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如何塑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以基层教学组织培育为例

2023-09-23谢彦红

职业技术教育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共同体成员院校

谢彦红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通过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引导教师齐心协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创新团队属于基层教学组织,由院系直接管理。高校从顶层设计管理教学创新团队,是通过一种活化资源的管理工作,发挥团队集群合作优势。教学创新团队的行动力因而被看作是一种资源整合能力,是依靠教师、动员教师、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优化办学资源和动员教师协作的重要途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塑造学术团队的组织创造性过程。教学创新团队尽管是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一种模式创新,但模式本身并不能保证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在实践中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力存在差异化。就其建设成功经验而言,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是如何成功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的,以及创造性教学管理活动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将有助于找寻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在逻辑,进而丰富职业教育管理的理论视野。

一、文献综述: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的既有视角

2019年,教育部出台《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建成一批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2020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全面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基层教学组织为高校与教师互动关系的主要中介,其建设和发展关系到教学创新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对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目前,已有研究主要从团队功能和团队建设两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团队功能研究。在自身功能层面,教学创新团队作为高职院校与院系教学工作建立联系的载体,具有引领、促进、协同等功能。研究指出,教学创新团队的引领功能在于“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1][2]。在促进功能方面,教学创新团队可以通过资源整合和赋权增能,促进校企师资融合发展,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促进教学共同体形成[3][4]。在协同功能方面,教学创新团队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抓手,深化校际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一体化发展格局;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发挥群体协同创新力[5][6]。

第二,团队建设研究。这类研究重点关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部动机,重视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中的能动性。已有研究主要从团队组建方式、运行机制和实践效果等方面提供了解释。研究发现,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主要采取“项目规范”或“师徒制”方式,团队管理自由度将直接影响教学创新效果[7]。教学创新团队获取合法性地位后,以创新成果产出谋求长远发展是其建设的持续性内部动力。也有研究认为,团队合作文化对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非常重要,聚焦产业和专业建设融合,形成结构化共生单元[8][9]。从组织自身分析,教学创新团队赋能“工作胞”,构建学习共同体,深化模块化组织教学变革[10]。

已有研究为理解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多种思路,主要偏重于探讨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的设想和行动,对团队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如何塑造团队、如何开展创造性管理活动等关注不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不仅是一种教学制度创新,还是一种教学领导过程。在对塑造团队成员认同教学方面,则较为注重逻辑推理,轻视过程性研究和阐释。本研究将从过程思维视角出发,聚焦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的高职院校创造性管理行动过程,深入分析高职院校活化教学资源和塑造教师盟友的行动策略与过程机制,从而揭示高职院校塑造团队的深层逻辑。

二、“高职院校塑造基层教学组织”视角下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在教育管理学领域,可从“高校组合团队”和“高校塑造团队”两个方向来思考“高校与团队关系”。有关“高校组合团队”的观点主要来自传统教育管理视角,认为基层教学组织因高职院校政策需要而生,人员组合随意且目标各异;有关“高校塑造团队”的观点源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高职院校立足长远目标,主动塑造基层教学组织,采取高效的治理行动将相对独立的教师个体聚合成具有组织认同的创新团队。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主要通过集群赋能的方式,将相对独立的教师联合并共享教学身份构建,以生产出大量创新成果为目标。高职院校之所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策略行为,将相对独立的教师个体聚合并成功打造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教学共同体。高职院校与团队的关系视角可以为破解塑造教学创新团队问题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

随着专业建设工作逐步推进,高职院校逐渐向教师放权和释放自主空间方向发展,教师教学自主权得到自我培育。基层教学组织逐渐接替高职院校在院系领域的微观管控,利益表达渠道得到拓宽,从而在体制内形成了一个新型教学团队。但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其中,处于较高学术地位的人可能掌握一定的先进教学理念。这些成员具有较强的学术自由和决策意识,显著影响了他们的教学倾向。而处于较低教学地位的人,其在教学倾向上可能具有“表面合作”和“教学激情”双重性。由于这部分成员面临较大教学压力,在高校内部阶层分化中处于弱势地位,个别成员视团队为向上流动的跳板,尤其在团队建设初始阶段,外显行为上表现为弱性对抗情绪。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鼓励下,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模式,能够有序、有效引导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创新工作。

三、案例研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过程机制

经验证明,群体力量和集体行动可以弥补个人力量不足。本研究以A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聚焦高职院校如何以集群赋能的方式使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生产出身份认同、团队边界并引导集体行动,进而构建集体身份,对高职院校塑造教学创新团队的创造性管理行动与过程机制进行分析。

(一)案例介绍与资料收集

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是2022年6月依托A高职院校机械学院建立的基层教学组织。在“机械精神”的引领和激励下,团队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宗旨,不仅进行教学创新,同时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工程实践能力。目前,该团队成员共10人,其中教授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企业专家1人。团队始终坚持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机械工程原理》获批省级精品课程;与企业联系密切,校企共建了产业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获得专利10项。确立了以导师制为主线的青年教师培养和帮扶机制,在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化访谈和文本分析进行资料收集。依据成员为何进队、工作开展等内容编制访谈提纲,并对团队中每一位成员进行1.5个小时的半结构化访谈,共计形成10份访谈文本,主要是与该团队有关的公开信息、宣传报道和工作报告等文字型资料。

(二)教学创新团队塑造的过程机制

1.招募成员谋发展,重建教学主体意识

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初期,团队个体在教学创新取向方面存在复杂性。这不仅表现在个体对教学充满或者缺乏激情,也表现为团队成员基于谋取个人利益加入团队。为了使多元而分散的个体齐心“上阵”,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主要运用了以下策略:

首先,吸引教师参加,强化教师的教学身份认同。高职院校关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政策措施过于宏观,难以对基层教学组织成员产生直接影响。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确立了团队奋斗目标,明确了成员个体职责。这些具体措施的制定和运用可以视为为团队行动明确了未来方向。在具体措施执行中,团队按照各司其职原则,分析成员的优势,搭建合作关系。新成立的教学创新团队同时获得院校两级的资源支持。比如,参与教师可以获得免费培训辅导、教学服务对接和微课、微课题、校企合作等项目化资源。团队对成员的资源支持比普通课程团队多,而且资源支持与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政策相结合,成为一种吸纳教师的重要条件。有关研究指出,资源支持不仅仅为了获得教学智力支持,优化人力资源,而且还以学校办学思想引导进行更深入的认同动员,获得多样性个体达成一致的教学创新取向[11]。这种多来源支持使得团队成员主动提高教学投入,重燃心中教学热情。

其次,吸纳能手助力,拓展团队边界。吸纳教学能手是高职院校整合学科资源常见的做法,也是一种高校塑造教学团队的管理方式。各院系教学能手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吸纳的主要对象。对于团队建设而言,这些能手属于团队之内还是之外,是高职院校塑造团队面临的方向选择。吸纳策略重新界定了教学团队的群体边界,为教学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更广泛的成员基础。就像团队成员F所说:“像我们团队,开始只有我和张老师,现在变成10人了,不断有素质高的老师加入,大家互帮互助往前走!”发现并吸纳身边的能手进入创新团队,不仅拓展了既有的教学团队边界,而且使得更多能手自愿将自己视为课程“利益共同体”的一员。这一管理举措吸收了专业发展需要的新生力量,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通过优秀教师影响力联系和凝聚广大教师向心力。

再次,吸收企业力量,合理将身份学术化。教学创新团队成员除了高校教师还有企业职工,塑造其对教学的认同是保持高职院校在教学治理中“在场”状态的关键。然而,企业职工进入高职院校教学,存在身份转化问题。高职院校主要通过授予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教师较大的教学决策权,强化利益的一致性,来吸纳学科相近的企业工程师参与。团队与企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共同制定企业培训计划。合作中,团队以“提供指导+服务”的方式,把合作项目需求设置与团队教学需求、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团队负责人牵头,由各个成员去开展服务调查、问题梳理及项目立项工作,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同频共振。整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平等授予团队教师协同育人权力,以更好地满足自我发展需求作为共同目标,强化了团队教师对高职院校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认知。统一认同需要学校在教学团队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管理活动,主动吸收企业工程师,努力矫正其认知偏差,兼顾其非学术化利益和学术利益,进而将企业工程师身份学术化。相应地,也加快了团队“双师型”队伍建设步伐。

2.打造团队凝聚力,增强教学共同体“内在关系”

基层教学组织的建设包括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凝聚教师力量并引导教学改革,但改革成效并不一定随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得以实现。相关研究很清晰地证明了这一逻辑。教师的教学认同来自于心理层面对教学活动的认可和接受,并外化为行动层面对其意志的遵循与服从,并非当教师置身于一个组织环境中即可自动生成。因教学创新团队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多数团队的人员构成复杂,加上团队性质差异和人员流动,多数教师与团队的关系是在其归属清晰后确定的。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强调自身功能,从组织和目标两方面召集力量,通过团队成员的教学认同,巩固院系与团队建立的教学集体“内在关系”。

首先,优化组织功能,巩固教学共同体“内在关系”。因为制度缺陷和团队本身的特点,在制度层面建立教学创新团队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反倒是利用工作空间为成员搭建了自由合作平台。以空间为建设边界时,院系边界就被打破,教学创新团队集合多个院系、企业的优质资源协同发展,成员在团队引领下延伸出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团队建设任务与所在院系的教学业务范围相对应,为教学创新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也为成员利益维护创造了客观支持。高职院校通过院系塑造教学创新团队,实质上是使这一新型教学组织纳入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在本质上是一个关系网络,对于成员而言,维护这套关系本身,就是真正实质性的共同利益[12]。于是,新的群体形成和认同教学共同体的基础,就是拥有和认同自身与教学共同体的“内在关系”[13]。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使命,院系的教学团队也普遍具有较强的志愿精神。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因其功能和业务被归于功能型组织,强调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与教学服务使命的一致性。通过服务企业,团队成员形成自身价值追求,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根本上形成相吻合的认同感,在组织上构建成员认同自身与教学共同体的“内在关系”。

其次,加强目标管理,服务教学中心工作,增强教学共同体“内在关系”的价值认同。当然,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不仅强调高职院校对其进行主动治理,更重要的是,高职院校需要对其进行价值引领。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主要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以及不同专业教师交叉嵌入教学组织的方式,与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保持一致,强化教学创新团队在其学术价值上对教学共同体“内在关系”认同。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搭建了一种立体化的组织架构,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团队建设中就政策、资源、利益诉求与团队进行有效的协调,实现了团队建设的资源整合功能,同时在人事管理、工作对接和集体活动等过程中,将高职院校的工作重点纳入到教学创新团队的注意力范围。组织是一个注意力分配的开放系统,组织的不同任务之间必然存在注意力争夺[14]。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无疑是支持高职院校的教学决定,围绕学校工作中心开展工作,服务学校长远发展。团队中逐渐形成一种共享观念的组织氛围,成员对教学共同体“内在关系”的价值认同得到强化。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还探索教学能手引领团队成员对教学共同体的“内在关系”的认同。比如,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就由一位教学能手牵头磨课。就像团队成员E所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由团队教学最好的老师带着大家搞。效果非常明显,他们积极参赛,还取得了好名次。”由教学能手牵头负责创新活动的基层教学组织更明确体现了高职院校塑造教学团队的目标,同时其行为还影响了教学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团队成员对巩固教学共同体的“内在关系”产生更强烈的价值认同。

3.制度体系再优化,引导团队成员共同行动

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人员异质性高,早期制定的团队规范对成员责任约束可能会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弱,随之共享的集体意识逐渐减弱,可能会抗拒实现统一行动,削弱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效果。如何保证团队成员与教学共同体在行动上保持一致性,还需要积极探索团队建设的制度性指导。

首先,规范制度,完善组织关系持续激励机制。“共同体是通过教育、制度规范、活动参与等方式持续地对关系网络进行再生产。”[15]通过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整合教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以维系成员对组织关系的约束感。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制定了团队建设标准和评价机制。团队建设标准为成员提出规范化要求和评价措施,对团队负责人和成员工作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团队制度的建构以成员的发展为出发点,二者统一于团队塑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目标措施和选择性激励落实团队建设各项制度,加强了成员对团队与高校、个人与教学共同体之间关系持续性的认知。同时,制度维持成员教学身份和教学共同体的约束感,促使其切实履行职责。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选择性激励机制,依据教学管理部门的发展期望,对成员提供额外奖励,鼓励成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教学共同体提供服务,促使个人利益与集体目标趋于一致[16]。长此以往,形成有效的制度与长期的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其次,成员行动一致化,激发共同体集体行动力。高职院校塑造教学创新团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驱使下,同向行动,保证具有高度凝聚力,使得有效的集体行动推动教学共同体的发展。集体行动需要情感支持和意义建构,但同时也需要整合资源优势[17]。如何使相对独立的成员与教学共同体保持开展方向一致的行动?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管理层通过探索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专业群和工作室“三管齐下”,将团队建设嵌入到高职院校教学行动过程中,使得团队的工作目标与院系的管理目标有效对接。于是,团队与所在院系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在工作过程中展现出较强的集体行动力。组织、目标、成员、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着集体行动的生成和持续,也波及到集体行动网络关系质量。高职院校将教学创新团队纳入专业建设的关系网络中,关联多个部门,引导成员把精力投入到专业建设中的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上,发挥团队建设的功能,提高集体行动的质量。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的经验显示,高职院校要塑造新型教学团队,提高集体行动效果,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政策话语和制度保障,重建教学学术秩序,赋予教学创新团队在教学活动空间中恰当的学术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通过塑造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

高职院校塑造教学团队的过程机制是教学治理与知识共享的相互作用,可以概括为“教学身份认同-共同体意识-集体行动力-集体身份构建”的四维塑造过程,高职院校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形式,运用多元行动策略,塑造教学创新团队身份、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的认知,强化教学创新团队与高职院校领导的“教学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思维和集体认同感,进而使教学创新团队在集体教育行动中实现一致性。行动中,成员拥有共同价值观,认同和接受共同制定规范,形成基于共同利益的集体身份认同,进一步推动组织在更高层次上合作,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塑造教学创新团队的过程机制

猜你喜欢

共同体成员院校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