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鸡汤”到“反鸡汤”:B站五四青年节系列短片中的情绪传播研究

2023-09-22朱芷瑶

传媒论坛 2023年17期
关键词:后浪亚文化鸡汤

朱芷瑶

一、研究背景

2022年5月3日,由哔哩哔哩弹幕网(以下简称“B站”)联合多家媒体发布的青年宣言片《不被大风吹倒》正式上线。这是继《后浪》《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之后,B站第三年推出自制的五四青年节宣传短片。截至2023年3月1日,该视频在B站已获得了519.6万次的播放,43.6万点赞和113.6万次的转发。

(一)现实背景

随着《后浪》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批评的声音也层出不穷。部分网民认为视频中出现的青年生活过于“小资”代表不了全体年轻人;更有网民认为何冰的演讲叙事过于宏大,有说教意味。B站在2021年、2022年的五四青年节继续推出该形式的宣言片《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和《不被大风吹倒》。《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短片由两位初中生担当宣讲人,讲述全国各省市955名初中生的同题作文,袒露年轻人的心声;《不被大风吹倒》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为朗诵者,分享他关于人生困境和走出困境的两则小故事。这两篇短片延续了《后浪》的热度,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二)理论背景

B站五四献礼系列第一支视频的播出正值新冠疫情暴发时期,B站、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的公共讨论与个人表达中包含着大量情绪的释放。隋岩、李燕的研究认为从传播特性来看,情绪具有传染性、积累性、指导性和社会性[1],而媒体能够助推这些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成为社会舆论,引发“滚雪球”式传播,造就巨大传播声量。B站的三支五四青年节视频得以迅速传播离不开“鸡汤”式的叙说风格,“心灵鸡汤”的配方是那些富有哲理的警句和励志的故事,佐以华丽的辞藻和繁复的抒情,充满了自我感动情绪[2]。《后浪》在传播最初传递的正是这种情感,而这正是身处风险社会、背负巨大结构性压力的网民乐于接受的信息。但是,随着“鸡汤”式宣言的一再倾灌,网民渐渐产生了逆反情绪和抵抗心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了2021年、2022年的五四青年节短片内容的调整中。《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破除了宣言片以往“我想做什么样的人、我的梦想”的框架;《不被大风吹倒》短片的最后,莫言讲到狂风结束后,爷爷守住了车但没守住草,“没有前进,却也没有后退”,娓娓道来的细腻讲述一反《后浪》式的煽动性叙事。可见,B站三则短片的话语经历了从“鸡汤”到“反鸡汤”的变化,传递的情绪各有不同,受众情绪反馈也相应发生着改变。

二、在喧哗中破圈:B站的“鸡汤”情绪撒播

B站作为一个大型互联网亚文化趣缘群体社区,一直以来都带有“二次元”“新潮反叛”和“年轻化”等标签,而《后浪》代表的主旋律文化与B站固有圈层文化有着明显的区别。短片蕴藏的抚慰式的、极具煽动性的“鸡汤”情绪广泛传播,造成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和赞许。但是,短片无视大多数青年真实处境,只展现一部分人光鲜亮丽生活的叙事也遭到了诸多批评。

(一)作为文化的传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融合助推情绪传播

《后浪》前期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当归功于B站对于社区自有的青年文化圈层精准的情绪撒播。当文化观念进入传播学研究时,是作为维护某种有机体或系统环境的一种力量而出现的。亚文化维护着B站的“圈子化”文化传播机制:在每个B站新用户打开B站界面时,总会弹出丰富多彩的内容标签供用户选择以识别用户兴趣,进而组建趣缘群体。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B站聚集了以“饭圈”“二次元”“鬼畜”“萌文化”为代表的亚文化趣缘群体。但是,亚文化作为一种独立于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时常挑战主流文化形态、颠覆主流文化以凸显个性化。B站等短视频平台盛行的亚文化,对未成年带来了认知冲击,一定程度上削弱主流文化的传播力。《后浪》短片积极向主流文化靠拢,不仅吸引了《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中央级主流媒体的关注和点评,其精编版还登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其内容也表达了对亚文化、青年文化的致敬。本研究使用PYTHON爬取《后浪》评论区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LDA主题模型能够将冗杂的评论区文本归纳成简单易判别的聚类[3],对受众的情绪进行简单推断。经分析,《后浪》评论可概括为三个主题:社会现实(频率36.4%)、价值观(频率49.6%)与梦想(频率14%)。可见,B站用户对该视频的内容主旨有较深的感悟,愿意对视频中展现的人生梦想和价值观进行深入思考。可以说,《后浪》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二)作为精神交往的传播:“鸡汤文学”式表达因何遭到批判

但是,当传播过于聚焦于引发“精神共鸣”而忽视了实际状况时,会引发反噬。詹姆斯·凯瑞提出了文化传播的“传递观”,主张打破身体、实体媒介的“禁锢”,以符号作为媒介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意识传递[4]。这次成功的破圈宣发,归功于B站对“后浪”这一文化符号生动的表达,在推广B站的同时,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形象,既收获了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文化口碑。但是,在《后浪》短片的演讲中,出现了不少包含“鸡汤”的文字,例如连用三句“向你们致敬”,或慷慨陈词“时代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等,极富煽动力,热衷于赞美当代年轻人。什么是鸡汤文学?“鸡汤”亦指“心灵鸡汤”,源于美国演讲家、作家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于1993年合著出版的《心灵鸡汤》系列书籍,内容多为激励人们的励志故事,此后,“心灵鸡汤”成为励志故事的代名词。在Web3.0时代,心灵鸡汤式文学凭借对受众“被爱、被赞赏、被需求”心理的拿捏仍然活跃在营销文案、网络小说、公众号软文等领域,从“鸡汤”到“毒鸡汤”,鸡汤文学的内涵也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毒鸡汤”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文学,毒鸡汤的文字表面上为读者提供暖心的滋养,但这种“滋养”更多是片面的、肤浅的。它就像毒品一样,令人上瘾,只能为人们带来一时的慰藉,无法提供长期的精神养料,于人们的精神健康无益。《后浪》的鸡汤式文学涉嫌充斥“毒鸡汤”,也引来了较大的争议:有人说视频的内容割裂了现实与理想,介绍着只有1%年轻人能达到的生活,却把这种生活及其背后的文化归类为全体年轻人的青年文化;有人说主讲者何冰是老一辈演员,本身就不属于青年群体,他的演讲内容叙事角度过于宏大且不贴近真实青年生活,包含着浓浓的鸡汤风格和说教意味,自然不可信。从这些批评中不难发现《后浪》遭受质疑的原因,首先,《后浪》 短片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叙事立足于情绪而不是事实,而这也是鸡汤文学的惯用手段。过于强调对年轻群体的溢美之情,却只赞美了一小部分人,没有反映绝大多数青年的生活,毕竟大多数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不是上班就是上学,没有很多自由时间去支配诸如滑板、极限运动等昂贵的爱好,这就造成了一种割裂感。其次,营销人群过于宽泛是《后浪》遭受非议的原因之一。当B站的短片进一步出圈,它的投放对象从上文提到的“社区自有青年文化圈层”转移到了全国各年龄层次的观众。一部分“前浪”加入了讨论中,他们以前辈、家长的姿态看待着青年群体,仍旧保留着权威,发出种种规训的声音,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年轻人出现逆反心理,两方骂战导致了短片后期口碑的急转直下。最后,短片隐含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也饱受诟病,从跳伞、滑雪、滑板等运动到书法、古琴、民族舞、现代舞等文艺活动,支撑这些爱好的背后往往是至少中产家庭水平的物质基础。胡润研究院《中国新中产圈层白皮书》显示,我国3320万户家庭达到中产阶级标准;2022年11月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可见中产家庭仅占我国家庭数的6%。少数人的富足生活难以代表大众,富足生活的描绘也涵盖着消费主义的隐喻:你必须消费才能达到这样自由惬意的生活,而这也暗含了享乐主义。

表1 《后浪》评论文本主题词分布

三、在争议后沉寂:“反鸡汤”情绪研究

在遭受巨大争议之后,B站于2021年、2022年五四青年节再度推出两则短片,分别题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和“不被大风吹倒”。学者汪凯指出“反鸡汤”文本试图消解或颠覆故事套路及其所包含的情感与价值取向[5]。这两则短片明显吸取了《后浪》的“教训”,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一些“反鸡汤”改进,比如,在《我不想做这样的人》中,主角变为了一男一女两名在读初中生,朗诵内容不再是振奋人心的主题演讲,而是贴近青年群体生活的全国初中生的作文;而在《不被大风吹倒》中,莫言老师主讲的故事更是一改煽情励志的套路,转而讲述了不那么“标准”和“正统”的,他亲身经历两个有关失败的真实事件。但值得注意的是,两则短片的热度并没有赶超《后浪》,播放量与反响中规中矩。2023年3月1日的B站数据显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播放量978.2万,评论及弹幕数3.2万,《不被大风吹倒》播放量513.9万,评论及弹幕数2万。由于两则短片在开播之初便联合多家媒体机构共同发布,所以也没有出现被各大媒体争先转载的情况。

在叙事风格上,两则短片立足于真实情况。《我不想做这样的人》演讲的观点收集自全国各省市955名初中生同学的同题作文。他们的主要观点有“我不想做一个不讲义气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没有教养的人”“我不想做一个半途而废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遗忘历史的人”等等。相比《后浪》造就众多金句的慷慨陈词,学生们用稚嫩文笔书写在作文的观点被两名初中生用最朴素的语言复述出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充满想象力的画面,只有最简单的背景板和最平凡的讲述。

而相比于传统鸡汤文所透露的情感内核“世界是美好的,明天会更好”,《不被大风吹倒》传递的观点是:生活是残酷的,但我们可以坚强面对。相对应文案如下:

“如果人生中遇到艰难时刻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

我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艰难时刻是童年辍学。当时与我同龄的孩子都在学校里,他们在一起学习玩耍,而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放牛割草,十分孤独。

风来时爷爷没有躲避,尽管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们的车还在,我们就像钉在这个大坝上一样,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短片主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成功的歌颂,因为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保护住了所有的草”,而是“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刮得只剩下一棵”,“我和爷爷”收获的仅仅只是“没有前进,但是也没有倒退”这无疑是符合“反鸡汤”叙事文本的。

在受众情绪反馈上,两篇短片因为采用“反鸡汤”的叙事风格,受众反馈较好。python的snowNLP情感库分析方法为每一条文本赋予一个情感阈值P,当P∈[0,0.33]时,该文本为消极情绪;当P∈[0.33,0.66]时,该文本为中性情绪;当P∈[0.66,1]时,该文本为积极情绪[6]。其中,截至目前,《后浪》在B站收获67745条评论,去除无意义的符号、少量除中文外的其他语言,清洗后获得数据57912条,其中积极、中性情绪文本39452,占比68.12%消极情绪评论18460条,占比31.88%;《我不想做这样的人》在B站共计收获26722条评论,清洗后获得22307条评论,其中积极、中性情绪文本19917条,占比89.29%,消极情绪评论2390条,占比10.71%;《不被大风吹倒》在B站共计收获6999条评论,清洗后获得5061 条评论,其中积极、中性情绪文本4982 条,占比98.44%,消极情绪评论79条,占比1.55%。由此可见,在B站平台,受众对于五四青年节系列短片的情感反馈有着较为明显的积极转向。当然,这也与最近两篇短片热度下降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反鸡汤” 的表达形式对受众的情感存在积极的导向作用。

四、结语

自《后浪》起,越来越多的媒体、商家将视线转移到了年轻人身上,响起了一曲接一曲的“年轻赞歌”,“后浪”作为年轻人的代名词被各大新闻报道频繁使用;每逢重大节日美妆、个人护理、食品饮料等快消行业总会掀起针对年轻人的营销狂潮……对“年轻、青春”的追捧热度似乎一年更比一年高。

但是,仅凭各色商品与媒体造势真的能满足青年群体真正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从逐年攀升的年轻群体抑郁症病例数量到每年都会发生的“博士送外卖”“北大毕业卖猪肉”等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即可发现,年轻人对于自身、对社会的迷茫感从未消失,但针对这些迷茫年轻群体的报道、研究似乎暂时数量较小、声量式微。但欣喜的是,一些媒体已经发现年轻人的困境难以用口号、标语拯救,他们需要更真实的报道、更切实的鼓励。就像《不被大风吹倒》中所描述的那样“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一生中不会遇到困难,甚至是艰难时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鸡汤文学”或许能够带来一时的振奋,但是长久的自驱力是从内心迸发的,年轻人的未来道路,要靠青年群体自己的脚力丈量。

猜你喜欢

后浪亚文化鸡汤
中国“后浪”
后浪,后浪
MQ-25:我就是后浪
后浪一浪浪大了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DIY鸡汤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