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2023-09-22姜伟
姜伟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二、新课导入
通过抖音小视频引入课题压力及压力作用效果
三、认识压力
展示课件,认识压力(引导学生画出压力示意图)分析压力特点。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作用效果: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3.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4.作用点:在所压物体表面。
师点拨: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桌面受到的压力F=物体的重力G,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竖直向下),作用点在桌面上.
指出上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F压与物块重力G物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参与用两个手指用力向中间压一支铅笔,体验两个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猜想)
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
- 小组按需求选择合适实验器材
- 小组设计并完成实验,时间5分钟,教师观察学生选择器材情况及实验完成情况。
- 鼓励同学们上讲台分析本组所选器材及实验探究过程,并分析结论。请同学们发现优点及补充不足(师补充,追问)
4.师引导学生分析结论
实验结论:
1.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五、压强(p)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公式:
3.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 压强单位:N/m2读作牛每平方米, 专用名称叫帕斯卡(pascal)简称帕,符号为Pa, 1 Pa = 1 N / m2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 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 × 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引导学生分析)
六、课堂小结
学生设计思维导图
七、当堂训练
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密度均相同,它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FC,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三个压力的大小关系是,压强自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 。
八、作业布置
教材147页第1、3、4、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