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2023-09-20张研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9期
关键词:人防规划空间

张研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相关研究的深入以及地下开发实践的迅猛推进,开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显现出来,未来城市空间的开发已不再是单一的地下、地上开发而是综合性的立体化开发。未来城市开发要走系统化、集约化、立体化、智慧化、网格化的发展路线。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着重研究了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项目的核心设计思路,下面将从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设计主要立足点、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整体思路、规划主要技术关注点三个方面对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进行论述。

2 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设计主要立足点

2.1 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明确空间发展底线

国土空间规划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要绿色发展、保护优先[1]。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明确发展底线,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

2.2 要统筹考虑,充分体现整体性、立体性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要体现整体性、立体性,实现整体统筹考虑。要认识到轨道站点与外部交通衔接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片区的各个实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开发要求。

2.3 做到人防工程和地下步行系统结合

人防工程和地下步行系统结合能够提升城市国土资源利用率,将地下空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既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做到人车分流,又可作为人防工程,在防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2.4 将地下建筑地上化,做到地下地上一体化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就是将地下地上看作一个整体,做到地下和地上的空间联通,利用地下地上两个空间的优势,做好两个空间的联通和过渡[3]。通过台阶、扶梯、采光井、下沉庭院、下沉广场等设施,实现自然过渡。实现地下地上空间光线、绿化、空气、景观等的相似体验。

2.5 规划的三维立体化考虑

本规划因为涉及地上和地下空间的立体化统筹,将地下空间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从原先的平面规划转变为三维立体规划。

3 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整体思路

①首先在资料收集和调查的基础上,对城市现有地上地下商业服务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及其他设施等功能进行分类和总结。

②对地下空间资源适用性评估,开展城市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分析、结合水文地貌、自然灾害等基础资料,评估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适用性。总结地下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优势和制约条件。同时,对城市设计、控规进行综合协调,为地下空间的空间分布、总量控制、重点地区划定等方面提供依据。

③根据之前相关分析研究确定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利用规划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4]。

④结合实际分析和确定地上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开发总量、空间分布、开发类型和开发深度等内容。

⑤对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目标,科学合理预测规划期末地下空间开发总量、人均指标和各功能地下空间的开发量。

⑥确定综合开发利用总体布局:进行整体空间形态设计,综合分析主要轴线、节点、界面、特色区域等要素,细化分析立体空间,优化建筑高度,塑造符合新城气质的空间形态和建筑风貌。

⑦划分开发控制分区,从开发控制分区、指标控制、开发规模、开发功能、开发深度与连通控制等方面提出详细指引要求。

⑧借鉴以往成功单项工程设计

4 规划主要技术关注点

4.1 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评估体系、要素和方法

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空间综合评价要素与过程

4.1.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要素

①岩土工程地质条件;②水文工程地质条件;③不良地质条件;④生态敏感性要素;⑤现状建筑空间限制要素。

4.1.2 地下空间社会经济需求性评价要素

①区位条件评价;②用地功能需求性评价;③规划建设强度条件评价;④地面空间限制条件评价;⑤社会经济发展对地下空间需求度的综合评价。

4.1.3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方法

1)根据自然条件因素进行评估

自然条件因素包含:岩土体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温地质条件等。对每类要素进行提炼整理,分别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构成基于自然条件的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2)根据社会经济因素进行评估

社会经济因素包含:城市及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城市人口密度、交通状况等。对每类要素进行提炼整理,分别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构成基于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3)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

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基于工程因素的地下空间资源基本质量评价和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地下空间基本质量评价两个评价标准。

4.2 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预测方法

4.2.1 人均需求预测法

这种方法主要在总体规划阶段采用较多,根据人口规模,估算城市规划人口所需的开发空间。

4.2.2 功能需求预测法

功能需求分析法具体步骤:①分析功能类型;②划定需求范围;③估算需求规模;④比照同类城市;⑤确定需求量。

地下空间需求量包含人防工程和普通地下空间,其中人防工程包含不可转换工程和可转换工程,可转换工程又包含地下交通空间、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地下市政仓储空间、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居住区地下空间、其他地下功能空间。

4.2.3 建设强度预测法

根据城市规划的建设强度进行预测,要考虑城市规划所需容量、规划容积率、规划用地区位等多个因素,分别计算各规划区建设强度所需容量,然后汇总,最终计算出总体空间需求量。

4.2.4 综合需求预测法

从区位性需求、系统性需求、设施性需求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预测城市地下空间需求规模。区位性需求主要从居民区、工业区、绿化区、城市广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功能分区。系统性需求主要指防空防灾系统、交通系统、物流系统、物资与能源储备系统等。设施性需求则包括各类大型建筑、公共设施以及各种类型的地下贮存库。

4.2.5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校核方法

对于一般地区,在初步得到地下空间开发规模以后,可以通过专家系统经验赋值法、类比法、统计分析法和固定资产投资法进行校核,得到最终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

4.3 地上地下空间开发中的整体功能的确定和复合性利用设计

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活动习惯,遵循“人在地上,车在地下”“长时间在地上,短时间在地下”等原则。其次遵循适应原则,根据地下空间适应范围,做到适应地下的放入地下,不适应地下的坚决不能放入地下。再次做到对应原则,将开发与城市功能需求相结合,把地下公共设施、地下交通、地下管网等做到与城市需求相一致。最后要坚持协调原则,要做到地上、地下相协调,环境问题与开发问题相协调,做到交通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相协调,从全局出发,系统性思考,做到协调发展。

4.4 地上地下空间功能对应引导

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中,地上和地下空间不同用地和设施功能的上下联动十分重要,上下用地空间的兼容性和适宜性如表1所示。

表1 地下空间功能与地上空间功能对应引导控制表

4.5 地上地下分层规划设计方法

结合我国地下空间的发展实际与国外地下空间开发的趋势,将地下空间分为浅层(0m 到-15m)、中层(-15m 到-30m)、次深层(-30m 到-50m)、深层(-50m以下)四层,通过分层,进行系统化设计理念,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发展。

其中浅层主要开发功能有:地下步行道路、停车场、市政管道等。中层主要开发功能有:隧道、车站、娱乐设施等。次深层主要开发功能有:地下能源设施、变电站等。深层开发功能有:市政、地下研究设施等

4.6 重点区段和节点的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

①公共服务要做到地下与地上相对应;②公共服务与交通集聚枢纽相结合;③空间的设置可以与特殊使用需要相适应。

4.7 地上地下空间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要求

地上地下空间交通系统规划是实现空间组织的基础,通过地下轨道交通可以形成全市范围内便捷的地下交通网,利用地铁以及相关配套,如地下步行街、停车点、车站等实现人员集散,改善交通、缓解地面出行压力。要从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地上地下交通设施规划整体技术路线、地上地下道路系统一体化规划与设计、地下交通设施的竖向布局等多方面考虑[5]。

4.8 地下市政设施整体规划方法

首先做到地上空间资源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协调,做到充分利用。其次做可持续性的开发,结合市政改造规划,结合道路工程建设、社区开发规划,统一部署,节约紧凑型开发。最后要按照可行性原则,做到充分调研,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4.9 人防工程

人防工程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利用,可以达到实用、战备的双重功效。

地下空间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①灾时紧急物资的存储空间;

②疏散通道;

③人员临时掩蔽所;

④急救站(临时);

⑤地下指挥中心(Underground Emergency Headquarters);

⑥地下信息中心(Underground Information Hubs)。

5 结语

目前,国内各城市涉及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相关的项目数量较少,项目市场刚刚起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课题通过系统化的理论研究,体现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的整体性、前瞻性和复合型,更加符合目前规划方向和市场需求。希望通过本文成果分享,带动地上地下空间规划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快速成长,为后续相关设计业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人防规划空间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