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背景下红色名村乡土景观提升研究
——以瑞金市武阳村和国兴村为例
2023-09-20钟天翼庞玥李希琳
钟天翼, 庞玥, 李希琳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 引言
本文以江西省瑞金市武阳村与国兴村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推动乡土资源与红色资源的保护更新、整合利用,探索发展乡村红色旅游的方法[1]。
2 红色名村景观构成现状
2.1 村落概况
武阳村与国兴村地处红都瑞金市西南部,是苏区时期革命家们曾经生活和奋斗过的红色土地,留有毛泽东故居、长征第一桥等红色文化遗产,一系列红色事迹也为村子留下大量蕴含革命精神文化的红色记忆。武阳村与国兴村丰富的历史氛围、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原生态的乡土环境,为其乡村红色旅游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2 红色名村景观构成
国兴村与武阳村红色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大致可分为红色遗址资源、生态景观资源、客家古韵资源(见表1)。
表1 场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红色资源集中在红色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色遗址,如春耕生产模范赠旗大会旧址、长征第一桥等是毛主席带领红军第九军团曾经作战的地方,其蕴含的深厚红色精神源远流长;村落里随处可见的鱼丸、竹编制作技艺等凝聚了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客家古建筑如伯昂公祠、明清古建筑群等承载着祖祖辈辈的记忆;村落的千亩白莲与万亩脐橙林构成村落别具一格的自然光景。武阳村和国兴村红古绿三色资源丰富,以红色遗址和红色精神为引领,浓郁的客家历史文化氛围为基调,并有机叠加自然景观,形成了具有独特景观资源优势的武阳村与国兴村。
2.3 村落景观现状问题
2.3.1 空间结构失衡、功能分布混杂
从宏观角度来看,场地内部各个功能区块之间的比例和布局不协调,缺乏明确的分隔和组织,交通流线混乱、功能冲突。村民户外活动空间缺乏规划,日常活动盲目堆叠到绵江河畔、宗祠广场等处,造成部分活动场地功能臃肿,整体功能空间分布失重。村内景观资源分布零散,类型分区模糊,难以构成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以及不同旅游者体验的场所空间,各类景观资源间未能形成良好互动。
2.3.2 记忆空间缺失、场所精神淡化
从中观角度来看,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村落中原本承载着人们集体记忆的场所被忽视、拆除或盲目改造,导致记忆空间的断裂和场所精神的淡化。例如,长征第一桥纪念旧址仅以牌碑的形式作为红色精神的载体,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而言,单一的纪念碑形式作为孤立载体难以构成完整的景观体系环境;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缺少参与性的记忆空间场地作为文化的载体,导致地域文化无法激发村民的文化归属感并且削弱其对游客的文化冲击力,进而导致乡土文化传达性较差[2]。
2.3.3 基础设施匮乏、建筑风貌损坏
从微观角度来看,村落基础设施的缺乏以及逐渐消失的建筑风貌和特色对于打造红色名村的整体质量产生了制约作用。目前村落内缺乏配套设施、绿化设施和游憩设施等基础设施,无法构筑起完善的景观空间基础设施网络,且众多街巷与宅间小路仍是泥泞道路,甚至还存有大量断头路,未形成完整的道路体系。村落大量传统建筑由于缺乏维护与修缮,整体结构严重损坏甚至坍塌,同时由于居民自发盲目地滥用现代元素进行建筑改造和重建,严重影响古村整体面容面貌以及村落形象的和谐性。
3 面向红色文旅的乡土景观提升
3.1 红色文旅现状与需求
瑞金市旅游资源数目众多且类型丰富,涵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客家风情三大类,但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景观趋于同质化,资源价值和独特优势还有待挖掘。武阳村与国兴村同时拥有良好的红古绿三色资源条件,如何通过景观提升和旅游开发整合周边乡村分散的红色旅游资源点,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集红色教育、乡村体验以及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红色旅游名村,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两村面临的挑战。
3.2 乡村红色文旅与乡土景观的互补发展
乡土景观是在特定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共同孕育下,经过当地居民不断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演化形成的聚居性景观。乡村生态环境是红色文旅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红色文旅的可持续开发;村落现存的红色历史建筑承载的红色精神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氛围,为红色文旅提供物质基础。外部游客感受村落历史文化氛围并体验地方特色依托于村落中蕴藏的地域文化,因此发掘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为红色文旅赋予深厚的历史内涵[3]。
乡村红色文旅的核心内容是基于红色精神层面上的文化旅游,开发乡村红色文旅反过来也是对红色精神、乡土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挖掘、保护和传承。红色文旅的开发为乡土景观注入了活化剂,刺激着当地乡土景观的发展并间接带动乡村整体活力与产业升级。同时,红色文旅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将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通过观光体验的方式,让游客深刻认识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红色文旅开发和乡土景观提升两者能形成相辅相成、互相提升的动态反馈机制(见图1)。
图1 乡土景观与红色文旅的相互作用机制图(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3.3 乡土景观提升探析
3.3.1 重塑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布局
在不影响场地原有文脉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采用保留与改造相结合的形式,梳理原有杂乱的功能区块及旅游路线,提高两村景观体验质量[4](见图2)。根据两村景观资源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特征,以一脉两核五片区的旅游景观结构将其打造为红色精神引领为主导,客家文化体验为辅助的设计脉络。
图2 国兴村、武阳村景观规划设计图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在功能活动空间上以春耕生产模范赠旗大会旧址、毛泽东旧居等红色遗址为核心,将原本居民分散的活动场地整合成均衡的整体布局,增设文化展览与红色场景体验等功能,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体验红色精神的内涵。通过文化科普与民俗体验的形式对客家地域文化进行深度展示,包括特色民俗作坊体验基地、民俗小吃街等民俗业态,呈现客家风情与营造浓郁的体验氛围,促进村民与游客的文化交流使公共活动空间均匀覆盖整个村落,解决原本场地功能分布混杂和臃肿的问题。
3.3.2 修复记忆场景、延续文化脉络
武阳村学圣公祠前广场承载着村民日常仪式性公共活动,但随着建筑载体的破坏,周边绿地景观也随之破碎,建筑与外部场地空间一度闲置,属于村民的场景记忆也逐渐消散。
因此在此次景观提升中,根据居民需求,将破损的建筑载体进行修缮,并设置游步道重构原本杂乱的通行系统。利用乡土植物搭配组团景观对场地空间进行划分,整合原本破碎的绿地景观同时增加场地的层次感,在闲置空地设置草坪、沙地以及儿童活动设施,重新搭建村民们的活动记忆场景。
3.3.3 完善基础设施、建筑风貌修复
对排列混乱的道路进行梳理,旨在优化两村的景区通达性,营造更好的游览体验路线和氛围。其中一级道路作为村落路网的车行道路,将其拓宽至4m,便于串联两村,打破相互独立的局面;二级道路作为村落次干道主要对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并联系各功能节点,选用以灰色调为主的乡土景观材料还原村落道路原有的古朴质感[5];三级道路作为村落中的宅间小路和节点中的游步道,规划街巷道宽为1.2m~2m,并使街巷与二级道路连通,最大程度上解决村民邻里日常交流和游客通往节点的通达性。
村道沿路大多为瓷砖贴面的现代建筑,改造采用青砖元素进行外墙贴面,使之与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协调统一,以追溯传统建筑的厚重感。对风貌保存相对较好的传统建筑,在外观上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法,选择本地灰砖和小青瓦对墙体和屋顶外观进行修复,还原古建筑原本的风貌。
4 结语
在红色文化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提升,只有通过将乡土景观提升与红色文旅开发有机结合,产生相辅相成的动态反馈作用机制,才能保护与延续村落历史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及注入景观活力。对于乡土景观提升,应充分挖掘村落的资源条件与场地内涵,聚焦景观空间现状问题,依循宏观、中观、微观的空间层次关系进行景观提升,从宏观上整合村落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在中观和微观层面上合理有效地利用乡土景观资源,延续传统景观风貌和民俗文化,推动红色名村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