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数字治理战略路径与对策*

2023-09-20孟庆时熊励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攻关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 孟庆时 熊励

1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2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 200444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应急科技攻关领域的创新是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挑战的日益复杂化,应急科技攻关的战略需求日益常态化,如何提高应急科技创新效率、提升科技攻关协同性和科技资源治理效能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指出“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面对新冠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使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手段开展应急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是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我国抗疫实践表明,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依托的新型应急研发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2-3],极大缩短了应急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应急科技攻关因其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大量机构研发人员频繁合作和协同创新,这就需要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知识技术共享作用的数字治理方式,提升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性。因此,如何将协同数字治理嵌入应急科技攻关体系,如何充分发挥协同数字治理在应急科技攻关资源调配、人员调配和科技基础设施共享等领域的作用,从而推动数字化赋能协同治理水平提升,仍需要从战略视角探索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数字治理路径。

本文从数字治理国内外政策、应急科技攻关中的数字治理举措与问题出发,分析现有应急科技攻关的数字治理的局限性以及协同数字治理的必要性,并基于此提出面向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数字治理战略路径与对策。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为例,该领域的应急科技攻关是危机决策的典型案例。现有研究认为,由于危机决策存在“研究-政策”缺口,而科学有效的公共危机应急决策要求获得大量情报,特别是以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作为基础[4]。在应急管理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对科技创新的时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构建了嵌入协同数字治理平台、数字基础设施等新要素的战略路径模型,可为研究使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性、系统性和运行效率[5]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完善应急科学决策体系提供参考。

2 国内外应急科技攻关举措与数字治理政策:现状与问题

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面对突发危机采取的科技攻关其应急属性贯穿科技创新全过程。为加快科技创新效率和简化创新流程,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数字治理手段释放数字化资源价值,构建数字化研发网络,但由于应急科技攻关组织、人员和技术之间的快速“组合”,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效能方面仍存在较多不足。

2.1 应急科技攻关过程的数字治理

随着数字技术从生产要素向提升生产力和改善生产关系的角色转变,国家与地方政府围绕数据资产和数字技术形成了基于数据决策的数字治理体系。从治理逻辑来看,数字治理以多主体参与和协同性为核心,以平台性技术资源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在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科技创新时效性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科技治理的局限。然而,数字治理的落实和推进面临着多元挑战,包括数字鸿沟在不断扩大,在数字领域规范和标准竞争过程中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和破坏性技术的社会影响不断加深等[6-7]。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新冠疫情等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深化了上述多种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与数字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不断凸显,数字空间的大国竞争愈发激烈,由此带来的“数字疫情”“信息疫情”更是加剧了数字治理能力不均衡等问题[8]。数字化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在疫情关联信息获取、疫情传播路径追踪、疫情信息公开与舆情管理、疫情风险预警以及健康认证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我国科学精准防疫和应急决策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新型治理经验。但在数字应急治理理念从形成到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目前数字治理实践的局限,例如,数字化治理理念不成熟,数字技术普及与嵌入程度较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数据鸿沟”和数字治理体系不兼容,公民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等[9]。

对于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来说,应以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充分释放科研大数据的溢出作用。随着国家创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双轮驱动的协同科技攻关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数字治理手段提出了新的需求,目前大量数字技术的创新尚未完全突破接口技术的局限,并不能从系统层面有效支撑面向突发和应急的公共卫生科技攻关,并且基于现有的公共研发机构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医疗基础设施的数据共享、协同攻关和研发生产体系尚未理顺[10]。关键领域研发仍然收效缓慢,投入大、产出慢是前沿科技研发特别是医学研究与药物开发的本质特征,使命导向的应急科技攻关如何加快研发效率,需要考虑充分利用数字治理手段,提升研发协同和成果转化速度。基于此,数字科技基础设施等数字化应急治理平台的建设应积极践行作为国家战略科技支撑力量的责任与使命,在病毒溯源、致病机理研究、快速检测、疫苗研发等方面发挥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2.2 主要国家和地区数字治理政策

近年来,欧盟等西方国家和地区在数字治理规则制定方面持续发力,提出了多项具有衔接性和可成长性的数字监管法律草案,已成为国际数字监管的主流标准之一,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罗盘2030》)、数字经济战略(《欧洲新工业战略》《全球数字合作战略》)等。美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平台,以及《美墨加协定》《美日数字贸易协定》等国际协定,引领了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的形成和制定[11-12]。为加快应对新冠疫情的疫苗、医学器械和临床药物的研发,西方国家从2020 年以来已经形成了多部门、跨学科的泛政府研发平台和研发网络,数字治理体系的跨区域协同是西方国家数字治理政策的重点关注方向。当前,各国数字治理在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方面正在求同存异,虽然欧洲国家与美国在数据治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技术使用政策、数字化平台治理和数字服务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谋求全球数字治理主导权的驱动下,区域性的数字治理体系正在呈现兼容并蓄的趋势[13]。

我国在数字治理规范强化、数字治理制度协同和数字“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信息通信规划均提出要建设应对疫情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治理手段,引导应急科技攻关在明确目标指导下快速产出研发成果。2022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数据”视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并且强调“用数据治理”,要强化系统观念,健全科学规范的数字政府建设制度体系,依法依规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我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地方“十四五”规划等省级政策文件中纷纷提出使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应急治理效能的举措。例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数据要素流通使用、数字信任治理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框架;广东省提出要提升科技创新数字治理能力和推进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应急领域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实现多灾种事故灾害链断链分析、断链减灾、断链救灾、灾害链建模创新应用;浙江省在《浙江省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统筹规划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应急管理数据,并深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中,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数字治理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协同数字治理内涵

运用数字化技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国家数字治理的重要内容,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同、资源和人员调配过程的协同是发挥数字治理优势的主要途径[13]。在协同数字治理实践方面,我国各地的数字化应急指挥平台不断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调整协同制度体系,以提供适应新形势、新机制、新要求的疫情防控信息服务形式和内容。数字治理理论是由英国学者帕特里克·敦利威(Patrick Dunleavy)[14-15]提出的,该理论的应用为重大疫情防控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新机遇。数字治理旨在构建政府实施、市场和社会主体参与、协同共治的数字治理协同机制,以提升重大疫情数字治理的高度市场化、专业化和协同化[16-17]。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网络治理等理论均对社会公众和机构跨界参与政府工作提供了思路[18-20],而数字治理和协同治理则对进一步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运行效率和社会参与程度、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要求[21],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攻关危机协同治理提出挑战,在疫情常态化阶段,需要建立与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使用相匹配的危机协同治理模式[22-23]。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将协同数字治理定义为“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研发平台等数字化软硬件技术、系统、平台、产学研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协同、要素协同、过程协同和机制协同的治理逻辑与治理手段,一般包括国家、区域、产业和技术等多种治理过程”。

3 国内外应急科技攻关举措的典型案例及其启示——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例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应急科技研发的组织过程中数字化、智能化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为快速应对疫情传播提供了战略契机。本文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疫情为例,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应对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技攻关举措以及数字治理措施,通过对这次既有突发性又具有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能够确保研究结果和启示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具体而言,本部分将总结国内外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技攻关机制,包括应急科技研发机制、成果转化机制、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和协同攻关机制等。

3.1 应急科技研发机制

从国外实践来看,目前应急科技研发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1 通过基于科技创新联盟与研发网络整合创新资源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政府最先通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The 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CEPI)等科技创新联盟合作,建立数字化的远程研发“虚体”,利用现有的CureVac 公司mRNA 技术平台,集中公共研发部门、私营企业和民间组织等多方机构共同参与疫苗研发,通过数字化平台共享研发大数据等资源。随后,美国、西班牙、法国、巴西等国家快速反应,在现有研发平台基础上,开展研究疫情防控相关器械等领域的攻关,推进与新冠疫情相关基础设施和研究活动的优化互补,科技基础设施的远程共享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3.1.2 通过“泛政府”协同合作的公共研发带动私营企业参与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科技攻关,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是推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因此,以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为牵引,在药物和疫苗研发、药物和器械批准上市等环节加快政府审批效率尤为关键。2020 年4 月,韩国政府成立“泛政府工作推进小组”并制定“泛政府支援方案”,推进了韩国在治疗药物、疫苗和防疫器械等方面的研发生产进度,建立并开放公共疫苗支援中心等新型科技攻关基础设施,通过基础设施数字化及其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应急研发进度。法国政府成立的跨部门、跨学科的应急联合研究体“REACTing”则通过研发信息的共享推动公私合力攻关。基于现有平台和生物大数据的共享,跨部门、跨国家和全球化的科技攻关将是未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医药研发的重要趋势。

3.1.3 通过“数字健康”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协同攻关体系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国政府和全球金融机构均重视通过数字技术的导入提升医学研究的预防性和多方参与程度。例如,2020 年12 月,法国发布“数字健康科技园”计划,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发健康数据,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俄罗斯政府在基础科学研究长期计划中,提到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大型科研装置平台上开展基础性和探索性研究;韩国、瑞典、西班牙等国家在科学研究战略中均提到要释放公共卫生大数据以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快速保护和研发所需的病毒样品,以迅速开发相关治疗方法和疫苗。可以看到,数字医疗平台、数字大科学装置平台以及生物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将是未来多部门、多国家之间协同攻关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基础,并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形成了以数字治理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应急科技攻关体系。

3.2 应急科技攻关成果转化机制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应急科技攻关往往以使命导向的应急科技协同研发为主。以新冠疫苗研发为例,中国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国家科研机构具有较好的平台优势,科研人员研发经验丰富,研发资源、经费充足,而一些制药企业、小型民企虽然具备批量化生产的能力或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但由于资源禀赋的差距,在前期研发阶段明显处于劣势。在新冠疫苗的应急科技攻关中,我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布局疫苗研发任务,成立疫苗研发专班,做好物资、实验动物等科研资源配置的科研管理服务,迅速集合了全国优势科技力量,保证了疫苗研发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4-25]。

由图1 可知,2020—2021 年,我国国家层面和各个地区共立项453 项新冠疫情相关的科研项目。其中,社会科学领域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经济社会、产业、企业、个人影响为主,包括舆情大数据分析、应急系统开发等;自然科学领域以病毒作用机制、机理、快速监测为主,包括传播载体机理、病毒蛋白结构、临床药物等。可以看到,虽然2020 年以来国家和省级科学基金资助了大量科研项目,但是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以及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专项科研项目立项较少,尤其是在应急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应急科技情报与政策咨询服务、应急科技攻关的知识共享和科技资源平台共享等方面的科研项目数量较少。服务于应急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全过程的科研专项数量、质量和立项级别亟待提升。

图1 2020—2021 年我国新冠病毒科研项目统计Figure 1 Statistics of 2019-nCov research projects in China from 2020 to 2021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关虽然做到了统筹管理,但监督、监管职能发挥不足。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中存在国家科研机构主导、国防和军队系统科研机构主导和企业主导三种创新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因科研机构在产业转化方面涉足较少,成果转化时效性较差;由生物科技企业主导完成疫苗研发的产能建设和产业转化,则存在缺少原始创新动力和使命导向的应急攻关动力较弱的问题。

3.3 科技基础设施共享与协同攻关机制

科研大数据共享平台等数字化科技基础设施是驱动应急科技攻关数字化治理的硬件基础之一。由于前期投入成本过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字基础设施应用场景与建设进程脱节,尤其是行业分布严重不平衡。由2020—2021 年新冠疫情科研项目合作单位、合作时间和合作领域科研(图1)可知,企业主导的项目较少,并且从科研创意产生到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难以满足应急科技攻关的“应急”需求,现有的应急科技协同攻关在机制的灵活性、整体协同性上仍有不足,国际国内、国企民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监管部门合作模式尚未理顺,仍存在有技术缺资源的现象。基于现有的公共研发机构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医疗基础设施的数据共享、协同攻关和研发生产体系,尚未形成高度协同的良性机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缺少数字化的治理手段和协同的应急研发体系使科研资源不能有效、快速和无障碍地整合利用。要扭转这一趋势则须以协同数字治理等新理念、新制度和新模式指导应急状态下的科技攻关。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科技研发应急体系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在科技研发应急体系中,科研攻关专家组、诊疗医院、科技部门等科研主体各自的内在体系在跨主体协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技攻关要在需求引导、主体协同、资源交互、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改造升级已有的数字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形成应急决策、应急政策与应急科技攻关的顶层政策体系,整合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提升基础研究等领域科技攻关的协同效能[26-27]。

4 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的战略路径

4.1 数字治理协同机制分析

通过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等平台,将“碎片化”的应急科技研发创新主体、相对独立的科技攻关过程和多个层次的应急科技体制进行有效整合,需要以协同治理的理念为指导,构建基于数字治理的协同科技攻关体系。基于前文提出的协同数字治理定义,本文提出多层次的协同数字治理机制。

具体而言:①以政策指导为引领,形成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数字治理理念,区域应急治理需求与应急科技攻关主体之间通过科技创新招投标平台形成有效活动;②国家和地方的应急科技创新规划要重视对数字治理底座的建设,重视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科技基础设施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应急治理平台的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衔接各个数字化平台的新型举国应急科技攻关机制;③需要政府和企业双向创新,创造必要的中间环节,引导应急科技攻关过程的数字化和协同合作,将传统自上而下的使命导向的应急科技攻关改造为数字技术支持的新体制,并探索和实践新的治理方式,形成以数字技术、数字要素、数字资源和数字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新型协同数字治理体系;④提升各个层次组织的数字化监管、数字化运行、数字化评估和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推动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数字治理体系形成和落地。

4.2 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的战略路径分析

通过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国内外应急科技攻关实践的总结,可以看到,现有的应急科技攻关体制存在技术资源和设备分布不均衡、政产学研医体系协同性较差、应急科技攻关规划和科研专项目标导向难以动态调整等缺陷。基于对应急科技攻关体系数字治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本文提出协同数字治理视角下应急科技攻关战略路径模型,如图2 所示。从图2 可知,要实现高效、协同和任务与使命导向的应急科技攻关,完善已有的应急科技攻关体制,最终支撑国家应急科技攻关共同体的形成和运行,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数字治理措施。

图2 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的战略路径Figure 2 The Strategic path of tackling hard-nut problems in synergic digital governance of emerge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2.1 围绕协同数字治理平台,强化平台共享共用共治 围绕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平台的政策和机制设计,是构建协同应急科技攻关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指导。强化平台的共享共用和共治功能,尤其要重视基于数字科技基础设施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平台效应、网络效应,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协同攻关[28]。以生物大数据平台为例,需要建立科学数据汇总与共享机制,以确保数据分级管理、安全可控和充分利用[29],并在门户网站等公开平台开设专栏以供公众、企业等机构进行查询。针对面向科技协同攻关的医疗基础设施共享程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等现状,需要加强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共享过程中的部署,以智能化运营管理为导向,反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对新技术的采纳。

4.2.2 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和协同科技规划形成应急科技攻关长效机制 从法国“卫生健康创新2030计划”、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简称“拉美经委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ECLAC)]公共卫生系统联合采购以及美国全球流行病预测和疫情分析中心建设等国外实践来看,公共卫生与医疗新型基础设施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规划、应急管理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均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随着新冠疫情对新形势医疗的影响,一些以抗击新冠疫情为目的的新医疗基础设施也日益增多。然而,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四五”规划等国家文件来看,目前规划建设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医疗、5G 医疗、“互联网医院+医保服务”等为主,基础研究和科技协同攻关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内容较少。因此,需要大力支持面向突发公共卫生科技协同攻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要从协同预警预测、重症救治能力、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方面补齐短板,同时也应支持和鼓励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和创新药械研发等新兴科技的落地和使用。

4.2.3 以数字治理合作引领突发公共卫生科技攻关共同体 从国内外现有的“泛政府”工作模式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科技协同攻关离不开同时掌握公共卫生、科研管理、应急管理等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支撑。因此,培养、遴选优秀科技智库团队,支撑技术专家开展应急攻关,加强突发公共卫生相关生物、健康数据和应对处置经验的储备,是现有科技创新等基础设施升级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支持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完善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突发公共卫生科技攻关共同体,需要各级政府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战略规划制定、政策协同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不同层面,围绕公共卫生应急科技创新需求和应急治理需求开展广泛的协同合作。目前,虽然我国通过搭建疫情防控“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台”,鼓励科研人员快捷、免费、公开发表科学发现并分享数据,但还需要在各创新主体相互合作下,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全球化的、国家之间的跨区域数字化平台合作,实现不同级别配置战略、组织间配置战略以及组织不同阶段配置战略等多方面协同,最终推进国家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和成熟,推动构建形成公共卫生新型基础设施共同体和协同数字治理共同体,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4.3 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的对策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需要从数字治理体系搭建、数字化技术应用和场景拓展、完善应急科技攻关创新生态等方面,优化面向危机决策的政策体系。

4.3.1 通过功能整合与资源整合,搭建数字治理体系 由于科技研发资源和科研人员分布的不均衡,传统的应急科技攻关存在碎片化、重复化和“多线并行”等缺陷,需要以功能整合和资源整合为导向,搭建面向应急科技攻关举国体制的数字治理体系,把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的科研功能和资源有效整合链接,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与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相兼容的治理模式,开展数字治理实践和定期评估。

4.3.2 充分释放数据等新型科研要素对应急科技攻关的叠加、倍增作用 从目前国内外人工智能科研实践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度嵌入下的科研工作突破了时间和资源局限,能够快速进行海量科研“试错”工作,并给出较为精准的科研成果。在此过程中,科研大数据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利用各种数字监管工具和手段,释放科研大数据的叠加与倍增作用,更大限度地降低科研风险和提高应急科技创新速度。

4.3.3 围绕协同数字治理平台完善应急科技攻关创新生态 由于未来应急科技攻关要面临复杂的经济社会和突发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快速反应并精准预判是应急科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要通过数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使用,多方协同合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进行精准研判、及早预警、紧急处置。除此之外,协同数字治理平台还要关注科研数据权属问题、区域和机构之间的数字壁垒、数字鸿沟问题,以及不同国家之间的信息垄断、信息污染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参与并主导全球科研共同体的建设,需要我国应急科技攻关协同数字治理平台充分发挥以平台为中心的治理生态溢出效应,不断吸纳国内外科研主体和资源,以生态治理为导向,在协同数字治理规范、治理标准、治理模型、治理架构和评估反馈等方面率先着手,引领应急科技攻关创新生态演进,真正推动应急科技攻关全球数字治理体系的形成。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全球新冠疫情的应急科技攻关实践,显示了数字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等新科技创新要素的重要作用。如何通过数字治理和协同治理等新治理理念提升应急科技攻关,是各国在未来要解决和谋划的重要问题。从国内外实践来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举国体制难以适应应急科技攻关的需求,快速应对和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打破组织和国家的“科研边界”,从科研数据、科研人员到科研设施等方面扩大共享范围,以提升科技攻关的应急效能。

本文以新冠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为例,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数字治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协同科技攻关机制主要举措和存在问题,并对协同数字治理视角下的应急科技攻关战略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①全球数字应急治理理念从形成到实施过程中暴露了目前数字治理实践的缺陷。例如,数字化治理理念不成熟,数字技术普及与嵌入程度较低,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数据鸿沟”和数字治理体系不兼容,公民信息泄露和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等。②目前,大量数字技术创新和使用并不能从系统层面有效支撑面向突发和应急的公共卫生科技攻关,基于现有的公共研发机构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医疗基础设施的数据共享、协同攻关和研发生产体系尚未理顺。因此,数字科技基础设施等数字化应急治理平台的建设要担负国家战略科技支撑力量的责任与使命。③数字医疗平台、数字大科学装置平台以及生物大数据平台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将是未来多部门、多国家之间协同攻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基础,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将会形成以数字治理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应急科技攻关体系。现有的应急科技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机制的灵活性、整体协同性上还有不足,存在有技术、缺资源的现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技攻关要在需求引导、主体协同、资源交互、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改造升级已有的数字科技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整合研发资源和人力资源,提升基础研究等领域科技攻关的协同效能。④未来应急科技攻关的发展战略需要围绕协同数字治理平台,强化平台共享、共用、共治,基于数字创新基础设施和协同科技规划形成应急科技攻关长效机制,并以全球化数字治理合作引领突发公共卫生科技攻关共同体的形成。

5.2 未来展望与对策建议

应急科技攻关的协同数字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决定了未来应急科技研发机制的数字化、协同化、多中心和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战略趋势。在应急决策和危机决策研究中,要重视数字化手段和数字治理理念对应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随着人工智能医疗、智慧应急、数字研发等大数据科研新应用、新模式的加速涌现,如Atomwise 公司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虚拟药物发现平台AtomNet,DeepMind 公司通过氨基酸序列精确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建造了可以全天候自行实验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科学家,阿里巴巴研发的AI 诊断系统可以在20秒内准确地对新冠疑似案例CT 影像做出判读等,这些数字技术在科技攻关中的创新应用使科研合作形式、合作对象和合作过程发生了巨大变革。推动这些数字科研的实施落地离不开科学家、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然而,现有数字基础设施在算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以5G、AI 等技术支撑科技攻关各个环节和各相关主体的网络优化、智能升级以及融合创新。

此外,新兴产业和大量企业应用的出现也在倒逼“科技攻关链”的数字化转型。共建科技攻关成果应用生态,通过国家、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应用,将大大加快科技攻关领域的应急决策和应对速度。因此,在传统治理手段和治理能力难以满足应急科技攻关需求、数字政府和数据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以协同数字治理理念完善应急科技攻关体制是全面优化应急科技攻关手段、攻关效率和攻关模式的重要战略趋势。未来的应急决策智库研究需要重视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数据要素共享、平台化研发等推动应急科技攻关的数字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政府部门在制定决策、规划和监管措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字城市、数字政府和数字园区等,深度嵌入应急管理的科技研发过程,形成国家和区域数字治理系统。

猜你喜欢

科技攻关公共卫生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12345克冠精神”工作法助力科技攻关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加大档案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热烈庆祝中国煤成气研究科技攻关四十周年
加快我国黄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