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3-09-22周仕林张思念周静静
周仕林 张思念 周静静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类节目主动走出舒适圈,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的助力下进行大胆尝试,力争创新,这也使得传统文化类节目的未来发展与新媒体密不可分。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工具与万方、知网、维普数据平台,对新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展开调研,旨在对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演变进行系统剖析,并基于上述研究做出总结与未来展望。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国内三大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作为数据来源,筛选原则为:①在各大数据库平台选择学术期刊进行高级检索;②主题定义为包含“新媒体”和“传统文化节目”,年限限制在2015—2022年;③数据库中共找到1117篇论文,剔除无效文献,选定234篇文献作为研究基础。
(二)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6.1R6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keyword、Author、Institution为分析节点,时间跨度选择2015—2022年,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文献的精读和梳理以深入分析“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这一课题框架下的研究现状和热点。
三、研究基本特征分析
(一)文献年度发表量趋势
基于知网、万方、维普文献数据库的数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传统文化类节目”相关有效文献年度发表数量(见图1),文献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5年及2016年依托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类节目较少,研究也处于萌芽诞生阶段。从2017年至今,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研究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两创”及其相关概念在重要场合多次被提出或强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各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发文数量的微降。
图1 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年度发文量
(二)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分析
1.文献作者及合作分析
对产出作者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选择发文量1篇及以上的作者,他们分别是刁生虎、徐瑶、王鑫、陈燕、袁靖华、杨丽坤、李斌娟,发文量都为2篇。总体来看,我国长期从事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相关研究的作者相对较少。此领域作者的整体分布较为散乱,领域、跨组织间的协作关系较少。
2.研究机构及合作分析
本文对所有科研单位均进行了统计。发现有19家研究机构的发文数在1篇或1篇以上,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电视台。进一步分析可知,各大高校、电视台虽然都展开了积极研究,但合作较少。因此,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间要展开合作与交流,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为传统文化类节目“走进寻常百姓家”而共同努力。
四、研究热点分析
(一)基于关键词共线的研究热点归纳
图2展示了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中的关键词,其中各节点所链接的关键词大小与其在本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程度呈正相关。通过对234篇论文进行精读,在此基础上对节点标签进行分析与修正,最终将具有实际研究价值的关键词归类为三个主要领域:节目制作、节目传播、节目延伸。
图2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的关键词共线图谱
(二)基于文献定性研究的热点分析
1.节目制作
关于节目制作的研究,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古为今用。
王方玲[1]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应坚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是节目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郭佳静[2]以河南卫视2021春晚为例,指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出圈”还需要内容上结合时代的声音,与受众形成“共鸣”。
第二,数字技术赋能节目制作。
白云鹏[3]认为通过特殊数字技术营造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场景时,不仅可以突破时空束缚,还可以营造一种别具一格的舞台视觉效果。随着5G技术的应用发展,黄东霞[4]提出,将5G技术应用于新媒体,用5G超高速、低延时的特性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影视化、立体化。
2.节目传播
关于节目传播的研究,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受众需求为导向,交互情感。
刘小东[5]通过Probit—ISM模型,分别探讨了传统文化类观看愿意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层级关系,建议传统文化类节目创新交互模式,强化观众体验。侯丽[6]认为应从受众的心理动机和心理需求角度出发,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为观众呈现一个崭新的视听空间。
第二,媒介融合,拓展传播渠道。
柳漫漫[7]以河南广电“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认为要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结合。传统媒介并未完全成为过去,它们具有新媒体无法企及的优势。张少琪[8]从文化类节目的特点、创作资源、制作经验及受众需求多方面分析,认为电视平台制作文化节目相较于网络平台优势显著。
3.节目延伸
关于节目延伸的研究,主要呈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文化传承为目的,增强国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陈倩[9]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在文化融合、审美融合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文化内涵的真实性,避免对受众的文化误导。徐文昊[10]认为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成功地将正面性的民族精神、真实准确的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节目内容中,推进了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建构。
第二,扩大品牌效应,打造“文化+”模式。
王方玲[11]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应积极发展衍生产业,形成产业链。田甜指出河南卫视借自身文化节目制作优势使受众在情感上受到爱国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当节目品牌树立后,会带动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成为趋势[12]。
四、研究前沿变迁——关键词突变图谱分析
根据通过CiteSpace软件制作的Top7关键词突变图谱(如图3所示),研究的热点发生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7—2019年,学者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电视节目和文化节目,传统文化类的节目大量出现,此阶段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现象;第二个阶段是2019—2021年,学者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文化发展、文化认同、文化节目、融媒体,从2019年开始研究热点中文化发展、文化认同的出现,反映的是研究对于文化类节目意识形态层面意义的关注;第三个阶段是2021—2023年,学者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文化节目和主持人,这一阶段对央视主持人、央视Boys等文化类节目主持人形象的媒体塑造助推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走向热点。
图3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研究的关键词突变图谱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文献发表量
从已有的发文数量和趋势来看,新媒体视域下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研究已经走出了萌芽期而转向研究日趋成熟的迅速发展阶段。
2.研究者和研究机构
我国长期从事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类节目相关研究的作者相对较少,作者整体分布较为散乱,跨领域、跨组织间的协作关系较少。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以及相关的电视台。
(二)研究展望
1.基于关键词共线图谱及文献精读的研究热点展望
基于关键词共线图谱的聚类解读,结合文献精读的分析结论对研究热点进行整理和修正,得出节目制作、节目传播、节目延伸三大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各类热点中,新兴研究侧重于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传播策略、基于文化自信和深度挖掘的节目内容优化两方面,而媒介融合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未来的研究会相应减少,转向其他空白领域。
2.基于关键词突变图谱的研究热点展望
传统文化类节目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样态,学者们的研究从早年的单独着眼于现象,关注新兴诞生的节目案例,到伴随着越来越多优秀节目出现,逐渐关注节目制作、传播、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经济效应等背后更系统的节目策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