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自己生气了!

2023-09-20张雯

新班主任 2023年9期
关键词:魔盒小童生气

张雯

打翻情绪魔盒

“张老师,小童又对自己发脾气了!您快去看看吧!”小希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告诉我。我快步走到教室,只见小童边哭边用力地捶打着桌子:“我写不完,我写不完……”他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好像受了极大的委屈。我俯下身子,看见他的作业本一大片空白,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他是因为不会写生字,就对自己发脾气。

前一天中午吃完饭,小童急匆匆地去放盘子,没想到收餐具的食堂阿姨已经离开了。他紧紧地捏着盘子,一动不动地站在收餐具的地方哭。同学们劝他,他好像没听见,嘴里念叨着:“我真没用,我真没用……”有孩子想去拉他的手安慰他,他反而哭得更伤心了。

类似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小童会因为找不到本子用书砸自己的头,也会因为自己的作业来来回回订正好多次就哭。每次情绪失控的时候,他还会边哭边喊自己没用。一件旁人看起来很小的事,都能让小童打翻情绪魔盒。

深挖问题根源

看到小童的样子,我不禁陷入思考:他究竟是怎么了,为什么将所有问题的矛头都指向自己?我回忆小童从入学到现在的种种表现,发现他似乎难以适应小学一年级的生活,各方面都比别的小朋友发展得慢——吃饭吃得慢,写字写得慢,还总是丢三落四的。从小童妈妈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也会对自己发脾气,一生起气来就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有时还会捶打自己。爸爸看见小童生气也会发火,对他大吼大叫,最终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妈妈坦言自己的工作很忙,家里还有二宝,自己照顾小妹妹比较多,难以顾及小童。

由此看来,小童在适应小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并协同解决。他在与爸爸的相处过程中经常被指责,进而形成了消极的向内归因方式。一旦遇到问题,他就进入了“事情没做好——对自己发脾气——受到指责——又对自己发脾气”的循环中。

探寻解决策略

1. 接納情绪,引导积极归因

结合小童的行为表现看,他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将原因归于自身能力差,而且伴随着消极的情绪体验,最终将心中的怒火烧向自己。

一天,小童因为练习时不会写词语而对自己大发脾气,我先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背,在他耳畔轻声安慰:“没关系的。”等他情绪稳定下来,我和他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小童,你是不是因为不会写单元练习上的词语而非常着急呢?如果是我,我也会非常着急。”我问他。

他点了点头,又难过,又自责。

“你一定希望自己可以像别的同学一样把看拼音写词语都写完吧?张老师先要肯定你,因为你对自己有要求,是一个上进的孩子。”

听到我的表扬,小童非常诧异,脸上好像“阴转多云”了。

“刚刚你为什么对自己发脾气呢?”

“看到同学们纷纷把词语写完了,我觉得自己真的太差劲了。”

“那你能说说自己好的地方吗?”

他摇了摇头。

“张老师刚刚就说了一个,你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这点就很好。”

他想了一会儿说:“我能帮妈妈照顾妹妹,是个好哥哥。”

“是啊,其实你有很多优点。这次写不好作业,不是因为你的能力差,而是没有及时复习。你今晚回家后自己把词语练习一遍,难写的字多写几遍,明天你就可以和大家一样及时上交作业了。”他点了点头,安静地收拾书包,回家了。

在和小童对话的过程中,我运用共情抚平孩子焦躁的情绪,设身处地体会小童的内心感受,及时肯定他的优点。当孩子的防御心理、抗拒心理减弱,他就容易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接着,我引导他正确认识自己,用积极的归因方式将原因归为可控的外在因素,而不是消极地自我否定,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2. 行为赋能,提高自我效能感

面对困难时,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充满激情与活力,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则会以消极情绪应对问题。虽然小童的外在表现是情绪不稳定,但根本原因是他的自我效能感过低。给小童的行为赋能,是解决情绪问题的根本。

首先,要提高小童的学习能力。第一步,学会听讲。我提示小童要注意听词语的易错点,并把易错字记在错题本上。第二步,勤于练习。在我的建议下,小童每天坚持练习第二天要闯关的词语,闯关后及时整理错词。第三步,学会求助。我格外留意小童上课的状态。他焦虑时,我会及时安抚他,并引导他遇到问题向老师或同学求助。就这样,小童慢慢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了。

其次,引导小童学会自我管理。为了帮助小童更好地管理学习和生活,我给小童找了一名“学伴”。小星是班里的卫生委员,擅长劳动,整理收纳能力很强。我让小星带着小童一起收拾桌子,并鼓励小童:“你也可以像小星一样把桌子收拾好。”听了我的话,小童每天早上来到教室就规规矩矩地把书本文具摆整齐,有时课间桌子乱了,小星也会及时帮小童整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小童也获得了“整理小能手”的称号。与此同时,小童吃饭拖拉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善。虽然吃饭的速度还是比较慢,但他再也没有错过食堂阿姨收餐具的时间。

在我的指导下,小童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就感。在同伴的帮助下,小童也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小童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体验转化为自信,慢慢地提高了自我效能感。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小童的积极评价也激发了他内在的行为动力,小童变得越来越自信,情绪失控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3. 家校同行,树立情绪管理榜样

小童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多,可爸爸在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的时候就会情绪失控。在和小童爸爸的沟通中,我能感受到爸爸对孩子的爱,可是他用错了表达方式。我建议小童爸爸要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孩子沟通时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当小童犯错时,首先要给孩子一段“制冷”时间,让孩子冷静下来,也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家长能够保持冷静,孩子才能冷静下来。要是觉得实在难以控制,可以离开一会儿,让妈妈来沟通。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可以听听他的想法,让他毫无保留地倾诉为什么会发脾气。当孩子感到自己被人理解的时候,他就会敞开心扉说出更多的心里话,进而觉得自己被接纳了。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后,家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沟通。我建议小童爸爸通过给出具体的建议和可行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多用“这样做        ”或是“你可以       ”的沟通方式来进行交流。沟通时要做到尽量不用“你怎么又            ,以后会            ”的句式来指责孩子。

现在,小童爸爸已经能够做到在孩子面前情绪不失控了。在爸爸的影响下,小童遇到问题也学会了冷静,有了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

4. 打开魔盒,学做情绪小主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7-11岁的儿童不仅能够辨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而且开始感受到情绪管理的价值,并能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管理。情绪的魔盒被打翻,坏情绪就会肆意跑出来,不是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与其被动打翻魔盒,不如主动打开魔盒一探究竟。

①认识情绪小精灵。

在绘本课上,我播放了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片段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小精灵。

课上,我引导孩子们制作一张自己的情绪卡片,画上对应的情绪小精灵,并配上一句话。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我悄悄地走到小童身旁,看见他用浓烈的红色画下了自己的第一張情绪卡片,汉字混杂着拼音写着:今天我没来得及送回盘子,真难过!他能平静地写下这句话,想必之前那焦灼的情绪也消散了吧!孩子们都分享了自己的情绪卡片,也在同伴那里得到了安慰。课后,大家把情绪卡片放到不同颜色的情绪瓶子里。

这个活动一直延续到学期末,孩子们在画出情绪、分享情绪、情绪归类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了情绪。

②跟着绘本学方法。

第二次绘本课,我选取了《生气汤》作为共读绘本。孩子们通过观察霍斯的表情,发现霍斯遇到了红色的小精灵怒怒,因为他这一天有很多不如意的事。

妈妈看到霍斯的样子,便和他一起煮汤。霍斯和妈妈一起对着锅吼一吼、敲一敲,将自己的怒气都发泄出来。

“当你生气时,会在这锅汤里加一些什么呢?”我问。

“我可以加一些歌声。”

“我可以加一段手指舞。”

“原来,煮一锅‘生气汤,再加一点调料,搅一搅就搅散了一天的不如意。生气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做什么来化解自己的不如意呢?”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去跑步,有的说可以吃点好吃的,有的说可以和好朋友抱一抱,等等。小童举起手,似乎有什么话想说。我示意他站来。“我觉得自己和霍斯很像,经常会难过生气。现在我知道了,生气了可以有很多办法化解,下次我就试一试。”我赞许地点了点头,我相信,他的情绪魔盒不会那么容易被打翻了。

后续的课上,我们又共读了《再见,坏脾气》《我好害怕》等一系列情绪管理绘本,孩子们通过绘本故事学习了情绪管理的方法。例如:心理暗示法,即当自己情绪要爆发的时候可以用相应的语言来暗示自己不要发怒;合理释放法,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法,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理解别人,情绪就没有那么激动了。

经过一年的观察与干预,小童情绪失控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

孩子的情绪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归因方式,或是缺乏自我效能感,还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应该探明原因,层层深入,帮助孩子认识情绪、接纳情绪并习得情绪管理的方法。

(作者单位: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魔盒小童生气
欧拉魔盒
歌颂伟大的新时代
生气了怎么办?
生气了怎么办?
“魔盒”里的小精灵
巧克力魔盒
顽皮小童
带着“魔盒”去远行
生气汤
不放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