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9-20赵京丹

科教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高职院校教师

赵京丹

摘要 社会服务是我国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文章基于宁夏多所高职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从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现策略:强化宁夏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理念和服务意识,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社会、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8.006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是指高职院校依托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及人才等优势教育教学资源,直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通过社会培训、应用研发、决策咨询、文化和公益服务等方式,服务社会、区域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系列活动。

1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分析

1.1现状阐述

近年来,宁夏各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有:校企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服务活动,发挥专业特长与政府或企业开展社会培训、退转军人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借助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开展脱贫攻坚等活动,面向社区开展老年人公益服务与培训等活动。如: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借助宁夏特色农业装备技术研制协同创新中心、宁夏现代煤化工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宁夏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以7个校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科研创新团队为核心,助推产教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借助自身在农业、畜牧业、电子商务等专业方面的优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组建科技扶贫团队为西吉县、海原县等山区农民开展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培训,通过“学校+地方”“学校+企业”等多种合作形式,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宁夏艺术职业学院为增强服务地方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意识,积极融入地方文化建设,通过演出、排练、辅导、宣传、交流等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地方机关党建、地方事业发展、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比赛展演、脱贫攻坚等方面创新思路,打造品牌;等等。

基于2020―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数据可知,宁夏各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到款额2020年最高达到194.57万元,2021年经济低迷导致降至低谷,2022年技术服务到款额回升为62万元,但每年仍有多所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额为0;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递增,但上报数据的高职院校仅1所,2020年为25.82万元,2022年增至112万元;2020年有2所高职院校上报专利授权为70项,2021则有5所高职院校上报专利授权73项,2022年则增至8所院校上报知识产权授权118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提升明显,但成果转化(技术产权交易)到款额则呈逐年下降趋势(注:2019年数据来自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来自2022年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依此类推)。

1.2现状分析

1.2.1普遍缺乏社会服务意识

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相关数据均不高,其中多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指标部分数据为0,数据最好的两所学校则经历了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洗礼,现在又分别为国家双高建设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基础较好,学校建设已有一定的理念支撑;较次之的则是区级双高建设院校;由此可以看出参与国家级项目建设或区级项目建设的院校,其社会服务意识明显高于其他院校。

1.2.2较为重视非学历培训

2019年,宁夏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为1252.6万元,到2021年到款额达到2197.85万元,提升明显。但每年仍有3―4所高职院校非学历培训到款额为0,基本都为新升格的高职学校;培训大多集中在非学历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其中公益社区服务与培训也占相当比重,但在参与科技、工信等政府部门的研发项目、决策咨询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服务方面则开展得相对较少。

1.2.3更注重于纵向项目的研究

宁夏高职院校在纵向研究方面较为稳定,基本每年均有,2019年最高时达到1123.23万元,最低时2021年也达到340.01萬元,但纵向研究以理论为主,缺少与企业合作的成果及成果的转换;教师参与研究的目的更多是为职称评定,对其实际工作经验、社会实践能力的帮助有限,且多数研究对服务行业企业技术改造、技术革新等方面并无实质提升。

1.2.4科技成果重“量”不重“质”

从知识产权获授权的数量可以看出,宁夏各高职院校逐步开始重视科技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授权工作,参与学校逐年上升,知识产权授权数量呈逐年上升状态,发明专利的授权更是有明显突破,但成果转化的到款额从未超过10万。说明科技成果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更注重数量的发展,却不重视质量的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2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1建设基础较弱,办学理念有待更新

宁夏现有12所高职院校,除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为原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其余11所高职院校均为2002年至2020年期间由中职(技工)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升格时间短,不少学校办学理念尚沿用中职思想,更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注重教育教学,尚未意识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需求。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基础设施、办学条件较东部、南部地区差距较大,无法为科研、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服务水平。

2.2专业教师整体层次较低,缺乏社会服务意识

宁夏地处我国西部,该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高职成立后才逐渐招聘硕士,近五年才开始要求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硕士,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则更少,教师本身也缺乏社会服务的意识,主持或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和经验较少,科研能力较弱;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招生较好、学生较多,导致教师疲于教学工作,无法腾出有效时间去完成技术研发、培训等相关社会服务工作;即使是开展科研工作,更多也是出于职称评审的要求,而不是主动积极地去开展相关工作,也直接导致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2.3管理服务及评价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有效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徑,宁夏高职院校近年来能积极联系企业开展合作,但与企业更多是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上进行合作,在项目研发、技术改造等深层次方面的合作较少,且宁夏本地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愿意共同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也不强烈,有意愿开展合作的企业也更信任本科院校而不是高职院校,也导致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难度较大;部分学校也未能结合社会服务实际统筹规划相关工作,相关制度不完善,设有激励制度的高职院校寥寥无几,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相关活动的积极性。

3宁夏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3.1更新理念,立足区域发展,校企合作服务自治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区域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为此需结合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热点问题,借鉴区外高职院校发展经验,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制订符合实际的指导政策;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校企共同发展,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宁夏高职院校要以自治区政府提出的“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格局为契机,对接社会、企业需求,增强专业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区内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协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研发中心”“研究中心”“科研平台”等产教融合平台,共同开展研究活动,推进成果转化,提升服务层次,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区内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高质量发展。

推进集团办学,加强区域合作,以产业学院、职教集团为桥梁,联合相关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做好特色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带动相应科技研发、技术更新与改造等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软硬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满足社会、企业人才需求,扩大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

3.2强化意识,完善服务机制,免除教师服务社会的后顾之忧

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优化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政策环境,以政策支持保障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积极性,畅通、拓展教师在企业实践服务社会的渠道;与企业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技术互助。修订完善区内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相关管理制度,将社会服务绩效作为教师评聘的指标之一;适当减轻专业教师教学压力,使其有时间参与社会服务;明确教师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在申报技术服务、专利、软著、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给予奖励,为教师社会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宁夏各高职院校大多建有科研、继续教育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面向社会服务的管理部门众多,需统筹协调,规范制度,才能有效推进社会服务相关工作,为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提供有效指导。充分借助学习、培训等机会,大力宣传国家、地方、学校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制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3.3搭建团队,强化教师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教师是决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的关键力量,转变教师认知观念,让教师明确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四大职能之一,强化师资培养,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责任;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做好教学,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促使教师参与学校建设,在校企合作中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意识与使命,在社会服务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也促使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促进教师与社会接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支持教师到区外到企业参加培训,接触前沿理论和实践知识;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开发,提升专业能力。借助“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发挥团队效益,根据教师专业特长,由大师牵头,结合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多方人员,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开展项目研发与实施、技术改造与推广、咨询服务、成果转化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动,实现以老带新、以熟带生、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示范作用,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教学案例,促使师资梯队良性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服务氛围。

4结语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求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只有立足于学校发展实际,创新理念、深化内涵、整合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面向区域经济、指向产业发展、聚焦人的发展,及时针对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变化不断提升、调整,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宁教办函[2020]45号)。

参考文献

[1]黄玲青,苏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18(24):102-106.

[3]王新春,尹元华.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4):34-37.

[3]高亚平,王明维,侯丽霞.河北省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15):115-116.

[4]李爱红.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定位与实现路径探析——基于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视角[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8(1):23-36.

[5]穆晓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23,25(3):94-97.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高职院校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