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3-09-21蔡振岩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梗阻性胆道胆管

蔡振岩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河南 商丘 476100)

胆道梗阻病变有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之分,不同的胆道梗阻病变在治疗方案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预后情况不同,因此做好胆道梗阻病变的诊断非常重要[1-2]。随着CT检查技术的不断升级,CT检查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3]。CT增强扫描是指静脉通过注射对比剂,使病变组织与邻近的正常组织间密度差增大,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4]。多层螺旋CT 3D成像是在CT扫描基础上对轴位图像的重要补充与扩展,对诊断疾病发挥有重要的作用[5]。但以往多分别采用CT增强扫描、多层螺旋CT 3D成像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有关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增强扫描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为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患者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44~75岁,平均(61.41±7.30)岁;体重指数17.5~30.5 kg·m-2,平均(23.26±2.69)kg·m-2;临床主要表现黄疸17例,上腹部不适28例,恶心呕吐8例,肝功能及胆红素异常17例。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接受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检查,且图像清晰;②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6]中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标准;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②凝血及肝肾功能异常;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对比剂过敏。

1.3 研究方法

1.3.1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采用西门子PHILPS 128排25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先行常规腹部平扫。管电流为200 mA,管电压为120 kV,层厚为3 mm,扫描时间6~7 s,注射对比剂。对比剂为碘海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84002),注射剂量为70~80 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团注,注射速率为3~4 mL·s-1。应用容积扫描模式行上腹部CT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增强检查扫描,之后对所得数据予以三维重建。

1.3.2CT增强扫描检查

采用25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进行检查。(1)平扫: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层厚3 mm,间隔3 mm,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胆管末端。(2)动态增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00 mAs,层厚3 m,间隔3 m,对比剂80~90 mL。生理盐水20 mL,注射速度2.5~3.0 mL·s-1。于注药后35、70、180 s进行扫描。观察胆道梗阻部位、胆管扩张程度、病变周围结构侵犯情况、远处转移情况。(3)数据处理:选取合适的兴趣区,要求兴趣区在病灶面积70%以上,并避开病灶边缘、血管及液化坏死区。分别测量平扫CT值,增强各期CT值,强化峰值及同时相主动脉的CT值。

1.4 观察指标

1.4.1不同检查方式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

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以及联合检查的恶性、良性胆道梗阻性病变结果。

1.4.2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比较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以及联合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1.4.3不同检查方式胆道梗阻性病变定性检出情况

统计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及联合不同恶性、良性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检出率。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7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30例(胰头癌12例,壶腹部癌14例,胆管癌4例),良性病变40例(胆道下段结石35例,胆管下段炎症梗阻5例)。

2.2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结果分析

经Kappa一致性检验,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一般(Kappa=0.616、0.525,P<0.001);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Kappa=0.800,P<0.001)。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结果分析(n)

2.3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单独检查,且准确度高于CT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法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价值(%)

2.4 不同检查方式胆道梗阻性病变定性检出情况

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壶腹部癌的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胆道梗阻性病变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胆道梗阻性病变会导致胆汁反流入血,对肝细胞持续破坏,造成肝功能异常,严重时危及其生命安全[7]。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诱因很多,不同病因患者治疗方案不同,预后也存在差异。因此,需判断梗阻发生原因,明确后续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极好,且联合检查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查,准确度高于单独CT增强扫描,提示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胆道梗阻性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分析原因,CT增强扫描采用影像的方式观察胆囊的病变情况,了解局部的病灶性质,同时还可以对周围的组织进行检查,有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8-9]。但CT增强扫描无法完全显示胆管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在胆管内的形态。而多层螺旋CT 3D成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利用模拟导航的技术观察内腔情况,获得动态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胆管病变范围及性质[10-11]。因此,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联合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患者胆道梗阻性病变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壶腹部癌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单独检查,说明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可提高壶腹部癌的检出率,提升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检出价值。分析原因,多层螺旋CT在对患者进行扫描过程中,可以帮助医生对胆管形态、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解剖形成进行准确观察与评估[12]。在CT图像中良性梗阻性疾病胆管扩张程度较轻,多呈枯枝状改变;恶性梗阻胆管扩张多较重,多呈软藤状改变。而壶腹部癌其扩张的胆管可呈枯树枝样或软藤样,导致单靠多层螺旋CT 3D成像、CT增强扫描检查的准确度不佳[13-14]。多层螺旋CT 3D成像通过构建三维立体结构,可显示壶腹部癌与周边器官的关系,但不能明确地显示壶腹部癌扩张的胆管;而在此基础上CT增强扫描图像清晰,细微结构明了,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壶腹部癌扩张的胆管,从而提高对壶腹部癌的检出率[15]。

4 结论

多层螺旋CT 3D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患者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效果确切,且可明确其胆道梗阻性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梗阻性胆道胆管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人工胆管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胆管支气管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