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态势

2023-09-23田素华李筱妍

社会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范式经济学经济

文/田素华 李筱妍

每一次重大的人类经济活动变迁和技术革命都伴随着经济学的大发展,包括经济学范式发源地的转变、经济学理论范式与实证范式的大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一次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瓦尔拉斯等边际学派经济学家从劳动价值论转向效用价值论研究,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重大事件,5G技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发展带动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等生产组织形式革新,新一轮经济学大发展的现实条件已然具备。本文围绕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活动变迁角度对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进行梳理,并围绕中国经济发展实践和新一轮产业革命对经济学范式发展态势予以展望。

经济学理论范式的演进逻辑

(一)基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生产方式从农业和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型,工厂中的分工现象层出不穷。分工带来了市场的深化,快速增长的生产力使国民财富迅速增长,这要求发展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和归纳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以指导新的经济生产方式。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强调以自由市场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创立了以劳动分工和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此后,约翰·穆勒综合了亚当·斯密以来的各种古典经济学理论,形成了一个折衷混合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穆勒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式仍强调市场是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政府不能侵犯市场自由运行。此后的边际革命和马歇尔综合均强调市场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遵循亚当·斯密开创的基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式。

(二)基于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两次世界大战、国际货币体系动荡、持续的技术进步和爆发式增长的商品生产使得全球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这对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提出了挑战。凯恩斯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为背景,创立了经济学历史上的第一个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开创了以有效需求管理为中心思想的政府干预经济学理论范式。凯恩斯经济学颠覆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调节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市场万能信条,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三)基于“市场—政府”的经济学理论范式

保罗·萨缪尔森于1948年首次出版的《经济学》一书将经济学理论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萨缪尔森认为现代西方国家是“混合经济”。在“混合经济”中存在两个经济部门,一部分是私有经济部门,这是西方国家经济主要的和基本的部分,由市场机制引导;一部分是公共经济部门,这是国家借以干预经济生活的部分,由政府控制。

然而,不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货币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在改变美国20世纪70年代“滞胀”局面时,只是暂时性地降低了通胀和失业率,并没有达到长期有效的结果。此时,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掀起了一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革命,即理性预期革命。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进而使经济达到自然率水平。

经济学实证范式的演进逻辑

在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式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经济学实证范式也经历了三次大发展,分别为基于逻辑分析的经济学实证范式、基于数学推导的经济学实证范式和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实证范式。

(一)基于逻辑分析的经济学实证范式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使用大量案例进行逻辑分析与推导来论证其经济学观点,这是最初始也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实证研究范式。此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同样使用基于逻辑分析的经济学实证研究范式。一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致力于构建具有高度逻辑抽象性和现象涵盖面的叙述体系,使其能够合乎逻辑地展现出丰富的现实。

(二)基于数学推导的经济学实证范式

19世纪60年代在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自然科学的创新与突破带来了经济学实证范式的大发展。“边际革命”引发了经济学数理化的浪潮,使经济学引入了微积分和最优化数学方法,推动了现代经济学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边际革命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别为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

(三)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实证范式

20世纪30年代,计算机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与完善,凯恩斯革命开创了基于政府干预的经济学理论范式,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的理论范式与基于计量经济学的实证范式相辅相成。20世纪50年代,阿罗和德布鲁等新古典综合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进行有机融合,使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经济学范式跃进式发展的时空集中特征

纵观经济学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次经济学范式的发展来自每一次的经济变迁和技术进步,而每一次的经济变迁和技术革命都集中地发源自特定国家,经济学发展的重心与世界经济的重心形成两个同心圆相辅相成。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和经济学研究的重心,在这里孕育了一批英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范式大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两个重心都逐渐转移到美国,孕育了一批美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范式大发展。

(一)英国经济崛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崛起使世界经济的重心移向英国,英国作为当时的全球强盛国家,要求发展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范式和实证范式。在斯密革命前,英国就已孕育出了威廉·配第、约翰·洛克、弗朗索瓦·魁奈、大卫·休谟等经济学家。斯密革命后,经济学范式在英国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比如英国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提出了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对古典学派和边际学派进行了综合,建立了经济学历史上的第一个微观经济学体系。

(二)美国经济崛起

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以美国和德国为首的几个先进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过了一国的范围,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更加迅速。随着技术进步从英国向其他国家的转移,新的经济学思想也逐渐从英国扩散至美国。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重心完全从英国转移到美国,经济学家和经济学范式发展的重心也从英国转移到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以来,萨缪尔森、阿罗、弗里德曼、德布鲁、索罗、夏普、纳什、卢卡斯、蒙代尔、格兰杰、克鲁格曼、斯蒂格里茨、罗默等美国经济学家登上了经济学的历史舞台。

中国经济崛起与世界经济大变局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其经济迅速崛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组织形式不断革新,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与此同时,危机和冲突接踵而至,美国金融危机、英国脱欧、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接连发生。世界经济大变局对经济学理论范式和实证范式的大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全球化治理面临巨大赤字

现阶段的世界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三个重要问题: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面对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弱,以及全球化治理中的市场和政府双失灵。这表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现阶段的全球化治理在广度和深度上未能跟上全球化的步伐,全球化治理赤字日益加剧。

第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兴起。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中美贸易摩擦由此逐步升级。第二,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全球化治理赤字密不可分。全球化治理不能只考虑经济全球治理,还要考虑文明冲突、地缘政治和公共安全等全球治理。新冠疫情表明,没有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球联动治理,就没有繁荣发展的经济全球化。

(二)史无前例的技术创新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信息技术革命得到了新一轮发展。以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正在打破以往经济活动中的边际成本递增或投资报酬递减的规律。无论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还是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数字经济,中国都在这些领域位列世界前茅。

(三)中国经济崛起与美国经济相对衰弱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与美国经济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美国的工业经济竞争力全球排名下降,特别是美国的新冠疫情失控蔓延使美国面临巨大的经济危机风险。

第一,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实力四个赶超,即GDP赶超、进出口贸易赶超、国际直接投资赶超和财富500强企业数量赶超。第二,美国工业竞争力的全球排名下降。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测算,2015年中国工业竞争力超过了美国,美国排名下降至第四位。第三,2020年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式蔓延,美国经济增长出现断崖式下跌且社会冲突加剧。2020年美国GDP增长率为-3.5%,创下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

经济学大发展正当其时

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转变会改变经济运行的特征,带来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这要求发展新的经济思想以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战争、经济危机、疫情等负外部冲击,要求革新经济学理论以指导经济运行。21世纪以来,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现象时有发生,信息技术革命、生产组织形式革新、金融危机与疫情危机、中国经济崛起等都表明经济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改革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新一轮经济学范式的大发展正当其时。

(一)经济学理论范式发展的两个方向

第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危机时期,仅靠市场自由运行难以在短期内自发调节至最优的资源配置水平,经济学在强调分工的同时应更强调合作。

第二,关注调节资源配置的“第三种力量”,使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情社会有机结合。在封闭经济下,有为的政府可以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在经济全球化的框架下,由于市场突破了主权国家的边界,在全球市场失灵时需要超越主权国家边界的其他力量来调节全球经济运行。经济体之间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或不完全契约关系是解决全球市场失灵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称为社群关系,也可以称为社会联系。

(二)经济学实证范式的大发展

经济学范式的大发展必然要求经济学实证范式同步大发展。未来经济学实证范式的发展方向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正在深刻地影响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正在不断创新以数据为基础的定量实证分析方法,正在拓展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和边界,推动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互相渗透与融合。比如,大数据中的文本数据可以将人文社会因素,如心理情感、政治法律、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纳入一个统一的定量实证分析框架中。

第二,基于经济活动实验的分析方法。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拓性工作。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表彰他们为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做出的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这些事实预示着经济实验和实验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前景。

第三,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分析方法。加里·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经济分析》将经济学扩展到了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使经济学囊括了社会学、人口学和犯罪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开启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新时代。当前的和未来的经济学跨学科融合正致力于综合心理学、生态学、神经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方法,并至少包括将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来分析个体决策心理的行为经济学,将经济学与生物学结合来分析决策者心理物质基础的生物经济学,以及将经济学与生态学结合来分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等等。

猜你喜欢

范式经济学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简明经济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