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村富民的坚实“堡垒”

2023-09-22于成功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农村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堡垒农科院宿迁

于成功/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宿迁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大力探索“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推动所村支部联动、示范基地联建、科技服务联合、党群致富联盟,实现党建共抓、业务共促、实事共办、队伍共育、成果共享,党建引领富民强村取得显著成效。

背景与动因

农业科研院所肩负着围绕区域战略发展需求组织创新资源,为实现区域“三农”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对照新时代党建工作总要求,宿迁农科院还存在“三个不够均衡,三个不够充分”的问题。

形式和效果把握不够均衡,农业科研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评价农业研究院所的综合实力以科研成果、人才团队、成果转化等能力水平的高低为标准,因此农业科研院所普遍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摆在首位,将各类资源配置和利益协调向科研团队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的党支部在开展活动中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现象,看起来形式不少、活动不少,但没有找到精准发力点,没有围绕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和业务用力不够均衡,党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要承上启下,又要以上率下,必须时时处处发挥表率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支部书记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难以做到党建与业务齐抓共管,党建和业务工作精力投入不均衡,支部工作思路不清晰,没有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导致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技术和实践转换不够均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业科研院所的职工多为知识型员工,拥有较高的学历,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思想活跃,是一个富有活力的群体,但同时也存在个性突出、思想动态不稳定等情况,在运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服务前沿一线作用发挥不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担当作为不突出,以党的事业为己任的意识、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做法与成效

基于上述不足,宿迁农科院党委牢固树立“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持续激活党员干部内生动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推动支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将活动成效体现到推动“三农”发展上。

加强所村支部联动,将党建阵地从机关搬到基层。宿迁农科院第三党支部将支部阵地建在试验田旁,与洋河张渡村党支部深入开展支部联动共建活动,联建党员活动室,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在活动室配置党旗、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义务标牌,配备党员学习材料,与基层党员联合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联合举办“结对共建普科技,党建引领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需求对接会,共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共同交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共同研究科技成果和科技服务需求转化落地,共同破解村集体增收难题。通过支部联动,形成了互动交流、密切配合的工作合力,构建了结对共建、互联互帮的良好格局。

推动示范基地联建,把客观环境从制约化为机遇。宿迁农科院第三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张渡村开展调研,了解到张渡村是典型的远离城区、交通不便纯农业经济薄弱村,存在荒废土地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村集体增收渠道缺等困难,但同时也具备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如何立足优势,将资源变资产?宿迁农科院第三党支部结合稻渔综合种养研究成果,为张渡村开出“稻虾鳝”生态种养“良方”,联合张渡村党支部共建“稻-虾-鳝绿色种养技术示范基地”120亩,探索“稻前养大虾、稻中生态鳝、生产绿色米”高效稻渔种养新模式,示范带动全村开展绿色稻渔种养。同时,宿迁农科院第一党支部指导张渡村建酿酒高粱示范基地100亩。

深化科技服务联合,让党员干部从观众变作主角。在示范村建立“党支部+示范基地+合作社+农户”示范推广体系,选派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年轻党员科技人员深入基地一线,长期驻村指导,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农户,驻点专家边做边讲解边示范,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亚夫精神落实到一线,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一线。利用“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培训15次,组织观摩活动3次,辐射带动周边示范户33户,稻虾鳝复合种植面积120余亩。张渡村开展“稻虾鳝”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亩产小龙虾110公斤、黄鳝30公斤、稻谷450公斤,亩均纯收益达4000元。第三党支部帮助张渡村注册优质稻米品牌“崔镇大米”,建立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投入品标准、统一收购、统一包装“四统一”管理流程,打通电商、直播带货、委托代理等销售方式,促进绿色稻米品牌提升,用实际行动践行“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第三党支部和张渡村支部共同举办产学研成果分享会,全村696户村民共同参与成果分享。

打造党群致富联盟,让科学技术从蓝图转成实效。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建立“党建+村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致富联盟体系,农科院通过党员驻点、技术指导,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直接入户到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张渡村通过建合作社、建示范基地、开展生产服务、统一品牌销售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入股、参与品牌营销进一步增收。在宿迁农科院两个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下,张渡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10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42万元,张渡村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发展为潜力大、劲头足、增收显著的先进村;张渡党支部在洋河新区2022年党支部考核中位列第一,由两星级党支部晋升为四星级党支部。

经验与启示

宿迁农科院和张渡村通过“所村支部联动、示范基地联建、科技服务联合、党群致富联盟”,共同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径。

坚持党对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服务大局与自身建设同步聚合。农业科研院所的党建工作目标是实现党对院所全面的政治引领、组织动员和监督保障,发挥基层党委和党支部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引领和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党对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立系统的党建工作思维,发挥好党建对科研的引领促进作用。

坚持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要通过抓牢抓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建优建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促进党支部作用发挥,结合学科设置,把支部建在科研链上,坚持支部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将科研攻关、科技服务、科技帮扶与党员实践活动、党支部共建等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激发科研人员干事创业、勇于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吸纳凝聚优秀人才。

坚持抓好党支部队伍建设,促进党员队伍和科研队伍同向发力。基层科研院所以开展应用性研究为主,工作经常在农村一线、生产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对科研人员提出了考验。党建工作通过思想政治引导不断增强科研人员的宗旨意识,通过强化党员身份认知,树立科技报国理念,达到稳定人才队伍、增强凝聚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开展业务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由研究室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实现全覆盖。

猜你喜欢

堡垒农科院宿迁
开心堡垒2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开心堡垒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开心堡垒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最后的堡垒T-84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