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送教上门工作的现状、困境及建议

2023-09-21李科郭文斌

现代特殊教育 2023年10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工作现状残疾儿童

李科 郭文斌

[摘要]为了解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现状,探索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善与推进我国的送教上门工作,通过文献和行动研究发现,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基本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各地基本采取合理安置、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提供专项经费、组建送教队伍等举措,初步形成了政府引领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家庭、社会相互支持的机制。但同时也存在送教工作机制不健全、送教管理制度不完善、送教对象评估标准不规范、送教人员专业性不强、送教内容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动员多方力量、重视队伍建设、利用科技力量等提高送教上门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现状;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60

一、问题提出

人人都应享有受教育权。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2013年,全国6—14岁残疾儿童的入学率仅为70%多,有近三成残疾儿童未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远低于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儿童比例[1]。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首次提出,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采取适当形式进行义务教育。2006年,我国政府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重申不能以残疾作为理由将儿童排拒在普通教育系统之外[2]。教育部门应及时为部分由于残疾程度过重无法到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保证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3]。《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为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纳入学籍管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规定,要完善送教上门制度,提供规范、有效的送教制度。同年,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要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至此,送教上门作为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安置形式的补充得以在国家政策法规中明确下来。本文通过对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实施现状的研究,分析送教上门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改善与推进送教上门工作提出建议。

二、我国送教上门工作的现状

通过文献分析和行动研究发现,我国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以来,基本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部门联动联席会议机制,各地坚持政府主导,出台指导文件,采取合理安置、属地负责、任务到校管理、提供专项经费、组建送教队伍等举措,有效推进送教上门工作的展开。

(一)送教对象

送教上门指为不能进入普校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的上门或远程教育服务[4]。目前,我国送教上门对象多为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到校就读的适龄中重度或多重残疾儿童青少年。例如,北京市东城区送教上门的对象是具有当地户籍、残疾程度较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或短期内走出家门进入集体生活存在严重障碍的6至15周岁的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天津市送教服务的对象为具有本市常住户籍、不能到校、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浙江省送教上门对象是年龄为6—14周岁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此外,在送教对象的确定和评估方面,我国按照“免费教育、家庭自愿、定期入户”的原则进行。有些地方如上海市和西安市,专门成立了入学鉴定委员会评估和确定送教对象。

(二)送教内容

我国送教内容由送教人员参考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以下简称IEP),结合送教人员自身能力及家长意见等确定送教内容,开展送爱心、送温暖、送康复、送教育、送辅助器材等相关服务。例如,武汉市送教的内容根据儿童障碍类型和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5],扬州市江都区送教内容更侧重于残疾儿童身体机能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方面[6]。

(三)送教人员

在送教人员的构成方面,我国各地有所不同,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资源教师、医生、专业服务团体、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还有些地方是政府与高校合作送教。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送教上门。特殊教育教师是送教上门工作的主力军。例如,扬州市江都区、浙江省温州市、河南省栾川县、山东省沂南县、安徽省铜陵市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送教上门工作都是由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贵州省贵阳市与高等师范院校合作,创建了“送教上门+到校干预”的模式[7]。此外,为了不影响特殊教育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送教上门教师一般都在课余时间、双休日、假期等时间进行送教活动。

“普特结合”送教上门。有限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无法满足送教上门需求,因此,出现了“普特结合”的送教方式。例如,广東省佛山市规定,由普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合作负责送教上门;福建省晋江市则是普小选派教师送教、特殊教育学校派骨干教师巡回指导;江苏省镇江市强调普校老师要加入送教行列;上海市青浦区要求普校教师参与送教上门。

专业团队送教上门。一些地方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团队进行送教。例如,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施送教上门服务。鹿城区采取服务外包形式,为89位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送教上门,送教教师学期初制订个别化送教服务计划,每周提前准备送教内容,每次送教结束收集当次所有送教学生的个案记录与照片。特教中心则对送教上门学生进行慰问,采取实地走访、教学照片上传微信群、电话回访等方式对购买的送教上门服务进行监督与指导,避免送教上门工作流于形式,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爱心志愿者送教上门。目前,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志愿送教服务队伍,充实了送教上门师资力量。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由爱心志愿者定期提供送教服务;浙江省安吉县要求1位护理师每周至少2次为2名多重障碍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就近而灵活的服务弥补了师资不足、送教次数过少的不足。

(四)送教形式

我国送教服务形式大多为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但各地教师送教服务时长各不相同。例如,天津市规定,教师每学年每人送教不少于240课时;北京海淀区要求教师每学年送教400课时;广东省佛山市要求教师每学年送教不少于240课时;上海市青浦区根据需求确定送教次数和时长;浙江省要求确保教师每学年送教120课时以上;甘肃省陇西县送教教师利用双休日送教,大多每周1次,每次2课时。

(五)送教保障

送教保障一般包括制度保障、经费保障和评价保障。

1送教制度保障

我国由多部门联合协作安排送教上门。例如,上海市宝山区对送教上门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合作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8]。山东省青岛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地区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送教上门机制。温州市残联于每年5月底前向卫健委和教育局提供持证适龄残疾儿童青少年数据,配合调查摸底和评估工作,并为有康复需要的残疾儿童青少年定期提供康复服务。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残联提供的数据,于每年6月底前对名单上的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和能力评估工作,并定期进行质量监测。卫健部门根据残联提供的名单,于每年6月底前进行医学诊断、鉴定,并将鉴定结果提供给残联,将送教对象纳入签约责任医生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组建送教师资队伍、指导送教服务、送教师资培训等。综上所述,我国送教上门的基本流程是:确定送教对象—诊断和评估—制订IEP—提供送教服务—进行效果评价—定期调整/终止。

2送教人员的经费保障

各地均制订了送教上门经费保障措施。例如,浙江省送教服务经费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标准拨付,残联补助基本康复辅具购置经费。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送教上门服务经费分别从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和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区残联承担授课教师的工作补贴、表彰奖励费用;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承担配备仪器设备、教材教具、授课教师交通、学生慰问、办公用品等费用。浙江省乐清市规定将送教教师的送教工作计入工作量。送教上门服务教师的劳务费由市残联统一按期支付,所需的交通补贴根据送教对象与教师学校距离的远近计算,学期结束时,由市特殊教育学校统一报销。浙江省瑞安市规定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补贴不计入绩效工资,按每生每课时60元劳务费(含交通费、通讯费)给予补助。浙江省德清县专门制订了《送教上门教育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由德清县财政拨付送教上门教育专项经费。

3送教的评价保障

送教上门不仅为了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全覆盖”“零拒绝”,更要实现让每个特殊儿童能成为有生存能力的人。因此,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保障送教上门的质量。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两个方面。目前,教育评价中最广泛使用的仍是泰勒模式和CIPP模式[9]。送教考核内容包括责任学校考核与送教人员考核,为了方便考核,各地都制订了送教职责内容。在责任学校的考核方面,一是建立学生评价机制,每学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并以书面评价形式反馈给学生;二是建立责任学校考核制度,将送教上门考核结果计入学校发展性评价中,并要求学校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送教上门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分配等;三是每学年组织送教上门先进学校、优秀管理者、优秀送教教师、优秀学生等各类先进的评比。在送教人员的考核方面,一是建立送教上门教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计入教师年度考核中,送教责任教师的考核主要分为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主要侧重于通过信息化手段和表格化管理进行过程性考核;二是每学期不定期检查送教教师送教情况,各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通过钉钉、微信、电话抽查、视频监控等形式进行管理,并根据手机显示的移动数据掌握、监测送教教师的送教工作日、送教时间、送教过程、送教内容、送教地点等;三是尝试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探索送教工作的第三方评价机制。

三、我国送教工作存在的困难

我国送教上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如下。

(一)送教工作機制不健全

送教工作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运行与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不规范,会期和人员存在着随意性。二是实际执行落实不到位。虽然各地政府都在文件中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教育部门等少数部门在承担送教上门工作。三是经费保障不到位,有些地方还没有送教上门经费列支,送教人员利用休息日和课余时间进行送教,没有差旅费和相关的补贴,更没有送教对象的教材、学习用品、辅具等补贴[10]。

(二)送教管理制度不完善

各地政府虽然出台了送教政策,但政策文本的表述中原则性内容居多,具体实施办法不足[11],没有明确的送教流程、工作指南,且送教上门的实施缺乏监管与考评,导致送教工作未能扎实推进与落实[12]。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对送教过程的监管不到位,政府及有关行政部门没有坚持效能导向,对送教上门各环节的管理比较薄弱。没有明确核查送教的范围、次数、时间与内容,缺乏对送教进度的督导检查、常态监控,送教随意性较大。二是送教上门工作考核制度不健全。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送教队伍、指引工作的开展;没有对送教人员的职责、日常管理、绩效考核、档案管理、劳务报酬发放进行全面规范,且送教上门工作的目标与实施途径不明晰,没有明确责任主体。

(三)送教对象评估标准不规范

目前,在送教对象的确定和评估方面,我国虽然制定了“免费教育、家庭自愿、定期入户”的原则进行鉴定,但是执行起来还不规范,没有标准流程。在选定送教对象时没有将家长申请和审核结合起来;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请—复核”程序;没有形成规范的评估标准来鉴定送教对象。

(四)送教人员专业性不强

首先,送教人员队伍的建设不规范。目前送教人员组成复杂,专业性不强,没有制订统一、标准、规范的选择程序。其次,送教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需要送教上门的特殊儿童对送教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比较高。整体来说,目前送教上门教师专业单一、专业技能知识不足、医学知识缺乏,且大多数送教教师由于身兼数职,疲于完成任务,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也影响了送教上门的质量[13]。

(五)送教内容针对性不強

特殊儿童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每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性化需求不同,因此送教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目前送教内容虽然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根据送教对象的差异性和送教老师的自身特点并参照家长的意见设计,但仍可能不符合特殊儿童的个别化需要。且送教老师掌握着送教内容的主导权,可能存在重学科教学、轻康复训练的现象。

四、提高我国送教上门质量的建议

针对我国送教上门工作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与优化送教上门工作,提高送教上门的质量,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完善相关政策与配套制度

政府部门需要完善送教上门相关政策与配套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完善体制机制,制订标准业务流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部门相互配合制订符合当地情况的送教上门模式。财政部门要加大对送教上门经费的保障。首先,要加大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送教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购置辅助设备仪器、教学用具、便捷式的康复训练仪器。其次,给予送教教师经济激励,制订合理的差旅费、送教补助、伙食费的报销标准,保障其工作热情,并鼓励其进修学习。第三,补贴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家庭,以期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宣传部门则要加大送教上门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关心支持极重度残疾儿童的大爱氛围,吸引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和慈善团体共同为送教上门工作付出自己的力量。

(二)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送教工作

首先,根据“家长自愿申请、免费送教服务”的原则,完善和健全送教上门对象的评估选定工作,相关部门在家长申请的基础上评估确定确实有需要的送教对象。其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疏导。送教对象家长普遍存在焦虑心理,一是来自于对孩子未来生存的担忧,二是源于社会、家人对孩子的态度。因此,要积极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定期开展家长培训,做好心理辅导,增加信心。送教教师在课前要分析家长需求,多与家长沟通,使家长积极配合送教上门教师的工作开展。第三,建立完善的送教上门执行机制。了解每一位送教对象的障碍情况、学习情况、家庭情况,制订合适的IEP,以学期为单位组织专家复审。

(三)制订切实符合送教儿童和家长的教学内容

送教内容因送教对象而异。送教教师要和相关人员一起制定IEP,根据IEP选择合适、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内容,准确把握每位特殊儿童需要的送教内容才最有价值[14]。如河南省栾川县根据拟订的IEP沟通反馈后,根据送教对象不同需要及时调整送教内容[15]。江苏省镇江市以教育诊断评估为基础并结合送教对象自身的特点制订个性化的送教内容[16]。不仅要给残疾儿童制订合适的送教内容,同时更要注重对其家长的送教内容。特殊儿童家长是和特殊儿童接触时间最多的人,有必要为其开设家长沟通能力、家庭养护知识、康复训练技术等课程,以便送教人员离开后,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巩固送教成果。

(四)重视送教人员专业化水平建设

送教人员的组成和专业能力决定送教工作质量。目前,特殊教育教师、普校教师、医疗工作者、社会爱心人士等是我国送教人员的主要力量,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的送教团队。送教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需要具备精湛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医学康复技能。因此,在对送教人员培训上,要着重介绍中重度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等内容,帮助送教人员充分了解送教对象。此外,应着手建设专职的送教团队,保障送教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五)利用科技力量拓宽送教渠道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可以利用新科技为送教对象进行远程授课。新科技可以满足每位送教对象的个性化需要,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矛盾。即结合送教对象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新技术开发合适的个性化课程,形成“互联网+”送教上门的网络远程授课模式,以有效解决送教上门时间不足、送教上门频次不够的问题。“互联网+”送教上门不仅方便送教教师送教以及与送教对象之间的沟通,也方便送教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随时随地交流学习成为可能,同时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回放。“互联网+”送教上门也有利于加强对送教儿童和送教教师的过程管理,实现数据采集、学生评估、制订IEP、管理学生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的送教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3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23-04-20] http://wwwgovcn/xinwen/2015-02/03/content_2813949htm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决定[EB/OL](2008-06-01)[2023-04-20] 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cwh/1103/2008-12/24/content_1866833htm

[3][4]罗欣欣,陈卓铭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之比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30-33

[5]邹燕君,孙玉梅,李皓怡,等残疾儿童家庭对送教上门的需求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24):59-64

[6]夏乐峰区县送教上门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扬州市江都区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4):39-42

[7]朱紫桥高师特殊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送教上门+到校干预”服务模式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33):52-53

[8]方俊明医教结合支持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现代特殊教育,2017(5):31-33

[9]戚业国,杜瑛教育价值的多元与教育评价范式的转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11-18.

[10]王成柱我国開展送教上门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2019(1):117-120

[11]黄汝倩地方贯彻《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政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8):3-8

[12]向松柏,冯惠敏,吴谦梅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的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西南地区522名残疾学生家长的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1(2):26-32

[13]董桂林,陈小玲,何志芳佛山市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师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5(16):8-11

[14]方俊明送教上门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现代特殊教育,2017(7):28-29

[15]朱红民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高教),2016(22):59-62

[16]吴善亮,王玉兰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综合),2016(7):9-11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lemmas and Suggestions of Work of Homebound Education in China

LI Ke1,2 GUO Wenbin1

(1 Faculty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062;

2 City University of WenzhouWenzhou Zhejiang325000)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homebound education work,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and promote the work of homebound educ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finds through literature and field action researches: after years of hard work, China has basically established a management model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s the main body,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joint participation of the community Local governments basically adopt measures such as conducting reasonable resettlement, implementing local responsibility and task management, providing special funds, and setting up teaching team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a mechanism of mutual support between special schools, general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However,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such as incomplete work mechanism of homebound education, imperfect homeboun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non-standar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teaching objects, weak professionalism of teaching personnel, and chaotic teaching conten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omebound edcation, such as improving policies and systems, mobilizing multi-party forc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eam building and utiliz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

Key words:disablied children homebound education; current status of  work; management mechanism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工作现状残疾儿童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试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
送教上门的实践探索问题研究综述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学生素质提升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前沿探究
从中小企业秘书工作现状探究高职秘书专业培养趋势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现状及改进策略思考
重度残障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的研究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