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域”国家:早期中国疆域形态与观念再讨论

2023-09-23王坤鹏

社会观察 2023年3期
关键词:疆域广域铭文

文/王坤鹏

上古中国地广人稀,相关文献记载更多显示了族邦整合或相服属的一面,对早期国家的疆域范围并无太多明确的反映,由此引发了学界有关早期中国国家疆域连贯性的讨论。学者或认为早期中国关于国土只有“点”的观念,尚未形成“面”的观念;或认为战国以前的国家并非疆域式的,只是都鄙式邑群;国外学者在研究商王国时亦认为其疆域就像一种瑞士奶酪,遍布着“非商”的孔洞,而非像豆腐那样密实。上述说法固然能找到一些史料证据,但论证却失之简单,既未纳入大量与之相斥的证据,又无法深刻揭示早期国家疆域形态复杂的面相。早期国家疆域的不连贯性只是一种历史残留,对其片面强调在某种意义上恰恰成为深入认识早期中国国家形态的一种阻碍。

早期中国疆域形态的相关探讨与辨析

夏商周三代王国的形成是中心邦服属次级邦的结果,此即《尚书·尧典》中所概括的“协和万邦”。所谓“协和”,实指在不同族邦之间通过某些规则建立起一种统一的政治秩序。由此种方式形成的三代王国,从逻辑上讲,其内部不同族邦之间在地理空间上不必是相连的,其间可能存在着尚未纳入王国政治秩序的区域。此即是早期疆域的不连贯性。围绕该点,学界曾进行过一些讨论,涉及三代国家的形成以及国家形态等重大课题。

有学者否定三代时期广域国家的存在,甚至认为其时之人尚未形成有关广大疆域的观念,而主张三代国家只是不同等级的邑的聚合体。商周时人对于国土只有分散于各地的一些“点”的观念,还没有整个领土相连成“面”的观念。商和西周王朝都是由传统形成的交通道路联系起来的结盟方国的网络,而疆域式国家是东周时期才开始形成的。美国学者吉德炜在研究商王国疆域形态时提出了一种更形象的说法,他认为整个商王国,除了其中心,不会有一个界限明确的领土,就像一种原产于瑞士的格鲁耶尔奶酪,其上遍布着“非商”的孔洞,而并非像豆腐那样是密实的一整块。商王国政体是以个人权力和亲属关系而不是地域来设计的,商王国只是一系列与中心有特殊关系的辖区的聚合体。

可以看出,上述论点主要是以早期中国疆域形态的不连贯性作为立论基础。学者提出上述这类看法,通常或显或隐地基于两种理由。其一是从逻辑上进行推理。这种思路一般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社会上所存在的就是一个个大体均等的邑,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邑开始分化而形成邑群,每个邑群的中心大邑成为“都”,其他次级的邑则成为中心都邑的“鄙”,都鄙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合或联盟,中国最早的国家应该就是从这样的多层次的聚落群中为首的方国演化而来,反过来又影响到参盟的都鄙群也向国家性质的社会政治组织发展。其二是对考古学文化的面状分布持怀疑态度。田野考古发现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遗址点,点与点之间仍是空白的,不能确定是否布满了同一种文化,即使在一片区域内分布着同一种考古学文化,也不能反映其属于同一个国家。

前者的推论看似合理,实际上并不可取。从时间上来看,自新石器时代前期邑聚产生至史书记载的夏王朝时期,中间历八千余年,邑群组织出现于何时、又在何时结成联盟等均无实证。即使从逻辑上来推理,若说在此八千余年间社会政治组织的发展只是邑的分化与联盟,甚至连广大疆域的观念都未产生,则明显是不可信的。至于后者,黄铭崇已据商代后期的相关考古发现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检讨。从考古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华北平原尚未出现过一个“非商”的都邑能够堪称商王朝的同侪政体。

总之,上述关于早期中国疆域形态的看法虽然注意到了其时疆域具有不连贯的现象,反映了王权衰落之时所产生的某些疆域割裂的情况,但却存在较大的片面性,甚至可以说是以历史残留来代替历史全貌。对于早期中国不同政治组织间的关系,如果仅仅以联合或联盟来概括,既忽视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又大大削减了早期国家疆域形成过程的丰富内涵。另外,也不能仅以王权衰落时期(例如春秋时期)所存在的疆域割裂、次级邦各自为政的情况来佐证王权强盛之时亦是如此。讨论早期国家疆域这一问题,还应回到实际的、具体的历史情境中,深入考虑历史发展趋势以及早期疆域形态的丰富性、多层次性等特点。实际上,若综合更多资料以及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奶酪”状的疆域并非常态,早期国家疆域的密实程度或统一程度随着时间发展而不断加强,夏商时期的中国已经是广域国家。

早期中国“广域”国家形成的证据

如果说二里头文化遗存或其主体部分属于夏王国的话,则夏时期已大体确立了广域国家的疆域形态,其后商周只是进一步拓展并充实了王国疆域。早期国家疆域形态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愈往后其疆域变得越密实,中间的空隙地带愈少,而且密实化疆域形态的产生不会太晚。在殷商黄类卜辞中,已记载有“土”的概念。过去学者或认为卜辞中的东、南、西、北四“土”是指距商都不远的区域,此认识可能有误。卜辞中的“商”,既然说到“受年”(即获得丰收),应是农业区,自然非指商都本身,而是指以商都为核心、拥有周围农业区的商邦。那么与商邦相对应的四“土”就不是商都附近之地,而是指商邦之外受商王廷控制的四方区域,大致相当于文献所记的“外服”之区。商王占卜四“土”能否获得好的收成,显见四“土”与商王有密切关系,应属商王国的疆域。“土”指一定范围的土地,译成今词,实即领土。四“土”之上虽或存在着某些由商王派驻行使治理权的贵族及其族邦,但卜辞所言为“土”,而非“邑”,反映了商王并非只关注具体的邑,其所关注的还包括成片的领土。

西周时期已形成广域国家的证据更为丰富。周克商并征服了东方广大地域,其征伐所及的大部分土地也就成了周王国的疆域,是以周王可以将东方的民众和土地赐予贵族。例如中鼎铭文中的人在周武王时期即成为周的臣民,其所在的土地也就归周王所有,故周王可以将其赏赐给贵族。井侯簋铭文中,周王安排给井侯新的职事,并赐其州人、重人、庸人。周王将三地之人赏赐给井侯,应该也是连带这三处土地一并赏赐给了井侯。周王与这些被征服者之间不可能是联盟关系,只能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如果说上述赏赐土地和民众之事仍只能间接反映周王国占据着广大疆域的话,那么西周时期在东方地区广泛册封及徙侯之事则是更为直接的证据。西周早期的宜侯夨簋记载了周王国“迁侯于宜”之事。铭文记载康王省览武王、成王时期伐商的相关地图以及周东国区域的地图,之后即命令虞侯夨迁侯于宜地,并赏赐给他土地、人口等。从铭文可以看出,周王廷保存着东方广大地域的地图,周王通过观览地图,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或调派诸侯以治理地方。《诗经·大雅·崧高》记载周宣王册封申伯,“我图尔居,莫如南土”,与宜侯夨簋铭文中周王观览地图后将虞侯“迁侯于宜”是同类事情,可能也是在观览南国地图后做出的决定。周王可以根据统治的需要将贵族封派到地方并根据需要将其迁转至他处,恰能反映周王所领有的是广大的疆域,而不仅是若干据点或交通网络。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记载春秋时期楚国贵族沈尹戌的言论:“古者天子守在四夷,天子卑,守在诸侯,诸侯守在四邻,诸侯卑,守在四竟(境)。”其中所说的“古者”至迟是西周时期,其时“天子—诸侯—四夷”的政治等级及相应的疆域层次已经形成,所谓“天子守在四夷”,所反映的正是一种广域的疆域形态。如果周邦与其他族邦之间仅是联盟关系,周人的“天下”“受命”“明德”“保民”等观念便无从谈起,似乎就成了周人某种自大狂妄的想象,而史料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早期中国的疆域观念与边界意识

虽然早期国家疆域的边界具有一定模糊性或者经常发生变动,但并非全然无规则可循,也不能由此认为当时就没有边界意识。统治者能否从中收取贡赋,应是判断其地是否属国家疆域的一个重要标准。有学者提出,商王为农业收成进行占卜的区域可能就是与商王国有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的地区。另外,与殷商国家疆域有关的,还有文献所记的“内服”与“外服”。“内服”与“外服”都是商王国设官以治理的范围,只是据实际情况将疆域划分为内、外两层,施行不同的治理方案而已。商王廷既然在其地设置职官,其治理对象及范围大体应是清楚的。当然,王国内层或外层的疆域在不同时期会有变动,但不能说没有边界。

周人对何处是其疆域亦有清晰的认识。前文已举宜侯夨簋铭文说明西周早期已有关于东方区域的地图,周王通过观览地图来设置或调派诸侯以驻守关键地域。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周厉王胡钟铭文记载周厉王省视南方疆土,认为南夷、东夷这些族邦占据了周王国的土地,是以对他们施以征伐。铭文所说的征伐理由不一定完全就是事实,不过却显示了周王国的疆域观念,至少是周王等贵族阶层对何处属于周的疆土有着清晰的认知。类似观念亦见于西周晚期的兮甲盘铭文。从该铭文可以看出,周王国对周人贵族与淮夷的接触或交易有着严格的规定,交易行为要在“市”“次”等特定场所进行,不允许擅自进入对方领域私下交易。此种规定显示了周王国对己方及淮夷各自的地域有着较清晰的界定。

至于早期国家的边界具有一定模糊性,有多方面的原因,诸如地广人稀、不同族群社会与政治发展水平不均衡等,但这并不等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考虑疆域边界的问题。实际上,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对其统治的边界还是比较清楚的。《说苑·辨物》记载周公之言“政令不施,则君子不臣其人”,不能施加政令的地区即不能算作国家统治的对象,说明早期的政治统治并非如想象中那么模糊、没有规则可依,对某地能否施加政令是统治者判断该地是否为其疆域的前提。

夏商周三代国家与秦汉国家的差别主要在统治的方式与强度上,广土众民的疆域模式既是前后相继的,也是前后一贯的,其间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并无本质上的断裂。《白虎通·王者不臣》引《尚书大传》云:“正朔所不加,即君子所不臣也。”尚未建立有效的统治,就不能将之作为臣属来对待,此当为上古乃至秦汉处理疆域问题的一项通例。

早期中国的“疆”“略”之别

承认夏商周三代国家已具有广大疆域,并不是否定其时疆域具有模糊性及多变性等特征。就历史发展趋势而言,相较于不连贯性,早期国家所具有的“疆”“略”之别这一特征当更具代表性,对后世疆域形态及边疆治理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早期国家在“疆”之外复有“略”。“略”的内涵与“疆”有所不同,其在早期文献中常用来表示国家等势力攻伐或影响所及的区域。早期文献中“略”的对象并非指本国设立统治机构的区域,所“略”之区只是该国的附属区,而非其原有疆域。《左传》昭公七年记述周代制度:“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天子与诸侯在西周政治体制中地位不同、职能有异,“经略”与“正封”一虚一实,正可反映早期国家“疆”“略”有别这一特征。“经略”倾向于强调周天子负有向四方特别是异族所处之地进行开拓的责任,并非实指周王国所能施治的疆域,其内涵类似《诗经·小雅·北山》“经营四方”及《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而“正封”之“正”意为治理,“封”意为封疆,“正封”指设置封疆并加以治理。周天子委派诸侯治理某一区域,设立统治机构,则其地确凿属周王国的疆域。“经略”针对的是“略”,是影响所及之区或附属区,其地尽可以广泛;而“正封”针对的是“疆”,则要有确切的范围。

相较不连贯性,“疆”“略”之别实为夏商周三代国家疆域形态一个更重要的特征。“疆”之内一般是商周王国设置治理机构、征收贡赋、实施稳定统治的地区,而“略”则是王国势力有所攻伐或施加一定控制的地区。由于没有常设机构从事有效的政治管理,“略”尚不算是王国的疆域,不过却是王国势力所及的范围,也是其疆域盈缩区。一旦中心王国势力强大,往往会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控制,存在将其变为疆域的可能性。但也应注意到,一旦中心王国势力虚弱,外围方国族群势力兴起,以前的“疆”也有退回为“略”的可能。当原处于“略”之内的方国强大起来,取代了中心王国,原来被视作边缘的“略”成为新国家的疆域,“疆”“略”的范围便会重新划分。上古国家的改朝换代实际上亦只是“疆”“略”的重置而已。

猜你喜欢

疆域广域铭文
拓展生活的疆域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大中国之中国疆域
广域雷达信息采集系统应用
试析辽朝的疆域观
中国疆域内所见的丝绸之路(Ⅱ)
基于免疫算法的高容错性广域保护研究
被动成像广域空中监视系统综述
夔膚簠铭文读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