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王子》看中学生自我价值感
2023-09-20曾转娜
曾转娜
在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所著的《小王子》中,主人公小王子与玫瑰花闹矛盾之后,负气离开了自己的小星球,拜访了第325号至330号小行星,认识了国王、爱虚荣者、生意人、酒鬼、守灯人、地理学家等,后来到了地球,与地球人“我”相遇,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小王子》反映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书中地球人“我”对成年世界复杂的苦恼和荒谬的不满,看似他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关注的都是外在的东西,没有从心底去感受世界,没有感受内心深处的纯真与快乐。而小王子即使要离去,也想给他人带来欢笑,对一切都充满希望。小王子去了众多星球,见识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之后,依然能用心去看问题的本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天地万物有不同的感受。
中学生渴望长大,渴望被肯定和重视。面对世界的复杂与诱惑,他们有时候会疑惑不解甚至自我怀疑和抵触,如何守护中学生的纯真善良,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使他们积极乐观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促进良好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文将从《小王子》主人公的星球之旅寻找启示。
尊重与认可
学生拥有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关键是自尊需求的满足。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假想观众”现象比较明显,他们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人关注和评价,当他们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时,就会联想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中学生的心思比小学生的心思更加细腻和敏感,他们更加重视别人的眼光,重视人际交往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足学生耐心和尊重,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否定。《小王子》中,地球人“我”在6岁临摹蟒蛇吞兽图时被大人否定,最后放弃了当画家的梦想。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采用批评的手段,将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会使他们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自我怀疑,甚至放弃梦想。
书中的地球人“我”提到,“大人们从来都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弄明白,而老要我们小孩解释个没完没了。” 而当小王子问“我”绵羊啃了灌木丛还要吃花该怎么办、花刺有什么用处等问题时,“我”却因为忙着修理飞机而敷衍回答,小王子指责“我”像那些严肃认真的成年人一样。这何尝不是当代社会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现状呢?成年人在孩子一遍遍的追问中逐渐失去耐心,可他们忘了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当教师能换位思考,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立足于学生本身去分析问题,给予学生耐心和尊重,教育将会有不同的效果。6岁的地球人“我”正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年纪,如果当时有人能够认可“我”的作品,那将是对“我”的极大鼓励,“我”的自我价值感也会增强。运用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去强化或者削减学生的行为,即学生出现某种好的行为,我们和学生分析这种行为得到的好处,并强化该行为就会提高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反之,如果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我们和学生分析这种行为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就可以减少该行为的出现。因此,当学生取得一些小进步时,教师可以在大众面前表扬,给予他继续的信心;当他们犯了错误时,教师要带着耐心去处理和分析,并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当学生的自尊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会感受到自己是快乐的,也是有价值的。
用心看本质
狐狸告诉小王子“人只能用心灵去观察,去感受。要知道光靠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本质的东西。”书中提及,发现B612号小行星的土耳其天文学家在国际天文学会上证实他的发现时,只因为他的土耳其服装与众不同,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但当他换了一身华丽的西装再次论证他的发现时,全体参会者一致同意他的发现。同样的发现,仅仅因为穿着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能因为表象而不去深究内在的原因。例如,一名学生因为家长批评他周末做作业比较拖拉,他就离家出走了。家长告知教师情况时,只表述了学生做作业拖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没办法接受家长的批评而负气出走。但经过教师和学生交谈之后得知,学生负气出走是因为家长批评的话语带着侮辱性语言,让他感到没有被尊重。教师看到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挣扎,及时疏导,给予意见,与他一起分析问题的内在原因,并共同找出改正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批评学生。定性评价没有顾及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同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全面看问题,不被表象所迷惑。
欣赏差异美
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生而不同。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不同,尊重学生的差异。《小王子》中的国王认为,他对臣民提出的要求是每个人做好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权威要建立在理性之上,下的命令要合情合理。 教师不是国王,但是教师在带领一个班级时,也应如这位国王一般,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适合他们的任务。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班级任务过多而埋怨,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自我价值感才会提高。
小王子在动身离开自己的星球之前,清扫了3座不过膝的火山的喷发口,包括活火山和死火山。他觉得死火山还会喷发,但只要喷发口是通畅的,火山就会慢慢地有规律地燃烧而不会大爆发。我们面对学生存在的差异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予相应的任务和指导,但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一旦放弃,学生会意识到自己不被认可和接受,自我价值感会受到沉重打击,可能就如死火山一样没有机会燃烧或者直接大爆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引导寻榜样,定目标
在如今多元的社会下,学生崇拜的偶像良莠不齐。如何使中学生找到好榜样,确定积极的目标,提高自我价值感呢?其实学生最好的榜样就在身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同学中寻找榜样,并向榜样学习。这时候就需要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追赶自己的榜样,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榜样完成了一件事情,并受到教师或同学的肯定,那么效仿者可以模仿,促使自己前进。
有目标才有动力。学生要先审视自己,清楚地认识自己。正如小王子所说:“只有孩子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小王子会对火车上的旅客发出感慨,他觉得旅客并不知道自己要追尋什么,才会躁动不安,原地兜圈。因为有目标才会有方向,努力得到的东西就像奖励的礼品,弥足珍贵。学期初,教师定下本班级的量化评比,让学生在学期初就立下目标。学生自己也要独立思考,了解自己的能力,寻找榜样,确定能够达到的目标。一旦自我效能感提升了,自信心也能增强,自我价值感也会随之提高。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三河中学)