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运行机理与建构进路

2023-09-22李若凡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育人精神空间

李若凡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应该是全方位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1]随着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作为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载体,也是构建育人大格局的重要维度。当前的学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发展与应用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从宏观视角出发,学者们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整合和转型,探讨如何构建更具包容性和互动性的教育环境,也结合科技发展和社会现实聚焦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公共空间展开研究。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运行的内在机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内涵属性等前提性问题尚未得到学理性的阐发,这既遮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精神性维度,也容易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意在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学理属性,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动态生成的运行机理,凸显空间的精神性维度,为构建育人大格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贡献“空间”力量。

一、前提之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概念界定

“空间”作为日常用语被人们所熟知,它是与时间相对的物质客观存在形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空间”作为名词,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的表现[2]。空间使事物具有了变化性,即因为空间的存在,事物才可以发生变化。马克思曾言,“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3]。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入空间概念,意在指向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悬浮化”状态[4]以及有效性不强的现实境遇。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非完全忽视了空间,而是对时间向度的依赖性更强,空间的社会性价值遭到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交往的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的结果,即由一般意义上的物理空间转化为具有精神交往属性的社会空间。从形式上看,它不仅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依托的外部空间,如进行思政课教学的教学运行空间、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高校纪念空间等,还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精神交往中形成的精神空间。从实质层面看,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经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动态生成的,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是背景性的存在,而是内蕴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创造性和精神交往属性的一种存在形式。从概念使用的角度看,对“空间”与“环境”这对相近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进一步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相近之处在于,两者均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要依托的客观条件,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品格。不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多指向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内嵌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关系性、精神性的存在形式。

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精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精神交往活动,其作用界域是人的精神世界,旨在通过价值引领促进个体精神世界的成长和发展。精神性指向空间附着意义、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是背景性存在,而是具有弥散性的精神空间,是一种让人们进行思想交流、价值观引导和精神成长的特殊场域。在精神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交流、互动和思想碰撞,解答思想困惑,理解并接受价值观的引导,不断增强自身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因此,精神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其具有育人价值的关键所在。了解这一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发挥育人价值奠定理论前提。二是政治性。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并不是某种与意识形态和政治保持着遥远距离的科学对象。相反,它永远是政治性的和策略性的统一。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5]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关乎人的价值引领的实践,是具有鲜明政治性的精神互动,目的不仅是满足国家和党的发展需要,还在于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需求。由此生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是沉默不语的,它深刻诉说着人际关系和伦理规范”[6]。三是社会性。空间不是一种背景性存在,而是一种社会互动的产物,“在实际上就标定了一定生活方式”,“如果把空间降格为客观存在的话,人类甚至不可能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7]。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包含人类认识活动在内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精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社会关系体系中进行的,受到社会的制约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具有社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要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协同共进。杜威曾言:“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校内学习应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8]从这个意义上出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性的活动,不应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这二者应该相辅相成,构建全社会合力育人体系,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目标。四是教化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过程要依托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大学生的“拔节孕穗期”,不仅强调思想上的“知”,即社会公共理性、社会道德规范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素养;更强调实践中的“行”,即将思想品德素质付诸实践中去。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教化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发挥着隐性的育人功能,更容易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接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在通过教育获得思想素质提升的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物质文化,从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建设。

空间展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品格,空间的出场,呼吁研究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存在,以“空间化”思维解现实之困,彰显出空间的精神性维度。一方面,“空间性”思维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向的、一维的线性思维转向网状的、多维的关系性思维[9]。空间是社会性的存在,“空间化”思维的出场有助于我们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种空间性的存在,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意蕴,促使我们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交往过程,为实现高质量、有实效的育人效果提供空间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空间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素,它的调整、优化、建构等都会影响甚至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作用域的学科,致力于通过价值引领、精神激励以促进人们的精神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出场,尤其是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有更深刻、更具体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者聚焦“精神空间”,立足受教育者的个体境遇,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时运用“空间化”思维,联系社会空间,在社会性的联系中分析“精神之惑”的现实成因,开出科学治疗的“药方子”。这个过程厘清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诸多类型,也明晰了不同空间下的育人效用,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开放出了现实进路。

二、运行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成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是天然存在的实体,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动态生成的产物,历经了情理交融、空间分合、时空交织的辩证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着眼于空间的生产,开创情理交融的有机空间,其中精神空间的生产占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的核心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分化和整合的对立统一中趋于完善,也在历史空间的回溯与未来空间的探索中不断发展。

(一)利用与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实践逻辑

“空间本身是一连串和一系列动作过程的结果”[10],从形态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实践转化”的结果,即由一般意义上的物理空间转化为具有精神交往属性的社会空间。当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不带有任何改造空间的目的,仅身处在某一空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这个空间对于他而言仅仅是背景性的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背景性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日常状态相关联,不涉及对空间的觉察与改造。作为背景存在的“空间”是无机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人为建构的产物,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空间,根据需求有意识对当前所处的空间进行改造,优化空间布局与结构搭建的活动,此时的空间是“有机”的,其中精神空间的生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的核心。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观摩思政课现场教学时指出:思政课要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效果[11]。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为实现“沟通心灵”,达成“思想影响思想”“心灵影响心灵”的目的,双方经由精神交往互动建立的空间关系,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的情境创设,还包括教育对象自觉的情境营造,由此拓展了社会空间的精神维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经由各种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塑造而成,既是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又是无机空间与有机空间相互运转的过程。当思想政治教育“人”意识到生产的空间不能满足自身的教育需要时,便会自觉地改造空间、利用空间,以便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在两者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动态地生成。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有意识地彰显空间价值显示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含“德”量;关切个体的情感要素,增进精神空间的含“情”量,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对象存在,空间的改变和人的改变也是一致的,两者统一于实践。

(二)分化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社会逻辑

分化与整合是事物运行发展的基本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正是在分化与整合中动态生成和发展的,空间的生成是处于进行时的动态发展而不是完成时的固定样态。分化指向着事物由一到多的多样化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经历着从一体性到多样性的分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场域依托,也是实践活动的产物,即空间本身的生产和在空间中、利用空间的生产是一致的。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部门化、职能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分隔化、多样化。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性质之“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分化为多种类型,如思政课教学依托的教学运行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空间、组织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工作空间、承载文化传承功能的高校纪念空间、进行社会服务的实践活动空间等[12]。不同空间内蕴着不同的职能分工,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由此生发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在动态分化的过程中走向具体和真实,而不是同质和空洞的。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分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成过程中的自然样态,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分化积极作用的发挥也具有一定的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分化后的空间要素便走向了不相容性,不同空间要素的矛盾将会导致盲目无序,分化带来的多样化将演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碎片化”[13],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应有的统一性。与分化相伴的是整合,为规避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分化导致的碎片化,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自觉主动地挖掘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明确理顺不同空间关系,组织协调不同空间要素,构建合宜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汇聚空间育人合力,实现整体性的价值引领。

不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锚定着人的精神世界,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破解精神之虑,以实现价值引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与思想”的互动,还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现代社会下的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依据个体需求的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再拘泥于课堂上的统一讲授、静态的知识观念灌输,为满足个体求真、求善、求美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重视情感之维,通过有针对性的对话沟通、有引领性的榜样示范、有情境化的物质文化环境熏陶,创设满足个性需要的精神空间,实现精准育人。可见,个体精神需求的分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分化,进而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间的分化。分化承载着价值意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间的分化正是为合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精神需要而存在的。空间整合更关乎通过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功能协调以达至价值引领、精神育人的目标。空间既标定着个体的生活方式,也承载着集体的共同价值。空间的分化指向差异性,空间的整合指向统一性,差异性在于每个主体的精神需要不一样,创设情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整合标示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具有一致的价值引领目标,这不应被空间分化的差异性所消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在分化和整合的对立统一中趋于完善发展。

(三)回溯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历史逻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仅表现为共时性的空间共存,又体现为历时性的空间变迁。它是在历史脉络中流淌着生成的,不是“无根”“虚幻”的,也不是“固化”不变的。马克思曾言:“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也是在回溯历史空间的基础上创造与生成的,当下校园中的纪念空间如雕塑、校史馆、纪念碑、知名校友旧居等,都是历史空间在当下的复现,是历史空间的真正实现。历史空间何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空间承载何种价值、传递何种记忆、何以实现价值引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在回溯历史空间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进行加工与创造而实现的。比如高校纪念空间承载着物质实体强大的精神引领功能和行为导向功能,利用物质实体外在的形式美,并融合学校自身特定的文化氛围,向全体师生传导个性特色、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记忆是过去在现在的存在”[15],高校纪念空间作为历史性的存在,以不同形式向学校成员诉说着校园历史,储存着过去的集体记忆,也让记忆的传递和重现成为了可能。“集体记忆可以是一种物质客体,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16]高校纪念空间承载的集体记忆连接着历史与当下,给思想政治教育者以穿越时空的精神感受,形成一种共同感受的精神氛围,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既有了情感上的联系,也有了价值上的联系,产生情感共鸣,促进价值认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成的过程中,对历史空间的回溯,既是继承育人初心的价值遵循,也是擘画未来空间理想样态的实践基础。从现实空间到历史空间的回溯,可以作为空间发展历程的一个镜鉴,有助于我们把握空间整体性生成和发展的趋势,进而以科学的方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空间。

三、实践之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建构进路

空间展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品格,空间的出场,呼吁研究者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存在,以“空间化”思维解现实之困。在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动态生成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构建致力于实现“有美感”“有情境”“有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挖掘高校物质文化,融入艺术性元素,创建“有美感”的思想政治教育

美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思想政治教育以“铸魂育人”为担当,以“立德树人”为初心,是一门“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这离不开艺术性原则的指导。从高校物质文化角度出发,艺术性原则启示着高校校园建筑要更注重从高校和社会更深层次出发,赋予校园建筑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加强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自主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环境,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遵循艺术性原则。艺术性的原则指导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当既理性又感性,理性在于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客观规律,感性在于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应当迎合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性的发挥,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情感育人的功能,而不是生硬的说教。通过校园建筑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意义的认知,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鼓励学生成为校园建筑内部文化的建设者,发挥其主体性,投身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去。

(二)关注个体精神空间,创设媒介德育场,落实“有情境”的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一项现实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具体化、情境化的,它会因人、事、物、境、势等根本要素的差异性,而呈现出多样性的面相。从空间视角出发,“媒介德育场”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个体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中介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媒介德育场”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用开放出了更为深层持久的路径。媒介本身具有思想、观念和情感的吸附功能,媒介不仅仅是工具化的手段,还有价值性的依托。媒介德育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介性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价值观念引领、解决个体精神困惑营造了具体场景,关注个体真实生存状态的同时,也重视个体的思想状态,在具体情境下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精神世界、化解精神困惑、充实精神生活。

图1为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立场揭示媒介德育场实现育人效果的运行机理。在内部精神层面,媒介德育场面向主体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让青年在真正的社会关系互动中构建主体意识,拓展生命意义。现代性的社会条件下,媒介德育场在塑造自由、平等公民人格时发挥出了独特优势,有助于化解群体极化现象。在外部环境层面,媒介德育场通过媒介协同营造有机、规范和健康的媒介生态,为个体精神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也有助于以正确舆论引导人,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图1 媒介德育场的运行机理示意图

(三)整合实践空间资源,构建多维育人空间,实现“有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离不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整合空间资源,打破空间壁垒,深入学生的心理空间,通过翻转课堂、圆桌讨论式新型教学空间模式的创建,推动思政课理论知识能够真正被学生接受理解消化,并成为他们的日常思维习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社会性启示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走出校园,构建多维育人空间,为学生提供思想转化为行为的实践空间,鼓励他们走进社区、走进基地、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家校社三体联合,实现处处育人,时时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17]我们正意气风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地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当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最好的时代,从空间视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着要从立体的、动态的视角去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研究也推动着高校构建起大思政格局,整合并合理配置空间资源,有效发挥空间力量,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助力物理、精神、实践三大空间协调统一,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育人精神空间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