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金融呼唤标准体系、激励措施和技术准备
2023-09-20马骏程琳沙孟维
马骏 程琳 沙孟维
国际社会对于转型金融的基本概念形成了基本共识,多类转型金融产品也陆续面世。但转型金融的发展面临转型金融缺乏界定标准和激励机制、融资机构缺乏转型目标设置工具、对转型活动的披露要求和能力没有到位等挑战。发展转型金融需要做好政策和技术准备,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3年3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发布《第六次综合评估报告》并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较工业化前(1900年)升高1.1℃。若要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目标、将全球温升幅度保持在1.5℃的限度内,到2030年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比2019年的水平减少43%,到2035年时减少60%。据预测,若要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全球需要约125万亿美元气候投融资,且自2026年起年均投资需要达到4.5万亿美元以上。然而,目前全球年均气候投融资约在2.6万亿美元,该规模甚至低于流向化石燃料的资金规模。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在过去的10年中,世界范围内绿色金融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以支持绿色、清洁、低碳为融资标准,增加在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2021年,全球绿色与可持续债券发行量超过1万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0倍以上。但随着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低碳融资需求和缺口进一步扩大,仅依靠绿色金融体系这一条路径的局限性也慢慢显现。一方面,由于绿色金融主要支持“纯绿”的经济活动,许多尚不符合绿色标准的高排放主体难以获得绿色金融融资以支持其低碳转型。另一方面,随着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逐渐认识到气候风险,尤其是转型风险,并提出自身减排目标,金融体系对非绿色行业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意愿有所降低,或收紧融资条件。一些金融机构对被贴上“高排放”标签的行业和企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低碳转型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逐渐对发展转型金融的重要性形成共识。2021年,欧盟、东盟等地区的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中纳入了部分转型活动;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要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序有效衔接,为转型金融体系建设揭开了帷幕,开启了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同年11月,二十国集团(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首次明确转型金融的概念和关键要素,并发布了《G20转型金融框架》。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于转型金融的基本概念形成了基本共识,有利于各国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基于此开发更加具体的支持政策和金融产品,进而推动转型金融体系的形成。私营部门对转型金融的关注也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订自身转型计划并以此筹措转型资金,多类转型金融产品也陆续面世。
转型金融已初步得到市场认可并具有一定产品规模
从已有的国内外实践看,转型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可持续挂钩债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简称SLB)、可持续挂钩贷款(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简称SLL)、转型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和气候转型基金等。总体而言,债务融资工具是转型金融产品的主要类型。其中,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因注重绩效指标而不限制资金用途,有着较强的灵活性。
基于市场普遍接受的产品特征来看,转型金融产品具有三大核心要素:一是融资主体要有明确的低碳转型目标与路径,设定可以量化评估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Target,简称SPT), 確保转型金融支持的活动带来显著的减排效果。其中,KPI是对发行人运营有核心作用的可持续发展业绩指标,SPT是对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评估目标,并须明确达成时限;二是融资成本与转型目标挂钩,按照KPI完成情况触发相应的奖惩机制;三是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与核查要求。这些特征也与G20提出的转型金融框架基本吻合。
在我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21年推出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同年7月,深圳交易所发行全国首只可持续发展挂钩主题公司债。202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更新了《特定品种公司债券指引》,增加了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相关规定,旨在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升级转型的作用。低碳转型债券要求募集资金用途应符合国家低碳转型相关发展规划或政策文件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同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明确了转型债券主要支持的两类项目和经济活动:一是已纳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但技术指标未达标的项目;二是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适应、具有减污降碳和能效提升作用的项目和其他相关经济活动。同时,《通知》对于转型债券的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估和募集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我国本外币发行可持续挂钩债券共68只,同比增长32%,发行规模为796.5亿元。主要包含中期票据、公司债和定向工具三类债券工具,其中中期票据约占发行总数的70%。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发行规模223.9亿元,2022年全年发行19只,以公司债为主要类型。低碳转型债券和转型债券两类发行规模较小,分别为27亿和49.3亿元。从发行主体来看,多以能源、钢铁等碳密集行业为主。而全球发行主体的行业分布则更多元,覆盖公用事业、消费、通信、科技、卫生等领域。
信贷方面,同样以可持续发展绩效作为转型目标的可持续挂钩贷款也在运用到国内碳减排行动当中。2021年,中国邮储银行率先向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华能太原东山燃机热电公司提供可持续挂钩贷款。这些可持续挂钩贷款以新能源装机容量、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等为挂钩的绩效指标,拓展了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融资渠道。
全球范围内,气候债券倡议(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简称CBI)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635亿美元,是同期绿色债券发行量的五分之一,转型债券发行34亿美元。其中,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迅速,可持续挂钩债券、贷款和转型债券市场发行量世界领先。相较于我国,股权融资类的气候转型基金在海外转型金融市场上更为活跃。多边机构和发达经济体设立了一系列支持高碳行业的转型基金,例如欧盟公正转型基金、美国公正转型基金、爱尔兰国家公正转型基金、英国减排援助基金及气候投资基金等。
然而,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的市场规模仍然较小。比如在中国,固定收益类转型金融产品规模仅约为绿色债券的十分之一,和满足低碳转型的巨大融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转型金融发展面临多项挑战
在我国,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占全国工业碳排放总量六成以上,但行业利润率普遍不高。相关企业既要维持产业运营、保持经营利润,又要加大低碳技术投入、采购减排设备,因此面临较大压力。除此之外,在颠覆性技术或低碳替代产品被研发出来之前,这些行业面临较高的减排难度,也被称为难以转型的行业。以发达经济体欧盟为例,在其碳交易市场价格已经突破每吨100欧元的背景下,钢铁和水泥行业每年碳强度下降幅度也只有0.2~0.3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高碳行业企业存在转型意愿不高、技术有限和资金缺乏的情况。此外,想进一步扩大转型金融的市场规模,还须弥补不少政策制度建设方面的短板。比如,发行端缺乏界定标准、投资端缺乏激励机制,发行前转型目标设置缺乏依据、发行后转型进展缺乏披露,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加以解决。
第一,转型金融缺乏界定标准。这导致融资方、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政府等相关部门均难以有效参与和推动转型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框架,包括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信息披露、产品创新、激励机制和能力建设等。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发布的《转型金融框架》也认为,对转型活动界定标准对于发展转型金融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明确的标准体系对于降低“假转型”(transition-washing)风险、提升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转型金融目录”也是相关部门制定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的重要基础。
第二,转型金融缺乏激励机制。在缺乏明确政策信号和政策激励的情况下,投资者会更倾向于优先选择支持“纯绿活动”的绿色金融资产,原因是转型活动往往比纯绿的活动面临更多风险,包括技术不成熟、政策不到位、转型效果不达标等风险。换句话说,在有同样的回报率的前提下,社会资本往往倾向于投资风险较小的活动,而非转型活动。因此,为了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转型活动,政府有必要采用各种激励措施来提高转型活动的回报率,或者降低转型活动的风险,从而使其“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达到社会资本可接受的水平。具体的措施可以包括为转型活动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风险缓释工具,配置政府掌握的资源(如土地和绿电指标)等。
第三,融资机构缺乏转型目标设置工具。虽然国内外金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定数量的转型金融产品,比如可持续挂钩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等,但并非所有这些产品所支持的活动都提出了清晰可信的转型路径。相关转型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以及是否与国家或行业减排目标相一致,也存在一定疑问。在发达国家,一些机构已经尝试开发相关工具或方法,比如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简称SBTi)和转型路径倡议(Transition Pathway Initiative,简称TPI)等,协助融资方设置转型目标和转型路径,确保与《巴黎协定》等相关目标相一致性,有利于投资者判断其转型路径和目标的有效性,进而促进转型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四,对转型活动的披露要求和能力没有到位。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信息披露对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投资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在绿色金融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转型金融方面,一方面,投资者对于转型相关的信息需求要远高于对纯绿活动的要求。许多转型金融产品的融资条件与转型目标的进展情况挂钩,比如贷款利率或债券票面利率等,需要获取关于排放现状、转型目标及转型进展情况的严谨报告;另一方面,转型相关信息披露实践难度更大。转型绩效的度量指标通常包含产品或经济活动的碳强度或排放总量,这需要融资机构披露范围一、范围二,甚至范围三的排放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本身也存在难度。尤其是范围三,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直接获取,需要在各种假设条件下进行测算,而这些假设条件也需要进行充分的披露。
发展转型金融需要做好政策和技术准备
针对上述挑战,为进一步推动转型金融市场发展,解决相关产品在发行、交易、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更好支持重点行业低碳转型,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转型金融标准及配套政策。尽快建立和完善转型金融市场政策框架有助于推动金融体系更好支持重点行业低碳减排和双碳目标。2022年,随着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推出《G20转型金融框架》,人民银行也在组织力量编制转型金融标准与政策。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多个场合表示,正在制定电力、钢铁、水泥和农业等相关行业的转型金融目录和配套指引。笔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动员更多的专业力量,加快标准和政策的编制进程,尽快为金融机构的转型金融业务和企业编制合格的转型计划提供规范。
二是建议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考虑出台转型相关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很多激励机制,有效促进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比如,人民银行出台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许多地方政府出台的绿色贷款贴息和绿色债券认证成本补贴等。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在202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于低碳转型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碳税和碳价格等政策措施类似于“大棒”,而关于支持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政策措施,比如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像是“胡萝卜”。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转型金融方面,也建议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积极推出支持政策,如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出台专门支持合格转型活动的“转型金融支持工具”,地方政府可以使用担保、贴息等工具支持当地的转型活动。
三是鼓励开发用于转型路径和转型目标认证的工具和方法。为增强市场信心、降低投资者对于转型风险的担忧,应当在转型金融目录之外,鼓励有关机构开发工具和方法来协助融资企业提出科学、可信的转型目标和转型路径。从投融资双方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融资企业应加强自身在碳核算、制定转型战略和目标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需要结合企业和行业特征,对融资企业提出的转型目标和路径设置进行研判,确保相关投融资活动对低碳转型的积极影响。在国际上,已有多家国际组织和倡议开展了相关工作,制定了指导性原则和多种转型金融技术支持工具。其中,较为常见的工具为SBTi,但鉴于该工具的假设是企业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与我国双碳目标和许多行业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未必能简单套用到国内场景。应当鼓励有关研究机构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转型基准路径和对转型目标科学性的验证工具,用于支持国内的转型金融认证工作。
四是加快企业碳账户的建立,强化转型活动披露能力。与“纯绿”相比,转型金融对其支持的经济活动的信息披露要求更高。需要披露的信息包括当前排放数据、减排路径、转型目标(含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治理安排、融资计划、治理安排等。在排放数据方面,应该强制要求企业披露范围一、范围二排放信息,未來应要求披露范围三排放数据。在完善碳排放数据来源方面,建立企业碳账户被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并且已经在重庆市和浙江湖州、衢州等国内多个地方开始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并在更多地方推广。
(马骏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共同主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琳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沙孟维为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本文编辑/孙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