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
2023-09-22刘念雨
陆 韵,刘念雨
(湖州师范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我国各大高校在教育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注重传授教育相关学科领域的经典理论与前沿知识,“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与问题加以研究的学科,因其萌芽于西方且具有成熟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不可避免地分散学生对中国现实教育问题的注意力。“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之一,作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全局性指导思想,植根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信,体现对我国当下国情的充分观照与呼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是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扎根中国”视域下深入探寻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的逻辑与路径,使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增加理论积淀的同时形成关怀中国教育现实的高尚情怀和投身教育改革的宏大志向,同时为高校研究生人文社科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理念启迪与实践参考。
一、习近平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对高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启示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思想首先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论述中,“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治学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2]至此,“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全局性指导思想,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要旨,传递着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和深沉理性的家国情怀[3]。研究生教育位居国民教育系列高级层次,专业课程内容范围广、理论程度深,保障研究生课程的政治站位与价值引领、将思政素养培育融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养成,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从目标、载体、方式、原则等方面对研究生课程思政带来如下启示:
(一)以厚植家国情怀与激发使命担当为目标
“坚持中国大地办教育”思想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这一方面源自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丰富教育资源与深邃文化底蕴的高度自信,另一方面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必须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的深刻体认。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意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根基,专业课程教学应紧紧围绕这两大目标展开潜移默化的价值渗透。尤其在当今研究生教育越来越走向时代前沿、加强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育的背景之下,更需树立中国立场与本土视野,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同时强调学以致用、教育强国,引领研究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发挥专业所长为国效力。
(二)以中国历史国情和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
共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习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4]。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必然要立足当下国情并延续历史文化积累,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上众多教育家的深厚思想。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依赖于承载思政元素的内容载体,需将古今中外的事实与价值相互关联,即使援引西方知识理论也需观照中国实际。扎根中国理念启示教育者结合中国历史国情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彰显“四个自信”与国家荣誉感,以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方面现实问题唤醒奉献精神与革新意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华理念中汲取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采用理论阐发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5]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要遵循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思路,在充分观照国情的基础上探寻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高校研究生教育旨在通过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持续推进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整个教育体系建设中占据引领性战略地位。因此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创造的主阵地,也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理念渗透落实到理论讲授和学术训练之中。教育者既要通过深刻的理论阐发,释放各专业课程内容中思政要素的育人影响力,又要通过研究项目的组织、学术活动的展开,使研究生在围绕中国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科研探索行动中涵养家国情怀、实现人生抱负。
(四)坚持价值观引领与能力发展并重的原则
“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思想彰显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很好地处理了“本土”与“外来”的关系,澄清教育发展中国特色的价值底色[6]。任何国际化教育理念都需在中国国情具体框架中加以批判吸收、融合借鉴。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价值引领和能力发展协同共进,既要激发研究生对国家的认同与热爱,也要培养研究生在开放多元的世界中辩证看待纷繁观念、站稳政治立场、铸牢理想信念的实际能力。这需要教育者拓展课程思政路径,将思政启迪融入课堂讲授、课外阅读、学术训练、研究实操等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经典研读与情境体验相结合,使研究生在理解内化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形成分析明辨外域文化、传播正向能量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二、“扎根中国”视域下“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的理念逻辑
“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引导学生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背后的实质。将思政元素融入这样一门涉及诸多西方理论概念与观点的课程之中,是牢筑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必然要求。目前,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研究较为缺乏,这一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更需注重学科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的本土转换与重构,从而归纳提炼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经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需要与研究生理论知识学习和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在“扎根中国”视域下,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只能在其自身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中得到诠释,“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需遵循如下理念逻辑。
(一)聚焦当下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培育具有本土关怀意识和变革创新能力的人才
课程思政建设需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并体现学科特色与专业需求。目前,面向教育类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社会学”课程包含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四大方面内容。在“扎根中国”视域下,这样一门理论与方法兼顾、事实与价值并存的课程肩负着回应中国教育发展现实诉求的使命。在课程教学中需紧密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改革实际进行概念解读与规律阐释,引领研究生带着开拓视野、积累概念以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意图走进课堂。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一方面应培育研究生对中国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改进的关怀意识,尤其在教育公平范畴内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与受教育质量、关心世界舞台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另一方面应养成研究生运用社会学理论阐释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研判教育趋势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扎根本土、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研究旨趣和精神气质。
(二)打破“唯西方论”思想禁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际挖掘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教学需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蕴含的思想价值。“教育社会学”课程中大量理论资源援引自西方论著,属于舶来之品。对西方教育理论的引进应保持开放而谨慎的态度,注意其解释本土实际的适切性,并进行恰如其分的中国化改造[7]。课程思政元素提炼既要依托课程内容本身又要超越课程框架局限,回归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实际之中。“教育社会学”课程内容本身体现众多思想先驱对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状况的强烈现实关怀,具有理性思辨与洞察现实紧密结合的思维方式特征,彰显出客观辩证、公正平等、博爱民主等价值观念;同时,任何教育现象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发生于文化、制度、规则等构成的广袤社会背景之中,带有国家与民族的烙印,因此要从中挖掘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爱国意识与教育情怀,求真务实与社会担当等方面的思政元素。
(三)探寻中国道路汲取中国智慧,围绕教育发展经验事实开发拓展课程思政资源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革背景下,教育社会学应站在独特学科立场上回答好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的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8],在把握理论前沿动态的同时摆脱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依赖,形成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展开需紧扣我国教育变迁的时代脉动,从教育事实经验中获取思政资源,扎根中国教育现实情境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载体与支点。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揭示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层面,从教育差别、教育宰制、教育弱势等的客观事实中寻找鲜活案例,呈现当下教育发展的难点痛点,唤醒学生关怀处境不利群体的博爱之心、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和开拓教育变革空间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要自信大胆地援引我国教育社会学人的原创性本土研究成果,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对话张力中凸显中国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使学生在中国视角、中国主张和中国范式的学习体验中树立四个自信,立志为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四)坚持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取向,依托理论实际相结合的科研训练促进观念内化
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更应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使价值观内化与学术科研能力提升同向而行。教育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育社会学”虽为理论课程但有着强烈的实践关怀,课程思政教学只有紧密关联教育实践和学术实践才能更好地阐释理论、传递价值观念。具有课程思政意义的科研训练活动在议题确立、方法运用和结论展现等各个环节都需注重价值渗透。首先,教育社会学研究主题聚焦于教育公平、文化资本与教育、性别与教育、阶层与教育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取向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话题;其次,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开依托于数据、文献等资料收集和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运用,学生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中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与刻苦钻研意志;最后,学生通过科研成果的学术表达为改变弱势群体受教育处境而发声、为建设教育强国献计献策,展现新时代青年的社会担当与远大志向。
三、“扎根中国”视域下“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9]。教育社会学是以公正的教育秩序为目标、以批判性解读教育事实为己任的学科[10],本身具有兼顾事实与价值、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特色并体现强烈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社会学”课堂应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典型舞台,在“扎根中国”视域下将上述课程思政理念逻辑落到实处,需从课程目标、课程内涵、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几方面展开实践举措。
(一)厘清课程目标,使家国情怀成为教育学人的“灵魂”
依据“教育社会学”紧扣时代变迁与关切教育实际的学科定位、以批判性思考与研究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需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色考量,可将研究生“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总目标确立为“培育具备家国情怀、坚持‘四个自信’、立志运用所学知识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教育学人”。这一目标涵盖对研究生把握中国教育现实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知识要求、树立国家自信与社会担当的精神要求、将爱国情怀与关怀意识融于教育科研实践的能力要求,旨在充分释放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价值,依托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相互促进实现专业培养与立德树人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总目标需结合课程内容大纲加以分解细化、落实到各个章节模块之中,为此可形成如下“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目标框架:
表1 “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元素目标框架
(二)丰富课程内涵,使普世价值与本土经验互动联通
社会学集中关注分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难题,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将彼此距离遥远的地域相连接[11]。教育社会学抽象理论有助于学生从更广博开放的视野来研究教育现象及问题,西方经典理论将教育、政治与社会控制相关联,为分析教育现象提供普遍性解释框架。但任何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观点都应在实践经验中被检验与优化,“扎根中国”的“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需通过大量引入本土教育经验事实丰富课程内涵,引导学生基于当下中国情境批判性地思考和运用外域理论成果,从而形成国家自信与社会责任感。
以“教育的社会背景”中的教学内容“社会差异: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根源”为例,社会差异制约教育机会均等的规律已取得学界普遍共识,源自西方学者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阶层继替与教育不平等之间的关联,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式丰富这一理论知识的内涵。
1.以经验事实数据验证经典理论,激发学生对中国教育现状的关切。经典理论有助于澄清现实、探析成因,教育社会学理论的课堂讲授需结合丰富的经验事实,引导学生将分析视野落于祖国大地。教师可通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职业差异的相关数据呈现当前社会成员经济分层现状和城乡父母文化学历分层现状,并融入乡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失学的典型案例和张桂梅老师帮助失学女童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分析家庭经济地位及文化资本拥有量与辍学率之间的关系,以教育事实促进学生对“阶层再生产”理论的深层理解。同时,教育不公平现象能够触发学生的情感价值,对城乡差异、阶层差异、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分析研讨,有助于他们形成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博爱济世精神、产生改变教育境遇不佳者命运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培育国家情怀与社会担当的课程思政目标。
2.促进现象与理论之间丰富对话,唤醒学生对教育理论创新的追求。理论的静态性与现实的变动性之间存在张力,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12]。虽然阶层再生产理论认为与家庭地位密切关联的文化资本带来子代教育成就不平等现象,但仍有研究证明文化资本在一些社会并未呈现出显著分层效果,甚至会给个人教育成就带来负效应[13]。教师可通过组织延展性的文献阅读,呈现我国特有的教育模式以及指向教育公平的改革历程,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社会并不像法国社会那样存在一种固定的上层阶层文化,并且教育制度的不断更新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一定程度上弱化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以我国特殊的教育现象检验西方教育社会学经典理论,有助于唤醒学生对教育理论创新的追求,补充完善并发展出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同时增强学生对我国制度文化的深刻理解,进而培育国家自信。
3.援引国内学者前沿性理论成果,培育学生对本土教育文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学人需要发挥勇于探索实践的精神,推动教育社会学本土理论创新。关于“阶层再生产”理论,国内学界已有诸多学者通过扎根本土的实地调研,以自下而上的经验研究总结规律,与西方经典理论展开对话交锋。例如有研究发现底层家庭中存在有利于子代提升教育成就的特殊文化资本,包括包括先赋性动力、道德化思维以及学校化的心性品质[14],由此形成“底层文化资本”的本土创新概念,提示着个体能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阶层继替的魔咒。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寒门学子依靠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典型事例,使学生感受到艰苦奋斗、追求梦想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中国家庭中催人奋进的文化力量,培育学生对本土教育文化的自信。
(三)优化教学方法,使理论深耕与现实洞察相融共促
研究生课程具有教育对象复杂、教学内容专业性强、培养目标多元化的特点,思政教学方式的选择应密切关联课程本身的特色,并与研究生思维训练和科研能力养成紧密结合。“教育社会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促使学生在尊重经验与立基实践场景的前提下思考如何在个体和中国本土社会之间,在微观个人困扰和宏大历史进程之间建立联系[15]。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优化需突出理论深耕与现实洞察的相互配合,使学生立足宽阔的国际视野,又扎根于人民群众利益攸关的教育实际。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举措:
1.借助鲜活案例情境,创设沉浸式感知环境。事实案例不仅是抽象理论的支撑,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载体,使思政元素的呈现与传递变得生动具体。教育社会学旨在引领学生检视身边的教育现实,从关怀个体、照顾弱势的角度对教育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展开批判性思考。围绕教学大纲,案例选取既可参考宏观层面的制度出台、改革背景与重大事件,也可参考微观层面的学校竞争场域、班级人际关系、家庭教育情景、学生文化认同、教师角色冲突等。借助现代数字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画面呈现、事件纪实、数据分享、人物演说等多元方式创设案例情境,将理论讲授与现实诠释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沉浸式感知中把握当下中国教育现实的丰富表象,在批判性理解教育事实的过程中加深对经典理论的认知,关注弱势群体境遇的同时养成人文关怀意识。
2.加强理性思辨研讨,提高意识形态辨别力。研究生课程注重拓宽研究视野,广泛涉猎外域理论成果,因此教学中更需加强意识形态辨别力的训练提升,即引导学生认清和辨识各类社会思潮的利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教育社会学秉承“价值中立”的理性判断原则,带有质疑批判的学术特质。教师在课堂可针对教育社会学理论观点与关键概念,围绕经典理论的产生条件、研究视角、解释力与适用性等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辨研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现实关联,从中意识到任何一种西方经典理论的产生都与其所处时代背景和特殊政治制度背景有关,进而减少对西方理论的盲目崇拜与机械使用。同时,基于中西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性研讨,有利于学生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合理性,培育家国情怀。
3.布置实证调研任务,促进价值观吸收转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培养学生成为特定专业高层次人才,思政教学中的价值观渗透需与学术研究能力提升相结合。教育社会学研究具有客观性,通过科学假设与数据论证挖掘教育因果关系,进而寻求更为公正合理的教育秩序。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有社会学意味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诸如青少年亚文化、教师角色权威、文凭崇拜、学校中的规训、两性教育差异、城乡教育公平等,在实证调研任务完成中体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科研精神,通过扎根中国教育实际展开资料收集与规律分析,增进对弱势群体教育境遇的深刻了解并分析其背后的复杂因素,深化对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吸收理解并将其转化为揭露批判现实、为处境不利群体发声、推动本土教育理论创新的实际行动,从而依托科研能力实现职责担当。
(四)完善评价体系,使思政素养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依赖于客观的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但目前高校对研究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道德素养的评估往往是缺失的[16]。“教育社会学”不仅让学生体验社会学在教育现象解释中的张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在教育社会学视角下进行教育问题研究的实际能力。思想政治素质的渗透需贯穿于研究生知识获取、技能培养和能力获得的整个过程,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循序渐进逐渐深化。因此,“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需构建多元介入、全面观照和动态运作的评价体系,注重思政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围绕研究生扎根中国的学术思考与探索实践检验教师立德树人成效。
1.多元主体协同介入,全方位评判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为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效应,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主体应是多元化的,涵盖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及其导师和其他相关社会主体。“教育社会学”课程思政评价中,首先,任课教师是主导性的评价主体,通过课堂反馈、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在教育社会学理论阐释与教育问题分析研讨中的价值立场与意识倾向,为衡量思政教学质量提供直接依据;其次,研究生本人及其导师是关键性的评价主体,学生在课后以问卷填写、感想撰写的方式总结课程学习后的价值观念收获,导师通过了解研究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学术观点表达与研究实践评判其思政素养水平;最后,实习调研单位管理人员、实践导师、调研对象等都可作为相关性的评价主体,他们提供的研究生思想品行、价值观念方面的反馈也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成效。
2.全面细化指标体系,精准化推动教学主体查漏补缺。评价指标是基于特定标准对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状况作出分析和判断的具体范围[17],作为评价的具体观测点有利于促进教学主体发现教学漏洞,从而精准施策提升教学。“教育社会学”课程中的学生思政素养评价指标需紧紧围绕家国情怀养成、国家自信建立与职责担当培育的思政目标,并与理论领悟、思维训练与能力提升的课程要求相契合。具体包含如下指标:一是知识层面,包括客观评价西方经典理论的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认知、对中国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识等;二是思想层面,包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以及教育社会学客观务实研究态度的养成等;三是能力层面,包括通过理论阐释表达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术调研落实爱国抱负、以成果产出实现职责担当的系列表现。
3.跟踪科研实践进程,持续性评估学生思政素养状况。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思政效应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体现在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教育社会学”思政教学评价除了参照指标体系的静态评价,还需对研究生专业学习实践过程加以跟踪,多方面收集意见并持续性评估思政素养发展状况。这需要任课教师与研究生导师协同关注学生科研进程:一方面,观测研究生完成课后作业和考查任务的整个过程,分析他们在研究主题选择、教育理论阐明、数据资料处理、教育问题解决中流露的价值取向,从中把握研究生的基本立场、意识形态和学术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持续跟踪研究生的后续科研成果和学术表达,鼓励他们扎根于中国实际展开研究并致力于本土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改革,以成果内容及其思想价值衡量思政素养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