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声玉润,妙笔生花

2023-09-20李麟逸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文学素养写作教学意义

李麟逸

摘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将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驾驭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写作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本文深入分析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学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施策略,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文学素养  写作教学  意义  策略

文学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要让学生流畅地写出优美的文章,不仅需要学生加强日常阅读积累,还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写作教学中以提高文学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教师也可以针对这些写作技巧设置专项训练,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和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高段学生写作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高段小学生面临毕业压力,整体学业负担较重,因此对于写作训练常常较为抵触。同时,由于写作对于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较高要求,写作需要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当前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普遍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写作教学的开展。

(二)写作教学偏向应试化

从实际来看,写作教学往往围绕应试展开,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未来长期发展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教学的应试化导向会进一步消磨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三)不注重培养写作习惯

当前部分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没有让学生养成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仅仅将写作当成考试内容进行训练,对于写作教学的长期发展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文学素养下小学高段学生写作教学的路径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不够重视,在考试时又会特别强调写作分数的所占比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学生将写作当成一种学习负担。因此,在文学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当重视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积极进行观察,通过写日记、周记、随感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习惯,从而形成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运动会、节日主题活动、文化节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于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架构把握能力。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养成观察细节的习惯,逐步将写作变为一种生活习惯或兴趣爱好,从而在日常写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开展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作为写作的开端,对于学生能否创作出好的文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针对审题立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确认命题者的真正意图,让学生在审题立意正确的前提下完成写作任务。高段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往往不够全面,容易在审题过程中钻牛角尖,从而在写作时出现偏题、跑题的情况。教师在进行审题立意训练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借助生活元素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近些年的命题作文材料,让学生通过简单构思快速写出写作大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审题立意训练。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分析材料的立意方向,让学生在概括大意时有效搭建预写文章的结构。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写作审美开展评价,确保学生能够在审题立意训练中得到具体反馈,从而提高对自身写作能力的认知并进行相应的改善;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偏题跑题情况严重的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训练,确保立意符合主流价值观。

(三)立足教材,课外拓展

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材料对于写作教学而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在教学偏向应试的趋势下,不少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容易脱离教材内容,不断拔高学生的写作难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当前,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本身蕴含丰富的写作素材,并且单元结构内容排布合理,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起到循序渐进的锻炼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灵活借用教材内容进行写作训练的延伸。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的写作教学中,根据《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经典文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进行人物描写仿写训练。针对单元写作指导中的“捕捉人物动作和精神”,确保学生在仿写过程中,语句前后符合逻辑关系、围绕核心任务,真正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在借助教材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其他散文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和延伸。

(四)加强詩歌教学

诗歌作为人类文学艺术的瑰宝,其简洁干练的语言蕴含着古今中外诗人的丰富情感。加强诗歌教学,对于写作中的段落构建和立意升华会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写作训练中,学生需对“雨”进行观察和描写。教师可以借助《春夜喜雨》的教学,让学生在感受诗人对雨景描绘细腻生动的同时,深切体会到作者借助雨景抒发对未来的畅想及抱负的立意,由此延伸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将诗歌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和审美能力,优化教学效果。

(五)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还应当采用多元化的写作教学方式,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一方面,定题训练往往会给学生较大的束缚和思维桎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和想象力的发挥。另一方面,划定具体范围的主题写作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部分有自主写作意识的学生而言,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多元化、自主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写作。通过大致划分主题范围、不规定写作形式及内容,让学生较为自由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开展写作练习。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创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契机,针对学生所写内容进行分析和交流,了解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心理需求和短板。教师可以在课下举办写作交流会、写作沙龙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在写作方面有困难或想要提高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发挥互联网优势

当前中考和高考的写作题材越发灵活,例如,2022年全国高考一卷中出现的“本手、妙手、俗手”,让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对围棋知识的了解而产生错误认知,在审题立意方面把握不到位,出现大量跑题、偏题现象。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写作训练提供大量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例如,在环境保护主题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寻找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后尝试写读后感、环保主题的论文。在具体视频材料的刺激下,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情感,对环境保护进行深刻思考。

结语

综上所述,将写作教学与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有效结合,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要注重方式方法的引导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通过写作兴趣的培养、审题立意的基础训练等方式,促进学生文字驾驭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诚然,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文学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日常写作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能够产生直观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扈群英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1):55,57

[2]田莉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836837

[3]刘前胜,周国英浅谈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J]赤子,2018(30):276

[4]温鲁芬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1):1895

[5]齐红侠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7):98

猜你喜欢

文学素养写作教学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浅议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儿童文学现状初探
试论文学素养的内涵与古诗积累的意义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