违纪违法环节集中在医保基金、补助资金使用,药品、医疗设备、耗材采购及工程项目承揽等环节;“关键少数”涉案较多,药品、医疗设备、耗材采购等重要决策权大都集中于“一把手”,因此很容易成为被“围猎”对象;科室主任等中层干部对本单位的药品、器械评价和使用起到重要作用,且更易得到患者信任,容易出现以权谋私现象。

锐 评

一些医院院长用人一句话、项目一手抓、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一把手’甚至变成了‘一霸手’。一些‘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还产生催化、连锁反应,甚至造成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中新网评

猜你喜欢

院级重灾区耗材
以立项形式开展分层递进院级专项教改课题对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作用研究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心连心集团向重灾区捐赠1000万元化肥
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探究
非疫区综合性医院缓冲病区设置探索与实践
耗材两票制来袭临床话语权或将受抑
2016年西藏社科院16项院级课题结构
微商成传销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