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究
2023-09-20卫志梅
卫志梅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急速发展使得不少乡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亟待改革。本文在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城乡学校之间可能面临的新差距,开展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结合乡村学校具体教学环境,从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学生的引导与管理等角度探索符合乡村学校实际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城乡教育间存在的差距,对于乡村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乡村学校 教育信息化 教学模式
引言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置身于信息化浪潮中。从各种网络在线学习、微课视频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到数字化图书、MOOC资源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种数字教育资源逐渐普及,并融入大中城市学校日常教学模式中。乡村学校同样面临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挑战。传统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教育资源等多方面往往存在着客观差距,在“互联网+”时代,师资力量、信息化普及程度、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差距有着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但“互联网+”时代对于乡村学校教育同样是一种迎头赶上的机遇。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指出了“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等建设目标。同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了旨在利用多种数字化教育资源改造乡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多个国家层面的教育方针政策对乡村教育发展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城乡教育的传统差距,随着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资源共享等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被逐渐拉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探索适合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城乡教育信息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多种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开展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探究。
一、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教育信息化的推广需要软硬件资源的多方面协作,乡村学校在这点上与城市学校存在的客观差距使得乡村学校在教育模式建设中无法有效地单纯照搬城市学校的经验,需要结合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索。本文在课题探究中针对所在地区的乡村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依据教育资源统计数据展开分析,归纳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在软硬件资源上的差距[JP]
首先,乡村学校的信息化资源投入普遍较低,由于客观经济条件限制,乡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大半用于校区硬件等基础建设领域,信息化投入占比相对较低。例如,部分乡村学校可能存在网络通信带宽与吞吐量较差问题。其次,乡村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等软实力同样存在欠缺。表现在计算机等设备经过采购安装后,在后续操作管理和维护上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学校缺乏专业维护人员,相关老师也缺少必要的专业培训。调研中发现,地方财政支持购买的新型设备在部分学校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因教师操作故障或缺乏经验等因素导致智慧课程教学开展效果不佳的情况,信息化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进展缓慢。除此之外,乡村学校缺乏适应乡村教育现状的信息化课程模式。乡村学校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通常为城市学校或培训机构所建立的一套资源,主要通过在线资源共享方式复制到乡村学校加以推广。这其中存在诸多教育理念与素材的隔阂,涉及背离乡村学生教育现状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城乡环境、生活方式差异,还是城乡师生差异,均使得照搬照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改革思路行不通。
(二)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师生在信息化技术普及能力上的差距
乡村学校教师在信息化设备操作与信息化资源整合能力方面存在普遍较弱的情况。很多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在信息化概念以及接受信息化知识方面存在较大困难。此外,乡村学校的教育技术学方向教师队伍也存在人数普遍不足的情况,非教育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设备操作与资源整合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磨合与补漏。这些因素造成乡村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通常很难达到较好的利用率。同时,乡村学生在信息化设备的操作与信息化课程的认知上存在客观不足。从实际教学角度出发,多数情况下也不适合直接照搬城市共享资源的教学模式。
二、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城乡学校间面临着新的差距,使得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育教学上存在进一步被拉大差距的可能性。在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涉及教学、教师、资源、学生等因素,这些重要环节在整个教育教学研究中紧密相扣。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
当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热点中的微课技术、翻转课堂教学、MOOC资源等新概念对于乡村学校同样有着深入发掘的必要性。针对乡村学校的客观教育条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进行优化选择,使其适应具体课堂教学环境。针对乡村学校的教学现状,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推广可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MOOC的资源辅助。不同于普通的视频资源,微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其微缩性和引导性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过程。微课视频可以涵盖方方面面,其精选的知识内容可以为学生快速指点迷津,微课更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创设一种教学情境,教师将多种教学资源融入其中,针对乡村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打造,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城区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和多种拓展知识的搭配让乡村学生克服信息闭塞的传统壁垒。学校可以集合微课制作能力突出的老师联合创作,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摸索整合适合本地区乡村学校的微课数据集,最大限度地弥补个体老师在制作能力上的差异。考虑乡村学校不同学生的接受与学习能力差异,微课教学可以先从基础教学内容做起,循序渐进,根据反馈与观察适时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引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部分MOOC资源辅以教学,MOOC资源的推广使得优质教学可以大范围地共享。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的前期建构,包括适合乡村学校的微课制作、翻转课堂的细致打磨、MOOC资源的精选等。图1为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师资队伍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乡村信息化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庞杂丰富的互联网资源进行深度加工,使其符合乡村学校的实际教学环境,而乡村教师的电子教学资源制作在制作工具、资源来源、水平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劣势,作为当前乡村教学模式改革中急需弥补的短板,这都依赖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对其给予人力、物力支持。其中,乡村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不同于暑期常见的教师信息化培训学习班,乡村学校需要打造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微课等教育多媒体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培训工作不能单纯地复制城区学校的成熟教学模式,而是结合具体情境开展教学资源创作与创新培训。由于客观因素,乡村学校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完善与大规模更新设备往往存在现实困难。对于学生来说,视频终端设备为主要平台,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采用微课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完成相对低成本视频终端的普及。在资金匮乏的偏远地区,大规模推广网络在线教学的条件并不成熟,初期的微课视频推广可以采用脱离网络的离线方式,由教师进行资源的推广。远程在线教学资源也可以适当加以引进,如精选部分MOOC等公开资源。教师也可以基于官方共享的名校课程资源有选择性地开展教学准备工作。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随着信息化教育模式的不断推广,中小学所涉及的各类在线教育资源大量涌现,包括在线课堂,电子书籍、视频、动画,以及各类软硬件虚拟仿真资源。但是以上信息化教育资源大多基于城区教育环境打造,资源开发者多为城区教育从业者,其中所涉及的场景、内涵与乡村教育环境之间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乡村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会照搬或套用城区学校资源,这种情况会造成其中的差异存在进一步被拉大的可能,不利于因材施教,也不利于乡村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立足自身特色,而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这需要乡村教育从业者在自主创作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对众多现有在线素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充分适合乡村学校教学的特色资源库。在资源整合中,需要统筹考虑城乡教育环境差异与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差异。
图2 乡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思路
(四)学生的引导与管理
“互联网+”时代下,在乡村信息化教育改革中,对于乡村学生的教学引导与管理同样重要。部分乡村学生面临自身特殊状况。例如,父母长期从事辛苦劳作或外出务工,学生往往由祖辈照顾,缺少城市学生家长的直接言传身教,在日常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引导上的差异更加突出。例如,目前智能手机在学生课余被滥用就是一个典型的棘手问题。区别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较少涉及体乐培训等课外活动。当前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广泛普及,在缺少家长的直接监护或者正确管理的情况下,乡村学生更加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等娱乐活动。信息化教育普及离不开以手机和平板为代表智能设备,如何正确使用和有效管理这些设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引入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而完全杜绝则违背信息化教育大趋势。乡村学校可以考虑先普及有限联网的终端设备,限制设备中的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由教师进行资源的直接推送或者拷贝;再适时逐渐放开权限,让学生自主进行网络资源查询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掌控。通过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时间碎片,建立起合理的学习规划。
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学校面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城乡学校间的差距与现状。从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学生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与论证。以上多种举措,使得乡村学校在立足自身的基础上,借鉴城区学校部分相对成熟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吸取他人专长为己所用,通过不断推陈出新,为乡村学生创设优质高效的教育环境。
乡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从具体现状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合具体校情的教育模式。在前期的自主探索与打磨的基础上,相信乡村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建设会逐渐跟上甚至比肩城区学校。“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普及,乡村学生可以逐渐克服地域与诸多传统因素的差异,与城区学校学生听一样的MOOC课程,一样地接受海量丰富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覃永恒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的教学及微课运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9(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CD2]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3[CD2]04[CD2]29
[3]张玲从“悬浮”到“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出路——基于鲁西南乡村教育的调查[J]济宁学院学报,2022,43(4):102[CD2]107
[4]陈康,朱燕平,骆钰“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以国际商务单证课堂教学为例[J]对外经贸,2016(7):153[CD2]155
[5]郭利强,周雨桐,李元哲微课的价值诉求与本位属性[J]洛陽师范学院学报,2022,41(9):68[CD2]70
[6]周洋,周杰基于“微课”的校本教研模式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5(22):3
[7]何娟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艺术,20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