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钢琴演奏者在演出时的心理素质

2023-09-22李涛张鑫颖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5期
关键词:琴房钢琴演奏演奏者

李涛 张鑫颖 (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场出色的演出不仅仅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也要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者在表演时会产生很多的心理活动,积极地情绪可以使音乐情感更加细腻,也能让台下听众身临其境。而消极的情绪会带来很多不良表现,严重的则会致使演出失败。这就要求演奏者在平时的练习中需要不断地打磨作品以及锻炼心理素质,避免对演出造成影响。

一、音乐表演中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的不良表现

心理素质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影响着整场演出的效果,当演奏者表演时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足、心理压力过大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若未及时调整突发状况和心理活动,弹奏水平和演出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在演出之前演奏者会出现焦虑,焦虑的出现会引起生理反应、行为反应及心理反应,如:手脚颤抖、失去手指控制能力和头脑空白。适当的焦虑可以促进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作品,使演出更加出彩。过度的焦虑会致使精神恍惚,演出前期失眠、害怕登台表演、头皮发麻、常常怀疑自己的演奏技术以及为没有出现的结果而担忧。这就会影响演奏者在演出时幻想自己会不会出错、结果会如何以及听众是否会认为自己技术不行。这一系列的出现都会对演出造成影响,甚至会中断表演,并且演奏者的自信心受到严重的挫败感,最终会导致恶性循环。

同一首作品在不同的心理活动下有着极大的差别。钢琴演奏者在演出时都会出现紧张情绪及害怕心理,紧张本身就是人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地紧张情绪是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作品时提高专注力,使得自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加融入这首作品里,为台下的观众带来更好的听觉盛宴。而消极地紧张情绪带来的影响非同小可,过度的紧张是会引起人的生理反应,如呼吸不畅,手心出汗,心跳加速以及肠胃的应激反应等,这些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着不同症状的轻重,情况严重则会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如此一来,这类状况会使演奏者有着巨大心理的压力,无法让自己专注于作品里,演奏质量也随之下降,最终会导致演出失误。两种不同的情绪给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巨大的影响,若想要改变不良表现,则需要演奏者夯实基本功、积累舞台经验,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

二、焦虑的内涵

(一)焦虑的定义

焦虑是指人们对某些不确定的事件或面对困难、挑战过度紧张、害怕、担忧而产生的一种基本情绪反应。主观上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紧张、恐惧、烦躁、心神不宁等情绪,焦虑情绪会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如心慌、耳鸣、腹泻、尿频、手脚冰凉等,严重且持续性焦虑会致使人们精神崩溃、记忆力下降、社会能力下降等。

(二)焦虑的分类

(1)特质性焦虑。不同的人在性格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在相同的环境下,因性格的不同,每个人对周围的感知强度也有所不同。例如某个人在面对考试、比赛或与不熟悉的人交流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情绪波动。(2)状态性焦虑。一般指的是由外界因素刺激下而出现的焦虑,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如呼吸急促、心率过快。这种状态往往持续的相对短暂,当环境改变时焦虑也随之消失。

(三)焦虑的因素

(1)生物因素。神经生化因素、遗传因素及神经影像因素。研究表明,具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有焦虑症的风险较一般人高。此外,研究发现5-羟色胺系统异常、前额叶、杏仁核等功能异常可引发焦虑。(2)心理因素。认知行为与性格。认知指的是思想,当主观思想偏消极时,面对问题会选择逃避,对一切事物都处于悲观的态度。部分人因性格内向、腼腆,害怕与他人交流沟通,且不愿意展示自己而导致的过度封闭等其他情况亦会引发焦虑。(3)社会因素。学习、工作及生活环境带来的一系列压力。当人们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与他人想法产生偏差、学习任务过重及超负荷的工作量等等,亦会诱发焦虑发作。

三、钢琴演奏者引发焦虑的原由

(一)内部因素

(1)缺乏自信心。演奏者的心态对于整场演出的成功与否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钢琴演奏者认为自己技术薄弱,不愿在公共场合展现自己,害怕被人注视及评价自己。这就导致演奏者对观众产生恐惧感,担心自身不被观众认可而引发紧张、焦虑情绪。由此,演奏者在台上表演时无法投入到作品中,如此一来,会致使出现一系列的现象,如情绪起伏过大、心跳加速、手指不受控制、头脑空白等等,从而致使演奏出现错音、不连贯、速度过快、声音不清晰及音乐情感未处理等现象。其中一部分演奏者因生理结构不同,如手指短,先天优势欠缺等而导致怀疑自身演奏能力。这样一来,演奏者内心因长期缺乏自信而引发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当正式演奏时容易出现紧张情绪,进而影响弹奏水平的发挥。(2)缺乏临场应变能力。演奏者缺乏舞台的应变能力也是影响演奏者心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舞台上的状况是未知的,常常在演奏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必然会影响演奏者的思绪、心理状态。若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则会造成一系列糟糕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如此才能应变一些突发状况。例如,当演奏者佩戴镜框演出时,由于出汗、肢体语言导致镜框滑落,看不清琴键导致自身慌乱,如果无法迅速合理的调整突发状况则会影响演奏效果。种种未知情况,在演奏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必然会影响演奏者的思绪、心理状态,若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则会造成一系列糟糕的事情发生。(3)对自己演奏期望过高。钢琴演奏技术会受情绪或心态的影响,演奏者对自己的表现有过高的期望,认为演奏必须完美无瑕、不能有任何失误。常常对自身进行过度的心理暗示,如不能错音、不能卡断等,从而过分的要求每个音符的音色、情感处理及演奏技巧,如此一来,过于追求完美地演奏却轻视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过度的心理暗示会致使演奏者过度紧张、内心慌乱导致无法集中,技术方面会有下降趋势,如手指僵硬导致无法正常跑动、手指力量变弱,长期以来会在正式演出时有演奏失误的现象。

(二)外部因素

(1)表演场地。对于演奏者来说大多数时间在琴房练习,适应了在琴房演奏。当从琴房走向舞台时,演奏者会产生不适、紧张感等情绪,从而会影响演奏者的发挥。场地不同亦会影响到演奏者的心态和弹奏水平,对于狭小的琴房和宽阔的音乐厅相比较演奏效果截然不同。演奏者日常在狭小的琴房练习时,内心会无比放松、投入,对音乐作品诠释的更好;而正式演出是在宽阔的音乐厅其钢琴、设备等不同于日常练习,对其较为陌生,从而会产生紧张、害怕等情绪。同时演奏者在弹奏时会担忧琴键的灵敏度、踏板是否好用等,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完全投入到音乐之中,由此容易出现错弹、漏弹等现象。声音传播的距离及回声大小与空间大小有密切联系,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琴房练琴时因空间狭小封闭,声音反射的速度会快速的与原声重合;而音乐厅因宽阔没有多余的遮挡物,声音反射的速度较慢不能快速与原声重合。演奏者在音乐厅弹奏的力量与狭小琴房弹奏的力量大不相同,音乐厅因空间宽阔其传播距离较琴房更远。因而弹奏力量要大于在琴房的弹奏力量,坐在音乐厅最后一排的观众才会听清音乐。

(2)表演人数。人数的多少同时会影响演奏者的心态,演奏者在日常练习时大多是独自在密闭的琴房练习,很少会在人多的地方展示自己。这也就造成了演奏者突然从一个人练习变成面对多数人演奏,于是内心会产生紧张、拘谨从而影响发挥。一个人演奏且没有观众聆听时,内心会更加放松、愉悦,肢体语言更加自如。当由一个人演奏转变成被多数人聆听时,内心容易出现慌乱,担忧自己的演奏会不会被认可。另外,若台下坐着专业人士及其他有威望的人士等,演奏者心理上自然会有压力,观众的变化反应也会对演奏者产生紧张感。

(三)其他因素

(1)演奏技术不足。钢琴演奏技术是基于日常练习、讲究技巧和个人理解的音乐艺术;是在原有的作品上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是在有计划、日复一日刻苦练习中得到的。演奏者的弹奏水平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演奏技术扎实过关,心理压力就会相对较小。在演绎同一首作品时对于不同水平的演奏技术所呈现的演奏效果区别甚大,相对成熟的演奏技术能够在演绎作品时更加自如的向观众传递音乐情感,且能轻松的掌控全场;而对于相对较弱的演奏技术在演绎作品时心理压力会更大,在演奏时容易慌且更加拘谨,无法自如的向观众传递音乐情感。精湛的演奏技术不仅是演奏者呈现自我表达音乐情感的载体,也是向观众传递音乐情感的媒介。由于钢琴演奏技术性及专业要求较高,需要演奏者在日常练习中不断正确练习、钻研作品以能够熟练掌握演奏曲目,保持作品的熟练度。而因现实的种种因素,部分钢琴演奏者往往会存在练习时间不充足、背谱不熟练、未能掌握演奏技巧等问题。没有对演奏曲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导致在舞台上演奏时内心慌乱,出现错弹、漏音、中断等专业层面上的错误,不能稳定的进行演奏。因此钢琴演奏者往往会因为怕出现错误、恐惧等进行心理攻击,加重心理负担而导致演奏效果不佳。

(2)曲目选择。演奏者在选择曲目时要根据自身水平来选择,不能好高骛远,要选择自身能够驾驭的作品。不要因攀比,而选择难度过大的曲目,这是相当不理智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曲目,若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无法驾驭的,因此,不要去冒险,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相应的曲目。在选好适合自身的曲目后,应该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曲目背景、作品结构及音乐情感等,进行不断地了解练习。由此,演奏者不仅可以在日常练习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作品,亦能在登台表演时轻松自如的演绎作品,同时心理压力也会相应减轻。

(3)过去的经历。一次小的演奏失误对演奏者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只需吸取经验加以改正,如果过于纠结曾经发生的事情则会对自身造成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阴影。因为过去的经历对个别演奏者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每次登台都会焦虑、害怕会再次重复曾经的失误,这是极其不好的现象。演奏者过度的焦虑会在演出之前出现头皮发麻、心跳速度过快、联想曾经的失误会不会发生等等,消极地情绪演奏作品时易出现失误、手指没有力量甚至忘谱等状况。曾经的演出并不完全影响未来演奏者的弹奏,比赛、考试、演出常有,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自己的能力,从而害怕在舞台上演奏,逃避演出。对于曾经的事情,我们不能逃避,应该面对发生过的事情,正确分析、改正曾出现过的问题,避免再次出现。

(四)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在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下,造成了演奏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二者相互联系。面对这种情况要正视问题,一方面的改进、提高同时会带动另一方面的变化。如果我们针对这两方面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进行分析、调整,相信对演奏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会有很大的改变。

四、钢琴演奏者克服不良心理的有效方法

演奏者技术的提高能够很好地降低心理压力,处理一首作品演奏者要精益求精的进行练习、演奏。如此一来,在舞台上演奏者有足够的底气,内心就会平稳,表演更加自如。这是克服不良心理的关键之一,其次就是演奏者的心理素质,要提高自身的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的演奏水平,不能暗示自己技不如人,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演出结果会事半功倍。

(一)加强演奏技术的训练

钢琴演奏者在日常练习时要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有明确的规划。不能盲目、机械的练习,不动脑子的反复练习会形成恶性循环。(1)分析作品。有部分演奏者习惯在拿到一首作品就直接去琴上双手弹,在不知道音乐的调式、结构就去弹的话,容易出现很多错误而不知。当拿到一首新曲子的时候不要着急去弹,应先将曲谱完整的浏览一遍,分析此作品的调式、曲式结构及作品的涵义并用铅笔标注在谱子上。由此一来,在弹奏作品之前头脑中会有一个大致的框架,遇到变奏、反复的地方能迅速发觉,弹起来会更加容易。在弹奏新作品之前不要先急着处理作品,而是要准确无误的弹奏谱面上的内容。(2)分手练习及慢练。在练习新曲子时,重点放在左右手单独练习。先观察左右手的旋律、走向、织体,之后再分拍、分小节,最后分段去练习。在单手弹奏时需慢速练习且音准、节拍、节奏要正确,要有耐心且思考着去练习。左手练习同理。当左右手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合奏练习,练习时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进行。不要从头至尾练习,这样的练习是毫无效果的。慢练是金,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沉下心去慢练,才会发现曲谱中细小的地方,越是细节的地方,通过慢练才会发现。在慢练的同时每个音符都要弹得很扎实,音色要清晰。很多优秀的钢琴家在练习作品时,90%的时间都在慢练,可见慢练是多么的重要。(3)重难点单独练习。一首有质量的作品,不可能从头至尾都是简单的,是一定会有炫技的段落。在遇到难演奏的段落时,要把此段落单独拎出来,当作一首新的作品去练习。在处理有难度的作品时除了单独练习外,也要靠我们的大脑去思考如何能够正确的熟练掌握,例如,音符复杂时我们可以靠联想记忆或找其中的规律等方法;碰到旋律不明显的地方时可以将此段落再细分,按拍数、乐节进行练习;速度过快且音与音有跨度的段落时,应以附点且最慢的速度先进行练习,之后再一点点提速,由附点、三连音、四个十六为一组进行练习,然后每组的最后一个音与下一组的第一个音进行连接练习。

(二)积累舞台经验

现场演出时,令钢琴演奏者最为烦恼的是永远要调整自己不熟悉的钢琴,我们在舞台预演的效果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称心如意,需要在正式演出时加以调整。在正式演出前的演习,大部分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失误,如错音、琴键不清晰等,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钢琴演奏者产生紧张情绪,这是正常现象。若没有控制好情绪,过度给自己施加压力,进而致使演出质量下降,导致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无论是在宽敞的音乐厅里或是在密闭狭小的琴房里,这两者对演奏者的身份并没有什么影响,变化的则是空间大小,场地不同会对演奏者心理产生陌生感及害怕心理,从而引起紧张及焦虑情绪。为了避免紧张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钢琴演奏者应该积极地参加比赛、演出,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以此消除内心对未知空间大小和场地变化带来的恐惧感。珍惜每一次的登台演出,感受其场地带来的听觉及视觉变化。当然,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应该在演出前熟悉下舞台上的钢琴,了解这架钢琴的特性,在弹奏的同时,我们必须牢牢记住哪些音键不正常,譬如,琴键的松紧、深浅等乐器的其他问题,方便我们调整自己的触键去适应它们。在正式演出时,不管前期准备工作做的充足与否,钢琴演奏者都必须时时刻刻让自己处于一种警觉、专注的精神状态,排除一切杂念,让自己完全进入到音乐的海洋里并享受其中。

(三)心理素质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是指演奏者对于外界环境因素而产生的情绪波动,在演出时不仅要娴熟掌握演奏技巧和牢固的音符,同时也需要情感处理和稳定的情绪及强大的心理素质。临近登台演出,演奏者的心态越发不安。头脑中常常会出现,我能不能从头到尾完整弹奏一首曲子、这一遍能弹好,我还有能力再弹下一遍吗?这种糟糕的暗示会让自己变成机械式演奏,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且演奏效果几乎为零,没有任何收获。在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者应该把注意力完全放在音乐上,而不是自我表现上。不要老是想,“他们喜欢我的演奏吗” “我千万不能有错音” “我这次表现得好差劲” “我一定要震撼全场,必须表现的超级棒”等类似的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对演奏具有绝对的破坏性。如果出现了失误,我们也应该保持这首乐曲的延续性。哪怕错了也不要在脑海里想“我这里谈错了,大家是不是都在看我笑话”,这种想象是万万不可取的,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且很坦然的继续弹奏,不能毁了演出的其余部分。舞台恐惧症是多数演奏者的劲敌,人们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加以应对,冥想、转移注意力、深呼吸及热身运动或吃巧克力、糖果等方式,使自己战胜恐惧及紧张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演奏时的紧张、恐惧是可以得到克服的。因此,钢琴演奏者要对自己的心理素质进行正确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摆脱过度紧张而带来的心理负担。如此一来,长时间的训练会使演奏者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在演出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演奏水平。

猜你喜欢

琴房钢琴演奏演奏者
试论“智慧琴房”对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利用“互联网+”思维优化琴房管理模式探索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育琴房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